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吞併突厥之策

“墨家子百萬貫買下突厥漠南故地!”

當太極殿下朝之後,這個消息很快在傳開,整個長安城一片譁然。

“百萬貫!”

“買下突厥!”

不少人呆在那裡,根本不敢相信耳中聽到的這個消息。

無論是百萬貫的數額,還是買下一國的驚天奇聞,都讓長安百姓目瞪口呆。

“怎麼可能?”

“這恐怕是大唐最大的玩笑!”

……………………

所有的長安百姓第一次聽到了這個消息,根本不相信,如同聽到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

“是真的,這一次是墨家子設想,由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親自出馬談判!”一個消息靈通的長安百姓信誓旦旦的說道。

“整個朝堂已經通過了這個墨家子的提議,舉朝已經籌集百萬貫用來支付突厥錢財。”

很快,一個官宦之家有確切消息傳來,整個長安城這才相信確有此事。

“買下一國,這簡直是開天闢地的壯舉!”

“這種事情恐怕也只有墨家和縱橫家辦的出來。”

……………………

長安百姓一陣唏噓,墨家善利,縱橫一脈最擅長同他國打交道,兩個本來並不相干的兩個百家,竟然合作辦成了如此大事。

隨後,整個長安衙門公開發文,公開了買下突厥之事,同時宣佈了突厥之地的政策,更是引起了一片譁然。

“兵部將會在突厥之地佈置十萬騎兵,工部築城,禮部出使北方諸國。”

“突厥之地五年免稅,五年半稅,十年休養生息。”

“長安城急需大量的肉類,準備在突厥之地修建罐頭廠,奶粉廠。”

…………………………

長安百姓聞言頓時怦然心動,如果能夠在突厥之地買下一塊牧場,似乎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買下一塊牧場,你說的輕鬆,那得需要多少錢呀!”一個長安百姓搖頭嘆息道。

“只要去突厥,就會每人分一百畝草場,同時一百文一畝上等牧場!長安衙門已經發出公告了。”一個商戶道。

“每人分一百畝,同時還可以一百文買一畝!”不少長安百姓幾乎跳了起來,這個價格簡直是白菜價,要知道關中地區人多地少,土地價格飛漲,普通的旱田就已經飆升到二十貫一畝,而上等的水田則高達五十貫錢一畝,而且這個價格還是越靠近長安城越貴。

一百文一畝的草場相比於長安城簡直是白菜價,也就是說一畝田可以在草原上換二百畝草場,如果家中有二十畝田,足以在草原換來兩千畝草場,再加上自己分的草場,足以形成一個不小的牧場。

“不錯,墨家子給了關中百姓的特許,你可以用錢來買,也可以用一畝旱田來置換兩百畝草場。”商戶豔羨道,自古以來有好事都是農民的,而從來沒有他們這些低賤的商人。

“一畝草場可以養活二十隻羊,一千畝草場足足可以放養近兩萬只羊,兩千畝草場那將會是多少財富呀!只要運作得好,一年就可以回本!”一個長安百姓心動道,這對土地較少的長安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錯,這次買下突厥乃是墨家子親手主導的,跟着墨家子定然會穩賺不賠。”商戶信誓旦旦的說道。

“想得美,你會放牧麼?如果羊生病了怎麼辦?牧草不夠怎麼辦?北方苦寒受得了麼?”也有人潑着冷水道,在任何時代都有人畏懼北方苦寒。

“不會放牧我可以僱用突厥人,天冷我有羽絨服和棉服!不拼一把,老子永遠是一個窮光蛋。”也有人不甘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爲了打消關中百姓的顧慮,很快長安城又傳來消息,生物一脈宣佈同農家合作,將會培養優質牧草以供北方草原,醫家將會研究獸藥,培養獸醫,專門在草原醫治牲畜。

隨着長安城一步步舉動,頓時打消了很多人的顧慮。

關中地區向來人多地少,土地價格飛漲,而且日漸貧瘠,很多土地少的百姓生活困難,不少在關中之地活不下去的貧苦百姓紛紛選擇去草原拼一把,畢竟在草原上擁有兩千畝的牧場,和關中之地擁有二十畝旱田來比,是一個註定穩賺不賠的買賣。

然而漢人根深蒂固的鄉土情結極深,拋棄祖地前往苦寒之地的漠南草原,讓關中百姓退避三舍,雖然也有不乏膽大之人前往突厥之地,但是更多的人都選擇了觀望或者直接拒絕。

突厥之地的草場銷量很少,只有靠近河流最好的草場纔有長安百姓拿土地置換或者購買,這讓朝堂衆人眉頭緊皺,尤其是民部尚書唐儉,三次登門長安衙門,尋找墨家子商量對策,畢竟這一次民部可是出了大頭,足足拿出了五十萬貫,現在連一萬貫都沒有回本呢?到手的只有一些關中的土地,而不是現錢。

“墨某有一個計策,定然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墨頓被唐儉弄得煩不勝煩,無奈道。

“墨大人請說。”唐儉大喜道。

墨頓深吸一口氣道:“如今最重要的是將草場賣出去,民部需要的是賣草場的錢,而不是關中的土地。”

“那是自然,民部要土地何用,而且越快將草場賣出去,大唐就能越快在草原上立足,而且之後朝堂在草原上築城,修路,建房這些都需要錢來完成,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唐儉毫不猶豫點頭道。

墨頓反問道:“普通百姓手中是沒有錢,有的只有土地置換,或者白送給沒地的農民,把他們安置到草原上,所以民部想要錢財,必須要找一羣有錢的人來接手,放眼天下只有一個選擇了。”

“世家!”唐儉毫不猶豫的說道。

墨頓眉頭一揚,意味深長的看了唐儉一眼道:“世家的確有能力吃下突厥草原,但是他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土地,恐怕根本看不上北方苦寒之地吧!”

唐儉道:“要是尋常他們自然看不上北方的草場,然而跟着墨大人做生意,他們卻很感興趣,畢竟如今的突厥草原一片空白,他們只需買下草場,再僱用突厥人放牧即可,每年都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他們自然會怦然心動。”

墨頓卻搖了搖頭道:“唐大人的意思墨某明白,然而唐大人要清楚,長安城和朝廷花百萬貫買下突厥之地的目的是爲了徹底讓大唐佔領草原,如果世家買下突厥草原,再將突厥牧民招募回去,那豈不是將草原還給了突厥,假以時日,草原之上依舊是突厥人天下,我等今日所謀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唐儉頓時一臉不悅,皺眉道:“那以墨大人的意思,天下除了世家,還有人能夠吃得下突厥草原?”

墨頓點了點道:“商人!”

“商人?墨大人莫非再開玩笑吧!你竟然將大唐的未來國策交給了商人。”唐儉豁然一變,不可思議的看着墨頓,在他心中,商人乃是最低賤的人,他本身就是世家出身,一開始只想到了有錢的世家,卻從未想到過有錢的商人。

墨頓點頭道:“不錯,商人手中有頗多錢財,籌集數百萬貫乃是輕而易舉之事。”

“可是商人最爲重利輕義,視錢如命,又豈能甘願出錢去北方去買牧場?”

墨頓點了點頭道:“不錯,商人的確是重利,所以投資北方草原大有可爲,定然會有無數商人心動,而且墨某會開出一個他們無法拒絕的條件,相信他們定然會心動。”

“願聞其詳!”唐儉不服氣道。

墨頓鄭重道:“但凡在草原之上購買兩千畝以上的草場的商人,可以廢除賤籍,恢復良籍,如此一來,既有利益驅使,又有籍貫優惠,朝廷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讓大唐在突厥之地站穩腳跟。”

“廢除商人賤籍,萬萬不可,商人乃是低賤之人,不思勞作,囤積居奇,恢復其良籍定然有損國本。”唐儉斷然反駁道。

墨頓冷笑道:“有損國本?如果商人能夠幫助大唐徹底佔據突厥之地怎麼能說有損國本,再說,如果商人在突厥之地買下牧場,那就代表着他們將從商人變成牧民,牧民和農民有何區別,自然可以恢復良籍。”

“這…………。”唐儉頓時啞口無言,的確農民種地,牧民放牧,都是生產勞動,一個放牧的商人,這的確不能說其不思勞作,囤積居奇。

“既然此事有分歧,不若我等分別上奏朝廷,請陛下定奪。”墨頓最後道。

“好!”唐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也只能如此了,他受到世家之託想要謀求大片草場已經在墨頓這裡通不過,如果從朝堂裡能夠獲得轉機。

隨着唐儉和墨頓攜帶奏摺同時到達太極殿,整個太極殿再一次引起了激烈的爭吵。

“世家乃是國之支柱,商人乃是國之蝗蟲,二者如何能夠相提並論,臣贊成唐尚書的奏摺。”禮部尚書令狐德棻率先支持道。

“臣等贊成唐尚書之策。”頓時不少世家大臣紛紛支持道。

李世民眼神一閃,繼續問道:“吏部呢?”

吏部侍郎高士廉眼瞼一低道:“墨大人買下突厥之地已經用了的是商道,如今治理突厥之地依舊用商道,實乃讓人難以放心,老臣以爲正奇結合方可穩妥。”

隨着高士廉的表態,一時之間,朝堂的風向立即轉向唐儉。

李世民面無表情,向墨頓道:“墨愛卿可有話說!”

墨頓躬身道:“衆所周知,商人乃是最具冒險性的羣體,就拿胡商來說,爲了牟利,他們可以不惜萬里來到大唐經商,一路上屍骨累累,黃沙漫漫卻依舊不能阻擋他們的腳步。北方苦寒,常人根本難耐,唯有被利益驅使的商人和在大唐活不下去的農民方可有可能在草原立足,而享盡榮華富貴的世家怎麼可能會安心呆在北方草原,要知道大唐的目的乃是徹底佔據突厥之地,化解千百年來的北方遊牧和中原王朝的衝突,而不是賺一筆快錢就走。”

“所以,北方苦寒之地只有三種人能夠生存,一種是中原之地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另一種則是商人,第三種則是罪囚。”

李世民詫異的問道:“爲何非的是這三種人。”

墨頓回答道:“其一,有恆產者有恆心,歷朝歷代的動亂之源都是無地和少地的活不下去的農民,如果能夠給這些百姓移民到突厥之地,給他們分配豐美的草場,最終通過勤勞致富,不但可以讓大唐社會穩定,更能將讓大唐百姓實現均貧富之大同。”

李世民不禁微微頷首,唯有真正沒地之人,纔會渴望擁有一塊土地,而突厥的牧場正是那些赤貧百姓翻身的唯一機會,相信那些無地之人定然會心動。

“第二則是商人,商人重利,突厥之地只要牢牢掌控在大唐的手中,在草原之上獲得一塊牧場,註定會獲利不菲,唯有最具有冒險的商人方可不畏北方的嚴寒,更別說還有對商人來說,還有恢復良籍的誘惑,否則朝堂就是強行讓百姓移民實邊,最後也只能偷偷的跑回來。”墨頓繼續道。

後世的政府也有向西域移民的案例,結果哪怕給這些移民分配了上百畝的土地,這些人依舊偷偷的生了孩子跑回來,但是無一例外,這些人最後都後悔了,畢竟上百畝的土地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第三種則是罪囚,突厥之地除了水草肥美的草場還有很多未開發的貧瘠之地,這些貧瘠之地則是流放罪囚之處,等這些罪囚將服役期滿之後,放還回去,這開發好的牧場又可以安置新一批無地的百姓,如此一來,突厥之地漢人牢牢的佔據,大唐內部無赤貧之人,牢房之中無罪囚關押,商人也可有恢復良籍出路,社會升平,人人安居樂業,實乃一箭三雕。”墨頓長出一口氣道。

不少大臣微微頷首,按照墨家子的設想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唐儉冷聲道:“墨大人關於農民和流放罪囚之事本官並無意見,然而墨侯卻給商人如此優渥的條件,不禁不讓人多想,久聞墨家和商戶走得很近,該不會是…………。”

墨頓傲然反駁道:“天下四民,士農工商缺一不可,如果唐大人認爲商人有罪,何不上奏陛下,禁絕天下人經商。”

“你…………。”唐儉頓時語結,他雖然鄙視商人,但是卻知道商人乃是必不可缺的。

墨頓冷笑道:“墨某行事尚同尚賢,只要是大唐子民,墨家都會一視同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墨家的理念就是讓最底層的百姓能夠改變命運,共同走向富裕,而不是讓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將草原賣給世家只能是錦上添花,而將草原賣給無地農民和商人卻是雪中送炭。

孔穎達深吸一口氣道:“孔某贊同墨大人之策,實現天下大同社會,此乃諸子百家共同的理念。”

墨頓意外的看着孔穎達一眼,沒有想到孔穎達出言支持墨家理念。

“啓稟陛下,這三種人乃是大唐底層,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如此方可不停地移民實邊,突厥僅僅是大唐外十道計劃的一部分,日後北方的薛延陀之地,回鶻之地,契丹,奚部落皆可採用此法,如此一來,大唐的將會徹底佔據北方草原徹底解決草原之禍,而中原之地安定和諧,四海昇平。”墨頓鄭重向李世民上奏道。

李世民略微思索,鄭重點頭道:“突厥之策就以墨愛卿所言,當然既然是買賣,無論誰出錢都能買,突厥之地的牧場限制在萬畝之內。”

李世民雖然同意了墨頓奏摺,但是並沒有將路封死,而是給世家留一個口子,控制在萬畝草場,也算是不大不小,都能有所交代。

一衆世家官員不由一陣失望,萬畝草場雖然價值不菲,但是對於世家來說卻不夠看,然而李世民已經下令,木已成舟,他們也無力更改。

“陛下英明!”

太極殿中,衆臣紛紛領命道,至此,突厥之策正式確定。

商人、流民、罪囚主宰入主突厥之地。

第九百八十九章 一騎紅塵公主笑第七百七十六章 公私分明第四百二十章 貞觀八年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買下突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項震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松贊干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儲備鐵料耗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地獄級商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醫家窺天之器第一千零九十章 突厥內鬥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未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洛陽滅蝗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新老百家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李世民第七百二十八章 舌戰羣儒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第五百六十八章 班師還朝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征高昌第七百一十二章 聘禮魔鏡(二合一)第九百八十四章 價格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程預警系統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名第五百九十章 唐吐一家親第九百二十八章 沈鴻才加入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反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于志寧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義務教育興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貸款第八百一十章 樑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疊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次推恩第二百八十三章 關隴之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七百四十三章 墨頓授徒第二課第三百五十七章 吃牛肉的權利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三百一十一章 染髮秘技第九百九十二章 墨家vs江南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濟伏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陰陽子錢第三百零八章 長生與死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唐不敗神話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價格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萬有引力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江南變故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整頓娼門和千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女醫預科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四百零一章 小孔成像升級版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脹的皇權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八百八十七章 醫家大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精準到秒第七百零九章 生日蛋糕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墨道醫vs儒史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手掌天下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飛錢和匯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海市蜃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退化論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一千零三章 墨家大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雪而行第四十七章 女工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婚前協議第二百零二章 避暑第二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問蒼天問鬼神第九百四十二章 千古一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陰陽合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外甥坑舅,舅坑外甥第四十九章 請教算學第七十八章 算學的種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荔枝陷阱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四百一十二章 糧食和鋼鐵第二百六十六章 農家復興第三百六十章 百家之議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墨家子必須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墨家子歸來(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征高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門踢館第一千零三十章 郵購
第九百八十九章 一騎紅塵公主笑第七百七十六章 公私分明第四百二十章 貞觀八年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買下突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項震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松贊干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儲備鐵料耗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地獄級商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醫家窺天之器第一千零九十章 突厥內鬥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未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洛陽滅蝗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新老百家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李世民第七百二十八章 舌戰羣儒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第五百六十八章 班師還朝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征高昌第七百一十二章 聘禮魔鏡(二合一)第九百八十四章 價格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程預警系統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名第五百九十章 唐吐一家親第九百二十八章 沈鴻才加入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反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于志寧第六百八十章 收徒武則天(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義務教育興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貸款第八百一十章 樑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疊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次推恩第二百八十三章 關隴之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七百四十三章 墨頓授徒第二課第三百五十七章 吃牛肉的權利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三百一十一章 染髮秘技第九百九十二章 墨家vs江南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濟伏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陰陽子錢第三百零八章 長生與死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唐不敗神話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價格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萬有引力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江南變故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整頓娼門和千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女醫預科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四百零一章 小孔成像升級版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脹的皇權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八百八十七章 醫家大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精準到秒第七百零九章 生日蛋糕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墨道醫vs儒史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手掌天下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飛錢和匯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海市蜃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退化論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一千零三章 墨家大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雪而行第四十七章 女工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婚前協議第二百零二章 避暑第二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問蒼天問鬼神第九百四十二章 千古一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陰陽合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外甥坑舅,舅坑外甥第四十九章 請教算學第七十八章 算學的種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荔枝陷阱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四百一十二章 糧食和鋼鐵第二百六十六章 農家復興第三百六十章 百家之議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墨家子必須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墨家子歸來(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征高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門踢館第一千零三十章 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