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酷烈

在關羽冒雪奇襲投鹿屠各之時,也有一支軍隊發動了一場奇襲。

青山羌營壘中火光三日不熄,血流遍地,屍體狼藉,人肉灼燒的臭味讓人聞之慾嘔,宛如人間煉獄。

皇甫嵩斬首三千級!

山路不便運輸,且還要遠征,乾脆在山下大路旁築爲京觀。人頭層層疊疊,嚴冬不腐,栩栩如生,讓人看了能嚇出噩夢。

周圍小型山胡見後,無不膽寒,紛紛西往安定、東往上郡以及北往漠北遷移,北地郡南部羌胡爲之一空。

漢軍離開此地後,每當陰天下雨,山間似乎仍隱隱有淒厲的哭聲傳出。

傅燮之前就勸過皇甫嵩,然而沒有被採納,現在回過頭去看了一眼那高高的京觀,面有不忍之色,對皇甫嵩道:“義真兄,是否殺戮過盛?”

皇甫嵩臉色平靜,說話聲音也沒什麼波動,道:“南容,你只看到彼輩下場,可是忘了並涼大地上的火光,流離失所的百姓,斷首穿肚的嬰孩?

彼等與大漢廝殺百年,仇深似海,已經不可化解。段太尉滅東西羌不過十幾年,彼輩宛如野草,又長滿山谷,手握弓刀,似虎狼環伺,一旦大漢虛弱,便會一擁而上,將並涼乃至三輔、中原化爲萬里腥羶!

如今鮮卑南窺,妖賊欲起,大漢內憂外患,根本沒有懷柔的餘地。

只有採取雷霆手段,纔可能外震羣胡、內懾諸賊,爲大漢爭取一點喘息時間。

因此,除了一個殺字,別無他法。

至於君擔心有幹天和,別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就算幹了,應我皇甫嵩一人身上而已,又有何懼?”

皇甫嵩語調和緩,目光中卻蘊含着熾烈如岩漿般的情感,顯示出他內心並不平靜。

涼州三明之首、叔父皇甫規在處理羌亂上,採取的是剿撫並用、以撫爲重的方針,他不僅在向朝廷上書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多次教導皇甫嵩——羌戎潰叛,不由承平,大都是出於邊將失於綏御;對於羌變,若求猛將,不如撫以清平之政;明習兵書,不如郡守奉法,使之無反。

皇甫嵩認爲叔父的主張可以用於彼時,卻不適用於現在。現在應當以剿爲重!

他無比敬重叔父,卻只能違揹他的教導和方略,心中的迷茫、爭執和決心如波濤翻涌,常常在深夜人靜之時前來侵襲。

皇甫嵩對傅燮說的這番話,也是在心中對叔父說的——叔父,不是我過於酷烈,而是不得不如此啊!

傅燮默然。

雖然情感上看到這些慘象,有些不忍,但理智上他認可皇甫嵩。

傅燮許久才長吐一口氣,罵道:“這該死的世道!該死的閹賊!若非此輩蠱惑天子,禍亂朝綱,禁錮賢才,迫害忠臣,天下事豈會落到這個地步!”

皇甫嵩振作精神:“我等先除胡亂,再平妖賊,若有微功,可因此上書天子,呈獻忠言,請天子摒棄閹賊,察用正士,則漢室可中興矣!”

傅燮大聲道:“義真兄所言極是!”

皇甫嵩激勵將士,繼續北進,直指北地郡舊治。

上次漢軍勢力到達該地,還是十三年前段熲擊破東羌之時。現在實力重新強盛的丁奚羌就盤踞在那裡。

那裡西有賀蘭山阻擋風沙和嚴寒,黃河寬闊平緩,滋養土地,雖尚無日後“塞上江南”的富庶,也是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丁奚羌得以休養生息,越發興盛。

從地理位置上看,該地正處於涼州的後腰位置,一旦從此地出兵南下,就可以將涼州以黃河爲界一切爲二,河西五郡非復漢有。

皇甫嵩下決心要將丁奚羌徹底剷除,焚燬諸城,免得該地成爲羌胡、鮮卑入侵漢朝的前沿陣地。

假如有一隻雄鷹從南往北飛過,先掠過長途行軍的皇甫嵩,整軍休養的關羽,再飛過彎曲如弓的奢延水,越過茫茫大漠,滔滔黃河,折向東北,來到歠仇水旁,彈汗山上,就能看到飄揚的大纛指引下,四面八方都有三三兩兩的鮮卑使者彙集而來,宛如百川匯合,連綿不絕。

高大寬敞的王帳內,相貌威武的鮮卑大單于和連端坐在華麗的方榻上,面前左右擺着兩排胡椅,各族使者垂腿而坐。

和連決定在明年春暖花開之際發動一次更大的南侵。

和連今年二十二歲。去年檀石槐病死,他繼承了單于之位。檀石槐在世時,和連跟着東征西戰,勇猛無比,號稱鮮卑雄鷹,早已被確定爲當然的繼承人,諸部皆無異議。

和連的繼位沒有任何波折。

今年夏,大單于和連率領鮮卑王庭本部寇掠代郡、上谷、雁門等地,少量騎兵甚至到達廣陽、涿郡,東部鮮卑也有一些部落呼應南侵,所過處燒殺搶掠,屍橫血流。

史書上記載爲“鮮卑寇幽、並二州”區區七個字。

然而這七個字中蘊含的災難、痛苦和悲哀,卻沒有留下任何文字。

幽州刺史郭勳、代郡太守王澤、上谷太守高焉、雁門太守宿祥、廣陽太守劉衛以及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破虜校尉鄒靖等人皆無能爲力, 坐視鮮卑大軍寇掠。

是啊。州郡兵皆非精銳,人數也少,鮮卑大軍則高達數萬。衆寡不敵,出戰無異於送死。求生的事有人做,送死的事誰去做?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做了縮頭烏龜。

幽州有一個豪傑如鶴立雞羣,讓人眼前一亮。

面對猝然而至的數百名鮮卑騎兵,正在關塞巡邏的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身邊只有數十騎,但他沒有倉皇逃走,而是悍然搶攻。

公孫瓚一馬當先,手持兩頭施刃的長矛,高呼殺敵,從騎亦隨之。

此戰公孫瓚等殺傷數十鮮卑騎兵,自身也傷亡過半。鮮卑騎兵爲其氣勢所迫,向後稍稍退避。

公孫瓚因得以從容脫身。

自此公孫瓚威名遠播,遼東屬國附近的鮮卑人都不敢輕易越過關塞。

公孫瓚在遼東名氣不小,卻沒被和連放在眼裡。

和連策劃這次高達十萬胡騎南侵的行動時,根本沒有將遼東屬國這個彈丸之地作爲攻擊目標。

他鷹隼般的目光向西,移到了千里之外的涼州。

*********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十一月,在拖了數月之後,朝廷的封賞終於下發,公孫瓚被提拔爲涿縣縣令。

屬國長史,與內郡的郡丞一樣,都是六百石。縣令則是千石。

公孫瓚威名赫赫,縣裡豪強聞他爲縣令,皆大爲收斂。

剛剛上任數日,公孫瓚正在縣寺處理政務,門下吏報告有個自稱劉玄德之人,說是縣令故人,前來拜見。

第48章 青騅第13章 暫留第84章 常侍第44章 春雷第7章 衝陣第12章 投奔第47章 贈馬第55章 趙雲第39章 征剿第65章 山賊第45章 傷痛第34章 保安第2章 董卓第5章 追兵第15章 羌賊第79章 豪強第56章 調動第72章 分歧第81章 歸家第21章 破陣第30章 酷烈第47章 贈馬第48章 青騅第75章 歸鄉第2章 董卓第18章 風起第77章 訪賢第18章 風起第10章 名臣第32章 胡女第46章 消沉第49章 鮮卑第55章 趙雲第84章 常侍第83章 歌頌第59章 暗流第70章 終見第69章 破敵第68章 突襲第1章 雷擊第49章 鮮卑第40章 血火第36章 招誘第46章 消沉第70章 終見第43章 鬥將第34章 保安第70章 終見第9章 天子第9章 天子第19章 去留第86章 曹操第84章 常侍第11章 豪傑第41章 呂布第76章 北望第61章 有情第78章 壯志第3章 西行第11章 豪傑第15章 羌賊第84章 常侍第9章 天子第35章 都蘭第1章 雷擊第65章 山賊第69章 破敵第61章 有情第38章 戰雲第58章 威逼第10章 名臣第72章 分歧第28章 彌合第32章 胡女第80章 奪城第77章 訪賢第54章 流寇第63章 諉過第7章 衝陣第60章 白波第15章 羌賊第44章 春雷第40章 血火第18章 風起第66章 陳式第38章 戰雲第54章 流寇第83章 歌頌第59章 暗流第37章 郭泰第55章 趙雲第19章 去留第67章 攻守第29章 殺將第44章 春雷第83章 歌頌第29章 殺將第27章 激烈第81章 歸家第71章 天機
第48章 青騅第13章 暫留第84章 常侍第44章 春雷第7章 衝陣第12章 投奔第47章 贈馬第55章 趙雲第39章 征剿第65章 山賊第45章 傷痛第34章 保安第2章 董卓第5章 追兵第15章 羌賊第79章 豪強第56章 調動第72章 分歧第81章 歸家第21章 破陣第30章 酷烈第47章 贈馬第48章 青騅第75章 歸鄉第2章 董卓第18章 風起第77章 訪賢第18章 風起第10章 名臣第32章 胡女第46章 消沉第49章 鮮卑第55章 趙雲第84章 常侍第83章 歌頌第59章 暗流第70章 終見第69章 破敵第68章 突襲第1章 雷擊第49章 鮮卑第40章 血火第36章 招誘第46章 消沉第70章 終見第43章 鬥將第34章 保安第70章 終見第9章 天子第9章 天子第19章 去留第86章 曹操第84章 常侍第11章 豪傑第41章 呂布第76章 北望第61章 有情第78章 壯志第3章 西行第11章 豪傑第15章 羌賊第84章 常侍第9章 天子第35章 都蘭第1章 雷擊第65章 山賊第69章 破敵第61章 有情第38章 戰雲第58章 威逼第10章 名臣第72章 分歧第28章 彌合第32章 胡女第80章 奪城第77章 訪賢第54章 流寇第63章 諉過第7章 衝陣第60章 白波第15章 羌賊第44章 春雷第40章 血火第18章 風起第66章 陳式第38章 戰雲第54章 流寇第83章 歌頌第59章 暗流第37章 郭泰第55章 趙雲第19章 去留第67章 攻守第29章 殺將第44章 春雷第83章 歌頌第29章 殺將第27章 激烈第81章 歸家第71章 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