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重重包圍

一聲一聲的號角聲此起彼伏,卻沒有衝進山谷和漢軍‘激’戰,他們不管山賊死活,似乎在有意縱容漢軍將山賊殺光殺絕,此時山谷內的山賊已被漢軍殺死大半,其餘兩百餘人拼死向兩邊山谷口奔逃,卻遭遇到幾隊漢軍士兵的攔截,最後只有數十人僥倖逃脫,其餘千餘名山賊都被漢軍屠殺殆盡。

這時,牙將何延將山賊首領費農生擒活捉,將他拖到司馬懿面前,費農嚇得渾身發抖,他從未見過如此強悍的軍隊,僅僅百餘人,便將他的上千兄弟殺光殆盡,他才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不等司馬懿審問他,他便顫抖着聲音大喊起來,“是.匈奴人,是他們‘逼’我!”

司馬懿眼睛眯了起來,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成爲現實,匈奴人果然得到了他們出使太原的情報,這件事頗爲隱秘,是誰泄‘露’出去,難道是河東的曹軍?

不過此時,司馬懿暫時顧不上消息是誰泄‘露’,他要解決眼前的危機,他又問道:“匈奴有多少軍隊?”

費農哭喪着臉道:“有五千餘人,都是從西河郡那邊過來,他們前後都堵住了山谷,本來是想讓我們伏擊,把你們‘逼’到鬼幽谷去,裡面堆滿了柴草,他們好像是要放火燒谷。”

‘鬼幽谷!’司馬懿想起來了,就是他們身後數百步外,其實是一條山縫,寬不足兩丈,也可以是一條谷中谷,領隊說裡面深達一里,是堆放死屍之地,晚上會鬧鬼,所以叫做鬼幽谷。

司馬懿心中暗暗慶幸,幸虧護衛他的是最‘精’銳的鷹擊軍,將這羣烏合之衆的山賊一擊而潰,若真被‘逼’到那條鬼谷,他們真要被燒成鬼了。

“匈奴人爲首是誰,是那裡來的匈奴?”

“匈奴首領我不不知道是誰,我沒見到他的模樣,不過他認識我,一定是劉豹派人的人,我發誓,絕沒有一句假話,求先生饒我一命。”

司馬懿哼了一聲,盯着他冷冷道:“你爲害一方,惡貫滿盈,今天就是你授首之日,念你老實‘交’代,我給你一個痛快!”

“饒命!”

費農剛喊出一聲,何延便一刀捅進了他的後心,一刀斃命。

這時,遠處傳來的沉悶的戰鼓聲,鼓聲並不急促,不像是在進攻,但極有節奏,何延經驗豐富,他臉‘色’微微一變,憂心地對司馬懿道:“匈奴先是吹號集結,現在又是有節奏的戰鼓聲,這是匈奴人要發動陣地戰,對我們極爲不利。”

司馬懿擡頭看了看天‘色’,西方已被晚霞映紅,太陽已經下山了,天‘色’很快就要黑下來,司馬懿道:“天要黑了,這對我們有利,大家聽我的安排。”

司馬懿又打量一下四周的地形,他們這裡穀道寬有一里,兩邊是數十株粗壯的參天大樹,剛纔黑衣人便是在這些大樹用弓箭伏擊他們,司馬懿回頭對二十幾名隨從道:“東西都不要管了,你們爬上樹去,在樹上放冷箭,儘量‘射’敵軍軍官。”

這二十幾隨從除了幾名文職軍官外,其餘都是司馬懿身邊的普通士卒,雖然不能和‘精’銳的鷹擊軍士兵相比,但‘射’擊刺殺都不在話下,衆人丟下了大箱子,紛紛帶着戰刀和弩箭爬上樹去。

司馬懿又指百餘口大箱子對何延道:“這些大木箱正好可以用來做掩體,速搬到路中間去,屍體也堆積起來。”

何延連忙吩咐士兵照辦,他又有些擔憂道:“兩邊森林茂密,我擔心匈奴人會用火攻。”

司馬懿冷笑一聲道:“我們這裡地勢開闊,就算用火攻,我們也不怕,倒是他們應該擔心我們放火燒谷,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時間緊迫,立刻去佈置防禦工事。”

何延答應一聲,留下兩名士兵保護司馬懿,便匆匆趕去部署防禦,司馬懿則在士兵的幫助下,也攀上了一株大樹,居高臨下觀戰。

五千匈奴軍隊已將將這條長約三裡的山谷兩端堵死,就彷彿甕中捉鱉一般,勢在必得,匈奴人之所以遲遲沒有進攻,是希望山賊將漢軍使者一行人‘逼’入鬼幽谷,然後放火燒谷,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使者一行人全部殲滅。

另一方面,就算山賊無法將漢軍使者‘逼’入鬼幽谷,也可以利用山賊力量最大程度地耗費漢軍兵力,但匈奴人卻沒有料到漢軍力量如此強悍,僅僅僅半個時辰便將千餘山賊斬殺殆盡。

此時暮‘色’昏黑,四千匈奴軍隊已列陣完畢,山谷北面和南面各有兩千人,匈奴人首領是左賢王劉豹的次子劉羅,劉豹妻妾衆多,有十幾個兒子。

歷史上的劉豹在二十幾年後又生下一個幼子,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劉淵,他繼承父親幷州地盤和軍隊,趁晉朝八王之‘亂’,率軍攻入洛陽,爆發了歷史著名的永嘉之‘亂’,劉淵又隨即在幷州建立了趙國,拉開五胡‘亂’華的序幕。

此時劉豹才四十餘歲,劉淵還沒有出世,但歷史大船已經偏離航道,劉羅受父親派遣,率五千人趕來平陽郡攔截漢軍使者,劉豹要求他務必殺死漢軍使者。

劉羅雖然才二十歲出頭,但經驗很豐富,他已得到山賊費農和他的部下被漢軍全殲的消息,他心中很震驚,他意識到漢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戰鬥力極強,不能輕視,他便採用了陣地戰的策略,命手下軍隊列成方陣向漢軍使者進攻。

他留一千人作爲後備,命令南北兩邊的軍隊約四千人,一步步從兩端向山谷內深入,劉羅見天‘色’已快黑下來,他不想再拖到明天,必須速戰速決,立刻令道:“加快速度,突擊敵軍!”

戰鼓聲的節奏陡然加快,匈奴士兵開始奔跑起來,他們手執火把和戰刀,向一里外的山谷深處殺去。

漢軍已經在山谷內部署了防禦,山賊在北面砍倒的幾株大樹正好可以作爲掩體,而南面則用百餘口大箱子佈置成另一道掩體,一百名士兵一分爲二,南北各有五十人,另外在大樹上部署了二十幾名弩手,專‘門’‘射’擊匈奴軍官。

這時,匈奴人的戰鼓聲陡然加速,何延知道匈奴軍即將殺至,他大喝道:“大丈夫戰死沙場,乃人生第一快事,讓匈奴人永遠牢記今晚!”

百名士兵齊聲大吼,軍弩紛紛舉起,瞄準遠處黑壓壓的人影,鷹擊軍相當於漢軍的特種部隊,他們的裝備也非同尋常,除了配備最好的戰馬外,每個士兵的長矛和巨盾都是特製。

長矛用‘精’鋼打造,堅固銳利,不輕易折斷,巨盾也是和重盾軍一樣,可以抵禦五十步內的弩箭勁‘射’。

另外他們的軍弩也比普通軍弩稍長,弩弦更有彈‘性’,有效殺傷‘射’程比普通軍弩多了五十步,一百五十步外便可殺傷對方。

這支護衛司馬懿的鷹擊軍可謂‘精’銳中的‘精’銳,每個士兵都有高強的武力,雖然以一擋百有點誇張,但一人對陣十人絕沒有問題,何延見敵軍已進入一百五十步內的殺傷‘射’程,他大喝一聲,“‘射’擊!”

遭遇戰終於拉開了序幕,百支銳利的弩箭分別‘射’向南北,只聽一片慘叫聲響起,最前排的數十名匈奴士兵紛紛栽倒,漢軍士兵迅速拉弦安箭,動作一氣呵成,又端弩瞄準‘射’擊,這一次他們不需要何延下令,瞄準後隨即‘射’出,又立刻張弩裝箭。

至於箭矢有沒有‘射’中對方,他們毫不關心,他們用最快的速度裝箭,匈奴士兵只跑出三十步,漢軍士兵便已發‘射’了三輪箭,近兩百名匈奴士兵被強勁的弩箭‘射’倒。

戰爭漸漸進入白熱化,奔跑中的匈奴士兵紛紛被‘射’倒,遍地哀嚎,死屍堆積,但劉羅已經沒有後路,他不顧士兵死傷,命心腹士兵執刀在後面押陣,有膽敢退回者,一律處斬。

在劉羅的威‘逼’下,匈奴士兵拼死向前進攻,儘管腳下躺滿了累累死屍,但卻無法後退,他們也向漢軍陣地放箭‘射’擊,卻毫無效果,匈奴軍隊距離漢軍的陣地越來越近,已不到二十步。

這時,漢軍已停止了‘射’擊,百名士兵手執巨盾和長矛,列隊嚴陣以待,雙方一起奔跑起來,大吼着衝進了對方陣地,雙方‘激’烈地撞擊在一起,頓時肢體橫飛,血霧瀰漫,慘叫聲、嚎叫聲響徹一片。

漢軍依然擺出了五人陣型,五個人爲一組,由一名伍長率領,互相配合,殺伐狠辣犀利,他們訓練有素,尤其‘精’於夜戰,儘管被十幾倍自己的匈奴士兵包圍,他們依然絲毫不處於下風,和一羣羣匈奴士兵‘激’烈鏖戰。

大樹上的二十名士兵則張弩搭箭,不斷瞄準騎在馬上的匈奴軍隊,黑暗中冷箭‘射’出,便有一名軍官或者士兵中箭,火把落地熄滅了。

司馬懿也在一株大樹上,密切地注視着南北兩邊的漢軍和匈奴軍作戰,儘管漢軍驍勇善戰,但畢竟匈奴軍人數太多,最多兩個時辰,漢軍就將筋疲力盡,而匈奴人也看出了這一點,他們死死纏住漢軍士兵,不給他們喘息之機。

司馬懿心中也不由擔憂起來,這樣殺下去,他們遲早會全軍覆沒,必須採取措施,想到這,他低聲給護衛他的兩名士兵說了幾句,兩名士兵會意,迅速滑下了大樹,彎腰向樹林深處跑去。

.........

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98章 老將黃忠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4章 兩個方案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71章 冤家路窄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54章 兩個方案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244章 兵臨城下
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98章 老將黃忠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4章 兩個方案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71章 冤家路窄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54章 兩個方案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244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