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夜宴

嘉靖六年七月初二,已經連續有半個月沒下雨了,京城的高溫連日不退,入黑後依舊熱浪、逼人。小時雍坊的吳府門前,早早便掛上了兩盞大燈籠,數名家丁正坐在門邊的長凳上,一邊搖着蒲扇,一邊高談闊論。

此時有三人來到吳府門前,爲首之人是一名約莫二十五六歲的青年,一身短打裝扮,體形健壯,高鼻寬口,輪廓分明,走起路來龍行虎步,十分之有威勢。

青年的身後立着兩人,一人約莫四十許,長衫闊袖,看樣子是個讀書人,另一人也是二十來歲的青年,生得孔武有力,亦是一身短打裝扮。

坐在長凳上乘涼的家丁連忙站起來,十分無禮地喝問道:“你們仨,打哪裡來的?這裡可是國丈吳府,別自找麻煩!”

爲首那名青年皺了皺眉,從懷中取出一張請貼道:“某家乃忠勇伯俞大猷,應邀而來!”

原來這名青年正是俞大猷,站在他身後的則是他左臂右膀趙大河和陳大成,乃俞家軍的骨幹人物。

吳府的那幾名家丁一聽,立馬收斂起了傲慢,接過請貼看了一眼,又恭敬地雙手遞迴給俞大猷,陪笑道:“原來是俞將軍,快裡面請。”

話說自打前幾年的沿海平倭戰役後,俞大猷開始聲名鵲起,表現相當搶眼,成爲大明軍中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深得主帥徐晉的賞識,最後更被任命爲第一任的南洋都護府都護。

前月收復安南國後,俞大猷的名氣就更大了,日前剛回京就被加封爲世襲忠勇伯,食祿一千石,與謝二劍和王林兒的待遇相當,而且,俞大猷還被張璁等人舉薦,正式掛帥爲平西大將軍,節制陝西諸路兵馬,全面接手徐晉未完成的工作。

所以,現在的俞大猷已成爲軍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不僅武將們套近乎,就連文官也有不少伸出了橄欖枝。俞大猷此人並不善應酬,對於大部份人的宴請都婉拒了,但是國丈吳德友的宴請卻是不能不來,畢竟是皇親國戚,得罪不起,只能赴約了。

且說俞大猷三人在家丁的帶領下進了吳府,來到客廳之中,結果發現客廳中竟然坐了不少人,不由微愕了一下,想必居中而坐的那位就是皇帝的老丈人吳德友了,於是拱手行禮道:“俞大猷見過國丈大人。”

吳德友樂呵呵地道:“俞將軍不必多禮,哎呀呀,老夫早就聽說俞將軍的威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英姿颯爽,好一員虎將!”

吳德友左手側一名文官打扮的老者捋着須微笑接茬道:“世人都道靖國公是徐常勝,殊不知忠勇伯俞將軍也是至今未嘗一敗的常勝將軍啊。”

俞大猷連忙道:“國丈大人和這位上官大人謬讚了,在下安敢與靖國公相提並論呢。”

吳德友左手側那名文官身穿緋紅色的官袍,而且繡着一隻錦雞,妥妥的二品大員,所以俞大猷雖然不認識此人,卻是口稱上官。

只見這位二品大官又捋着須笑道:“俞將軍不必妄自菲薄,汝日後的武功上就未必會在靖國公之下,此番若能平定吐魯番,封侯指日可待也!”

俞大猷連道不敢,而他身後的趙大河卻是微不察地皺了皺眉,隱隱察覺氣氛有些不對勁。

吳德友瞥了依舊神色平靜的俞大猷一眼,笑道:“只顧着說話,倒是忘記介紹了,這位乃史部尚書方獻夫方大人,這位乃史部郎中張璁張大人,這位乃刑部主事桂萼桂大人,這位乃咸寧伯仇鸞仇大人。”

俞大猷微吃了一驚,連忙一一見禮,然後落座!

衆人閒聊了一會便入席了,彼此觥籌交錯喝了數巡後,刑部主事桂萼便笑吟吟地道:“俞將軍,前番舉薦你出兵安南的是張大人,這次舉薦你爲平西大將軍的人也是張大人,是故俞將軍真應該敬張大人一杯啊。”

張璁連忙正容道:“爲國舉賢是臣子應盡的職責,本官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罷了,桂大人休再提起,以免讓人誤會。”

“張大人風高亮節,實乃我輩楷模也!”吳德友呵呵笑道。

俞大猷猶豫了一下,還是舉起酒杯道:“本將敬張大人一杯。”

張璁欣然與俞大猷對飲了一杯,微笑道:“俞將軍畢日便要啓程西行了,預祝俞將軍旗開得勝,馬上封侯。”

“承張大人吉言。”俞大猷連忙道,在座諸位也紛紛舉杯祝賀。

仇鸞眼底閃過一絲妒忌,這貨曾隨徐晉出兵東瀛平叛,雖沒立什麼功,但後來還是撈了個薊州總兵的實職,結果呢,今年年初隨徐晉出兵北伐韃靼時全軍覆沒,丟了十幾萬石的糧草,害得徐晉的五萬北伐主力大軍差點全軍盡墨,事後被削了爵位,前不久嘉靖纔看在勳貴們紛紛求情的分上,恢復了仇鸞的爵位,不過從咸寧侯變成了咸寧伯,降了一級待遇。

“仇某也敬俞將軍一杯,祝俞將軍馬到功成。”仇鸞舉杯假惺惺地道。

俞大猷與仇鸞對飲了一杯,剛放下酒杯,便聽吳德友道:“俞將軍此番掛帥西進,必然要帶些自己的人手吧?”

俞大猷點了點頭:“皇上允准本將攜兵一萬。”

吳德友眼珠一轉,笑道:“那正好,咸寧伯乃武勳之後,曾獲武進士第三名,乃允文允武之才,只是時運不濟犯了點小錯,就被束之高閣,俞將軍此番西行若是缺人手,何不給咸寧伯一個機會?”

“這個……”俞大猷面露難色,他手下的俞家軍就有五六千人,用起來得心應手,本就不打算再增加人手了。

吳德友面色一沉道:“莫非俞將軍信不過老夫?”

俞大猷自是不敢得罪國丈,更何況旁邊還有個史部尚書方獻夫,只好道:“不敢,既然咸寧伯有報國之志,本將軍又豈會拒絕呢!”

仇鸞大喜稱謝,吳德友也露出了笑容:“這就對了,咸寧伯參加武舉那年可是靖國公親自主持的,以他的眼光又怎會選錯人呢。”

俞大猷聞言倒是稍稍放下心來,倒是張璁皺起了眉頭,他之所以舉薦俞大猷,是打算以俞大猷的崛起來削弱徐晉在軍中的影響力的,所以只希望他成功平定西域,不要出什麼岔子纔好,而仇鸞這貨是有“前科”的,這次若又拖後腿就糟了。

不過張璁擔心也沒有辦法,畢竟仇鸞走的是國丈吳德友的路子,他自然不能當衆抹吳德友的面子。

這場酒宴一直喝到晚上八時許才結束,已有幾分酒意的俞大猷站起來告辭,吳德友熱情的留宿,不過俞大猷婉拒了,帶着趙大河和陳大成兩人離開了吳府。

“俞將軍留步!”俞大猷三人剛行出吳府大門,張璁、桂萼和方獻夫三人便聯袂行了出來。

俞大猷停下腳步,回身抱拳道:“三位大人有何吩咐?”

張璁微笑道:“俞將軍是走路來的?若不介意,可與本官同乘!”

俞大猷擺手婉拒道:“張大人好意心領了,天氣悶熱,又喝了酒,走路正好涼快些。”

張璁聞言也不勉強,點頭道:“也是,俞將軍且去!”

俞大猷又抱拳作了一揖,轉身大步離開。

張璁目送着俞大猷離開,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去,方獻夫皮笑肉不笑地道:“秉用兄,看來俞大猷並不是很識擡舉啊。”

張璁淡然道:“這才正常,他若是一開始就完全倒向咱們,那纔是值得商榷的,放心吧,文武第一,武無第二,他不會甘於徐晉之下的,那就足夠了。”

……

這個鐘點晚風習習,倒是涼快了些許,俞大猷禁不住把胸襟扯開一些,天氣本來就熱,喝了酒就更熱了。

“將軍此番西行,若能拿下吐魯番,準能封個侯爵,要是掃平整個西域,嘿嘿,跟靖國公平起平坐也是有可能的。”陳大成喜滋滋地道,眼中像燃着一團希望之火。

話說俞大猷雖然是徐晉一手提拔起來,但他手下的心腹自然都向着他,處處爲他着想,對徐晉反而沒多少敬畏愛戴之心。

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徐晉能當國公,自家俞老大自然也能當國公!

俞大猷倒是要頭腦清醒得多,他知道無論是功績,還是格局,自己都還不及徐晉,不過在領兵打仗方面嘛,他倒是覺得自己可以和徐晉比一比。

“別瞎說,靖國公又豈是你能編排了!”俞大猷低聲斥道。

陳大成撇了撇嘴,倒是不再作聲。

趙大河卻是皺起了眉頭,他曾是浙江義烏的縣令,後來俞大猷在義烏徵了兵,他這個縣令也被徐晉任命爲俞家軍的監軍,自始便與俞大猷成了最緊密的拍檔。

趙大河畢竟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不像俞大猷和陳大成,他在京中還是有些人脈的,所以儘管纔回到京城數天,但對京中的局勢還是有些許瞭解。

只聽趙大河沉聲道:“將軍,屬下聽聞張璁與靖國公並不對付。”

俞大猷腳步一滯,愕然道:“怎麼說?”

話說俞大猷在馬六甲駐守,這幾年朝中發生的事他知曉甚少,譬如陸炳張璁等人曾差點至徐晉於死地的事,他並不是很清楚。

趙大河便將自己近日聽到的消息略略說了一遍,俞大猷聽完後沉默了,陳大成這時也心頭打鼓了,他雖然對徐晉沒多少敬畏之心,但也不想與徐晉這尊大神爲敵啊。

“老趙,你咋不早說?完了,既然張璁與靖國公水火不容,那靖國公會不會把咱們當成張璁的人來收拾?”陳大成牙痛般道:“要不將軍推了這份差事?”

趙大河苦笑道:“聖旨都接了,哪還能往外推,你小子有幾顆腦袋?”

俞大猷沉聲道:“管那麼多作甚,某家只管打仗便是,走吧!”說完大步行了開去。

趙大河和陳大成對視一眼,快步追了上去,將軍說得對,咱們只管打仗,其他的關老子屁事!

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216章 馳援第1156章 汗庭決戰(下)第791章 回家真好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17章 水賊來襲第333章 欽差副使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212章 雪夜危機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19章 坑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103章 共識第812章 技術轉讓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1001章 嚴嵩選婚(中)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890章 好走不送第703章 奇兵乍現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413章 投奔,強佔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303章 我是會元第279章 第三個春節(大章)第726章 這個也很準第94章 絕處逢生第974章 懷疑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852章 徐子謙特來拜訪第760章 王翠翹的心願第1097章 烽煙起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467章 再破一局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第254章 仇恨第24章 竹石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1000章 嚴嵩選婚(上)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494章 朕不準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1086章 召回第620章 去留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689章 爭礦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1362章 嘉靖祭父第219章 狗屎運第251章 衝突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大封推感言第938章 請君入甕(上)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1075章 嘉靖登門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1277章 晚宴(下)第805章 俺答的宣言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334章 擦身而過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82章 舊仇第949章 追擊俺答第436章 潛入,禮物(求票)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1158章 老子有炮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
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216章 馳援第1156章 汗庭決戰(下)第791章 回家真好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17章 水賊來襲第333章 欽差副使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212章 雪夜危機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708章 大勝入城第19章 坑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103章 共識第812章 技術轉讓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589章 倭襲東臺縣(中)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1001章 嚴嵩選婚(中)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890章 好走不送第703章 奇兵乍現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413章 投奔,強佔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303章 我是會元第279章 第三個春節(大章)第726章 這個也很準第94章 絕處逢生第974章 懷疑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852章 徐子謙特來拜訪第760章 王翠翹的心願第1097章 烽煙起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467章 再破一局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第254章 仇恨第24章 竹石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1000章 嚴嵩選婚(上)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494章 朕不準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1086章 召回第620章 去留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689章 爭礦第1228章 敦煌血戰(下)第1362章 嘉靖祭父第219章 狗屎運第251章 衝突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1216章 瓜茶夜話(上)大封推感言第938章 請君入甕(上)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1075章 嘉靖登門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1277章 晚宴(下)第805章 俺答的宣言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334章 擦身而過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82章 舊仇第949章 追擊俺答第436章 潛入,禮物(求票)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1158章 老子有炮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