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墨頓買種(二合一章)

任誰都知道一年三熟的水稻對於大唐來說有多重要性,大唐人口衆多,糧食危機一直存在,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天災頻發,百姓飢不果腹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北方,若不是京杭大運河開通,南米北運,這才稍微緩解北方的糧食危機,但是誰也不會嫌棄糧食多。

哪一任王朝也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糧食,百姓餓不着,那皇朝的統治就將極爲安穩,歷朝歷代哪一個王朝滅亡不都是讓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這才揭竿而起,起來造反。

有此良種,至少能夠保證大唐百年內糧食無憂,這等潑天的功勞可以說人人心動,然而卻被墨頓拔了頭籌,衆人只能豔羨,然而今天卻殺出一個截胡的。

“這不是西域大會,墨家子所說的那種水稻麼?”大殿中的官員議論紛紛,指着太監擡上來的一袋稻種說道,甚至蘇令儂早已經急不可耐的撲上前去,親自查驗。

當日,西域大會之上,墨頓重金相誘,柔佛商人貪戀財物這才爆出柔佛國有此一年三熟的水稻,當時傳遍了整個長安城,衆人都有所耳聞。

“不錯,這就是西域大會之上,柔佛商人所說的一年三熟的柔佛水稻。”馮智戴昂然道,他只說是柔佛商人獻出,故意淡化墨頓的作用。

“一年三熟的水稻竟然是真的,若是能夠推廣恐怕那將是我大唐之福呀!”羣臣驚呼道,看向馮智戴的眼神頓時多了幾分玩味。

此乃墨頓首先在西域盛會上引誘柔佛商人說出,如今卻被馮智戴獻出來,這其中的是非曲折,恐怕讓人深思呀!”

馮智戴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當日西域大會的事情傳到了他耳中的時候,頓時怦然心動,別人對此水稻半信半疑,但是他馮家五代世居嶺南道,自然知道水稻越往南,成熟的越快,此一年三熟的水稻極有可能爲真。

柔佛國乃是南海諸國,嶺南道又是唐朝的最南端,可謂是得天獨厚。他馮家地位尷尬,一方面爲朝廷所重用,把控嶺南,另一方面則又被朝廷防備,他作爲馮家嫡長子,留在長安城作爲質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若能爲親自取來此優良稻種,定然能夠立下大功,定然能皇上面前一表忠心,甚至讓他回嶺南也並無不可。

他雖然在長安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必經是客居他鄉,哪有在嶺南道呼風喚雨,來的暢快。

於是他親自寫信,快馬加鞭趕往嶺南道,說服馮盎以最快的速度,從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馮盎一聽此事,欣然應允,此事若爲真,那他馮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爲假,那他們還並沒有什麼損失,頂多白跑一趟,風險小收益大。

他馮家並不缺少財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決忠心的機會,而此刻一個天大的機會就擺在他的面前,他豈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嶺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當他派遣商隊前往柔佛之時,果然在當地打聽得到,的確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頓時欣喜若狂,運回嶺南之後,毫不停息,快馬加鞭運到長安城,趕在李淵大壽之時,進獻給朝廷。

至於墨頓,在他們看來只不過一個黃毛小兒,事關自己家族幾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畢竟自己是國公,而墨頓只是一個侯爵而已。

“利益動人心啊!”

滿朝的權貴頓時心中一嘆,不過他們心中明白,面對如此大的功勞,誰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嘆,自己爲什麼沒有早想到呢?而是被馮盎這個老狐狸提前搶了功勞。

“據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頓當時用重金相誘,柔佛商人這才說出,馮家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聲道。

李世民頓時用審視的眼神看着馮智戴,馮智戴心中一慌,頓時知道如果自己撒謊,恐怕會被皇上不喜,坦然的點頭道:“不錯,此柔佛水稻的確是墨侯爺首先發現,然而微臣卻深知此等水稻對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種,我大唐百姓再也不會忍飢挨餓,如此重要之物,豈能假借於唯利是圖的商人之手。”

馮智戴偷換概念,他雖然承認墨頓的首功,但是卻故意對墨頓雞蛋裡挑骨頭,挑出墨頓的錯誤,認爲墨頓貽誤時機,爲自己臉上貼金。

馮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頓時紛紛點頭,這個時代實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聲不好,對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種竟然決定在商人的手中,這讓衆人心中頓時偏向了馮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輾轉反側,於是就讓寫信給父親,讓他第一時間從柔佛國換來此良種水稻,立即送往長安城來,獻給太上皇作爲壽禮。”馮智戴振振有詞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禮物。”

李淵頓時開懷大笑,這等能夠讓穩固大唐江山之物作爲壽禮,實在是讓李淵滿意至極。

“你是如何確認一年三季的水稻爲真,你就不怕空跑一趟麼?”李世民眼神一眯道。

馮智戴昂然道:“只要對大唐有用,哪怕有一線可能,我等父子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衆人心中一嘆,這一次,還真讓馮家撿了一個大便宜,如此功勞,只要是來年確認無誤之後,馮家定然能夠簡在帝心,只要是此水稻在,馮家定然受益無窮。

墨頓頓時心中冷笑,馮智戴無論怎麼說,都掩蓋不了他搶功的事實。他真正在意的並不是柔佛水稻的這份功勞,而是馮家獲取水稻之後,竟然沒有和他照會一聲,妄圖獨吞功勞。

這個時候他纔想起,恐怕前幾日進入長安城的車隊之中,恐怕就有柔佛水稻吧,整整兩天,馮智戴就沒有知會墨家一聲,可見馮智戴獨吞功勞的野心早已定下。

“墨侯爺勿怪,此事是在下越俎代庖了,此水稻早一日出現在大唐,我大唐就會早一日受益。。”馮智戴轉身朝墨頓拱手,意味深長的道:“在下如此做,也是一心爲國麼。”

在獻水稻此功,看似墨頓只是動了動嘴皮子,甚至連五十兩黃金都沒有花出去,而馮家卻遠赴重洋,取來柔佛水稻,在這個大功勞上狠狠地咬下一大口。

“馮愛卿對朝廷的確是一片忠心。”

李世民心中暗自點頭,並不反對臣子爭功,馮家雖然有爭功的嫌疑,但是最終還是大唐收益。

墨頓微微一笑,神情自然的說道:“馮大人說笑了,此柔佛水稻又非我墨家獨有之物,墨某又有什麼資格怪罪於大人。”

馮智戴頓時露出得意的笑容,在他看來,嶺南距離柔佛最近,此柔佛水稻天生就該是馮家之功勞,只不過被墨家子搶了先機而已,現在只不過是馮家拿回他應有的功勞而已。

他故意在太上皇的大壽之日獻上,就是算準了哪怕是墨頓心中再不滿意,也不敢在太上皇的壽宴上鬧起來,過了今日,馮家的功勞就已經板上釘釘了。

不少朝臣頓時心中嘆息一聲,墨家子畢竟還是年少,若是他得到消息立即前往柔佛取此稻種,定然能夠將功勞據爲己有,然而他偏偏想要坐享其成,讓柔佛商人自己運來,被人搶了功勞又怪得了誰?

墨頓話語一轉,譏諷道:“不過,墨某在西域大會曾經有言在先,誰能爲大唐帶來良種定會重賞,此事乃是由柔佛商人率先提出,馮家由柔佛運回,自當由兩家平分此五十兩黃金,太上皇大壽過後,還請馮大人前往墨家村,二十五兩黃金定會如數奉上,不會讓馮家這一趟白白辛苦的。

“二十兩兩黃金!”滿朝文武頓時一愣,頓時忍不住撲哧一笑。

墨頓這一招實在是太過陰險,讓馮家所有的努力頓時成了一場鬧劇,馮家遠赴重洋,所求的豈能是二十五兩黃金。

二十五兩黃金對於普通人來說,看似很多,但是對於掌控嶺南之地的馮家來說,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又豈能放在眼中!

“我馮家一心爲國,墨家子你豈能用這些阿堵之物度量。”馮智戴勃然變色道。他們馮家遠赴重洋,所求的乃是潑天的功勞,哪怕不能盡全功,也要佔據大半功勞,豈能讓墨家子用一點黃金就打發。

“好,我最佩服的就是馮大人這等忠義之士。”墨頓豁然叫好道。

滿宮之人頓時詫異的看着墨頓,不明白墨頓被搶了功勞竟然還如此興奮,該不會被氣糊塗了吧!

只見墨頓昂然點頭道:“馮家如此忠義,爲大唐操勞,實乃我大唐之幸,眼下波斯等地有一果樹乃爲蘋果,美味至極,一旦引進定能爲我大唐百姓定然受益匪淺;金字塔國醫術高超,馮家若能取回,我大唐定能活人無數:極西之國有一種菊花,能驅蚊蟲,馮家若能取來,天下百姓夏日再也不畏懼蚊蟲叮咬,傷寒病定能大大減輕。……”

“西域波斯、金字塔國、極西之國……”馮智戴頓時張大了嘴巴,他原本的打算乃是爲馮家取來滔天的功勞,可沒有想到要去遙遠的極西之國。

“這些地方在下可沒有去過呀!”馮智戴頓時欲哭無淚道,如此遙遠之地,那幾乎是萬里之遙,要是前去那定然會九死一生,不,十死一生。

墨頓淡然一笑道:“馮家不是說,有一線可能,就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麼?”

“呃!”馮智戴頓時語結。

“這些原本應該是西域商人源源不斷的帶過來,馮大人不是說,豈能交付於唯利是圖的商人之手麼?”墨頓追問道。

馮智戴頓時臉色漲紅。

李淵見狀,擺擺手說道:“極西之國太過遙遠,還是讓西域商人帶來吧!若是有用,我大唐定然不吝錢財。”

墨頓喟然嘆道:“太上皇有所不知,此事在之前定然可以,可是如今卻行不通了,君不聞《子貢贖人》之事。”

“《子貢贖人》”馮智戴頓時臉色一白,他酷愛儒家學說,自然知道《子貢贖人》之事。

“相傳魯國有一條法律,凡是魯國人在其他國家淪爲奴隸,商人將其贖回之後,可以前往國庫報銷贖金,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現場頓時有大儒將子貢贖人之事重新述說一遍。

頓時所有人看墨頓和馮智戴的眼神頓時不一樣了,這一次,馮智戴做了一回子貢,而墨頓做了一回子路。

墨頓以重金吸引異域商人爲大唐帶來各種各樣的有用的種子,看似路途遙遠,奇慢無比,但是由於重利吸引,卻是源源不斷。

而馮智戴直接去柔佛國取種,看似一心爲大唐,卻斷了大唐引進外來種子的途徑,若是異域商人得不到好處,又豈能願意爲大唐源源不斷的運來種子。

此刻,衆人再看墨頓的眼神頓時不一樣了,心中暗歎,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能夠忍受如此功勞的誘惑,所有人都侷限於未眼前,而墨家子竟然能夠看的如此長遠。

如果沒有馮家,大唐依然能夠獲取柔佛良稻,而且會收穫更多。而馮家不過將這個時間上,提前了一點而已。

頓時李淵看向馮智戴的眼神多了幾分失望,他雖然已經退位,但是對於大唐的未來同樣的掛在心上,這畢竟是他打下來的江山。

“古有子路救人,今有墨頓買種,好,不愧是我大唐少年!”李淵看向墨頓滿口讚道,墨頓此舉的確讓所有人刮目相看了,誰能想到墨頓竟然猶如長遠的打算。

“臣乃忠心爲國,還請皇上和太上皇明察。”馮智戴惶恐道。

而且李世民突然想起,對於大唐同樣重要的棉花之物,雖然僅在高昌之國,可比遠渡重洋要簡單得多,然而墨頓依然毫不吝嗇錢財,從高昌商人手中買了棉種,如此一來,二人高下立判呀!

“爾等所做之事,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都爲大唐考慮,朕心中甚慰,爾等的忠心,朝廷自會體察,今日太上皇大壽,不論其他。”李世民道。

畢竟明面上大唐依舊收益,而且馮盎鎮守嶺南,朝廷對其依仗甚多,自然不好懲罰於他,只能就此圓場。

但是任誰都知道,馮家想要的潑天功勞早已經雞飛蛋打了,現在估計只剩下遠渡重洋的苦勞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刺馬飲血封推感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熱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九十五章 閃電心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變革(補昨天)第八百五十章 光盤行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八百五十三章 三十萬貫存款第七百六十四章 花王之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晉王選妃第八百四十八章 年息六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熱氣球的威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文理之爭第八十二章 熱氣球升空第九百三十章 墨頓談詩經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八百一十九章 摺尺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玉案元夕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六百九十二章 綠色墨家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蠱惑第七百三十章 修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折中之策第八十一章 核桃補腦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自提親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回宮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二章 長安大盜落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零七章 酒肉穿腸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墨頓免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最低工資標準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墨家子背黑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羊羣效應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萬衆皆嘆梁山伯(二合一章)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四百六十四章 概率(二合一章)第九十二章 暴漫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護車現世第一千一百章 墨家子必須死(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舉世震驚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掃把星墨家子第三章 財源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七百零六章 元日大朝會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安西都護府第一百二十章 神漢的騙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堂爭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蜀道難第二百四十一章 悶倒馬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家大成之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萬有引力實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八百三十八章 爲他人做嫁衣第六百七十九章 鄭充華第七百三十章 修橋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聯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子監公敵第九百零三章 《字典》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八百八十四章 大唐麻沸散第四十四章 美食生意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次推恩第三百二十六章 財大氣粗式修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個牡丹花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望梅止渴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飽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馬說第一百五十七章 醫家實驗第七百零四章 墨家村模式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加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渭水大橋建成第八十二章 熱氣球升空第六百八十六章 墨家村擴建(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頓之罪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五百八十三章 買羊送草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火器監到達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百家震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輸家來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刺馬飲血封推感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熱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九十五章 閃電心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變革(補昨天)第八百五十章 光盤行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八百五十三章 三十萬貫存款第七百六十四章 花王之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晉王選妃第八百四十八章 年息六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熱氣球的威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文理之爭第八十二章 熱氣球升空第九百三十章 墨頓談詩經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八百一十九章 摺尺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玉案元夕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六百九十二章 綠色墨家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蠱惑第七百三十章 修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折中之策第八十一章 核桃補腦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自提親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回宮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二章 長安大盜落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零七章 酒肉穿腸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墨頓免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最低工資標準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墨家子背黑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絲綢泄密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羊羣效應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萬衆皆嘆梁山伯(二合一章)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四百六十四章 概率(二合一章)第九十二章 暴漫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護車現世第一千一百章 墨家子必須死(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舉世震驚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掃把星墨家子第三章 財源第五百四十章 晝夜混淆 陰陽顛倒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七百零六章 元日大朝會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安西都護府第一百二十章 神漢的騙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堂爭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蜀道難第二百四十一章 悶倒馬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家大成之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萬有引力實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劃時代建築第八百三十八章 爲他人做嫁衣第六百七十九章 鄭充華第七百三十章 修橋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聯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子監公敵第九百零三章 《字典》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八百八十四章 大唐麻沸散第四十四章 美食生意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次推恩第三百二十六章 財大氣粗式修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個牡丹花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望梅止渴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飽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馬說第一百五十七章 醫家實驗第七百零四章 墨家村模式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加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渭水大橋建成第八十二章 熱氣球升空第六百八十六章 墨家村擴建(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頓之罪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五百八十三章 買羊送草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火器監到達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百家震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輸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