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五章 軍議

秦逍回到廣寧之前,白玉樓等官員便已經商議,要爲秦逍準備衙署。

龍銳軍進駐廣寧城之後,秦逍一開始在郡尉府辦公,但宇文承朝擔起郡尉的職責之後,秦逍立刻騰出來交給了宇文承朝,而郡守府自然是由白玉樓來居住。

雖然霍勉之爲秋娘準備了一處宅院,但秦逍的衙署,在秦逍回到廣寧城之前,尚未確定。

本來這邊是在城中找了一處比較氣派的大宅改造成將軍府,但秦逍回來之後,見得宅院太過空闊,自己還真是用不上這麼大地方,提議另找地方,衆人本想着將軍府要氣派一些,但秦逍勸說衆人如果將軍衙署太過宏闊,反倒會讓百姓覺得龍銳軍開始奢靡,反倒沒有什麼好處。

最後在秦逍的堅持下,將軍府設在了郡尉府附近的一處大宅裡,比起之前的豪宅自然是遜色許多,不過秦逍卻很滿意,讓人簡單改造一下,過幾日便可掛上將軍府的門匾。

龍銳軍既然坐鎮遼西,秦逍是一軍之主,這衙署還是需要設立,也是讓軍民都有主心骨。

衙署改造好之前,近日商議要務都是在宇文承朝的郡尉府。

這些日子,無論是白玉樓爲首的文官還是宇文承朝爲首的武將,手頭上的事情都是不少。

白玉樓主持遼西的均田策推行,此事說起來簡單,可是要推行到遼西各郡縣村落,那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遼西諸縣的縣令都已經到位,清一色都是螢草堂的人,這些人對於均田策的內容自然是一清二楚,所以推行起來也算是比較順利。

本來推行均田策最大的阻礙應該是遼西的士紳,所謂皇權不下縣,如果地方士紳全都反對均田策的推行,那麼上面就算制定的政令再完美,也無法具體實行下去。

好在秦逍拿下遼西之後,乾脆利落地收回了遼東系將官圈佔的土地,而且物歸原主,雖然這樣的措施有違秦逍本意,但這項政令施行之後,效果比預料之中的還要好,比起在遼西施行均田策,遼西世家豪紳更痛恨自己的田地被圈佔,是以從上到下的士紳爲了拿回以前屬於自己的土地,對官府推行的均田策倒也是儘可能支持。

宇文承朝那邊收編了兩千遼西軍,加上帶過來的四五千兵馬,要管着六七千兵馬的訓練。

雖說遼西軍中的遼東系將領幾乎被清掃一空,但慎重起見,宇文承朝還是對七千兵馬進行了整編,他將廣寧兵馬分爲七隊,每一隊由一名校尉統領,而兩千遼西軍則是被分編到了七隊之中。

兵馬雖然不多,但自上到下編制分明,井然有序。

陸小樓和姜嘯春都是能騎善射,所以早被調到松陽草場協助顧白衣訓練騎兵,趙勝泰和陳芝泰則都留在宇文承朝麾下效命,兩人亦都是早被朝廷賜了校尉的將職,所以都領了一隊兵馬。

趙勝泰本就是青州軍殘部的將領,率領千人隊,自然是輕而易舉,而二當家趙勝泰當初落草爲寇的時候,那也是帶過一羣小嘍囉,帶人衝鋒陷陣的能耐也還是有的。

除此之外,宇文承朝用人不疑,原本廣寧軍的將官也有不少都被提拔任用,校尉褚華便是這批廣寧將領的佼佼者,宇文承朝對他倒是十分器重。

秦逍從當鋪離開回到郡尉府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一夜歡愉,雖然好了不少體力,但他六品修爲,自然傷不到什麼,反倒是神清氣爽心情愉快。

到了郡尉府,見到宇文承朝,又讓人找來了郡丞霍勉之和宋士廉兩人,至於郡守白玉樓,一直在支持收繳世家被佔良田以及推行均田策的事情,日理萬機,秦逍倒是不去打擾他。

霍勉之對東北的情況十分熟悉,而且謀事周全,商議大事的時候,秦逍也希望能聽到他的意見。

宋士廉本來只是受命前來協助秦逍清洗遼東軍勢力,誰料到後院起火,在此期間,京都發生天翻地覆的大變,大理寺不少官員跑到東北來避難,這種時候,宋士廉和雲祿等人自然也不好回京都。

宋士廉謀事謹慎,他是吏部的官員,對天下各州的官員情況瞭解比較多,遼東那邊的將官在吏部也都有檔案,宋士廉對那邊的情況也頗爲熟悉,所以秦逍也派人找來一起商議。

待得衆人到齊,秦逍也不廢話,開門見山,將自己在唐蓉那邊看到的情報告知衆人,衆人聽聞遼東水師慘遭大敗,也都是驚訝,不過都意識到這對遼西是大大有利,都是歡喜。

“如此一來,遼東軍的海上商道也被徹底切斷。”宇文承朝頗有些興奮,笑道:“他們想要靠阜城財源廣進,現在看來是癡人說夢了。”

秦逍微微點頭,道:“不過雖然切斷他們的商道對我們大大有利,但壓力也將是前所未有的。”

“將軍所言極是。”霍勉之肅然道:“咱們控制了商道,以後北方諸部要做貿易,就只能在黑山貿易場,我們的財政會得到極大的保障。可這也是虎口奪食,我們從老虎口中搶下肉來,他們無肉可食,只會讓他們大爲憤怒。常言道得好,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之前遼東軍已經是我們爲眼中釘肉中刺,這一下更是對我們恨之入骨。”

“如果之前他們還能忍耐,到了現在的局面,無論他們想不想,都已經不能坐以待斃。”宋士廉撫須正色道:“將軍,遼東水軍的實力本就不強,據下官所知,能夠用於作戰的戰船寥寥無幾。這一次三艘主力戰船被毀,他們在海上的作戰力量幾乎是蕩然無存,即使還保有幾條船,卻已經無力出海作戰。海上他們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優勢,所以接下來只會在陸上作謀劃。”

宇文承朝冷笑道:“拿不回海上的主動權,要繼續貿易,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奪回榆關了。”

“皇甫雲昭已經進駐順錦城,這幾天一直沒有大動作。”霍勉之緩緩道:“如果汪興朝那邊已經知道遼東水軍戰敗的消息,接下來肯定會下令皇甫雲昭有所動作。”神情凝重起來,看着秦逍道:“將軍,現在已經是風雨欲來,不管汪興朝想不想打,在他手下那些將領的要求下,近期肯定會有大動作。”

秦逍與宇文承朝對視一眼,才道:“遼東軍有兩萬兵馬,加上三郡的地方駐軍,目前最多不到三萬之衆。不過他真要打過來,肯定也不會只顧頭不顧腚,一定會留守兵馬在後方守住老巢,所以我想過,他真要出兵,最終投入的兵馬應該也不會超過兩萬人,甚至更少。”

“將軍說的不錯。”霍勉之點頭道:“遼東軍其實在東北四郡都不得人心,玄菟郡山地衆多,良田稀少,那倒也罷了,遼東郡卻是良田無數,大部分都被遼東將領圈佔,所以四郡之中,反倒是他們駐軍的遼東郡對遼東軍最是不滿。前些年遼東郡屢次發生民變,汪興朝都是痛下殺手,殺人無數,雖然平息了民亂,不過卻也因此更讓遼東郡的世家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頓了頓,才繼續道:“這一點遼東軍比誰都清楚,所以他們絕不敢傾巢而出,否則後方必然有變。”

宋士廉淡淡笑道:“如果現在遼東軍開始招兵買馬,即使能強募壯丁,也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

“若他們真的如此,我倒是樂意見到。”宇文承朝道:“兩軍對陣,局勢瞬息萬變,不但要天時地利,更要人和。若是一羣烏合之衆上陣,士氣低迷,一擊即潰,反倒會影響主力作戰。汪興朝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這一點應該很清楚。他真要和咱們打,依靠的也只能是手裡的遼東主力。”

霍勉之看着秦逍道:“將軍,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能夠牽制遼東軍,讓他們無法傾力出擊。”

“霍郡丞的意思是?”

“上次三艘遼東軍的商船被劫,這一次遼東水軍慘敗,如果不出意外,海寇肯定是同一股力量。”霍勉之道:“如果搶奪幾艘商船還能說他們是海寇,這次能夠讓周烈慘敗,那麼這股力量可就不只是海寇那麼簡單了。下官覺着,那股力量似乎是有意要與遼東軍爲敵,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可以拉攏?可以先派人調查那股力量到底是什麼來路,如果能和他們取得聯繫,自然是再好不過。”

宋士廉皺眉道:“霍大人,我倒擔心這事兒會有些麻煩。遼東軍雖然與我們爲敵,但在名義上,他們還是鎮守東北的邊軍,屬於官軍。那股海上力量劫掠商船,摧毀水軍,雖然對我們大大有利,但這樣的行徑,足以被視爲叛匪。我們如果與他們取得聯繫,甚至有瓜葛,會不會......被視爲官匪勾結?若是如此,遼東軍又可以大做文章了。”

秦逍笑道:“宋大人所慮甚是,不過先不急,霍大人,你先說完。”

“下官的意思,既然他們也與遼東軍爲敵,咱們就有機會暗中拉攏。”霍勉之道:“如果他們在長生港出沒,一定會給遼東軍帶去巨大的壓力,遼東軍也自然會擔心他們會襲擊長生港甚至登陸,果真如此,那可就真是腹背受敵了。這樣一來,遼東軍就只能留駐更多的兵馬,無法派出更多的兵力前來西部前線,這對咱們更是有利。”

秦逍嘆道:“霍大人,你這樣一說,我現在還真是有些背脊發涼。你說如果這次遼東水軍不是大敗而歸,等我們與遼東軍真的兵戎相見,在戰場上廝殺之際,遼東水師卻偷襲我們的後方,那豈不是大難臨頭?遼西海岸有寧化港,卻沒有一艘戰船保護,如果遼東水軍實力未損,完全可以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偷襲寧化港,自遼西南部登陸.....!”掃視衆人,皺眉道:“我忽然覺得,如果沒有一支水軍保護我們的海域,要在東北立足,其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幾人互相看了看,都是盯着秦逍。

“宋大人擔心如果我們與那股海上力量聯絡,會被視爲官匪勾結。”秦逍緩緩道:“可是如果我們能夠說服他們,將他們招安,歸順朝廷,那我們是不是爲朝廷立下了大功?黑山軍可以招安,那股海寇當然也同樣可以。如果他們真的歸順,將他們改造成水軍......!”脣角含笑,感慨道:“那可就真是兩全其美了!”2

第九九九章 死亡禁區第一三零四章 主謀第二十五章 小師姑第六七九章 火光沖天第六二二章 硬骨頭第一二七九章 漁翁得利第一一八二章 惡毒第一八五七章 鎖魂符第九十三章 疑心第六七六章 兵源第七十四章 山魈第六八三章 鐵甲雄騎第五八一章 懸樑第一二一三章 遺忘第三十九章 梟首第一零七三章 故技重施第五六一章 內庫之密第一五八五章 免費午餐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一五四章 密言第一零八五章 十問狀第四十九章 故鄉第五零三章 大理寺的刀第二二三章 恩怨兩清第一六八章 漁網第三三一章 吸血拔毛第九六八章 狼奔豕突第一七二八章 幕後影子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四五四章 夢魘第一七九四章 使者第三八六章 道貌岸然第二九四章 綁架第三一三章 劍谷宗師第七九九章 血鷂子第一七零四章 輕舟第一六九一章 非你莫屬第八一九章 孔雀石第五六六章 欲蓋彌彰第四八九章 如意郎君第一二一八章 海上飛第四二四章 樓上下來個容姑姑第五零五章 魚餌第一六三四章 痕跡第一四一四章 茶棚第九八零章 狼狽爲奸第一二三五章 內應第一六五九章 同舟共濟第五五九章 月宮第一八五二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一一八二章 惡毒第一七五零章 嬰孩第五二三章 醒掌權第七三零章 棘手難題第二八三章 別有用心第一五二三章 恐怖的對手第九一三章 種子第六六肆章 千軍陣中第六一二章 埋伏第五三三章 朱雀爭鋒第一零四七章 雄心壯志第一一七七章 傳令第一零五三章 後盾第九九五章 惡狼在側第二十七章 誘騙第一八五四章 執劍人第一千章 蓄勢待發第一五四四章 涅槃第一四七七章 書庫第一三七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零八五章 十問狀第三七五章 秋娘第六肆二章 公主的憤怒第一八一一章 南方有虎第四一六章 大人上火第三十七章 夜馬蹄聲聲第一四一章 馬變第一零七一章 紅顏良策第五三零章 水火不容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一一五零章 移經通脈第一二三八章 善後第一五零章 斥候第八七四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九七章 剪刀鋪下白燈籠第一四零七章 陰陽第一七五章 年少有爲第四六六章 以妹之名第一三一零章 內鬼第一一二四章 突襲第六九八章 愚衆第一四五七章 同舟第一三九一章 幸福的苦惱第一七四四章 鳳來朝第一四五一章 耍猴第一四七一章 桃花澗第一八六章 上賓第六五六章 無情帝王家第九七三章 恩將仇報
第九九九章 死亡禁區第一三零四章 主謀第二十五章 小師姑第六七九章 火光沖天第六二二章 硬骨頭第一二七九章 漁翁得利第一一八二章 惡毒第一八五七章 鎖魂符第九十三章 疑心第六七六章 兵源第七十四章 山魈第六八三章 鐵甲雄騎第五八一章 懸樑第一二一三章 遺忘第三十九章 梟首第一零七三章 故技重施第五六一章 內庫之密第一五八五章 免費午餐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一五四章 密言第一零八五章 十問狀第四十九章 故鄉第五零三章 大理寺的刀第二二三章 恩怨兩清第一六八章 漁網第三三一章 吸血拔毛第九六八章 狼奔豕突第一七二八章 幕後影子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四五四章 夢魘第一七九四章 使者第三八六章 道貌岸然第二九四章 綁架第三一三章 劍谷宗師第七九九章 血鷂子第一七零四章 輕舟第一六九一章 非你莫屬第八一九章 孔雀石第五六六章 欲蓋彌彰第四八九章 如意郎君第一二一八章 海上飛第四二四章 樓上下來個容姑姑第五零五章 魚餌第一六三四章 痕跡第一四一四章 茶棚第九八零章 狼狽爲奸第一二三五章 內應第一六五九章 同舟共濟第五五九章 月宮第一八五二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一一八二章 惡毒第一七五零章 嬰孩第五二三章 醒掌權第七三零章 棘手難題第二八三章 別有用心第一五二三章 恐怖的對手第九一三章 種子第六六肆章 千軍陣中第六一二章 埋伏第五三三章 朱雀爭鋒第一零四七章 雄心壯志第一一七七章 傳令第一零五三章 後盾第九九五章 惡狼在側第二十七章 誘騙第一八五四章 執劍人第一千章 蓄勢待發第一五四四章 涅槃第一四七七章 書庫第一三七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零八五章 十問狀第三七五章 秋娘第六肆二章 公主的憤怒第一八一一章 南方有虎第四一六章 大人上火第三十七章 夜馬蹄聲聲第一四一章 馬變第一零七一章 紅顏良策第五三零章 水火不容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一一五零章 移經通脈第一二三八章 善後第一五零章 斥候第八七四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九七章 剪刀鋪下白燈籠第一四零七章 陰陽第一七五章 年少有爲第四六六章 以妹之名第一三一零章 內鬼第一一二四章 突襲第六九八章 愚衆第一四五七章 同舟第一三九一章 幸福的苦惱第一七四四章 鳳來朝第一四五一章 耍猴第一四七一章 桃花澗第一八六章 上賓第六五六章 無情帝王家第九七三章 恩將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