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

當趙琢逃離京城的消息傳入皇宮之時,其實距離福王趙琢逃離已經過去了七日。

孝宗趙有以及羣臣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憤怒之餘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大活人怎麼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而且這種逃離極具諷刺性,竟然在七日之後才發現了異端

這皇城司的密探監視水準,那得要多差勁?

原來福王趙琢居住的恭王府中,有着一條地下密道可以直通府外的茶樓,如此以來縱使府外有衆人監視也是枉然

而之所以能夠騙得了皇城司的耳目,是因爲此次福王趙琢早已找到了替身。用替身迷惑所有人的眼睛,以便於爲自己逃離提供了充分的時間。

皇城司,是文官編制的機構,不屬三衙管理,而是直屬於皇帝的近臣,其首腦大都是宦官。這個機構的職責主要有兩項,即刺探和護衛。

可以說宋朝皇城司是明朝錦衣衛的雛形,不過皇城司沒有錦衣衛那麼劣跡斑斑。但作爲大宋朝廷的情報機構,卻讓一個大活人輕易溜走,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孝宗趙有雷霆大怒之餘,更多地是深深的懊悔。他悔恨自己不聽從太上皇的建議,若是自己能夠狠下毒手捏造罪名殺了福王,也不會發生這種後悔莫及的事情。

福王趙琢若是不逃,說明他無愧於心並無逆反之意,可如今竟然悄然逃離京城,顯然是心中有鬼別有所圖。

一時心頭軟,釋放虎歸山,這將預示着一個不好的開端

孝宗趙有一直在心中深深地憂慮着,因爲如今的大宋正在對外抗敵,實在是經不起內部的紛爭了。

若是福王趙琢這個時候突然兵變的話,那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這種結果他不想看到,也不願意發生,可是上天有時候真的很公平,每個人都要爲自己曾經的決定付出應有的代價。

這一日剛上朝不久,朝臣們除了商議諸多政務之外,更多地則是關心着邊關的戰事。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奏報之聲,一開始孝宗趙有以爲是江北的戰況,於是急忙吩咐內侍傳見於垂拱殿上

“報陛下急報”

“是哪一路的軍情急報?”趙有此刻雖然着急邊關戰事,但是他也要弄清楚究竟是哪一方。

畢竟此次宋金之戰可不是兩面開花,而是三處烽火狼煙。

所以,趙有想知道究竟是那一處的軍情急報

“陛下,都不是是福王謀反,如今福州統制使鐘意國率領水師已經向京城進發,溫州防禦使緊急奏上”

“什麼福王造反了?”

這一刻趙有的心開始有些發緊,因爲這個消息是出乎他的意料,卻也是在他的想象之中。

他不想看到,也不願意看到的終於發生了

“報衢州防禦使奏上,江南西路制置使馬承虔叛亂”

“報信州知州急奏,江南東路制置使顧拾叛變,如今已經領兵直逼京城而來”

接二連三的軍情急報不是邊關的,反而卻是一個個手握重兵的將軍這三路大軍紛紛叛變,顯然不是一次倉促叛變

而最要命的就是江南東路制置使顧拾的叛變,因爲整個杭州位屬於江南東路的最東邊。

所以這之間的距離有多近,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這顧拾在家門口造了反,這無疑是一個致命的重擊

懊悔不迭的趙有此刻腸子都青了,他是沒有想到福王趙琢會有如此的大勢力。當初在調度朝廷諸路大軍的時候,他與虞允文還特意抽調掉了福王的不少羽翼兵力,爲的就是將來防止後院起火。

抽走了福王趙琢三支大軍,本以爲趙琢沒了爪牙應該不會貿然謀反。如今看來了他趙有是大錯特錯,這明顯是事先早籌謀了六支大軍,朝廷所調度的那些軍隊,也不過是趙琢給他這個皇帝擺了迷魂陣。

真正的主力,卻是這三路大軍

如今知道這些已經爲時已晚,當下要討論的是如何應對眼前的困境。

“如今是內憂外患,我朝中徵調大軍均已隨虞卿家出征,朝廷兵力已然匱乏不濟,不知諸位愛卿可有什麼應對之策?”

孝宗趙有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之上盡皆沉默,因爲此次朝野上下能夠調遣的能征慣戰之人,也都已經調派戍守邊關了。

可以說如今的朝野上下不僅是缺少兵源,就是能夠拿出手的武將恐怕都是一件難事。

不過朝堂上還有一人,那就是主戰派的二號人物的蔣芾。

雖然論及軍事眼光他不如虞允文,但是如今在這種情況下也算是矮個子裡面挑選高個。

“陛下,微臣以爲應當先做好京城防禦準備,再下詔調度各方州府兵力,方可平此禍患之亂”蔣芾這番話很有建設性,京城不破一切都有希望,所以如今京城的拱衛工作纔是當務之急。

蔣芾的話音剛落,張說也出列贊同道:“陛下,微臣覺得蔣大人所言甚是,當務之急應當做好京城拱衛之策”

原本敵對的雙方勢力,此刻卻如此默契的達成了共識

“那好,此事就由二位卿家統領東西二府,軍政之事二位卿家可進行商酌處理,朕只有一個要求,一定要拱衛京城安然無缺”

“臣領旨”

“微臣遵命”

孝宗趙有雖說是宋朝少有的開明之主,但終究是一個溫室裡長大的帝王,並不是太祖太宗那種馬背上得的天下的天子。

所以在軍事部署以及調配上,他可以說也是個門外漢,所以這拱衛京城的事情,就只有交給了張說與蔣芾二人共襄大計。

張說是個外戚,而且還是個主和派的領軍人物,但之所以能夠榮升太尉一職,足見曾經也有過一些輝煌的戰績與能力。

這是不可謀殺的事實,正如清朝的和砷是個貪污之王,但是能夠位極人臣除了能夠拍馬溜鬚之外,曾也必然是有過人之處。

醜化歸醜化,因爲錯了就是錯了,但一個人的能力卻不可以謀殺

張說雖是個權臣,但對於軍事卻頗有心得,因此趙有才會將這件事情放心交予他。

東西二府聯合辦公自然是順利很多,二人經過幾番斟酌與商榷之後,分別對拱衛皇城的三衙做了調度與部署。

(呼呼,三生最喜歡發表觀點,也喜歡吐槽,也喜歡辯證壞人,因爲三生覺得,壞人不僅僅是壞,這可不是三生東拉西扯,諸位權當消遣看看,歷史不可當真,言論沒有僞真)

(再次鳴謝晴】的打賞,非常感謝,關於龍套已經構思,很快出現……)

第147章 成都城下戰局開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79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82章 秋闈州試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32章 林中相談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92章 引狼入室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59章 牢獄風波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199章 進駐紹興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81章 紅塵萬丈何時盡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79章 命理乾坤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77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123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331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49章 清流河岸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36章 扒人衣服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2章 別無選擇第76章 靜水聽曲第40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54章 強塞女兒太無語第39章 鐵嘴黑鷹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65章 一夜學問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25章 漸陷漩渦覺權術第802章 潁州城東道法會第86章 蛛絲馬跡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1章 春雨秋蘭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309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781章 陳年往事陳年酒第4章 一場好戲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13章 微微一笑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90章 師徒情深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9章 不解風情第301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294章 紅血伏屍遙千里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222章 或是天命不可違第57章 不忘初心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613章 峰迴似有路轉時第28章 斷袖之癖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26章 注意形象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45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29章 竹杖銅錢第229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說說請假二三事第101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144章 無筆墨痕
第147章 成都城下戰局開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79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82章 秋闈州試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32章 林中相談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92章 引狼入室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59章 牢獄風波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199章 進駐紹興第30章 一短一長絕妙出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81章 紅塵萬丈何時盡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79章 命理乾坤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77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123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331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49章 清流河岸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36章 扒人衣服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2章 別無選擇第76章 靜水聽曲第40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54章 強塞女兒太無語第39章 鐵嘴黑鷹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65章 一夜學問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25章 漸陷漩渦覺權術第802章 潁州城東道法會第86章 蛛絲馬跡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1章 春雨秋蘭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309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781章 陳年往事陳年酒第4章 一場好戲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13章 微微一笑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90章 師徒情深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9章 不解風情第301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294章 紅血伏屍遙千里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222章 或是天命不可違第57章 不忘初心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613章 峰迴似有路轉時第28章 斷袖之癖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26章 注意形象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45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29章 竹杖銅錢第229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說說請假二三事第101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144章 無筆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