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

“見過公子。”徐庶看了看周圍,對着袁譚微微一禮道。

“太尉帳下之人,都這般無禮麼?”袁尚冷哼一聲道。

徐庶微笑道:“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若今日坐於上手者乃是本初公,在下自當全禮,只是如今公子自問,還算諸侯否?”

“因何不算?”袁尚皺眉道:“莫不是太尉已經去了家父爵位?”

“那倒未有,雖然有些誤會,然本初公終究是四世三公,若以侯爵論,本初公自是諸侯,然按照朝廷新法,諸侯薨,其子繼承其爵位需降一級,本初公雖是四世三公,位列大將軍,但也只算縣侯,爵位下傳,便是鄉侯,按理來說,還是可稱諸侯,然而如今卻不知這鄉侯爵位是傳嫡亦或傳長?”徐庶笑問道。

爵位顯然只能傳一人,至於袁紹的官職這可沒有家傳的先例,而袁紹封的侯爵朝廷這裡是不認的。

而立嫡立長一直以來都是諸侯挑選繼承人的重要話題,立嫡對,立長也沒錯,現在的問題就是袁譚是長,但因爲曾經過繼給兄長袁基做繼子,嫡庶來說,出身就比袁尚矮了一截,而袁紹也確實更喜歡袁尚一些。

袁譚不自覺的看了袁尚一眼,眉頭輕皺,袁尚卻是朗聲道:“休要挑撥離間,自古以來,長幼有序,父親爵位自該兄長繼承!”

徐庶看了看袁譚,又看了看袁尚,點頭笑道:“不錯,尚公子心胸氣度,尤勝本初公。”

相比起來,這個時候都能被徐庶一句話說動心思的袁譚就有些不夠看了。

“先生無需多言,今日先生前來,當不是專程爲了挑撥我兄弟關係!”袁尚看着徐庶沉聲道。

徐庶點點頭,他只是想對這兄弟二人有個基本的判斷,如今對二人性情已經有所瞭解,自然也沒必要多兜圈子。

當下,徐庶笑道:“在下此來所爲何事,兩位公子應該明白,仗打到如今,其實已經再無必要打下去,二位真的以爲,憑藉這原山數千人馬,還有機會捲土重來?”

“昔日高祖起兵,身邊也不過是一羣鄉民,兵不過數千,猶能最終席捲天下,今日太尉雖然勢大,元直安知不會有重來之時?”田豐看徐庶咄咄逼人,忍不住反駁道。

“昔高祖成事,暴秦無道,宦官弄權,致使天下民不聊生,方有揭竿而起之事,此乃天時也,後分得漢中,雖然偏僻,卻也無外敵,可坐擁中原諸侯亂戰,此乃地利;三者不但內有韓信、蕭何、張良等良臣相助,外有項羽剛愎自用,諸侯不服,此乃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有,方有大漢四百年基業,可對?”

徐庶並未因爲面對的是田豐這等享譽天下許久的名士而有絲毫退縮,針鋒相對道:“然如今我主匡扶漢室,上受天子之託,下應黎民之請,此乃天時也;天下十三州,我主如今已獨得九州之地,大勢已成,此乃地利也;我主自擁關中開始,修養民生,待民如子,我關中將士可以保證破城之後,不傷百姓分毫,如今中原久戰,民心思定,百姓無不渴求我主,此乃人和也,天時地利人和,公子未佔得一樣,敢問先生,公子如何重來?”

一旁沮授道:“天地萬物,否極泰來,太尉如今確實勢大,但豈知非是勢盡前兆?”

“先生此言差矣,以先秦爲例,爲何偌大秦國不過二世而亡?蓋因失其民心,如今民心皆向我主,這勢要如何才盡?”徐庶反問道:“諸位可切莫拿士人那一套說事,如今時代變了,我主麾下不講出身,朝廷取才、取德然卻不取出身,這點,諸位應當清楚。”

這下子,不少人面色都難看起來,他們戰到此時不願投降最大的原因就在這裡,引以爲傲的家事到了這裡都沒用了,這讓他們如何接受?

“既然如此,我等又爲何要降?”袁譚皺眉道。

“爲何?”徐庶看了看四周道:“這句話該在下來問,諸位真的意欲死戰於此?”

這原山之上,就剩幾千人了,雖然靠着地勢一時間關中軍確實攻不上來,但他們就算屯了再多的糧草,也總有吃盡的一天,如今青州已經盡數爲呂布所得,曹操顯然無能力來救,除了等死之外,他們沒有任何其他結果。

一羣名士,過着山賊草寇一般的生活,他們確定願意?

“不知……”郭圖張嘴了,看着徐庶笑道:“元直啊,不知溫侯欲以如何待我等?”

“按照朝廷取才之法,諸位當可入朝爲官,至於位列何職,還需考教,大公子可繼承本初公爵位,若想入朝爲官,或是入軍中爲將,也需經過考教。”徐庶微笑道。

郭圖點了點頭,這個倒是沒問題,但等了半天,卻不見下文,有些愕然的看向徐庶:“只有這些?”

“只有這些。”徐庶點點頭。

郭圖忍不住道:“我等族中耕田……”

“諸位。”徐庶看着衆人,聲音加重一些,沉聲道:“在下前來勸降,並非真的無奈,只是感念諸位一身才學不易,這才請主公放緩攻勢,出面前來招降,並非真的無法,就這山中,待到冬季添一把大火,諸位也只能繼續流竄,能流竄幾時?”

“至於耕田……若當初我軍來攻時能主動投降,並願意按照朝中新法來經營,朝廷自然不會貪佔,但如今是兵敗,諸位不會以爲憑藉這數千殘兵便有資格讓我主讓步吧!?”

一番話,說的毫不客氣,現在你們沒有談判的籌碼,就算還有那幾千人馬在關中軍面前跟沒有也沒什麼區別,招降只是因爲看得起你們,希望你們不要不知好歹。

在場衆人面色都變得難看起來,這年輕人說話是一點都不客氣啊!

“言盡於此,諸位好好想想吧,我可做主給諸位三日時間,三日之後,諸位若還未投降,我等將視諸位將要死戰到底,屆時也休怪我軍無情了!”徐庶沒有再與衆人廢話,留下一句之後起身便走。

衆人看着徐庶離開的方向,一時間面色難看,沒有言語。

袁譚面色也不好看,剛纔雙方交涉,徐庶也好,自己這些部下也罷,絲毫沒有問自己的意見,只是在談條件。

怎麼?談好了就直接投降?

父親已經死了,但這裡卻無一人稱自己爲主公,只是呼自己爲大公子!

一時間,心中積攢的不滿、怨恨不斷的字心底竄起來,止都止不住。

“諸位也累了,且去休息吧。”袁尚見袁譚面色不對,連忙對着衆人道。

衆人聞言,默默地對着二人一禮,各自退去。

“太目中無人了!”待所有人走後,袁譚狠狠地一拍桌案怒罵道:“這些人,如今還有幾個心中有我袁家!?”

袁尚聞言嘆了口氣,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不過衆人方纔的表現,確實讓人不痛快。

“兄長,人心已散,那徐庶說的雖然難聽,卻也是實話,如今你我兄弟窮途末路,若不投降,恐怕就算關中軍不殺,他們也未必會放過我等!”袁尚嘆息一聲。

“那你的意思是,就這般投降?父親的仇不報了?”袁譚看向袁尚怒道。

“如何報?”袁尚反問道。

如何報?

袁譚胸中鼓足的氣一下子泄了,就現在這形勢,手下謀士都開始尋思退路了,可能連最後這點兒人馬都保不住了,更別說報仇了。

“天下之爭,生死各安天命,再說韓將軍也說了,父親當時乃是自刎而死。”說到最後,袁尚也不想再說了。

如果沒有關中軍,袁紹哪裡會自殺?仇就是仇,其他人可降,但他們兄弟二人若降,在呂布治下怎麼混?呂布會不會暗中殺了他們?就算不會,他們有未來嗎?

呂布這裡可沒有優待士族的傳統,所以旁人可降,但他們……降不了。

兄弟二人相顧無言,對於未來,二人充滿了迷茫。

次日,袁譚和袁尚得到消息,寨中有幾名將領下山投降了,還帶走了數百士兵。

第三日,有謀士開始偷偷下山,顯然也是降了,走的人更多。

而到了第四日,也就是徐庶給的三日之約的最後一天,郭圖等人終於忍不住聯袂來找袁譚,躬身道:“公子,我等至此已再無希望,何不早降?”

三天下來,袁譚也認清了現實,看着這些昔日的部下,默默地搖了搖頭道:“諸位要降便降吧,我與三弟恐怕不被相融,便不陪諸位同去了。”

“報~”

一名哨探飛奔而來,對着袁譚一禮道:“主公,關中軍開始上山了!不少將士紛紛出逃,或是投降,或是遁走。”

“爾等也自去吧。”袁譚有些疲憊的站起身來,這個主公……一點都不好當!看了一眼袁尚,兄弟二人並肩離去。

郭圖等人也沒再阻攔,待兄弟二人離開後,他們鬆了口氣,當下命人打開寨門出降,至於袁譚和袁尚……有人說遁入深山做了隱士,也有人說去了塞外投奔烏丸去了,總之再沒有出現過……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的耐心不多第一百七十章 書上沒有的學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曹劉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十一章 人心思退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七十八章 長安的消息第九十章 家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賭運之戰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封王第五十二章 天下亂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躊躇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章 小勝第一百零三章 諸侯撤軍第二章 被騙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二章 蔡邕第十一章 暗流第十六章 立足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四百三十三章 震撼第一百二十八章 勸服第九十一章 納妾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三章 異域繁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歸樓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第八十章 巾幗第一百八十四章 強攻第四十六章 李肅夜走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怒火沖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子東巡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戰項羽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兵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六章 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伏第三章 生疑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三十章 決定與轉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火燒水衝第二百零九章 開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會變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三章 我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蜀第十四章 長夜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單第一百五十三章 名傳天下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章 曹劉交惡第三十五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失敗的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稱王第三百零三章 客來第三十九章 話羌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言和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七十四章 徐州來使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遊說第二十六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求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事成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什麼都不容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統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未來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章 煩人的聲音第二百零五章 找幫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九十章 叛變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的耐心不多第一百七十章 書上沒有的學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曹劉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十一章 人心思退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七十八章 長安的消息第九十章 家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賭運之戰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封王第五十二章 天下亂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躊躇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章 小勝第一百零三章 諸侯撤軍第二章 被騙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二章 蔡邕第十一章 暗流第十六章 立足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四百三十三章 震撼第一百二十八章 勸服第九十一章 納妾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三章 異域繁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歸樓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第八十章 巾幗第一百八十四章 強攻第四十六章 李肅夜走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怒火沖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子東巡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戰項羽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兵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六章 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伏第三章 生疑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三十章 決定與轉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火燒水衝第二百零九章 開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會變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三章 我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蜀第十四章 長夜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單第一百五十三章 名傳天下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章 曹劉交惡第三十五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失敗的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稱王第三百零三章 客來第三十九章 話羌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言和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七十四章 徐州來使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遊說第二十六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求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事成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什麼都不容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統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未來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章 煩人的聲音第二百零五章 找幫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九十章 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