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二章 嶺南鹽業 美麗梯田

一月...二月...三月...李佑一直在嶺南待了七個月...而就在七月的時候,李世民終於開始了對高句麗的攻擊,其實在出兵的時候,諫議大夫褚遂良等朝臣諫阻。

只是李世民沒有聽,因爲攻打高句麗不是一朝得勢,而是爲了千秋萬代,所以高句麗是必打無疑。

也就在七月的時候,下令造船400艘載運軍糧;遣營州都督張儉等率幽、營二都督府兵及契丹、奚、靺鞨等部先擊遼東,以觀其勢;任太常卿韋挺爲饋運使,河北諸州皆受其節度;以太僕少卿蕭銳運河南諸州糧入海。

所以李世民就前往了洛陽,以刑部尚書張亮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兵4萬餘,戰艦500艘,自萊州(今屬山東)渡海直指平壤;以太子詹事兼左衛率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步騎6萬及蘭、河二州胡族兵馬直趨遼東,與張亮合勢,水陸並進。不久,諸軍雲集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

......................

此時的李佑正在嶺南爲嶺南的百姓謀福祉,嶺南這個地方山高林深,這裡最缺的就是土地,要是現在,或許還會有很多的辦法,比如開發個旅遊,種植一個果樹什麼的。

但是古代這些方法就有些傻了,首先旅遊,你告訴我,誰會坐個馬車幾千裡來這個地方旅遊呀,這裡除了能看到山,還能夠看到什麼?

其次就是種植果樹,不敢說種不出來,可是就是種了出來,賣給誰呀,現在又沒有汽車,飛機,這些果子種出來,時間長了也就壞了。

說真的,李佑也是想了很多辦法,但是都沒有想到,後來李佑還是回到了現代之後,看到了一部介紹廣東的紀錄片之後,終於找到了可以幫助嶺南的辦法。

這個記錄片就是廣東最大原生態梯田,國內十大最值得去的梯田之一,風景美如畫!

在紀錄片中,李佑看到了一片金黃色,這些金黃色就是糧食,金燦燦的一片。很多小夥伴不遠萬里去桂林去看龍脊梯田,羨慕那裡的田野的美景。其實大廣東也有自己的梯田,也是國內十大最美梯田之一,也非常美。

這片梯田位於位於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太保鎮歐家村,地處被譽爲“廣東嶺南屋脊”的連山最高山峰大霧山麓,在海拔400-800米之間,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梯田,還可以看到雲霧繚繞的絕美山景。

1000多畝梯田呈M字型分佈在歐家村周圍,是廣東省規模最大、最原生態的梯田。沃野千里,阡陌縱橫,很壯觀。

真的是美翻了,這一下,李佑終於知道了,如何幫助嶺南的百姓了。

並且李佑很清楚,只要自己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山裡梯田就是人們爲了緩衝糧食的壓力,雖然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技能,根據特定的地理條件對廣闊山區進行持續改造,但是隻要有付出,就可以收到更大的回報。

馬上李佑就開始對梯田的研究。

李佑很快清楚了,其實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有梯田。種植水稻需要大面積的水塘,而中國東南省份卻多丘陵而少適於種植水稻的平原地形,爲了解決糧食問題,移民至此的農民構築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壩涵養水源,使在丘陵地帶大面積種植水稻成爲可能,解決了當地的糧食問題。

但是梯田的種植對於人力的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產量沒有任何優勢,而且對於丘陵地帶的植被破壞很嚴重,所以這一耕作方式逐漸被淘汰,現時只爲旅遊景點。

不過,李佑的時代可是唐朝,此時的梯田是十分有必要的。

李佑查完了資料之後,回到了嶺南就開始第一個佈局,第一個選擇的地方就是龍脊...這個地方以後會成爲很有名的龍脊梯田,這裡也十分的適合修建梯田。

在此地李佑集結了十萬嶺南百姓,開始對龍脊進行修建,一共幹了三個月,從一月幹到四月,從冬天幹到春天,終於是將龍脊周圍全部修築成功,一共獲得梯田八萬餘畝。

站在山頂,看向龍脊山下,你會發現梯田密集,形態原始,阡陌縱橫,線條流暢,山高水長,板屋交錯,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

這些梯田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插下兩三行禾苗,形成“小山如螺”、“大山成塔”,“層層梯田繞山村,條條渠道涌山泉”的曲線工程。梯田海拔最高880米,最低380 米,垂直高度差500米。

真的是十分的厲害,當然了,梯田開發好了,後面還有問題,那就是水,水稻第一個字是水,如果缺水,水稻不是高不高產的問題,而是有不有收的問題。在梯田上耕種水稻,最大的問題就是水的問題,繼續多天不雨就旱;一次下雨太多山洪暴發,常成災害。這就嚴重地阻礙着梯田耕作技術的進步和產量的提高。

所以就必須開闢或培植堤灌水源保豐收。

好在嶺南雨水很多,因爲雨水比較豐富,在兩山之間或者是單獨一座山的山頂比較低窪之處,都可以挖個山塘用來積聚雨水。

而山塘的來水一是天上降落下的雨水;二是利用比山塘高的山峰之中的雨水,就如一個2畝大的山塘,只要周圍的山峰面積有其的3倍以上,那麼,這山塘的水在春夏的雨季就基本能將其灌滿。

以後就可以留着灌溉,實在是一舉兩得,當然了這是雨水充足的地方,要是沒有雨水,特別是那些沒多少來水的梯田...李佑只能從山上引水,那又是一個大工程。

要是現代,以前修有很多電排的,這電排的管道一般是直接通向了當地的河流或者是小溪水庫之中,而電排的安裝位置卻全都是在梯田的最高之處。

電排一開水就來了,但是古代可沒有電,就只能修竹架,就是用毛竹引水,這個很難,在山上架毛竹,往梯田引水,一個不小心,就是人掉進山谷,一條竹架引水,至少獻上了不少於五條人命。

李佑後來擔心人死的太多,僚人不願意,可是誰知道,那些僚人爲了可以引到水,根本就不怕死,那些僚人爭前恐後的要求派自己去最危險的地方,這樣他就爲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出了一份力了。

這樣的精神,也是讓李佑感覺到自己做的這些都是值得的。

在四月的時候,李佑開始從現代買來現代的種子,十分幸運的是,現代的種子可以被買到大唐,查了一些資料,李佑選擇了一種糯稻。

這種糯稻,雖然說產量不是很高,但是這種糯稻生命力十分的頑強,都可以成活,隨後就有大批的嶺南孩子被這些糯稻給養活,而這些靠着糯稻被洋大的孩子,又被叫做糯娃。

梯田是李佑的神來一筆,梯田在以後的時間中,一直都在被擴大,這些梯田也成爲了以後嶺南百姓最大的糧庫所在。

這梯田一弄好之後,李佑就有時間去找金礦了,嘿嘿...畢竟這尋找金礦可是李佑來嶺南的另外一個重大的事情,要是自己不去找的話,李明達會不停的來煩自己。

而且找到了這個金礦,不但可以讓自己受益,更重要的是,也可以讓嶺南的百姓受益,李佑可以請嶺南的百姓來金礦工作,這樣就可以給更多的嶺南百姓一份工作,也是一舉兩得的時候。

只不過,讓李佑稍微有些驚訝的是,本來李佑一心是要找金礦的,可是李佑並沒有第一時間找到金礦,而是率先找到了一個鹽湖。

鹽湖是什麼,這玩意就是海差不多,可以從湖水中提取鹽,而且很簡單的,只要先把湖水抽到曬鹽池中,太陽把湖水哂幹,鹽就出來了。

嶺南是缺鹽的,這個鹽湖的發現真的是一下就將鹽的問題給解決了,要不然鹽在嶺南還是很緊缺的,很多僚人部落都是很少能吃到鹽的。

而這個鹽湖的出現,就可以直接從內部獲得鹽,不需要長途的貨運,這是可以省下很多運輸費的。

並且這個鹽湖很厲害,它有點像死海,在死海,旅行社的導遊們曾拍下了一幅幅令人不可思議的照片:遊客們悠閒地仰臥在海面上,一隻手拿着遮陽的彩色傘,另一隻手拿着一本畫報在閱讀,隨波漂浮。

任何人掉入鹽海,都會被海水的浮力托住,這是因爲鹽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體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過了人體的比重,所以人就不會沉下去。

沒有想到這個鹽湖也可以,李佑下去遊的時候,也是漂浮在了水面,一邊的李明達看到了,露出了驚喜的表情,跟着很快,小傢伙也跳了下來,現在還不會游泳的李明達,可以在鹽湖中漂浮,那叫一個開心。

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有關研究,死海漂浮1小時,相當於沉睡8小時,按摩4小時,這個鹽湖和死海一模一樣,真的是一個寶藏之湖。

馮智戣後來就在這鹽湖的旁邊給李佑修建一棟王府,爲了感覺李佑解決了嶺南鹽業之苦。

..................................

第二百五二章 最後的探監第七百五七章 媚娘,闖大禍了!第三百八七章 兕子威風 帶走裴行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四百零四章 任務完成 電腦到手第六百七六章 未知的軍訓第四百八四章 兕子闖禍 許家敬宗(請訂閱)第六百三四章 武才人和李太子第一百九九章 陰妃想見權芷溪第六百二七章 僚人之亂 用心平亂第二十四章 羊肉串生意被搶第一百三二章 深入人心的仁慈第六十五章 逆行者第十三章 擺脫賜死第六百八七章 三兄妹的哭泣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六百四二章 嶺南鹽業 美麗梯田第四百四三章 楊渠心思 飛天廣告第二十五章 封神傳第六百二十章 嶺南逃兵第三百零九章 準備穿越(求訂閱)第四百七二章 二十四孝 李衡學習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二百二五章 二八大槓自行車(求訂閱)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一百二四章 驚豔了味蕾第四百七十章 雕版印刷 李二求助第一百一一章 青磚和紅磚第五百三十章 演技開始,李泰本性第六百七八章 武媚孃的撒嬌第五百七四章 唯一看不透的皇子(求訂閱)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六百八三章 李佑救場第一百四六章 權家小姐權芷溪第四百九二章 點齊水兵 水軍開戰(求訂閱)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第一百一三章 陰家陰誠第五百四一章 用毒高手 兕子鄙夷第三百七一章 兕子囂張 飛天原理第七百二三章 迷戀權利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七五章 李佑新婚 河東裴氏第五百二一章 自行招募 萬人空巷(三更求訂閱)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五百四三章 痛並快樂着第五百四六章 大唐皇帝 取而代之第七十七章 舅舅 準備接招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二百七九章 死亡開始蔓延(求訂閱)第三百一三章 宮中精品震衆人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一百八六章 邀請狄知巡第七十二章本宮教你們一課第二百八二章 七哥邢封第五百六七章 兕子鬆口 高陽嫉妒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五百八七章 長安大學 特殊名額第一百六六章 李佑是抄襲者第二百八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八水五渠打廣告第二百九九章 反坦克狙擊步槍第七百一四章 貞觀結束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二百一八章 自行車和步人甲第三百四七章 反擊陰弘智第二百一九章 滅上水幫(求訂閱!)第三百七五章 罪惡剋星 李泰心機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零一章 手錶的吸引第二百三二章 陰謀詭計 (求訂閱)第三百八六章 裴行找事 李佑冷笑第六百九八章 稚奴 兕子的怨念第七十八章被逼到谷底的李承乾第四百九九章 救救小女 和她成親第二百六四章 葉正醇癡迷權芷溪第五百五十章 土地兼併 提前預警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八六章 大船啓航 船上娛樂(求訂閱)第十七章 羊肉串大賣第三百七十章 尋找熱氣球 敦化坊騙子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七百五六章 武則天的宣戰第七百七九章 武則天的大事第一百四七章 權芷溪見李佑第七十五章 我們不會忘記英雄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三百一九章 神仙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手錶的吸引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三百五一章 前生與今世第四百一七章 大黃弩顯威 戰場上人性第四十二章 燕弘信的刺殺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二百七三章 如歸,如歸,視死如歸第五百六六章 李二求助李佑第二百九八章 兄妹相認(章節更錯了!)
第二百五二章 最後的探監第七百五七章 媚娘,闖大禍了!第三百八七章 兕子威風 帶走裴行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四百零四章 任務完成 電腦到手第六百七六章 未知的軍訓第四百八四章 兕子闖禍 許家敬宗(請訂閱)第六百三四章 武才人和李太子第一百九九章 陰妃想見權芷溪第六百二七章 僚人之亂 用心平亂第二十四章 羊肉串生意被搶第一百三二章 深入人心的仁慈第六十五章 逆行者第十三章 擺脫賜死第六百八七章 三兄妹的哭泣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六百四二章 嶺南鹽業 美麗梯田第四百四三章 楊渠心思 飛天廣告第二十五章 封神傳第六百二十章 嶺南逃兵第三百零九章 準備穿越(求訂閱)第四百七二章 二十四孝 李衡學習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二百二五章 二八大槓自行車(求訂閱)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一百二四章 驚豔了味蕾第四百七十章 雕版印刷 李二求助第一百一一章 青磚和紅磚第五百三十章 演技開始,李泰本性第六百七八章 武媚孃的撒嬌第五百七四章 唯一看不透的皇子(求訂閱)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六百八三章 李佑救場第一百四六章 權家小姐權芷溪第四百九二章 點齊水兵 水軍開戰(求訂閱)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第一百一三章 陰家陰誠第五百四一章 用毒高手 兕子鄙夷第三百七一章 兕子囂張 飛天原理第七百二三章 迷戀權利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七五章 李佑新婚 河東裴氏第五百二一章 自行招募 萬人空巷(三更求訂閱)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五百四三章 痛並快樂着第五百四六章 大唐皇帝 取而代之第七十七章 舅舅 準備接招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二百七九章 死亡開始蔓延(求訂閱)第三百一三章 宮中精品震衆人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一百八六章 邀請狄知巡第七十二章本宮教你們一課第二百八二章 七哥邢封第五百六七章 兕子鬆口 高陽嫉妒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五百八七章 長安大學 特殊名額第一百六六章 李佑是抄襲者第二百八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五章 五哥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八水五渠打廣告第二百九九章 反坦克狙擊步槍第七百一四章 貞觀結束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二百一八章 自行車和步人甲第三百四七章 反擊陰弘智第二百一九章 滅上水幫(求訂閱!)第三百七五章 罪惡剋星 李泰心機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零一章 手錶的吸引第二百三二章 陰謀詭計 (求訂閱)第三百八六章 裴行找事 李佑冷笑第六百九八章 稚奴 兕子的怨念第七十八章被逼到谷底的李承乾第四百九九章 救救小女 和她成親第二百六四章 葉正醇癡迷權芷溪第五百五十章 土地兼併 提前預警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八六章 大船啓航 船上娛樂(求訂閱)第十七章 羊肉串大賣第三百七十章 尋找熱氣球 敦化坊騙子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七百五六章 武則天的宣戰第七百七九章 武則天的大事第一百四七章 權芷溪見李佑第七十五章 我們不會忘記英雄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三百一九章 神仙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手錶的吸引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三百五一章 前生與今世第四百一七章 大黃弩顯威 戰場上人性第四十二章 燕弘信的刺殺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二百七三章 如歸,如歸,視死如歸第五百六六章 李二求助李佑第二百九八章 兄妹相認(章節更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