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女帝毒計

林疏影被列爲十位奇女子之首,絕非浪得虛名,十大諸侯國之宋國,在她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經濟僅次南方霸主楚國,軍力也不弱,不然,宋國不會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晉國西部九郡。

就這麼強勢,聰明,靈動的女子,在面對林楓,面對他兩年來取得的成就時,卻陷入迷茫中,捋不清頭緒了。

她猜不出,一個人,有什麼能力,會在這麼短時間內,經濟軍事上,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她見過不少年輕才俊,與林楓相比,卻也望塵莫及,因爲,對方把燕國帶領的高度,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

越瞭解林楓往日作爲,越發覺的他出衆,心中便越發想見到這個人,看看他是徒有虛名,還是真的有真才實學。

畢竟,這個年齡與她相近的男子,給她帶來了太多震撼,若不是治理小國,而在治理宋國這般大國,他豈不是要逆天了,吞併天下,成爲諸侯國之大敵。

不過,越是能力出衆的人,肯定也是野心勃勃,林楓必然不會免俗,否則,不會不斷強軍,對外征戰。這次,她親自前往南湖與林楓會面,等於變相救助這個小國。

若無意外,林楓不趁機打劫,索取利益纔怪,不然,他就不叫林楓了。

有此顧慮,她纔在會盟途中召集宋起,簡燁,田胥三人來馬車上商議,希望在與林楓會面前,想出的解決之法。

思緒飛速旋轉,良久,林疏影在三位親信等待下,終於開口,道:“南湖之行,必須與燕帝達成結盟,只是,這中間.。”

林疏影語氣沉穩,讓人根本看不出,她心中有難言之隱,亦不願把話說的太直白,作爲宋國首腦,沒有尊嚴的事情,她做不說,也說不出口,奈何當前又想不出兩全其美的方法。

身爲宋國首腦,她一舉一動代表國家形象,所作所爲,更代表國家利益,若示弱於燕國,恐怕會在宋國國內引起不必要麻煩。

所以,儘管心中有法子,可看起都不太完美。強行出兵,逼迫林楓與宋國達成協議,雙方合作。看起來似乎不錯,南湖會盟將在不越快的合作中,達成協議。

但她相信,倘若北趙五國動兵,林楓回國,肯定會毫不猶豫撕掉協議,轉頭投入北趙懷抱,六國聯合,一起攻宋。

那時,這個被宋國脅迫的國家,爲保證戰爭結束,宋國沒有報復的能力,燕國肯定興師動衆,配合五國,在戰爭中,怕會最爲賣力,力爭徹底把宋國打殘。

讓宋國一戰,淪爲末流小國,從此,沒有爭霸能力。

或許,別人不這麼認爲,可林疏影相信,林楓及燕國諸將會這麼做,當被逼上絕路,有滅國之禍時,任誰都會變的瘋狂,何況,林楓野心勃勃呢?

不強行逼迫燕國,唯有宋國戰前割地,以此拉攏燕國,這個做法,諸侯各國險遭兵鋒,求援時大多會採取。她卻不這麼做,割地,對宋國來說,是恥辱,是羞辱,會嚴重打擊宋國自信和自豪感,她在宋國形象也會受損,地位會受到威脅。

“陛下,有得必有失,若得大於失,有些時候,必須選擇割捨。”簡燁身爲林疏影身邊近臣,又是她兩大謀士之一,自是曉得她此刻難以啓齒的擔憂。

他的言語,不是很直白,卻給出林疏影答案,在他看來,是當前宋國最好的做法。

付出利益全力拉攏燕國,在燕國身上失去的東西,在陳國和晉國身上,加倍討之,誰讓兩國心存僥倖,打宋國主意。

此計雖有拆東牆補西牆的嫌疑,但最終受害者,絕不會是宋國。

“簡大夫,話雖這麼說,但未戰失地,未免有損宋國士氣,勢必會引起國內百姓及諸位將領不滿。將士心存懈怠,喪失鬥志,會比割地嚴重百倍,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坐在簡燁身邊的田胥,直接否定了簡燁的話,轉頭看着林疏影,恭敬的道:“陛下,與燕結盟,宋國必須始終處於主動地位,不然,林楓得寸進尺,會對宋國不利。答應割地,只會讓燕國在會談中,表現的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林疏影擡起眼皮,微微頷首,對田胥建議極爲認可,她以爲,與林楓會面,必須處處表現的強勢,讓林楓覺的有壓力,縱然會有所要求,肯定也不會太過分。

只要不割地,不做喪權辱國之事,南湖會盟,會是兩國愉快合作的開始。

“田大夫建議不錯,南湖之行,宋國必須有底線,無論林楓那傢伙,怎麼要求,皇姐,你都要處處壓制他。”宋起也贊同田胥的建議。

宋國,能在北方崛起,是靠着數十代人,孜孜不倦,前赴後繼的努力,纔有現在地位。

當年,宋國處於微末之勢,也不做有損利益之事,何況,今之宋國,強大燕國數倍,豈會在燕國面前,做出有損尊嚴之事。

宋起建議林疏影強勢,還與他,軍人性格有關,宋強燕弱,本該伐之,奈何北趙率五國之兵,蠢蠢欲動,讓宋國陷入困境,對燕國討好,這在他看來,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五國聚兵,看似強大,實則貌合神離,難以擰成一股勁。”宋起繼續說:“北趙騎兵,目的在於鞏固北方霸主地位,然趙國分裂,北趙實力一落千丈,此次出兵,實乃困獸之鬥,若勝,尚可控制霸主地位,若敗,勢必繼續衰落。西面樑國,意在取南趙十三郡,向東擴張,長途跋涉伐宋,與其利益不和。

鄰邦鄭國,邙山大敗,傷勢邙山三郡,僅控制上虞道在手,南面又遭蜀國水師威脅,伐宋機率極小,恐怕多爲恢復在邙山地區實力。

除去這三國,東面陳國,北面晉國,我與蒙闊兩人帶兵,縱然不能給對方造成致命威脅,卻也會在大戰中,讓兩國難以踏入宋國領土。”

林疏影三人,聽着宋起訴說,無不覺的對方言之有理,見宋起說完,簡燁道:“而今形勢最糟糕莫過於,南趙怎麼阻擋樑國之軍,燕國若與宋國結盟,怎麼阻擋北趙及鄭國之兵,鄭國,南面有蜀國牽制,邙山地區僅存上虞道,卻也不足爲慮,唯有北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牧領兵,又有五十萬虎賁,燕國沒有與李牧齊名的將才,恐難以阻擋,是故,臣以爲,怎麼說服燕帝與宋結盟,纔是最至關重要。

畢竟,北趙與宋之事,燕國處於兩國夾縫,卻大可置之不理,作壁上觀,盡收漁翁之利。”

“極是,燕國靜觀其變,樑國與南趙交戰時,儘可出兵攻南趙,興許會奪下南趙十三郡未嘗不可,與宋合謀,燕國利益何在,又豈能有這麼大收穫?”田胥也說出自己心中擔憂,儘管宋與燕,宋須處於強勢地位,然戰爭期間,燕國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與五國爲敵,林楓恐怕不會答應。

林疏影晶亮眸子快速旋轉,似乎在思考田胥與簡燁的話,忽然,猛地道:“宋起,馬上傳信給丞相秦明,派使臣去鄭國,把涼鳴關官印送給鄭國,告訴李釗,若鄭軍奪回邙山地區,宋國願主動奉還涼鳴關,兩國達成協議,化干戈爲玉帛,世代交好。”

“皇姐,涼鳴關可我是花費月餘,辛苦打下來的,怎麼能輕易還給鄭國呢,這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麼?”聞聲,宋起大驚,急忙阻止。

因爲燕國在西面修建爻關,雷鳴關,阻止宋國西進,涼鳴關對宋國而言,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然而,西面任何國家,若奪下涼鳴關,就有東進的門戶,鄭國若失而復得,便有兩處要塞攻擊宋國,豈能輕易還回去呢?

何況,即便宋國主動示弱,把涼鳴關還給鄭國,依照兩國數百年來敵對關係,對方也未必答應,反而,熱戀貼冷屁股,找沒趣。

“陛下高明,此計,鄭國纔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簡燁恭賀道,林疏影的方法,算是當前解決問題的最好計劃了。

宋國主動還會涼鳴關官印,但不意味放棄涼鳴關,沒有官印,涼鳴關卻被宋國死死控制在手中,這對宋國來說,無傷大雅。

相反,鄭國若接受官印,又有討回邙山三郡意圖,勢必會率先出兵,對燕國攻擊,那麼燕國唯有被迫應戰了。

在沒有極好辦法把燕國拉攏到自己陣營中時,唯有事先把燕國拖入戰爭泥潭,與鄭國爲敵,那麼,燕國與北趙結盟,自然困難重重。

就算結盟,也必須先解決鄭國兵鋒問題,怕是沒有精力攻宋,若此一來,鄭燕之戰,宋國少了盟友,卻也少了敵人。

不過,在此情況下,燕國多半與宋國結盟,聯合抗擊五國聯軍。

所以,林疏影的計劃,簡直神來之筆,卻又不可謂不毒辣,直接把林楓逼向絕路,更解決了會盟期間,燕國獅子大張口,毫無底線索取,宋國亦不會各地聯盟了。

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663章 枕邊風第619章 壞消息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993章 生死角逐(四千字大章)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944章 死守墨城,苦戰不休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317章 入五馬城第466章 亂刀砍死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4章 畫眉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792章 天不佑我,天不佑我第996章 生死搏擊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126章 伏擊塔拉第652章 林疏影心境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346章 煩惱徒增上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117章 塞外練兵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16章 爲了女人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656章 冷血帝王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461章 困龍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55章 納降下第980章 危難之際,宋起妥協第1177章 今夜,你就服侍夫君吧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494章 火勢燎原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112章 勸降蒙闊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263章 兵主歸降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308章 送人玫瑰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854章 鐵騎衝鋒(上)第442章 刑訊逼供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191章 燕國的報復上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1046章 斬殺李牧,生擒田胥第746章 樂極生悲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972章 動我的兵,全宰了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67章 除夕夜中第398章 大戰啓始中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916章 落湯鳳凰不如雞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981章 十萬火急,解救宋軍第1274章 墨城商閥第53章 勸降上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652章 林疏影心境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1382章 戰姑蘇城
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663章 枕邊風第619章 壞消息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993章 生死角逐(四千字大章)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944章 死守墨城,苦戰不休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317章 入五馬城第466章 亂刀砍死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4章 畫眉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792章 天不佑我,天不佑我第996章 生死搏擊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126章 伏擊塔拉第652章 林疏影心境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346章 煩惱徒增上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117章 塞外練兵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16章 爲了女人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656章 冷血帝王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461章 困龍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55章 納降下第980章 危難之際,宋起妥協第1177章 今夜,你就服侍夫君吧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494章 火勢燎原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945章 雙喜臨門,攻陷墨城第1112章 勸降蒙闊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263章 兵主歸降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308章 送人玫瑰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854章 鐵騎衝鋒(上)第442章 刑訊逼供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191章 燕國的報復上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1046章 斬殺李牧,生擒田胥第746章 樂極生悲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972章 動我的兵,全宰了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67章 除夕夜中第398章 大戰啓始中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916章 落湯鳳凰不如雞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981章 十萬火急,解救宋軍第1274章 墨城商閥第53章 勸降上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652章 林疏影心境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1382章 戰姑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