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捷後

第925章 捷後

廣寧府城外,駿馬飛馳。

馬上騎士神色飛揚,看得出來此人心情激動,正以最快速度趕往府城。

“大捷……”

“大捷……”

城門已提前打開,這人徑直就進了城,一分鐘後出現在了城頭上。

跪在趙延洵面前,這斥候稟告道:“稟告皇上……前線大捷,西蠻騎兵全線潰敗,禁軍各部正全力追擊!”

聽到這話,趙延洵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仍然顯得淡定從容。

大戰已持續六天,這六天時間斥候來往不斷,讓趙延洵對戰局有大致把握。

苦戰數日,獲得大勝,並不太讓人意外。

“恭賀皇上,大敗賊軍!”

“恭賀皇上,大敗賊軍!”

一時間,隨扈文武官員,全都跪在趙延洵面前參拜。

趙延洵微微一笑,說道:“諸卿請起,準備犒賞將士吧!”

前線大捷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西北總督署,又引起了一番慶賀之聲。

“天佑大晉,天佑大晉啊……”總督羅倫忍不住感嘆。

此刻的他更顯消瘦,兩鬢間白髮又多了不少,這幾個月的忙碌讓他老了好幾歲。

看着堂內興奮的屬官們,羅倫說道:“立刻把消息傳往內閣,再通知到西北各府縣去!”

前線大捷的消息,自然要儘快傳遍全國,一方面是分享喜訊,同時也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羅倫可是知道,在南方一些郡府,近幾個月破活了好幾批意圖作亂之人,顯然大晉並不如表面這邊平靜。

緊接着羅倫又吩咐道:“在通知各府縣諸君,把準備好的物資立刻啓運,萬萬不可耽擱犒勞前線將士!”

“遵命!”

官員們很高興,做起事來也更有激情。

再說京城,內閣屬官收到捷報後,立刻將其呈送兩位大學士。

“此番大捷,終於天下太平了!”陸朝文忍不住感慨。

成文光淡然一笑,說道:“天下太平,就可着手改制,富國強兵了!”

在外地消除的情況下,自然要在國內進行改革,這是毫無疑問的。

聽到這話,陸朝文一時愣住,乃至於心頭有些沉重。

如今大戰纔去,黎民百姓困苦,士紳怨聲載道,大刀闊斧改革很可能引出大亂。

陸朝文已能想象到,依照現在這位皇帝的脾氣,國家上下必會掀起腥風血雨。

到那時候,不止有多少書香大族,名門世家毀於一旦。

這樣的結果,不是陸朝文願意看到的。

但此時,他看到了躍躍欲試的成文光,顯然這位和他的想法不太一樣。

陸朝文提醒道:“成閣老,如今天下凋敝,該與民休息爲要!”

卻見成文光撣了撣衣袖,說道:“陸閣老……與民休息和改制,並非水火不容!”

陸朝文敏銳察覺到,這一刻成文光有了不同。

確實,接下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成文光必將大放異彩,名垂青史已成定局。

有了這種心態,陸朝文的話就不重要了,甚至連陸朝文本身都不重要了。

換句話說,時代變了。

成文光笑了笑,而後說道:“陸大人,前線大捷的消息,咱們該儘快通傳天下,向億萬臣民分享打聲之喜!”

內閣要忙的事很多,他倆簡單一番商討後,就立刻下達了命令。

大概半個小時後,大捷的消息傳到了各郡,又過了半個小時,又有各郡傳達了各府。

而電話,多數只設到了府一級,再往下就得靠人力傳信了。

大概在兩天時間裡,西北前線大捷的消息,就傳到了各縣城去,要不了多久就會真正傳遍大晉。

去年秋季開始,朝廷幾次加徵稅賦,用以承擔西北軍費,所以百姓都知道西北有大敵。

這次的外地比以往都難對付,他們有七八十萬的軍隊,背後還有數百萬兵源,而且豁出一切要殺入大晉,比之宿敵匈奴更難對付。

更要命的是,這些蠻子不是搶一波就走,而是想的騰籠換鳥,自己成爲神州大地的主人。

當然了,百姓們會有這樣想法,多少離不開官府的引導,才讓他們會對西蠻同仇敵愾。

所以這幾個月來,百姓們一直都很擔憂,也期盼朝廷官軍能擋住蠻子。

如今傳來大捷消息,老百姓自然歡呼雀躍,同時感念皇帝陛下恩德。

若無當今皇上掃平亂世,若無當今皇上鍛造出一支虎狼之師,若無當今皇上統兵迎敵……只怕此番大戰,結局還未可知。

一時間,整個神州大地,盡是歌功頌德之聲,趙延洵的威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說天山郡方向,擊敗西蠻主力後,並不等於戰爭已經結束。

畢竟整個西蠻,還有近二十萬軍隊,他們根本沒有投降的可能。

即便他們投降,二十萬人吃喝拉撒,也是晉廷難以供應的。

所以戰爭還在持續,只是規模降了下來,更多時候是一邊倒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反而草原上戰爭要激烈許多。

伊闊西帶着殘餘主力,正與匈奴展開大戰,想要滅掉兄弟實現存活。

不管怎麼說,西蠻都有數百萬人口,在伊闊西王的發動下,已經看不到希望的百姓們,一股腦都往草原上衝了去。

當然了,這幾百萬人缺衣少食,在路上就有很多人死去,即便如此也該匈奴帶來巨大壓力。

沒有辦法,匈奴只能全民皆兵,應對這一次的種族危機。

同時,禺山還向趙延洵求援,希望他能保持物資供應,最好是能派兵援助。

爲表現自己心懷感激,禺山在國書中向趙延洵稱臣,尊他爲天單于。

不管怎麼說,匈奴人被打崩不是趙延洵想看到的,他希望二者能維持平衡,互相削弱直至滅亡當然更好。

所以,當匈奴處於弱勢之時,趙延洵加大了對他的支援。

天山郡的戰爭一直持續,時間進入四月下旬時,戰爭差不多已進入尾聲。

因爲草原動盪,趙延洵加強了天御關方向防禦,防備匈奴人被打崩後,西蠻子的人繼續南下叩關。

趙延洵本人,則在四月便離開了前線,只因他已沒有留在前線的必要。

相反,如今大戰趨於尾聲,相關人員的軍功統計,以及後續的封賞安排,纔是他如今的工作重心。

所以從四月開始,他一直都待在隴右,居住在元陽行宮內處理事務。

(本章完)

第31章 放鬆一下第708章 皇上聖明第404章 奸細第271章 太子歿第392章 爆炸2第387章 受審第335章 求助第315章 冬狩2第499章 炸死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84章 空遠死第914章 勢變第898章 內外第198章 夜難安第319章 北歸人第141章 論罪第937章 劉家堡1第173章 無罪第280章 戰兵第158章 白玉璧第534章 鎮西關前2第350章 遼平府第261章 灞河打漁人第127章 加戲第101章 各有看法第130章 割草第507章 宴會1第260章 檢討大會第876章 凌遲第246章 接觸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255章 廢墟第392章 爆炸2第507章 宴會1第421章 再捏軟柿子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858章 暈厥第56章 鐵匠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670章 誅逆賊 靖國難第226章 收穫第56章 鐵匠第29章 驚險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291章 反目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519章 觀後感第250章 一切都會好起來第28章 起霧了第379章 村之急第618章 膽寒第846章 田埂上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663章 雷霆之怒第905章 還施彼身第911章 上諭第705章 追擊第222章 搭救第511章 延壽宮第883章 動心第600章 奪權第45章 怪物1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442章 如賊寇第468章 陷阱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245章 糧倉內第21章 刺客第150章 侯家事第364章 審理所出手第370章 殺狼第216章 殺進去第299章 諸事第896章 卯足了勁兒第828章 蠢材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382章 村子內2第874章 敲定第928章 選妃事1第192章 倖存者第525章 佔據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769章 情分第446章 大忙碌第325章 慰問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538章 觀摩2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78章 宅院第441章 北進第4章 見皇帝第827章 出招第519章 觀後感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880章 碰撞第465章 藍天白雲第154章 擴散
第31章 放鬆一下第708章 皇上聖明第404章 奸細第271章 太子歿第392章 爆炸2第387章 受審第335章 求助第315章 冬狩2第499章 炸死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84章 空遠死第914章 勢變第898章 內外第198章 夜難安第319章 北歸人第141章 論罪第937章 劉家堡1第173章 無罪第280章 戰兵第158章 白玉璧第534章 鎮西關前2第350章 遼平府第261章 灞河打漁人第127章 加戲第101章 各有看法第130章 割草第507章 宴會1第260章 檢討大會第876章 凌遲第246章 接觸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255章 廢墟第392章 爆炸2第507章 宴會1第421章 再捏軟柿子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858章 暈厥第56章 鐵匠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670章 誅逆賊 靖國難第226章 收穫第56章 鐵匠第29章 驚險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291章 反目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519章 觀後感第250章 一切都會好起來第28章 起霧了第379章 村之急第618章 膽寒第846章 田埂上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663章 雷霆之怒第905章 還施彼身第911章 上諭第705章 追擊第222章 搭救第511章 延壽宮第883章 動心第600章 奪權第45章 怪物1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442章 如賊寇第468章 陷阱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245章 糧倉內第21章 刺客第150章 侯家事第364章 審理所出手第370章 殺狼第216章 殺進去第299章 諸事第896章 卯足了勁兒第828章 蠢材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382章 村子內2第874章 敲定第928章 選妃事1第192章 倖存者第525章 佔據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769章 情分第446章 大忙碌第325章 慰問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538章 觀摩2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78章 宅院第441章 北進第4章 見皇帝第827章 出招第519章 觀後感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880章 碰撞第465章 藍天白雲第154章 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