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荊州使者

、、、、、、、、、、

張易出了成都南門,並沒有走偏僻小道,而是沿着官道一向東奔馳,在巴蜀腹地,張鬆的權勢大,他身上有張鬆令牌,沒有人敢爲難他。

只有到偏遠之地,張易纔會提高警惕,尤其到了巴東郡,他甚至考慮化妝成一個小商人過郡,但至少現在他不用擔心什麼問題。

張易縱馬一向東南方向疾奔,天快亮時,他抵達了一座小鎮,松林鎮,因小鎮後面有一片連綿十幾裡的松林而得名,這裡已屬於東廣漢郡的郪縣管轄,不過這一帶風土人情和成都沒有什麼區別。

張易在一家小店裡買了乾糧,又灌滿一壺清水便繼續趕了,主人交代他務必在天內趕到巫城,時間非常緊迫,必須晝夜趕,他翻身上馬,又繼續向巴郡方向奔去。

穿過小鎮,便進入了松林區域,一條寬闊的官道橫穿整片松林,此時正值清晨,松林內十分安靜,官道幾乎見不到行人。

大約走了兩裡,張易見旁有一座休息的亭,便翻身下馬,牽馬向亭走去,他需要讓馬匹休息一下,自己順便吃一點東西,才能繼續趕。

可剛走了沒幾步,他忽然感覺頭頂一陣風聲,不等他反應過來,一個黑影從松樹上撲下來,將他從馬上掀翻倒地,張易大驚,翻身要起來,旁邊衝上幾個黑衣人,將他死死按在地上,一名大漢用刀柄猛地將他敲暈,捆住手腳,用碎布堵住了嘴,將他裝進一個布袋裡。

這時,一名黑衣人將從張易身上到的油紙包遞給了從樹上撲下來的男,這名男正是司馬懿的貼身護衛楊順,他奉司馬懿之命,帶領十幾名手下追蹤張易,他們抄小趕在了張易前面。

楊順見張易一沒有休息吃飯,便猜他一定會在這座涼亭內休息,果然被楊順猜中,楊順接過油紙包打開看了看,正是主人交代他要奪取的東西,他點點頭,“把他帶走!”

衆人將張易丟上馬背,從另一條小迅速離開松林,向成都奔去

夜幕剛剛降臨,司馬懿便拿到了張鬆的親筆信和圖冊,不由心中大喜,尤其這本圖冊更讓他喜出望外,就算是龐羲和董和都無法得到這麼重要的軍事機密,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司馬懿連夜將這本圖冊抄繪了兩份,把楊順找來,連同自己的一封信交給他,叮囑道:“巫城盤查嚴密,單獨走恐怕難以過去,你可隨雲家商隊一同走,這樣就可以掩飾,記住!務必把這份圖冊和書信親手交給州牧,並告訴州牧,我在蜀中活動非常安全,請他不用擔心。”

“屬下記住了!”

楊順接過圖冊和信,貼身藏好,此時雲家商隊數十人及多匹騾馬,滿載着蜀錦等貴重之物已經準備出發了,楊順化裝成一名夥計,跟着商隊離開了成都,浩浩蕩蕩向南而去。

安排好了楊順去送信,司馬懿隨即去了董和的府邸

董和是董允的父親,他原是成都令,因兒董允在荊州任職而被劉璋不喜,但董和是東州士的領袖人物,而且得民望,劉璋一時找不到藉口貶黜他,便任命他爲蜀郡守。

蜀郡最重要的城池便是成都,成都由成都令管轄,管轄地包括附近的幾個縣,基本上和蜀郡北部重合,使得蜀郡實際的管轄地只有南面的一小塊地盤,地位雖高,但職權卻很小。

一早,董和步履匆匆地向州衙走來,有些事情儘管他並不想做,但他心裡明白,爲了大局,他必須破釜沉舟,而且東州系受巴蜀本土系迫害已久,今天正好出一口惡氣。

董和快步來到劉璋官房前,稟報了侍衛,片刻,侍衛領他入內,只見劉璋正坐在桌前批閱書,董和上前施禮,“微臣參見州牧!”

“董守有什麼事嗎?”劉璋笑眯眯問道。

董和取出油紙包,交給侍衛呈上,躬身道:“啓稟州牧,蜀郡賊曹抓捕盜賊時發現了一個可疑之人,擒下此人,從他身上到了這個,事關重大,微臣不敢隱瞞。”

“是什麼?”

劉璋有些奇怪,打開了油紙包,從裡面取出了圖冊和張鬆給劉備的信,他翻了翻圖冊,不由大吃一驚,這麼重要的軍事機密怎麼會流傳出來。

他又看了一遍信,頓時勃然大怒,重重一拍桌,“好一個張鬆,竟敢背叛於我,勾結劉備出賣巴蜀,真是罪該萬死!”

董和又道:“送信人已全部交代,州牧可要見他?”

“此人在何處?”

“就在外面,關押在一輛馬車內。”

劉璋黑着臉令道:“帶他到刑房來見我!”

不多時,幾名衙役押送張易進了刑房,將他綁在一根鐵柱上,這時,劉璋緩緩走了過來,見張易偏體鱗傷,被打得不輕,他回頭問身旁心腹侍衛:“認識此人嗎?”

侍衛點點頭,“好像是張別駕的馬僮。”

劉璋冷冷哼了一聲,問道:“張鬆命你去哪裡?”

張易被打得崩潰了,早已悉數交代,此時在劉璋滿前更不敢隱瞞,他有氣無力道:“老爺命我去巫城,讓我送一些東西。”

劉璋把油紙包在他面前晃了晃,“是這個嗎?”

“是這個,裡面是一封信和一本冊。”

劉璋眼中迸射出殺機,咬牙切齒道:“張鬆,我待你不薄,爾竟敢背叛我!”

他回頭喝令道:“將張鬆全家抓捕,一個不留!”

半個時辰後,數千士兵包圍了張鬆府,將張鬆及其全家老少良賤餘口悉數捉拿,劉璋下令將張鬆及全家斬於市,同時任命巴郡守嚴顏爲偏將軍,率軍一萬五千人駐守巴東郡,嚴防劉備從巫城進軍巴東。

就在這時,從事劉巴稟報,劉璟的使者已到了成都,求見益州州牧

劉璟的使者自然是司馬懿,當他得知劉璋已下令誅殺張鬆,張鬆人頭落地,司馬懿便知道他出場的時機到了。

當初司馬懿奉劉璟之命處使巴蜀,他們對巴蜀內部的情況一無所知,所以劉璟也只給了他一個指令,破壞劉璋和劉備的聯合。

到了巴蜀後,司馬懿才漸漸瞭解到了巴蜀的官場內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說服了東州士勢力轉向支持劉璟,這是司馬懿最大的功勞。

同時,揭穿張鬆和劉備的勾結,將劉備圖謀西川的野心昭於天下,成功地挑起了劉璋對劉備的仇視,以及對巴蜀本土派系懷疑,這又是司馬懿的第二功勞。

獲取這兩個功勞,司馬懿可以說圓滿完成了劉璟交給他的重任,但司馬懿知道,劉璟實際上是把巴蜀的處置權完全交給了他,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實施巴蜀策略。

所以司馬懿非常珍惜這次大權在握的機會,他要讓劉璟奪取巴蜀的計劃按照自己的思來完成。

這也是奠定他在荊州地位的大好良機,賈詡的功績是輔助劉璟打贏了赤壁大戰,重新統一荊州,那他的功績就是奪取巴蜀,在司馬懿計劃中,勸說劉璋與劉璟合作共同剿滅劉備,可以說是重頭戲。

司馬懿在州衙正堂外的廣場上稍稍等了片刻,一名侍衛便將他領進了正堂,司馬懿知道正堂一般是主持新年大典或者接見朝廷使者的地方,劉璋竟然在正堂接見自己,這就說明劉璋對荊州爲重視。

這也難怪,去年劉璋畏懼曹操西征,特地派法正去南陽見曹操,態卑怯,而現在荊州擊敗了曹軍和江東,已成爲南方的最強者,這種情況下,劉璋畏懼荊州也是在情理之中。

司馬懿昂挺胸走進了正堂大殿,劉璋迎了出來,深施一禮道:“聽聞司馬軍師已到成都,劉璋招待不週,怠慢了先生,還望先生多多包涵。”

司馬懿呵呵一笑,“蜀中風景甲於天下,我正好有時間飽覽蜀中勝景,心中正不勝欣喜,州牧不必自責,司馬懿沒有一點怪州牧之意。”

劉璋見他很會說話,心中歡喜,連忙替他一一引見巴蜀衆臣,吳懿、張任、董和、黃權、王累、李恢、劉巴、法正等等一般武將臣,還有他的兩個兒,長劉循和次劉緯。

司馬懿笑着和衆人一一見禮,衆人寒暄幾句,便簇擁着劉璋和司馬懿進了大殿。

衆臣分兩邊落座,司馬懿卻和劉璋坐在主席位上,這時一隊侍女翩翩進來獻酒,衆人喝了兩杯酒,劉璋笑道:“聽說我弟在赤壁大敗曹軍,我當時一夜未眠,不勝歡喜,只恨不得立刻和我弟相見,一敘兄弟之情。”

其實說起來,劉璋和劉璟血緣確實很近,他們都是漢魯恭王的後嗣,而且兩人都是玉字輩分,所以劉璋便順水推舟稱劉璟爲弟。

不過事實上,劉璋和劉表的關係卻很不好,當年建平郡和宜都郡本來都是屬於益州,被劉表趁益州趙韙之亂時侵佔,至今不肯歸還。

但此時劉表已逝,劉璟崛起,過去的事情劉璋也不想多提了,司馬懿也心知肚明,他笑眯眯道:“我家主公常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和益州兄長一聚,共敘漢室親情,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這時,旁邊忽然有人冷冷道:“有傳聞說,劉荊州並不是劉表之侄,請問司馬先生,這傳聞是真是還是假?”

衆人大驚,一起回頭望去,是誰這麼大膽?

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224章 議婚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8章 老將黃忠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55章 元日到來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74章 意外來信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69章 斬馬刀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367章 緊急應對
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224章 議婚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8章 老將黃忠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55章 元日到來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74章 意外來信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69章 斬馬刀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367章 緊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