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偷樑換柱

副尉陳朔在逃江逃生時受了輕傷,額頭被一塊碎木片擦破了皮,儘管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傷,陳朔的心情卻極壞,推說受了重傷,不肯去替張允防禦湖口,額頭上也誇張地包紮起來。

營帳內,陳朔躺在一張牀榻上,雙手枕在頭下,目光怔怔地望着帳頂,他腦海裡不斷出現讓他難以忘懷的那一幕:沉重的木杆猛然砸下,木屑四濺,船體裂開,斷成了兩截,就儼如被攔腰斬斷,那犬牙交錯、觸目驚心的斷裂面,如烙印般深深地刻進了他的腦海,他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那一場景。

陳朔輕輕嘆了口氣,他不知道這噩夢般的場景,幾時才能從他頭腦中抹去?

“仲仁兄在嗎?”這時帳外傳來了別部司馬馮毅的聲音。

荊州水軍最高統帥是校尉張允,其次就是副尉陳朔,再其次就是五名別部司馬,其中馮毅和陳朔交情最深,他們從前都在吳巨帳下爲將,有十年的交情。

陳朔知道馮毅是來探望自己,便起身道:“進來吧!”

馮毅走進大帳笑道:“聽說仲仁受了重傷,我特地前來探望。”

看馮毅一臉笑容,陳朔便知道他不相信自己受了重傷,他苦笑一聲道:“你不用這麼可憐,我沒有受傷,只是心情不好,不想去防禦找個藉口罷了。”

停一下,他又自嘲地笑了笑,“如果老弟說我是被江夏軍嚇壞了,也可以!”

“仲仁從軍二十年,怎麼可能被一次作戰嚇壞,應該是感到震驚纔對,就像我一樣,說實話,今天這一戰讓我心中很慌,感到很茫然。”

陳朔點點頭,“坐下說話吧!”

兩人坐下,馮毅小聲問道:“你覺得劉璟會放棄繼續攻打我們嗎?”

陳朔冷笑一聲,“千辛萬苦弄到的十五匹西域良品種馬被攔截,劉璟怎麼可能善罷甘休,再說,他在襄陽已經做好了宣傳,人人都知道張允理虧,準備如此充分,這一戰必然會打到底!”

“那仲仁以爲,勝負如何?”

陳朔嘆了口氣,“我們必敗無疑!”

兩人都沉默了,半晌,馮毅又沉聲道:“仲仁,我不想爲張允賣命。”

“我也不想!”

一語既出,陳朔忽然覺得不對,馮毅的這句話不是隨口而說,倒像是深思熟慮後的結論,他有些驚疑地看了馮毅一眼。

馮毅彷彿明白陳朔的心思,他默默點了點頭,又重複了一遍,“我不想爲張允賣命!”

陳朔注視他良久,這才嘆息一聲,“那你準備怎麼辦?去蒼梧找吳太守嗎?”

馮毅搖搖頭,“我打算去江夏!”

“你....要投靠劉璟?”

“是!”

陳朔又沉默片刻,苦笑道:“雖然我險些死在江夏軍手上,但我不得不承認,你的選擇是明智的,荊州人都在說,劉琮蠢、劉琦弱,劉磐平淡如白水,唯有劉璟可挑山,說實話,我也希望荊州由劉璟來繼承,至少我們不會那麼窩囊。”

“我也是這樣認爲,一旦曹軍南下,我們跟隨蔡瑁劉琮等人投降,曹軍必然會驅使我們去做替死鬼,與其死後背個叛逆之名,還不如轟轟烈烈和曹軍打一仗,就算死了也值,至少我兒子會說,父親是爲保衛家園陣亡。”

陳朔也被打動了,可以說馮毅這番話戳中了要求,不僅是馮毅、陳朔被這番話說動,任何一個荊州士兵都會考慮,畢竟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關係到人格和榮譽。

“你覺得劉璟會重視你嗎?”陳朔又低聲問道。

馮毅從懷中摸出兩封信,他看了看,把其中一封信遞給陳朔,“這是璟公子寫給我的親筆信。”

陳朔吃了一驚,他接過信,匆匆看了一遍,劉璟竟然如此重視馮毅,他心中忍不住生出一絲嫉妒,自己遠比馮毅地位高,爲什麼沒有自己的份?

這時,他忽然想到什麼,目光盯住了馮毅手中的另一封信,那是給誰的信?

馮毅把手中之信遞給了他,笑道:“這是璟公子寫給你的親筆信,如果你願意看的話。”

“你怎麼不早點給我!”陳朔有些惱羞成怒地一把奪過了馮毅手中之信。

........

在宜南以南,一望無際的樹林內,一支軍隊正沿着樹林內的小道,無聲無息地向北行軍,這支軍隊約由五千人組成,除了三千步卒外,還有兩千騎兵,這支騎兵便是江夏軍最精銳之軍,和劉虎率領的五百重甲步兵,合稱爲龍虎二軍。

步卒由魏延率領,而騎兵統領是廖化,但此時,騎兵則由劉璟親自率領,他把水軍交給了李俊,水軍並不是這次戰役的主力,騎兵纔是。

劉璟位於騎兵隊的前方,騎在寶馬的盧之上,手執重達九十一斤的溫侯戰戟,他是在前年突破了力量的束縛,使他的力量又上了一個臺階,不僅將百鳥朝鳳槍法練得出神入化,而且將落鳳功法的精髓領悟得淋漓盡致。

更關鍵他又有所創新,將黃忠教他的刀法和戟法精髓加入到百鳥朝鳳槍中,由十三式變成十七式,多了劈砍拍砸等刀法和戟法的招式。

又經過兩年的磨練,他武藝已日臻成熟,去年甘寧和他大戰五十餘回合,最終甘寧敗在他的手中,黃忠也稱讚他的武藝可和當年的小霸王孫策並肩。

樹林內異常安靜,可以聽見密林深處傳來夜梟咕咕的叫聲,這時前方不遠處撲愣愣一陣翅膀風響,一隻夜梟飛上夜空,只見一名年輕如風一般飛奔而至,很多士兵舉弩對準他,但又隨即放了下來。

來人便是劉璟帳下最得力的斥候軍侯劉正,劉正也就是當年的侯五,他今年已經十七歲,但身材只長高了那麼一點點,初見他的人,都會以爲他是八九歲的孩童。

儘管身材瘦小,他卻有着很多人望塵莫及的本領,他有着追蹤和搜索的天賦,有着驚人的奔跑速度,並且攀山越嶺,爬樹飛躍,如走平地,在江中,他也能像魚一樣暢遊自如。

正是這些超乎常人的本領,他被公認爲江夏軍的斥候之王,並得到一個綽號,‘土行孫’,不過大家都習慣地叫他五郎。

今晚他是怕驚動樹林中的鳥雀,纔不敢像猴子一樣竄樹而來,而是在地上飛奔,他一直奔到劉璟戰馬前,單膝跪下道:“啓稟太守,我們抓到兩名巡哨敵軍。”

“起來吧!”

劉璟沒好氣笑道:“要不是人人皆知你的身材,你這樣沒頭沒腦跑來,早就被射殺,我說了你多少年了,你怎麼就記不住?”

劉正撓撓頭,笑嘻嘻道:“每次都說要改,可一急起來,什麼都忘了。”

劉璟拿他也沒辦法,也懶得罵他,便問道:“你抓的敵哨在哪裡?”

“就在我後面!”

他一回頭,影子都不見一個,不由愣住了,又撓撓頭罵道:“他奶奶的,人呢?”

過了半天,一隊斥候才押了兩名敵哨氣喘吁吁跑來,劉正上前罵道:“你們這羣犢子,就不能跑快點嗎?”

幾名士兵低聲抱怨道:“你老人家就不能跑慢點嗎?”

劉璟催馬上前,看了看兩名敵哨,兩名敵哨嚇得跪倒在地,連連求饒。

劉璟看了他們一眼,吩咐身旁的親兵:“把他們帶下去盤問。”

親兵將兩名哨兵帶了下去,不多時上前稟報道:“他們都說了,一共兩萬餘人,其中一萬人依然在船上,在湖口一帶警戒,負責攔截江夏戰船,另外一萬人在軍營。”

劉璟沉思片刻又問道:“宜南縣有多少駐軍?”

“大約千餘人!”

劉璟一招手,把劉正叫來,附耳對他說了幾句,劉正點點頭,轉身飛奔而去,片刻不見了蹤影,劉璟又命人將廖化和魏延找來,對他二人笑道:“上兵伐謀,這一戰咱們就來個謀攻之策!”

兩人大喜,知道劉璟已胸有成竹,一起躬身道:“請太守下令!”

.......

荊州水軍大營最北面是倉庫區,所有糧草和軍械都存儲在這裡,被巨大的木柵欄隔開,由近兩千士兵看守,進出倉庫十分嚴格,必須有張允的令箭或者副尉陳朔的令牌。

約一更時分,一支由兩百餘士兵和三百多輛大車組成的隊伍來到倉庫區大門前,爲首軍侯名叫夏志,是副尉陳朔的心腹,他騎馬來到大門前,將陳朔的令牌高高舉起,“奉副尉之令,來取一批糧草!”

守軍辨認了令牌,便開啓了大門,隊伍轟隆隆進了倉庫區,庫區內很安靜,沒有什麼人,夏志低聲對一名軍官道:“你們去運糧草,我另外有事。”

軍官帶人走了,夏志帶領五十名騎兵,向倉庫的西北角奔去,倉庫的西北角是一座獨立的建築,有士兵看管,這裡是張允的私人倉庫,放置一些張允的私人物品,並有十名親兵在這裡看守。

張允之所以把私人倉庫放在這裡,因爲這裡是大營的最北面,一旦大營出事,便可以立刻攜帶物品從後門逃離,而且這座倉庫的身份極爲隱秘,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它是張允的私人倉庫。

倉庫門口站着四名士兵在放哨,警惕地注視着四周的情況,這時,從倉庫身後衝出七八名黑影,將這四名士兵按倒在地,手起刀落,果斷地殺了四人。

倉庫大門開了一條縫,黑暗中,夏志一擺手,幾十名手下衝進了倉庫,隨即大門關閉,四名士兵在外站崗,就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倉庫內,夏志帶領手下殺死了另外六名熟睡中的守軍,他們牽着一羣馬,一路飛奔到了倉庫最裡面,他們奔至盡頭,推開了一扇隱蔽的小門,裡面豁然另有天地。

這是一處通風十分良好的空間,佈置成了一座臨時馬廄,十五匹上等種馬正靜靜地站在馬廄內休息。

兩名馬伕驚恐地望着衝進來的士兵,隨即被士兵們按到在地,夏志一擺手,“把馬換了!”

手下們牽出十五匹種馬,又把他們帶來的馬匹放進了馬廄內,夏志連同兩名馬伕一起抓走,很快便離開了這座倉庫。

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36章 奪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34章 夜襲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67章 竹林試刀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3章 獲封新職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826章 砧板之魚
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36章 奪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34章 夜襲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65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67章 竹林試刀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3章 獲封新職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826章 砧板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