第538章 馬超造反

、、、、、、、、、、

在關中和隴右的勢力中,曹操實際上只完全控制了輔地區,也就是京兆郡、扶風郡和馮翊郡,而輔以外的關隴地區則複雜得多。

朝廷控制着一些主要城池,而小縣城以及廣大鄉里,卻是屬於馬騰、韓遂以及諸多軍閥和胡人的地盤,這種羣雄割據的局面一直向西延伸到河湟地區和河西走廊。

馬騰的軍隊和中原軍隊不同,他的兵源很多都是生活在涼州和隴右的羌、氐等胡人,這些胡人以部族建制,這樣一來,他的軍隊也受部族制影響,由各個半他媽的部曲組成,

除了馬騰的兩萬直轄軍隊外,還有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八部軍閥,他們各有軍隊七八千人或者上萬人,結爲聯盟,皆奉馬騰爲聯盟領。

兩年前,馬騰迫於曹操的壓力進京爲官後,他將軍隊交給了長馬超,但馬騰並不放心馬超,他很害怕長造反,一旦長起兵反曹,他必遭受牽連禍害,正是出於這個緣故,馬騰依舊控制着西涼各部軍隊。

剛開始,衆人還是願意繼續聽從他的命令,但隨着時間漸久,馬騰的控制力也就逐漸減弱了,相反,馬超不斷送牛羊糧食給各部,漸漸籠絡住了八部人馬,使他們轉而聽奉自己的號令。

馬超的直轄軍隊便駐紮在天水郡的冀縣,這裡是天水郡的郡治,當馬超聽說鍾繇率領萬大軍進入天水郡,事先沒有給自己任何解釋,只是到達祁山後纔派人來說一聲,要南征漢中張魯,這讓馬超不由又驚又怒。

鍾繇從長安出發徵張魯,完全可以走午道,還可以走峪穀道、儻駱道、褒斜道,甚至陳倉道,關中六道中,有五條道可以南下漢中,他們都不走,偏偏跑到自己這裡來走祁山遠道,這分明就是討張魯是虛,攻打自己是實。

很快馬超又得到一個消息,夏侯淵率萬大軍從河東出發,向關中而來,這分明就是來支援鍾繇,聯合剿滅自己,而馬超手中只有兩萬直轄軍,他心中異常緊張。

一方面馬超請劉敏去給劉璟送信,願和劉璟共謀關中,另一方面他派人去金城郡請韓遂前來共商大計,同時,馬超又秘密發出調兵令,命其餘八部軍隊準備起兵反曹。

下午,一隊騎兵沿着官道從北方疾奔而來,來到了馬超的大營前,一名士兵上前大喊:“韓將軍到了,請通知馬將軍!”

大帳內,馬超正負手在帳內不安地來回踱步,馬超身材八尺,身材魁梧而勻稱,長得粉面朱脣,十分俊美,但他雙目如電,雙眉如劍,俊美中又有一種英武之氣,被世人譽爲錦馬超。

馬超武藝蓋世,在天下豪傑中僅次於呂布,和趙雲、典韋一起並稱傑,在呂布和典韋死後,他便和趙雲一起被稱爲天下雙雄。

不過馬超雖然武藝蓋世,但在謀略和雄才方面卻差得遠,所以他雖然也是一方諸侯,但天下人卻並不把他和劉璟相提並論。

只把他視爲猛將,而絕非雄主,也沒有高明的謀士願意去依附他,士族也不認可他,這便使馬超武失衡,始終成不了大器,他佔領地方雖廣,卻從沒有真正得到人心,根基不穩。

這便是曹操沒有把他放在眼中的原因,若不是劉璟有北擴關中之意,曹操也暫時不急於剿滅馬超。

這時,一名親兵疾奔而至,躬身道:“啓稟主公,韓將軍來了!”

馬超大喜,韓遂終於來了,他急忙令道:“快請!”

他立刻又反應過來,連忙擺手,“不用了,我親自去迎接!”……

大營外,韓遂正耐心地等待馬超大營開啓,韓遂年約五十餘歲,和馬騰同齡,他也和關隴一帶有名的軍閥,在關隴勢力中僅次於馬騰。

爲了爭奪關隴的控制權,韓遂曾屢屢和馬騰交戰,甚至殺死了馬騰的妻,也就是馬超的母親,和馬騰父結下了仇怨。

不過在長安主將鍾繇的調解之下,馬騰和韓遂解開了仇恨,又和好如初,這次韓遂接到馬超的書信,知道情況有變,便連夜趕來和馬超商議。

雖然馬超與韓遂有殺母之仇,但時隔多年,仇恨也淡了,加上韓遂知道馬超現在形勢危急,不會考慮仇恨之事,他也沒有什麼顧忌。

旁邊韓遂心腹部將閻行低聲勸道:“俗話說親莫過於父,馬超明知其父在鄴都爲人質,卻要造反,這就是要害他父親的性命,此人狼野心,將軍爲何要跟隨他造反,陷自己於危境?”

韓遂嘆了口氣,“無它,脣亡齒寒也!”

這時,營門大開,馬超帶領衆將迎了出來,他上前單膝跪下,高高抱拳道:“馬超感激世叔來助!”

韓遂連忙扶起他,“賢侄不必多禮,現在形勢危急,我們先談正事吧!”

“世叔請!”

馬超將韓遂迎進了中軍帳,兩人分賓主落座,有親兵端來兩碗酪漿,韓遂端起碗一口喝盡,抹淨嘴角便問道:“現在形勢如何?”

“回稟世叔,鍾繇口口聲聲說要去討伐張魯,現在卻駐兵上邽縣不動,我派人去質問他,他又推說兵力不足,要等河東的援軍過來,這分明是要聯手夾攻於我,要滅亡我們。”

韓遂點點頭道:“我也知道鍾繇的話並不可信,他常常對我甜言蜜語,卻居心叵測,所以我一直在防備他。”

馬超深爲贊同,補充道:“之前鍾繇曾暗命我謀害將軍,他卻又哄騙將軍,由此可見,關東人都已不可相信了,這次他們名爲南征,實際上就是要滅亡我們,我們決不能坐以待斃!”

馬超越說越激動,他又起身跪下,舉起一支箭發誓道:“現在我馬孟起放棄我的父親,我願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將軍,懇請將軍也如同兒一樣對待我,我心如箭,心不誠,箭必斷。”

韓遂微微一笑道:“賢侄放心,我既然來了,就是願和賢侄同進共退,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建大業!”

馬超大喜,又和韓遂商量了具體出兵之事,這時,韓遂問道:“劉璟那邊情況如何?他可以一起出兵嗎?”

“我只聽說他在攻打益州,不知他能否出兵,我已請劉敏去益州送信,希望他能出兵共擊曹賊。”

韓遂沉思片刻便道:“就算劉璟出兵,他也是直接攻打關中,鍾繇的軍隊還是必須由我們解決,這樣吧!我立刻回去點兵和賢侄匯合,賢侄再通知其他八部,我們一齊起兵討伐曹賊。”

建安十五年初夏,曹軍借道南征漢中,終於引發了關隴諸雄的起兵叛亂,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等十部關隴軍紛紛起兵造反,他們聯手抗擊曹軍,起兵十萬大軍,進攻鍾繇的軍隊。

鍾繇只有萬軍隊,不等西涼大軍殺到,他便急速撤回關中,鍾繇一方面率軍死守長安,一面用飛鴿傳書,緊急向曹操求援。

鄴都,馬超起兵造反的消息已傳遍了朝野,甚至壓過了劉璟出兵益州的消息,畢竟劉璟出兵益州對鄴都人來說還比較遠,除了感嘆一下劉璟的英武之外,對於劉璋家族的死活,大家並不關心。

但馬超造反的消息就不一樣了,西涼軍已經攻入關中,威脅彷彿就在眼前,甚至引起了鄴都市場上的恐慌,一出現搶米風潮,米價也翻了一番,陡增八十錢。

丞相府內,包括荀攸、程昱、劉曄、陳羣、賈逵、國淵等一班謀士臣,以及曹操的個兒,曹丕、曹彰和曹植都聚集一堂,商議解決西涼軍造反的對策。

當然,曹操並沒有告訴衆人,馬超造反其實是他和荀攸定下了計策,目的是要將馬超和韓遂軍隊引入關中殲滅,重新建立起關中防禦。

大堂上謀士們議論紛紛,曹操坐在上位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事實上,曹操並不關心馬超造反,他關心的是劉璟攻克益州和漢中,就在昨晚,張魯逃到鄴都請降,這就意味着劉璟攻克了漢中。

曹操怎麼也沒有想到劉璟只用了兩個月便攻克了益州和漢中,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爲了剿滅馬超,曹操特地從各地調集糧草,這無形中就耽誤了時間,當他準備完成時,劉璟已經攻克益州和漢中,這便讓曹操深深憂慮起來,劉璟會不會出兵關中和馬超聯手,如果是那樣,關中的形勢就危急了。

這時,曹丕見父親似乎很疲憊,便低聲道:“父親若身體不適,那今天就暫且結束吧!明天再議。”

曹操嘆了口氣,“形勢危急,哪裡還有時間再拖延,這樣吧!你讓荀公和程公留下,其他人暫且回去。”

說完,曹操起身向後院走去,不多時,曹操換了一身衣服來到外書房,外書房內,荀攸和程昱已經在等候了,曹丕也在站在一旁,他很聰明,他知道父親讓他去暗中留下荀攸和程昱,也就是讓他也一起來議事。

“兩位知道了嗎?”

曹操很疲憊地坐下,語氣裡充滿遺憾地對兩人道:“劉璟已經拿下益州和漢中了,現在荊蜀漢連爲一體,勢力之大,已經隱隱可以和我抗衡,兩位先生覺得我是不是需要再次南征?”

荀攸和程昱對望一眼,荀攸道:“丞相,當務之急是要剿滅馬超,鞏固關中防禦,絕不能讓劉璟再北上關中,這是我們這兩年的重中之重,南征可以等恢復元氣後再考慮。”

程昱也補充道:“丞相,我們現在需要時間恢復元氣,一場赤壁大戰對我們影響大,河北又出現不穩的跡象,尤其河間地方豪強田伯和蘇銀兩人聚集數萬人造反,影響很大,冀州和幽州也有人呼應,引起大的混亂,如果民不能安居樂業,國將不穩,在這種情況下再南征,後果將不堪設想。”

曹操着實有些心煩意亂,他沉思良久,對曹植道:“植兒,要不然你替爲父出使一趟襄陽,和他好好談一談。”

曹植躬身道:“兒臣願爲父親分憂!”

旁邊曹丕臉色微微有些不自然,眼中迅速閃過一絲嫉恨之恨,他知道現在劉璟在父親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父親不派大臣出使,卻讓弟出使,這是不是要讓弟來主導荊州對策?

想到這,曹丕心中充滿了憂慮,他終於忍不住,上前一步道:“父親,孩兒很擔心劉璟的下一步棋,他已得了漢中和益州,再無後顧之憂,會不會趁機出兵關中,與馬超聯手?”

程昱迅速瞥了曹丕一眼,丞相已經讓曹植出使荊州,他卻又生事端,這可不明智,程昱見曹丕還要再說,便淡淡一笑,截斷了他的話,“長公不用擔心這一點,我敢斷言,劉璟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進兵關中。”

“這是爲何?”曹操也饒有興致地問道,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但曹操並沒有注意到長心態的微妙變化。

程昱捋須道:“一山豈能容二虎,他豈會和馬超分享關中?他必然是借我們之手滅掉馬超,以剷除他的後患,所以我敢說,他現在不會出兵關中,必然會找益州不穩的藉口回絕馬超。”

曹操點點頭,確實是這麼回事,以劉璟的腹黑,借自己之手幹掉馬超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他沉吟一下道:“如此說來,用馬超牽制劉璟是否可行?”

“不妥!”

荀攸搖頭反對,“若馬超不除,劉璟會反而利用他驅狼吞虎,河東危矣!”

曹操頓時醒悟,這一刻他下定了決心,“也罷!明天大軍出征。”

次日,漢帝劉協頒佈旨意,馬騰勾結馬超造反,革除其衛尉卿之職,將其全家下獄問罪,又封曹操爲徵西大將軍,全權負責平定馬超造反。

曹操受旨,隨即頒佈了一系列的命令,命安西將軍曹仁率兩萬軍趕往潼關,阻截馬超東進,又命夏侯淵部在蒲阪築城,再令幷州各郡徵民夫二十萬搬運糧草物資。

一道道命令傳出,天下震動,曹操則拜祭天地馬神,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關中方向殺去。

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章 絕地求生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9章 二見甘寧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41章 伯侄夜談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99章 黃忠授藝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6章 一路追殺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270章 文聘抉擇
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章 絕地求生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9章 二見甘寧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41章 伯侄夜談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99章 黃忠授藝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6章 一路追殺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270章 文聘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