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烏孫來襲

趙雲的判斷是正確的,烏孫在得知一萬大軍在車師國被擊敗之後,並未善罷甘休,反而集結了更多的兵力準備將這股打到他們家門口的漢軍擊敗,更要屠了那交河城,讓這些依附了漢家的西域小國明白這西域之地究竟誰說了算。

而根據探馬探得的消息,這一次,烏孫出兵足有七萬!

這麼多兵馬,可說是烏孫全部兵力都添在這裡了,要說只是爲了區區一個車師國,顯然不可能。

交河城王府,車師王自從得知烏孫這次傾巢而出之後,就一直表現的十分焦慮,趙雲默默地看着地圖,他卻來回在旁邊走,不時看上趙雲一眼,然後繼續走,見趙雲不理他,忍不住再咳嗽兩聲。

“王上何事煩憂?”趙雲終於將目光從地圖上轉移,看向車師王。

“將軍,就算有漢家兩千將士援助,我這交河城也不可能擋住烏孫十萬大軍吶!”車師王看着趙雲道。

“不是隻有七萬麼?”趙雲皺眉道,十萬是哪兒算出來的?

“有區別麼?”車師王反問道,十萬和七萬,他們都擋不住啊。

“差了三萬。”趙雲皺眉看向眼前的地圖,七萬人確實不是個小數目,這首戰得勝之後,再戰七萬,確實有些壓力,但也不至於如此吧,這段時間,交河城被加固了不少,守上一段時日當不是問題,至於這般焦慮麼?

“趙將軍~”車師王突然跪倒在地,看着趙雲道:“要不我們投降吧!”

只是想想烏孫破城後的場景,車師王胸中聚攏的那不多的勇氣就瞬間消散乾淨。

趙雲:“……”

很難理解這是一種什麼心態,又不是一定輸,他們有城池之利,兵力守城還是夠的,哪怕這交河城算不得堅固,但支撐十天半個月還是夠的。

“你這老兒,我等此來是幫你,你這般做,又置我等於何地?”一旁的秦誼有些無語,忍不住呵斥道,只是他那一臉笑容的呵斥,讓人有些彆扭。

“秦將軍,車師臣民如今都已遷入交河城,一旦城破,便是國破家亡啊!”車師王無奈嘆道。

秦誼還想再說,卻被趙雲止住,趙雲看着車師王道:“王上怎能確定,若你投降,他們不會屠城?”

車師王聞言沒有回答,他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而且很大。

趙雲繼續勸道:“你若要投降,我大漢不會強迫他人,我等會撤軍,撤回敦煌,他烏孫再勢大,也斷然沒有膽量來招惹我大漢,王上確定要降?”

一旁的秦誼掰着手指頭道:“當初城中那千餘烏孫人全軍覆沒,之前大敗烏孫大軍,也死了上千人,嘖~”

車師王張了張嘴,但堅定的話,真的說不出來,他現在顯然已經沒了主意,投降吧……烏孫人屠城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不投降吧……也看不到什麼希望,心中對趙雲多少是有幾分怨氣的,畢竟若非趙雲那一筷子把人家喉管戳穿,也就沒有後來這麼多事了。

但現在趙雲似乎也是唯一希望,靠他自己守城,顯然是守不住的,這城中最重要的戰力就是趙雲那兩千精銳,那可是能夠直衝烏孫大營,以少勝多將烏孫軍擊潰的那種,趙雲走了,那車師國就真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那些跟隨趙雲來的其他國的軍隊也會離開,就憑車師國,顯然扛不住啊。

如果能夠保證烏孫人不屠城就好了。

“王上,這世間從無兩全之事,若一味只知向強敵妥協,換來的,只會是無盡欺凌!”趙雲看着車師王肅容道:“此番挑起戰事,雖是雲先挑起,但王上真的願意看着車師國臣民就在這烏孫人的欺凌下一代代過下去?”

這一點來說,大漢比當年的匈奴或是烏孫強了太多了,當初西域各國成了大漢的藩屬國,但大漢很少盤剝,進貢的回禮多數時候都比進貢的東西都要值錢,這也是爲何張遼一來,很多西域小國立刻依附的重要原因。

對大漢來說,只要你認我當大哥,願意聽我的,那是真的平等對待而不是以勢壓人,而除開大漢之外,不管任何一個大勢力成了這西域之主,都難免對各國展開盤剝。

車師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點頭,對着趙雲一禮道:“小王也不想,但這相差懸殊太大,七萬大軍……”

“王上放心,只要王上信我,此戰還是有勝算的!”趙雲肯定道。

雖然不知道張遼要幹什麼,但張遼讓自己死守這車師國顯然有其用意,勝算也就在張遼這裡了。

事到如今,車師王還能說什麼,只能對着趙雲一禮:“聽憑將軍吩咐。”

趙雲點頭道:“大軍襲來,只憑守軍顯然不夠,既然車師百姓已經盡數遷入交河城,不如說服百姓與我等一同守城!”

趙雲看着車師王商量道。

車師王點點頭,事到如今,真的城破了,就得一起死了,相信車師百姓也願意共同守城。

第一步,就是派人宣傳,直接告訴百姓,烏孫人要屠城,別說其他那些有的沒的,只說這個,百姓自然會恐慌。

西域可不是中原,現在就算放他們出城,他們也無處可去,況且家當都在這裡,誰願意丟?

這個共識達成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分工了。

趙雲和秦誼挑選青壯,作爲預備軍,女人們負責輸送物資,送飯,製作一些簡單的東西。

就在車師國軍民同心,準備抗敵之際,烏孫的主力大軍也終於到了。

遠處的狼煙升起時,在城外挖掘溝壑阻攔騎兵靠近,或者挖掘陷阱的百姓在趙雲的指揮下迅速回城。

這一次,趙雲沒有選擇分兵,七萬大軍數量是他的二十多倍,就算讓他偷營成功,也很難造成上次那樣的效果,而且趙雲的兵以步兵爲主,一旦對方混亂中騎兵跑起來,步兵很可能直接被大批騎兵給湮沒。

對方損失肯定不小,但趙雲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是精銳盡失。

失去了兩千精銳漢軍,只憑剩下的三千雜軍,趙雲可沒有這個信心打贏這一仗,所以思慮再三,趙雲還是決定以守城爲主。

爲了堅固防衛,趙雲還讓人設了兩座砦在交河城北方,分列城門兩側,以地道相通,形成合圍之勢,每砦設五百精銳,讓敵軍攻城時,難以全力攻城,分散敵軍的注意力。

砦與城池之堅,溝壑縱橫,敵人就算有攻城器械也用不上,必須將這些溝壑填埋,而若要填埋溝壑,就會暴露在兩座砦的射程範圍內。

想要破城,先得破兩個砦,這樣能夠拖延的時間也就更多了。

城外的人手撤走沒多久,便見一支騎兵已經朝着城池方向衝來,顯然是烏孫的先鋒軍,對於交河城的佈置不明就裡,一頭衝向城池,他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想要威嚇車師王開城投降。

趙雲知道車師王意志並不堅定,自然也不可能給對方這個機會,這邊令旗揮動,兩邊砦上亂箭落下,戰馬又被地上的溝壑陷住,難以快速行進。

烏孫先鋒狼狽不堪,沒想到區區車師國,竟然比他們還不講理,這兩國交鋒都不斬來使,氣的哇哇亂叫,便要退走。

趙雲立於城牆上,看的分明,認準了對方的先鋒官,彎弓搭箭,而後一箭射出,正在怒吼的先鋒官便被他一箭射穿了胸膛。

雙方相隔少說也有一百二十步,尋常弓箭根本夠不到,看清楚這一箭的將士忍不住高聲喝彩,這個準頭,放眼天下恐怕也沒幾人有了吧。

而烏孫一邊,先鋒大將死在亂軍之中,兩邊更是不斷有箭雨落下,頓時亂成一團,便在此時,城門洞開,秦誼率領一支人馬趁勢掩殺而上,烏孫將士此時早已心無鬥志,眼見敵軍殺來,再難聚起絲毫鬥志,丟下數百具屍體後狼狽奔逃而走。

初戰得勝,秦誼簡單收拾了一下戰利品後,那邊烏孫主力已至,趙雲連忙鳴金,讓秦誼帶着人馬撤回城中,關緊城門,嚴陣以待烏孫人的到來。

烏孫單于顯然也沒想到對方這麼不給面子,話都沒說便殺自己先鋒大將,一怒之下,率軍抵達交河城立刻命大軍攻城。

交河城乃因河水繞城而得名,一面背水,烏孫人要想攻城,兩座砦是沒辦法避開的,除非渡水攻城,否則趙雲設的這兩座砦就是不得不面對的。

幾次打下來,給烏孫單于的感覺就是非常的彆扭,一直打到傍晚,人手損失了不少,但攻城進度卻不見半分進展。

尤其是眼前這兩座砦,讓人看不清楚戰局,同時還限制攻城方向。

那種彆扭感在撤軍時尤爲明顯,戰損也屬這段時間最多。

“明日,派人將這兩座小寨給我拆了!”烏孫單于指着那兩處砦罵道,若非這兩座砦,區區車師,如何能夠擋住烏孫大軍的進攻?

一衆烏孫頭人紛紛應命,只待第二日再行猛攻,將這兩座砦給徹底拔除。

第七十三章 勾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塵僕僕第一百二十八章 勸服第三百八十七章 模擬遊戲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七十四章 僵局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五章 巨輪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他第九十七章 歸途第八十章 巾幗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十七章 黑暗呂布(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目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蟄伏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二百七十章 呂家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塵僕僕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終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十三章 一劍第二十章 心涼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章 半日閒第二百九十六章 來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解惑第一百一十章 接收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十五章 人情世故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零五章 找幫手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四百零八章 幕後第三百零一章 解局第八十二章 黃河九曲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百六十章 因由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東之變第十六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十八章 佈署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三百零九章 瓦崗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五十一章 民情第二百章 循環第一百二十六章 項羽兵敗第二百零二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中暗流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一百九十三章 獻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會變第六十章 年末(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零六章 發兵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謀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後事第六十一章 這事兒過不了第四十四章 突圍和救援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負第二百七十八章 對峙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扣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三百二十三章 反目結局亦是開始第三百零三章 客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六章 繼續前進第一百九十七章 川王
第七十三章 勾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塵僕僕第一百二十八章 勸服第三百八十七章 模擬遊戲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七十四章 僵局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五章 巨輪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他第九十七章 歸途第八十章 巾幗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十七章 黑暗呂布(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目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蟄伏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二百七十章 呂家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塵僕僕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終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十三章 一劍第二十章 心涼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章 半日閒第二百九十六章 來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解惑第一百一十章 接收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十五章 人情世故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零五章 找幫手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四百零八章 幕後第三百零一章 解局第八十二章 黃河九曲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百六十章 因由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東之變第十六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十八章 佈署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三百零九章 瓦崗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五十一章 民情第二百章 循環第一百二十六章 項羽兵敗第二百零二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中暗流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一百九十三章 獻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會變第六十章 年末(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零六章 發兵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謀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後事第六十一章 這事兒過不了第四十四章 突圍和救援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負第二百七十八章 對峙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扣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三百二十三章 反目結局亦是開始第三百零三章 客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二十九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六章 繼續前進第一百九十七章 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