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四面皆敵的墨家

李雲鄭重道:“回陛下,此橋絕對可行,此橋看似乃是鐵索橋,而實際上則是將拱橋理論應用的淋漓盡致。”

“黃口小兒,簡直是胡說八道,這明明就是鐵索橋加上樑橋胡拼亂湊到一塊,又怎麼了牽涉到拱橋。”一個工部侍郎怒斥道。

李雲曬然一笑道:“諸位如此看自然看不出拱橋的痕跡,但是如果將此橋倒過來看的話!”

李雲並沒有說下去,而是擡起模型,將其倒立過來,赫然變成拱橋的翻版。而所謂的渭水大橋赫然是將拱橋倒過來而已。

李雲朗聲道:“拱橋堅固可行乃是經過千年的驗證,這個自然無可置疑,而我相夫氏一脈對此浸淫千年,要論對拱橋的認知,可以說捨我其誰,渭水大橋以鋼索爲拱,垂下一個個鋼索吊起橋身,看似橋身沉重無比,然而卻將力道平攤在鋼索之上,將拱橋的理論反過來應用,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以草民看,此橋從理論上來看,卻是可行的。”

相夫氏一脈在拱橋方面可以說天下無人抗衡,一個是李春的趙州橋,一個是李雲修建的曲江拱橋,可以說都已經親自證實這一點。

“這只是理論上可行而已罷了,而且這麼說來此橋的成敗竟然全系在一跟小小鋼索之上,怎麼看都十分可笑!”工部侍郎嗤之以鼻道,頓時招來不少大臣的鬨笑。

李雲頓時被激的滿臉通紅,想要辯駁卻無從說起。

“凌侍郎,你所說的鋼索可不是小小的一根,而是由上百股高強度的鋼絲組成的超強鋼索,這根鋼索可是足足有三尺方圓粗。”只見墨頓昂然踏出,爲李雲解了圍。

凌侍郎不由冷笑道:“墨侯未免太過想當然了,要知道長安城北的渭河其寬足足一里有餘,如此之長,再加上橋身之重,又豈能是區區一根鋼索所能承受的。”

用鋼索來作爲承重力來修橋,他在工部一輩子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荒謬之事。

墨頓哈哈一笑道:“化不可能爲可能,這就是墨家墨技的神奇,而且墨某曾經在《墨子秘著》看到墨家先賢鼓勵後輩的一句話,墨某還請諸位指點。”

“《墨子秘著》”一旁的李雲不由眼神一亮,對於傳說中的墨子秘著,他可是久聞大名,沒有想到能夠聽到墨頓親自口述。

“一根竹篙,難渡汪洋海,衆人划槳,開動大帆船。

一棵小樹,弱不經風雨,百里森林,並肩耐歲寒。”

墨頓抑揚頓挫的朗聲道,說完頓時滿朝寂靜,此話樸實無華,其中蘊含的哲理卻是淺顯易懂,又極爲深刻。

李雲不由眼睛一亮,對於墨頓口中的墨子秘著更加感興趣了,這些話語簡單明瞭,卻又蘊含的墨家理念。

墨頓繼續道:“韓非子曾言,一手獨拍,雖疾無聲,所謂孤掌難鳴,然而在當年閱兵式之中,百姓萬人鼓掌,掌聲震天。

我等皆知,一根筷子,可以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緊緊抱成團,用盡全力卻不能傷其半分,如今墨家的鋼索也是如此,墨家機械最受歡迎的乃是千斤臂,一人之力足以吊起千斤重物,而所依靠的除了墨家墨技之外,由一根根細小的鋼絲組成的鋼絲繩乃是居功至偉。

而墨家設計的修建渭水大橋需要的懸索卻足足三尺方圓,猶如上萬根鋼絲緊緊抱成團,其所能承受的力量十倍百倍的倍增,更別說,一根懸索不夠,墨家一下子爲其準備了四道鋼鐵懸索。別說是現在的馬車不過是承載五千斤而已,就是再增加十倍也不會出現絲毫的問題。”

墨頓說完,朝堂一陣寂靜,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緊緊抱成團。此言果然蘊含大道理。”李世民感慨道。

墨頓的理論看似不可思議,然而卻並不難理解,一個一人還抱粗的樹木恐怕是普通人費老大勁也對齊無可奈何,而將其削成一個個筷子大小的棍子,恐怕連一個十歲的幼童也能輕易的將其一一折斷,而渭水大橋的鋼鐵懸索也就是這個原理。

李雲更是若有所思,他一直都認爲墨家子能有今天不過是仰仗墨子秘著罷了,然而墨家子能夠從墨家先賢一句勵志的話,找到造橋的秘技,這點纔是讓他佩服不已的。

“而且區區一個渭河,在我大唐一衆河流之中,最多排名前二十,如果我等連渭河都征服不了,更別說還有河面寬,地形更加複雜的淮河、黃河,甚至是長江,如今天下磚路暢通,唯獨被河流阻礙,修建大橋勢在必行。”墨頓昂然道。

剎那間,墨頓從技術上和理論上,爲渭河大橋的修建找到了最佳依據。

不少朝臣紛紛點頭,渭河大橋打通了長安城北方通道,這固然重要無比,但是要和橫跨淮河、黃河、長江的大橋相比還是遜色了幾分,今日修建的渭水大橋,不過是僅僅是難度最小的而已。唯有建成此橋,纔有可能未來修建跨度更長,更加複雜的大橋。

眼看墨頓即將說服衆人,突然一個聲音突然出列卻讓渭水大橋之事又出現了危機。

戶部侍郎昂然出列道:“且不說此橋可行不可行,單憑用料來說,就難以實現,此橋修建除了水下之外,水面之上大都使用鋼鐵,如此一來,將會耗費多少鋼鐵,又將會耗費多少錢財,恐怕朝廷財政也難以負擔。”

李世民不由一愣,不由看向一旁的戴胄,戴胄也是苦笑道:“回陛下,雖然太子殿下改革驛站爲朝廷節省一筆開支,但是如今大唐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恐怕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錢修建渭水大橋。”

李世民眉頭一皺,轉首看向工部道:“工部呢?太子不是之前已經給工部撥付了足夠的款項。”

工部侍郎張亮出列,一臉爲難道:“啓稟陛下,太子殿下雖然撥付了一批款項,然而今年工部趁着百姓服徭役期間,修建了若干磚路,大修了黃河、淮河,如今工部手中的錢財也不多了。”

此渭水大橋乃是墨家主導,墨家村提供原料,墨家相夫氏一脈主持修建,而工部根本插不上手,自然不願意出錢出力。

李雲和田侔不由有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朝堂之中竟然這麼多不歡迎墨家之人,這一次修建渭水大橋可是說利國利民之事,然而卻困難重重。

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七百三十一章 孔家入京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墨家子必須死(三)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一百一十章,關中大旱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一統 兼愛非攻第七百章 墨家村的陽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忠心最重要第九百七十章 過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履帶式馬車第七百三十五章 墨技紛呈第八百零二章 唐僧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高昌的選擇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天圓地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錢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一統 兼愛非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國營鐵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九百六十一章 巧和拙第五百九十章 唐吐一家親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羽絨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樣錢第六百章 墨頓斷髮(二)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五百二十章 醫家揚名第二百零一章 海的顏色第九百六十四章 再次拒絕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墨家戰略轉型第八百一十四章 佛家處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禁酒令生效第六百八十六章 墨家村擴建(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墨家vs太原王家第四百七十章 墨技展開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鐵杵磨成針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地圓說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謎破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高陽的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告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八百五十九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二十五章 墨家村大喜第七百七十章 水中打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殺墨家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慕容順登基第二百二十九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葡萄乾(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九百七十四章 儒墨第二次合作第二百八十九 實驗田豐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九百零二章 儒家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五百零一章 情敵們第九百一十五章 地形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真相和疑雲第六十二章,墨技展開幕第二百九十章 法家的哀鳴第九十四章 大魔王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現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清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國家利益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一千章 無藥而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井渠之法第五百九十六章 製鹽之法第七百四十一章 高壓鍋第九百七十六章 勸學詩第六百六十六章 夜盡天明第七百九十六章 神權和王權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九百八十三章 夥計股第五百零三章 兄弟共患難第八百五十七章 墨家vs子錢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私吞戰利品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收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城關注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公輸家俯首第六十二章,墨技展開幕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唐掃把星第三百六十九章 宇文凱的後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頭配馬尾第九百五十章 最大的阻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晉王選妃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慘墨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災自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十四功臣畫像完成第四百三十八章 別拿七品不當幹部第七百七十四章 輪渡
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七百三十一章 孔家入京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墨家子必須死(三)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一百一十章,關中大旱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一統 兼愛非攻第七百章 墨家村的陽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忠心最重要第九百七十章 過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履帶式馬車第七百三十五章 墨技紛呈第八百零二章 唐僧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高昌的選擇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天圓地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錢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一統 兼愛非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國營鐵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九百六十一章 巧和拙第五百九十章 唐吐一家親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羽絨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樣錢第六百章 墨頓斷髮(二)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五百二十章 醫家揚名第二百零一章 海的顏色第九百六十四章 再次拒絕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墨家戰略轉型第八百一十四章 佛家處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禁酒令生效第六百八十六章 墨家村擴建(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墨家vs太原王家第四百七十章 墨技展開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鐵杵磨成針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地圓說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謎破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高陽的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告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八百五十九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二十五章 墨家村大喜第七百七十章 水中打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殺墨家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慕容順登基第二百二十九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葡萄乾(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九百七十四章 儒墨第二次合作第二百八十九 實驗田豐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九百零二章 儒家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五百零一章 情敵們第九百一十五章 地形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真相和疑雲第六十二章,墨技展開幕第二百九十章 法家的哀鳴第九十四章 大魔王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現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清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國家利益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一千章 無藥而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井渠之法第五百九十六章 製鹽之法第七百四十一章 高壓鍋第九百七十六章 勸學詩第六百六十六章 夜盡天明第七百九十六章 神權和王權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九百八十三章 夥計股第五百零三章 兄弟共患難第八百五十七章 墨家vs子錢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私吞戰利品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收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城關注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公輸家俯首第六十二章,墨技展開幕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唐掃把星第三百六十九章 宇文凱的後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頭配馬尾第九百五十章 最大的阻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晉王選妃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慘墨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災自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十四功臣畫像完成第四百三十八章 別拿七品不當幹部第七百七十四章 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