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皇上,請斬靖海侯(兩章合一)

九月初一,大青山。

天色昏暗,西北風凜烈如刀,寒冷刺骨,有細碎的絮狀物零星飄落,打在臉上涼嗖嗖的。戚景通攤開大手接住了一片絮狀物,那玩意觸手即化,只在手心留下一絲絲溼冷的感覺。

戚景通舔了舔被西北風吹得乾裂的嘴脣,擡頭看着陰沉沉的天空道:“真活見鬼了,這鳥地方竟然九月份就下雪……弟兄們得再加把勁,今日之內必須把馬棚搭好。”

這裡是大青山深處的一片山谷,谷內長滿了高大的樹木,此刻神機營的軍卒們正在忙碌着伐木搭建馬棚。

神機營如今已是一支身陷敵後的孤軍,對他們來說,戰馬就是生命,是他們在敵後生存下去的最大依仗,所以必須保護好戰馬,不能被凍傷凍斃了。

話說謝二劍和戚景通是八月十五那天率着神機營衆弟兄遁入大青山的,由於韃子不斷派兵進山搜索圍剿,其間還發生過幾次遭遇戰,神機營只能繼續退入大青山深處,所以,如今神機營所處的位置已經是大青山的腹地了,遠離外圍的草原,要想獲得補給就更加困難了,外境相當之不妙。

啪啪啪,嗚嗚嗚……

山谷中除了伐木的聲響,就是西北風掃過樹梢時發出的嗚咽聲,如同鬼在哭,狼在嚎。

這時,零星的小雪停了,不過卻變成了冷雨,而且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滴劈頭蓋臉地打下,真個寒徹心肺。幸好,部份馬棚已經搭建好了,倒是勉強能用來避雨,要不然被這場冷雨一澆,估計會有不少人病倒。

嘩啦啦……

雨勢越下越大,地上的積水順着馬棚四周的排水溝往低處彙集,最終形成一股股濁浪。氣溫越來越低了,但大白天的點火,升騰起來的煙氣容易暴露位置,所以神機營的軍卒們只能擠到一塊兒抱團取暖。

戚景通此刻站在馬棚內,神色焦灼地在狹窄的空間內來回走動。昨日上午,謝二劍便帶着五十名弟兄出山打探消息了,只是直到現在還沒返回,着實讓人放心不下。

正在此時,山谷外忽然傳來了響動,戚景通側耳細聽,嘩嘩的雨聲中隱約聽到數聲布穀鳥的鳴叫,不由大喜,這是他和謝二劍約定好的聯絡暗號,很明顯,谷外是謝二劍他們回來了。

“布穀~布穀!”戚景通迴應了數聲,表示谷中安全無事。

很快,一小股隊伍便進了山谷,牽着馬深一腳淺一腳往這邊走來,而且每一匹馬上都馱着數只不等的綿羊。

嗖……

渾身溼漉漉的謝二劍閃進了馬棚,出現在戚景通面前,嘴脣都凍得烏青,上下牙咯咯地打顫:“火!”

戚景通連忙命人點起了篝火,幸好此時大雨滂沱,估計山裡的韃子兵也在避雨,但願他們看不到升騰起來的煙氣吧。

很快,馬棚內便燃起了一堆堆篝火,謝二劍和五十名冷得嘴脣烏青的弟兄迅速脫光衣服,在篝火旁烘烤了一會,又喝了熱水,這才漸漸緩了過來。

“小謝,山外面什麼情況?”戚景通把一件乾淨的皮衣丟到謝二劍身上。

謝二劍把皮衣穿上,緊緊地捂了捂,這才吁了口氣,凝重道:“不樂觀,韃子在山外佈置了層層重兵把守,並且派出大量探馬遊走警戒,估計是打算把咱們困死在山中了。”

戚景通皺眉道:“那你們上哪搞來這麼多羊?”

謝二劍這次帶了五十名弟兄出山,平均每人都馱兩隻羊回來,足足有一百二十多隻,倒是夠神機營所有弟兄吃十天八天了。

“運氣好,剛好在山腳附近遇上一支韃子的小部落,就把他們給搶了,可惜咱們人手不夠,要不然帶回來的羊就不至這麼一點了。”謝二劍輕描淡寫地道。

戚景通拍了拍謝二劍的肩頭,咧嘴嘿笑道:“小謝,看來你小子倒是有點狗屎運道,一百二十多隻羊不少了,省點吃,夠咱們堅持一個月。”

謝二劍卻是搖搖頭道:“不,這還遠遠不夠,咱們至少得堅持到明年開春,現在才九月。”

戚景通皺眉道:“小謝,你還真打算一直躲在大青山中當山大王啊?”

“要不然還能怎樣?”謝二劍聳肩道。

“咱們在大青山再躲他一頭半個月,那時山外的韃子應該會有所鬆懈了,咱們正好趁機出山突圍,要不然等到十月份大雪封山,咱們想走也走不了。”戚景通沉聲道。

謝二劍搖頭道:“老戚,別作夢了,你知道現在山外有多少韃子等着把咱們生吞活剝嗎?”

“多少?”戚景通下意識地問道。

“不會少於兩萬,或許有三四萬,只要咱們一出山,保準被吃得骨頭都不剩。”謝二劍語不驚人死不休地道。

戚景通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罵道:“他奶奶的,韃子還真瞧得起咱們,竟然調動這麼多兵力來對付咱們這千把號疲兵。”

謝二劍神色有些古怪道:“老戚,咱們可能撞了大運了!”

戚景通愕了一下,不明所以地道:“什麼意思?”

“還記得那天在黃河邊上被咱們擊潰的那支韃子騎兵嗎?差不多有五千騎那支。”謝二劍道。

“當然記得,怎麼了?”戚景通隱隱意識到不對。

“率領那支韃子騎兵的有可能就是韃靼鄂爾多斯部的首領麥力艮,被咱們擊斃了!”謝二劍幽幽地道。

戚景通雙眼驀地瞪圓了,吃吃地道:“小謝,你小子是在作夢吧?麥力艮可是韃靼右翼三萬戶名義上的首領,咋就可能被咱們稀裡糊塗地乾死了?”

謝二劍兩手一攤道:“本來我也不信的,不過我們搶劫那支小部落時,從這些牧民口中得知,麥力艮濟農確實嗝屁了,傳言正是被咱們的火炮擊中重傷不治的。”

戚景通這次差點連眼珠都瞪了出來,片刻之後才艱澀地吞了吞口水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難怪韃子費那麼大勁圍剿咱們,嘖嘖,原來……咱們竟然乾死了麥力艮濟農,他奶奶的,這次就算咱們神機營全軍覆沒在此也特瑪的值了,哈哈!!”

…………

大青山正寒雨傾盆,而往南五六百里外的陵水邊上卻天氣晴好,鬱鬱蔥蔥的香山上,山寨的雛形已經出來了,山腳下還出現了大片大片被平整出來的田地。

此時的陵水邊上,正有不少婦人在浣洗衣物,大家有說有笑的,附近還有不少牛羊在啃食着河畔的青草,一片祥和寧靜的鄉村田園景象。

話說那天薛冰馨率領寨民來到此地,打算把山寨暫時安在香山上,結果第二便遇到了數千名從板升城逃出來的漢奴。

薛冰馨讓人伐木紮成木棑,足足花了數天時間才幫助對岸近五千名漢奴渡了過河,接下來又花了數天,這才把漢奴們攜帶大量物資和牛羊等也運了過來。

由於李英俊夫婦也曾在韃子的地盤當了幾年的奴隸,所以跟這些漢奴大多相熟,再加上三娘子的名頭在大同一帶很響,深受附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所以這些漢奴聽說薛冰馨打算在此地建寨定居,竟然紛紛要求加入。

雷鈞、趙虎和薛良三人自是大喜過望,現在山寨正缺人手,關鍵是這些漢奴還攜帶了大量的牛羊和物資,如此一來,山寨便不用擔心過冬的糧食了,而且山寨還能實力大增,所以三人極力勸說薛冰馨收留這些漢奴。

薛冰馨最終同意了,不過卻是自願原則,想留的可以留,想走的可以走,到最後竟然有三千多人留了下來。

於是乎,山寨的人口暴漲了近十倍。人多自然有多的好處,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嘛,經過大家的協同努力,如今山寨的雛形已經出來了,婦人們還在山腳附近開墾田地,準備來年耕種。

這裡十分平靜安寧,沒有韃靼人放牧,長城內的明軍也不會出現在這裡,再加上此地依山傍水,土壤肥沃,簡直就是一片世外桃源,也難怪有那麼多的漢奴甘願留下來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趙全之所以能輕易忽悠到上萬邊民投靠板升城,靠的就是分房子分田地。大明的邊民大多貧苦不堪,稅負又極高,生活無以爲繼,他們不得不另覓出路。

所以,相比於回到老家繼續忍受官吏的剝削壓迫,大部份漢奴更願意留下來加入山寨,至少這裡不用看官差衙役的面色,也不用交稅服役,還有肥沃的田地可以耕種。

中午時份的香山腳下,謝三槍翻身上馬,對着薛冰馨等人拱了拱手道:“諸位保重,謝三槍就此別過了,後會有期!”

經過大半個月的相處,山寨中的人與謝三槍已經頗爲熟稔了,趙虎和薛良均拱了拱手友好地道:“三槍兄弟後會有期。”

薛冰馨騎馬送了謝三槍小段路,這才勒定繮繩,有點不好意思地道:“三槍兄弟路上小心,若是有你姐夫的消息……”

謝三槍點了點頭道:“薛姑娘放心吧,我先回去看看情況,一有消息便馬上聯繫你。”

“三槍兄弟,謝了!”薛冰馨抱拳道。

駕……

謝三槍一夾馬腹,沿着陵水邊上逆流而上,他打算先到殺胡口附近,然後再找機會攀越長城入塞。

……

九月初三,連續七日不上朝的嘉靖帝終於上朝了,不過形容憔悴,無精打采的,整個人都彷彿瘦了一圈。

話說這些天嘉靖帝雖然沒上朝,不過張璁等人卻沒有閒着,請斬靖海侯的奏本天天往上遞,甚至還挑動了一批書生在長安街遊~行示~威。郭勳那貨更齷齪,暗中僱了一羣市井流氓,天天跑到靖海侯府門前辱罵,往大門上扔臭雞和爛菜,把聲勢搞得很大。

且說嘉靖帝無精打采地在奉天殿前升了座,司禮監太監畢雲手持拂塵上前尖聲道:“有本啓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啓奏。”內閣首輔楊一清率先出列道。

嘉靖帝面無表情地道:“楊先生請奏來。”

“昨日兵部收到榆林鎮總兵秦城的八百里加急,韃靼右翼三萬戶濟農麥力艮已死,如今鄂爾多斯部已被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接管了。”楊一清大聲奏道。

嘉靖帝的表情總算有了些許變化,皺眉道:“麥力艮死了?怎麼死的?”

楊一清暗自搖了搖頭,其實那份八百里加急昨日便通過司禮監送入宮中了,看樣子嘉靖帝根本沒有理會,如此頹廢不理朝政,委實不該!

不過作爲臣子,楊一清這時也不好當衆指責皇帝怠政懶政,只好耐着性子道:“據秦總兵所報,俺答對外宣稱麥力艮是不慎墜馬摔斷了脖子,但是據傳麥力艮的真正死因卻是遭到了神機營的炮擊,墜馬後傷重不治而亡。”

嘉靖帝頓時精神一振道:“神機營幹的?”

“據傳是這樣,但不知是否屬實,另外,據榆林那邊斥侯打探回來的消息稱,神機營有可能已經遁入了大青山之中。”

嘉靖帝臉上總算現出一絲喜色,脫口道:“好,真猛士也,不愧是我大明的鐵血好兒郎。”

張璁和桂萼等新貴派都有點神色不自然了,要知道戚景通和謝二劍均是徐晉的嫡系,如果麥力艮真是他們幹掉的,那功勞就大了,而這次“操盤”突襲板升城的正是徐晉。

這時嘉靖帝忽然面色一變:“不好,俺答如今接管了鄂爾多斯部,實力大增,接下來,說不定會對咱們大明有所動作。立即傳朕旨意,令榆林、大同、宣府、薊州四鎮加強戒備,以防韃子南下報復。”

楊一清不由露出欣慰之色,欣然道:“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全班大臣跪倒在地,異口同聲地高呼起來。

嘉靖帝的情緒顯然高漲了些,擡手道:“諸位卿家平身,還有何事啓奏?”

張璁朝刑科給事中周玉繩暗使了個眼色,這貨立即跳出來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厚熜面色微沉,冷道:“奏來!”

“陳九疇謊報擊斃吐魯番首領滿速兒,冒領軍功,犯下欺君大罪,請斬陳九疇以證國法。前兵部尚書彭澤用人不察,亦理應論罪!”周玉繩振振有詞地道。

朱厚熜聽聞這傢伙不是請斬徐晉,不由面色稍霽,目光望向張璁道:“張卿,陳九疇可認罪了?”

張璁身兼大理寺少卿,陳九疇案正是他負責審理的,出列道:“回皇上,此案已然審理清楚,陳九疇當衆認罪,按律當斬!”

嘉靖帝點了點頭冷道:“那便送刑部複覈,擇日行刑。”

這時,刑部尚書胡世寧卻大步行出來道:“皇上,陳九疇誤報擊斃滿速兒固然有罪,但念在其保存了甘肅二州,足以將功抵過,還請皇上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緊接着又陸陸續續走出數名官員替陳九疇求情,清一色都是護禮派官員,因爲陳九疇和彭澤均是護禮派。

嘉靖帝有點好奇地掃了無動於衷的張璁一眼,見他沒有反駁的意思,於是便道:“也罷,那便罷免陳九疇官職,剝奪功名,發配肅州衛充軍吧。原兵部尚書彭澤用人不察,削去兵部尚書一職,貶爲南京兵部主事。”

“皇上聖明!”羣臣又跪倒齊聲高呼。

嘉靖帝隱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只想着快點結束這場早朝,擡手道:“諸位卿家平身,若無其他事便退朝吧!”

桂萼立即跨步出列大聲道:“啓奏皇上,正所謂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靖海侯徐晉深受皇恩,卻不思報國,不思報君,反而私通白蓮反賊、違抗君命,陷害忠良,兼之識人不明,用人不察,終釀成王直造反之大禍,其罪比之陳九疇甚矣!

徐晉犯下如此大罪,不殺不足以證法紀,不殺不足以平衆怒,不殺不足以服人心。皇上,請斬靖海侯徐晉!”

“皇上,請斬靖海侯徐晉!”

“皇上,請斬靖海侯徐晉!”

“皇上,請斬靖海侯徐晉!”

桂萼話音剛下,新貴派和一衆勳貴便一個接着一個地行出來跪倒在御道上,很快便跪了數十人,最後張璁也緩緩地行出來,跪倒在最前面,衆人像商量好一般齊聲高呼:“皇上,請斬靖海侯徐晉,以證法紀,以平衆怒,以服人心!!!”

御座上的嘉靖帝勃然變色,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黑,再由黑轉青……鐵青!

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794章 怒斥羣儒第138章 翻牆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753章 香港島之戰(完)第506章 戶部郎中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400章 兵刀起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361章 爭執第482章 香囊和汗巾子第110章 悍匪逞兇(3更)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626章 深藏不露,俞龍戚虎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27章 大明寺,養生堂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47章 上元節(二)第1210章 滿速兒汗的自負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75章 讀書人的威風第1352章 真相大白第1103章 共識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370章 疙瘩瘟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1055章 機不可失?第403章 曲阜之戰(下)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94章 一家子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866章 走火了,受驚了第1361章 捷報頻傳第141章 井一口,詩半首(求票求訂閱)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56章 縣試第649章 吳中才子第1132章 閣臣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37章 小財迷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48章 上元節(三)第71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97章 祭祀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1028章 挾持第905章 俺答的侮辱第122章 出沒風波里第565章 和尚畫像第87章 兩手準備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177章 矬鵝能戰第186章 報名參戰第448章 老爺回府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978章 本性貪財第607章 葫蘆咀血戰(兩章合一)第68章 知府私宴第169章 禁足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1108章 廷議(完)第283章 江西會館第137章 強擄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398章 敲詐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359章 險情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146章 院試(下)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80章 流言蜚語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824章 奉旨巡邊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007章 終選(中)第1326章 實戰(上)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240章 請君入甕,擒拿第95章 孫巡撫要來了第1136章 暴走的李福達(兩章合一)
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794章 怒斥羣儒第138章 翻牆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753章 香港島之戰(完)第506章 戶部郎中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400章 兵刀起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361章 爭執第482章 香囊和汗巾子第110章 悍匪逞兇(3更)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626章 深藏不露,俞龍戚虎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27章 大明寺,養生堂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47章 上元節(二)第1210章 滿速兒汗的自負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75章 讀書人的威風第1352章 真相大白第1103章 共識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370章 疙瘩瘟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1055章 機不可失?第403章 曲阜之戰(下)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94章 一家子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866章 走火了,受驚了第1361章 捷報頻傳第141章 井一口,詩半首(求票求訂閱)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56章 縣試第649章 吳中才子第1132章 閣臣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37章 小財迷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48章 上元節(三)第71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97章 祭祀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1028章 挾持第905章 俺答的侮辱第122章 出沒風波里第565章 和尚畫像第87章 兩手準備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177章 矬鵝能戰第186章 報名參戰第448章 老爺回府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978章 本性貪財第607章 葫蘆咀血戰(兩章合一)第68章 知府私宴第169章 禁足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1108章 廷議(完)第283章 江西會館第137章 強擄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398章 敲詐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359章 險情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146章 院試(下)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80章 流言蜚語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824章 奉旨巡邊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007章 終選(中)第1326章 實戰(上)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240章 請君入甕,擒拿第95章 孫巡撫要來了第1136章 暴走的李福達(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