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

、、、、、、、、、、

天還沒有亮時,成都西城門內來了一支由數士兵組成的隊伍,由大將雷銅率領,雷銅被劉璟放回後,並沒有得到英雄凱旋似的獎賞,相反,劉循懷疑他已經投降劉璟,剝奪了他的一切軍職,將他囚禁在軍營內。

軍營在昨晚發生大逃亡,連看守雷銅的士兵也逃走了,數名雷銅的舊部將他救了出來,雷銅痛定思痛,決心投降荊州軍。

隊伍來到城門前,雷銅高聲道:“守城軍官是何人?”

西城門由士兵守衛,一名姓羅的軍侯爲守城將,他們是張任的部屬,羅軍侯從女牆上探頭看了看,“雷將軍有什麼事嗎?”

雷銅重重哼一聲道:“奉吳將軍之命,出城巡邏,你給我速速開門!”

“請問雷將軍可有軍令?”

“我是接受口令,你只管給我開城,否則我宰了你!”

“請雷將軍稍候,城門上絞盤上已經被上了鎖,我去找人開鎖,馬上就開城!”

城上軍侯知道雷銅被囚禁之事,他哪裡肯相信雷銅的話,一邊哄騙雷銅,一邊派人火速去向張任稟報。

“混蛋!”

雷銅勃然大怒,揮動蛇矛槍催馬向城頭衝去,他手下士兵跟着他一起衝上城,羅軍侯見雷銅來勢兇猛,嚇得撒腿便逃,只跑出幾步,被被雷銅追上,一矛刺穿他的背心,將他殺死在城頭。

他手下士兵殺散了守城士兵,扳動絞盤,內城門吱吱嘎嘎開啓了,雷銅長矛一指外城門令道:“去將外城門打開!”

餘名手下向外城頭殺去,雷銅催馬下城,衝出內城門,進入甕城,此時他的手下已經搶佔了城門絞盤,正在緩緩開啓城門,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聽張任大喝一聲,“雷銅,你可是要投敵?”

雷銅調轉馬頭,蛇矛一橫,冷冷道:“我雷銅被俘,寧死不降,劉璟感我忠義,將我放回來,卻不料被誣陷下獄,是我雷銅瞎了眼,竟然認劉循這個庸主,我現在已經想通,劉璟纔是值得我效命的主公,張將軍,請你讓我走!”

張任嘆了口氣,柔聲道:“中間可能有誤會,循公也是因爲經驗不足,一時不察,才冤枉了將軍,請將軍放棄投敵之念,我願爲將軍在循公面前要回公道。”

雷銅冷笑一聲,“張將軍,你自己都還被懷疑,剝奪了軍權,要不是吳懿替你說話,你和我一樣下場,那種蠢人,何必爲他賣命?”

“我並非是爲他賣命,實因先主待我不薄,我不忍棄他兒,雷將軍,先主也待你不錯,你爲何在危難時不顧忠義投敵?”

雷銅搖搖頭,“我們把城池獻給劉璟,保住滿城黎民,這就是報先主之恩了,將軍不願也就罷了,但我的命運由我自己做主,我只想離去,請張將軍讓我走。”

張任惱火起來,“如果我不放你走呢?”

雷銅將蛇矛一橫,“我殺出去!”

“那你死吧!”

張任催馬疾奔,長槍直刺雷銅,雷銅揮矛相迎,兩人激戰在一處,二十餘個回合後,雷銅漸漸不支,這時,城門已經被打開,吊橋也放下去了,雷銅虛晃一槍,撥馬便向城外逃去,他的手下也跟着他向城外奔逃。

張任摘下長弓,從身後抽出一支箭,張弓搭箭,瞄準了雷銅的後頸,但這一箭他始終沒有能射出,他放下了弓,眼睜睜望着雷銅逃遠,嘆口氣對左右道:“把城門關閉了!”

張任意興蕭瑟地撥馬回走,這時,吳懿也率軍疾奔而至,奔至張任面前,他勒住戰馬問道:“聽說雷銅開城投敵了?”

張任點點頭,“他走了,我攔不住他。”

說完,他搖搖頭,催馬向自己府邸而去,吳懿愕然,半晌說不出一句話,雷銅出城投降,這對軍心是何等打擊,難道張任不知嗎?……

在州衙主堂內便聚集了上名益州大大小小官員,包括董和、費觀、劉巴、王累等等高官,也有很多書佐、六曹等中低級官員,他們都憂慮於成都的命運,紛紛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此時已經不容官員們再兩面刀,或者走中庸之,大堂內很快便分出了兩個意見派別,一是主降派,由董和、劉巴等人率領,佔了八成以上。

另一派則堅持抵抗,絕不屈服劉璟的威脅,這一派只佔兩成不到,主要以參軍王累和從事鄭爲。

爭論早已經爆發,但誰也說服不了誰,事實上他們的意見也沒有意義,最後的軍隊掌握吳懿和張任的手中,而決定吳懿、張任開城投降之人,也只有公劉循。

大堂上,兩派人怒目而視,皆不說話,只等待劉循的消息。

內堂裡,尹黙和費觀在勸說劉循開城投降,則從事鄭則勸說劉循堅持抵抗,劉循坐在席上,雙手捂着頭,顯得痛苦萬分,他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尹黙見劉循優柔寡斷,這個時候了還猶豫不決,他痛心疾地勸道:“公,城陷已經是事實,內城門已嚴重損壞,最多兩次撞擊,城門就會大開,荊州軍殺進城來,那時可不是投降就行了,那時將要屠城立威,公,替滿城人民想一想吧!”

旁邊幕僚鄭冷哼一聲道:“尹先生簡直無知,你還真以爲他會屠城,他還要不要益州了?”

鄭曾是劉璋的心腹幕僚之一,出任汶川郡丞,最近纔剛剛趕回來,劉循命人暗殺兄弟劉緯,便是鄭的建議,他是主戰派,力勸劉循抗爭到底。

費觀見鄭不顧人民死活,還要勸劉循頑抗,他不由火冒丈,拍桌斥罵鄭道:“只有你這種白癡才以爲劉璟是威嚇,他若言而無信,將來怎麼爭天下,他不屠城立威,將來誰還會投降他!他將雍闓的數萬軍隊斬盡殺絕,一個活口不留,你以爲他和你一樣軟弱嗎?”

鄭臉色蒼白,半晌說不出話來,就在這時,吳懿匆匆走了進來,焦急地對劉循道:“公,情況有點不妙!”

“發生了什麼事?”劉循擡起頭茫然地問道。

“雷銅擅自出城投降了荊州軍,結果引發混亂,西營的數千將士譁變了,要開城投降,局勢已經控制不住。

劉循的臉色霎時間變得蒼白無比,費觀狠狠一跺腳,急得大吼起來,“公,你還在等什麼?”

“好吧!”

劉循長長嘆息一聲,“我同意投降。”

費觀一陣風似的衝了出去,大聲叫道:“公決定投降了!投降了!”

前堂頓時傳來一片歡呼聲,吳懿也知道無可挽回了,他向劉循行一禮,轉身匆匆走了

離午時還差一個時辰,成都城內傳來了消息,劉循願意無條件獻城投降,這個消息終於使劉璟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這就意味着他徹底征服了益州。

成都北城外的曠野裡,八萬荊州軍列隊整齊,旌旗招展,黑壓壓的士兵鋪天蓋地,聲勢壯觀,沉悶的鼓聲‘咚——咚——’敲響,每一聲戰鼓聲都令城內士兵心驚膽戰。

劉璟立馬在荊州軍旗下面,冷冷地注視着北城大門,旁邊司馬懿低聲問道:“劉循投降,主公打算怎麼處置他?”

劉璟沉吟一下道:“最好的辦法是殺之,永除後患,不過恐怕會引起益州軍民不滿,所以暫時還不能不動他,軍師有什麼建議?”

司馬懿低聲道:“可將他安置到荊南,授予高位虛職,以安益州將臣之心,然後用烈酒美女腐蝕此人,最多兩年後,他就會步劉琦後塵,益州人也不會憐惜這種死在女人肚皮上的後主。”

劉璟點了點頭,“軍師所言是也!”

這時,內城門終於緩緩開啓了,一隊隊降卒從城內走出,他們放下武器,脫去盔甲,被荊州軍的受降士兵領到大營外集結。

這時,吳懿帶領數十名武將從城內出來,他們被士兵領到劉璟面前,一齊單膝跪下,高高抱拳道:“願意歸降州牧!”

劉璟翻身下馬,扶起吳懿,笑道:“各位都是忠義大將,希望大家和我共同復興大漢,爲孫博取名爵富貴!”

衆將大喜,一齊高呼道:“願爲州牧效力!”

遠處荊州軍隊伍中的雷銅卻暗暗得意,他先一步投降劉璟,劉璟許他爲列侯,並封爲校尉,比這些集體投降的大將要優待得多。

這時,劉璟看了一眼衆將,又問吳懿,“張任將軍呢,怎麼不見他?”

吳懿嘆了口氣,“他將自己關在府中,我們勸他,他只是不理睬,說要回鄉種田去。”

劉璟點點頭,不再多說什麼,這時,劉循赤着上身,將益州牧印綬掛在脖之上,帶領官出降,他跪在吊橋旁大喊道:“劉循願獻益州給楚侯!”

劉璟命士兵拿來一領錦袍,快步上前,親自給劉循披上,又扶他起身道:“我是聽說曹賊要攻打漢中和益州,才千里趕來救我劉氏社稷,益州是我劉氏光復的根基,不能再落入曹賊之手,公深明大義,令人敬佩,請放心,我絕不會虧待了公。”

劉循心中羞愧,雙手將印綬奉上,“這是益州牧印綬,請州牧笑納!”

劉璟接過益州牧的印綬,高高舉起,八萬荊州軍頓時一片歡呼。

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127章 承諾第114章 下馬威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2章 興師問罪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73章 獲封新職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4章 圍剿亂賊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832章 魏國來使
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127章 承諾第114章 下馬威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2章 興師問罪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73章 獲封新職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8章 綿裡藏針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4章 圍剿亂賊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832章 魏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