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薛延陀高句麗結盟

看着高句麗吃癟的扶桑使者藤原不由竊笑,高句麗根本分不清形勢,墨家固然頗爲神奇,然而大唐獨尊的卻是儒家,得罪了儒家你又如何能夠落得好處。

“啓稟天可汗,我皇進貢大唐黃金五千兩,白銀萬兩,我皇仰慕孔孟之學,嚮往詩書教化,請求陛下允許扶桑遣唐使在唐學習聖人之道。”當下,扶桑使者藤原出列,一臉恭敬道。

頓時滿朝官員臉色一變,一副孺子可教的看着扶桑使者,一個小國竟然準備舉國學習儒家,這等好事有豈能不讓儒家振奮。

李世民也微微頷首,儒學可不如墨家墨技一般,有什麼機密,如果能夠將儒學推廣到扶桑,定然可以擴大大唐的影響力,他剛想準備答應,忽然一個堅定的聲音傳來。

“臣反對!”

李世民擡頭一看,赫然是墨家子出聲反對。

李世民眉頭一皺,儒家剛剛藉機狠狠打壓想要獨尊墨家的高句麗,墨家這就準備報復獨尊儒家的扶桑國。

孔穎達看着墨頓出列,不由眉頭一皺,冷喝道:“墨祭酒,莫要再提高句麗威脅在前,扶桑威脅在後,大唐和扶桑一衣帶水,同出一源,雙方從未有過交惡,墨祭酒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滿朝百官紛紛頷首,在他們看來,扶桑使者恭敬有禮,又是彈丸小國,根本無力威脅大唐,墨家子此舉不過是想要攪和儒家的好事罷了。

墨頓哈哈一笑道:“孔祭酒,你以爲扶桑是真心想要獨尊儒術麼?你恐怕不知道吧!扶桑使者已經多次窺探墨家村不果,就暗中收買不少工匠,竊取大唐工匠技法,冶鐵技術以壯大扶桑。”

孔穎達不禁臉色難堪,他原本以爲扶桑的目的都是爲了獨尊儒家,卻沒有想到扶桑和高句麗的目的一樣,都想墨家墨技,不過扶桑的手段更加隱蔽。

“天可汗垂憐,扶桑此舉並無惡意,然而扶桑百姓清苦,冶鐵秘技不過是想要爲百姓打造農具罷了。”藤原連忙辯解道。

孔穎達點頭道:“仁愛世人,此乃儒家教義之一。”

他雖然惱怒藤原暗中收集墨技,爲了維護扶桑獨尊儒家的名聲,不得不爲藤原辯解。

墨頓嘿嘿一笑道:“今日可以冶鐵打造農具,明日就可以冶鐵打造兵器,墨某說扶桑又異心並非僅是猜測,而是有鐵證,據說前朝事情,扶桑也曾上書隋煬帝請求派遣使節,全被隋煬帝怒斥,諸位可知是何原因?”

“日出國天子致書日沒國天子無恙。”史家顏師古臉色一變道。

“日出國!日落國!”

滿朝文武臉色一變,這才勃然想起此事,華夏曆來有日落西山之說,扶桑可是有藉助地理位置挑釁之嫌疑。

“就是不知此次國書所寫是何?”墨頓冷笑道。

李世民拿起扶桑的國書一看,只見上面寫着:“東天皇敬白西皇帝。”

“東天皇,西皇帝!”

李世民心中冷笑,天下只能有一個天子,扶桑對其口稱天可汗,文書中卻稱作西皇帝,而且和他們的天皇平起平坐,並無臣服之心。

當下心思一定:“貴國主爲東天皇,朕爲西皇帝,兩國本無藩屬關係,所謂恩賜自然也無從談起。”

李世民自然知道諸子百家的厲害,扶桑國想要學習大唐諸子百家,還想保持傲慢的態度,簡直是癡心妄想。

“啊!”

扶桑使者頓時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竟然再次引起大唐皇帝的反感,當下不由求助的看向孔穎達。

而孔穎達也惱怒扶桑暗中收集墨家墨技,直接無視扶桑使者的求助眼神。

萬國使者不由愕然,高句麗投靠墨家被拒絕,還被儒家打壓,而扶桑使者明面上投靠儒家,暗中收集墨技,同樣被墨家打壓,大唐諸子百家未免太恐怖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是墨頓打壓扶桑可不是爲了報復儒家,而是單純的想要延緩扶桑的社會進程,扶桑社會進步越慢,越是符合華夏的利益。

如今整個朝堂只有東突厥和薛延陀這兩個宿敵沒有進攻,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兩國使者身上。

東突厥在草原上初步站穩腳跟,突厥也算是恢復一些底氣,李思摩自持身份,並沒有前來,而是啓用了留在長安城的紇幹承基代爲使者。

“啓稟天可汗,我突厥各部願奉上牛馬羊各千頭,恭賀天可汗聖安。”紇幹承基恭敬道。

“可惜今年草原剛剛遭遇白災,否則突厥各部定然爲天可汗進獻更多的貢品。”紇幹承基補充一句,以表突厥各部的忠心。

“有心了!”李世民微微頷首,突厥剛剛建國,能夠拿出這麼多已經是不錯了,更何況李世民更想看到是突厥臣服的態度。

紇幹承基進貢完之後,薛延陀使者這纔不慌不忙道:“啓稟天可汗,我薛延陀部落願意進貢牛馬羊各萬頭,恭賀天可汗聖安。”

薛延陀使者話音一落,頓時整個太極殿一片譁然,牛馬羊各萬頭,這等重禮恐怕是萬國朝貢之最了。

誰也沒有想到剛剛被大唐擊敗的薛延陀不但沒有怨恨,反而爲大唐進貢如此厚禮。

紇幹承基不由臉色一沉,他沒有想到薛延陀竟然有如此魄力,竟然在草原遭受白災的同時,也能拿出如此多的牲畜,而且他也知道薛延陀此舉的目的就是爲了討好大唐,以求在日後突厥和薛延陀的衝突中,大唐能夠偏向薛延陀。

不過這正是大唐願意看到了,李世民就要讓薛延陀和突厥鷸蚌相爭,而大唐坐收漁翁之利。

“真珠可汗有心了,替朕相其問好。”李世民滿意道。

“多謝陛下,微臣此行除了向大唐進貢以外,還請陛下賜婚一名漢女爲王子拔灼爲妻,並賜下公主名分。”薛延陀使者趁機要求道。

“只要一個有公主名分的漢女爲妻!”李世民眼神一閃,此事並非沒有先例,當年松贊干布就是這麼幹的,而且這個要求可以說規避大唐不和親政策的唯一方法。

其他衆臣心中一動,這個要求並不難,一個普通的女子能夠換來邊境數十年的和平,這個買賣怎麼算都划算。

“天可汗不可,薛延陀狼子野心,其想要的不過是利用大唐公主的名號,欺凌草原各部而已,臣得到了急報,不久前,有薛延陀士兵乘坐墨侯製作的雪橇偷襲突厥各部,薛延陀其心可誅。”紇幹承基連忙勸阻道。

一旦薛延陀得到了公主的名號,那就可以再次在草原上樹立霸主的威望,拿到個時候,突厥就危險了。

薛延陀使者指着紇幹承基怒斥道:“陛下,薛延陀尊敬天可汗,不願和大唐交戰,而突厥則不然,其當年稱霸草原之時不但欺凌草原各部,更是南下侵犯大唐,突厥迴歸草原,日後壯大定然報復曾經之辱,陛下此舉乃是縱虎歸山,不可不防呀!”

紇幹承基不由心中一虛,突厥上下未嘗沒有想要恢復突厥榮光的想法,不過當今突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草原上立足。

正如墨頓所分析,高句麗的威脅在眼前,扶桑的威脅在未來一樣,突厥和薛延陀一個是曾經的威脅,一個是目前的威脅,李世民自然知道應該先對付誰!

當下,李世民大手一揮道:“朕乃天可汗,天下皆是朕的臣民,爾等要做的就是各守其土,不可再相互劫掠。”

薛延陀使者和紇幹承基相互怒視一眼,低下了頭。

“至於賜婚一事,也莫要再提,我大唐結婚自願,哪怕是朕也不可未必這一大唐律。”李世民大手一揮道。

紇幹承基不由心中一喜,至少目前的形勢,大唐還是偏向突厥的。

薛延陀使者不由眼神一暗,他薛延陀進貢瞭如此多的貢品,而大唐卻依舊偏向突厥,這怎麼不讓薛延陀憤怒。

忽然薛延陀使者將投向不遠處的高句麗使者淵蓋蘇武,一個薛延陀不足以讓大唐忌憚,那就是再加上高句麗呢?

第一百零六章 拯救長樂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衙役的奮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六百五十章 開源節流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八十一章 核桃補腦第六百六十一章 冬日裡的溫暖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子歸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牡丹風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歸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法院第七章,墨家絕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萬國使者vs諸子百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價值三百萬貫的墨技第六百二十八章 閱兵總指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村道路的正確性第五百七十章 兩難第一千三百章 萬國朝貢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三百八十一章 律治方略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二代銀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相利第一千章 無藥而醫第五百七十六章 誣告李靖(第三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靡(二合一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火器監到達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回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九百七十七章 孔家經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佛家東渡第七百六十三章 拒絕寫詩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百家應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十八章 自救和營救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七章,墨家絕技第八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六百五十三章 共遊芙蓉園第八百八十三章 醫家的好消息第八百零九章 反響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七百三十五章 墨技紛呈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四百四十六章 以詞破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葡萄乾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一百三十章 衝突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泰的抉擇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物質永生——還原鐵第九百五十七章 五望七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朝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九百三十六章 遺傳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一年有多少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墨頓授徒第二課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課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勝旱災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四百三十六章 火器監第七百八十七章 舍利法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英雄 盡入吾轂第八百九十章 菠菜的妙用第十四章 對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遠鏡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玄奘歸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九百四十四章 長孫皇后有救了第三十六章 賭注和合夥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分期買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糊塗‘仗’第九百五十七章 五望七姓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繳鐵甲(第二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
第一百零六章 拯救長樂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衙役的奮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六百五十章 開源節流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八十一章 核桃補腦第六百六十一章 冬日裡的溫暖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子歸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牡丹風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歸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法院第七章,墨家絕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萬國使者vs諸子百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價值三百萬貫的墨技第六百二十八章 閱兵總指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村道路的正確性第五百七十章 兩難第一千三百章 萬國朝貢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三百八十一章 律治方略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二代銀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相利第一千章 無藥而醫第五百七十六章 誣告李靖(第三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靡(二合一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火器監到達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回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九百七十七章 孔家經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佛家東渡第七百六十三章 拒絕寫詩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百家應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十八章 自救和營救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七章,墨家絕技第八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六百五十三章 共遊芙蓉園第八百八十三章 醫家的好消息第八百零九章 反響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七百三十五章 墨技紛呈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四百四十六章 以詞破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葡萄乾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一百三十章 衝突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泰的抉擇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物質永生——還原鐵第九百五十七章 五望七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朝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九百三十六章 遺傳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一年有多少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墨頓授徒第二課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課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勝旱災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四百三十六章 火器監第七百八十七章 舍利法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英雄 盡入吾轂第八百九十章 菠菜的妙用第十四章 對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遠鏡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玄奘歸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九百四十四章 長孫皇后有救了第三十六章 賭注和合夥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分期買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糊塗‘仗’第九百五十七章 五望七姓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繳鐵甲(第二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