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

垂拱殿上,趙昚與羣臣又對葉宇的那份奏摺進行了商討。所謂朝廷之事,大事議一年,小事議半載,這就是現今朝廷所謂的清議。

仗着太祖刑不上大夫的祖制,整日裡爭糾着雞毛蒜皮的事情而面紅耳赤,卻無一人關心真正的民間疾苦。

不過這一次孝宗趙昚卻是格外的認真,三日前在御書房商議之後,今日朝會又主動徵詢了戶部與工部的意見。

畢竟若是按照葉宇奏章裡的步奏實施,批量置辦與試驗織布、紡紗等機器,工部官員的建議自然不能忽視。

而這次改革也是對稅收有着很大的調控,因此戶部整理分析的數據,趙昚也不得不予以重視。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終將此事定了下來,不過羣臣們的建議,與葉宇在奏章裡的提議都是不謀而合。均覺得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必會引起天下布匹行業的恐慌。

大量的先進機器織布機,取代以衆多人工紡織的現狀環境,實施起來勢必會引起不少人的失業。朝廷頒下詔令之後,也勢必會引起不少人投機倒把,趨之若鶩的盲目跟從……

這一系列地情況,在殿上羣臣也都商討過,對於這些大綱之下的細枝末節,都需要好好地分析之後逐步實行。

“那以諸位愛卿之見,這項政令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得以實施?”孝宗趙昚俯視羣臣,不動聲色的詢問衆人。

兩列朝班的衆位大人,相互竊竊私語了一番,左側虞允文移步上前恭聲道:“陛下,以老臣愚見,此策雖惠及萬民,但不可操之過急,朝廷政令牽一髮而動全身,諸多細末突發矛盾,須得研討出一個合理的應對之策……”

“哦?虞愛卿所言不無道理,那張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微臣以爲虞大人所言雖固步自封,但也頗有道理,所謂政令改革不可兒戲!葉宇所獻之策雖是利民之舉,然未有考慮民間實況,若草率實行豈不兒戲?”

張說這番話可謂是一箭雙鵰,既明擺着調侃了虞允文,又沒有全盤否定虞允文,以此暗中加重分量打壓葉宇的策略。

曾迪也移步上前,幫襯道:“陛下,張大人所言極是,當年王安石力圖變法最終惹的是民不聊生!葉宇此策雖只是毫髮一角,未有動及朝廷根本,但也不可忽視其影響……”

“曾愛卿還真是好記性!”

趙昚看了一眼曾迪,臉色微微的陰寒了起來,張說與虞允文的建議他還能接受,可是這曾迪當真是扯虎皮不要臉。

一個不牽扯政治、軍事的惠民之策,竟然拿出當年王安石變法作比較,這不是有意的否定嗎?

隨即不再理會尷尬的曾迪,而是環視羣臣,沉聲問道:“諸位也是如此想的?”

見羣臣俱是保持緘默,孝宗趙昚沒有言語,而是從桌案上拿起葉宇的那份奏章,面對羣臣輕聲道:“朕給了諸位三日時間商討此事,結果你們卻依舊沒有拿出個章程!”

“你們這些文武百官商討不出的章程,可卻有人想到了諸多應對之策,來,將葉宇的這份奏章傳閱給諸位愛卿!”

趙昚將手中的那份厚厚的奏章,交予身旁的內侍太監,隨後傳閱於羣臣。

當虞允文與張說,以及滿朝文武聞聽葉宇已經列出了詳細章程,均是紛紛頗爲愕然。但是當這些大臣看了葉宇寫的那份萬言條陳,連他們都沒有想到的諸多情況,奏章裡都又做了詳細說明。

不僅有了詳細說明,還有許多合理地應對之策!

趙昚冷冷的看了一眼殿內羣臣,隨即揚了揚案桌上一疊奏章,冷笑道:“諸位愛卿商討多日,這些都是諸位愛卿的章程……”

後面的話,趙昚沒有再說下去,但是呈上章程的大臣們,卻是紛紛汗顏不已。久居朝堂多年,竟然不如一個年輕小子。

“葉宇的這份章程條理清晰,而且是面面俱到,老臣佩服,無話可說!”虞允文看完葉宇的奏章後,眼中沒有往日的欣喜,而是有些神情複雜。

“既然如此,那虞愛卿與張愛卿商議一下,擬定一個總章程,畢竟地域不同,施行的力度也有輕重之分……”

“陛下聖明!”

趙昚擺了擺手,不耐煩道:“既然此事已經商議妥當,有事奏來,無事退朝!”

“陛下,關於葉宇入翰林院之事,微臣覺得有待商榷!”張說離開朝班,手持笏板躬身稟道。

“怎麼,三元及第的葉宇不能入翰林院?”

張說言詞懇切解釋道:“陛下,葉宇之才我等皆是有目共睹,然此子畢竟還是商人之身,若是由他開了先例,恐怕會有頗多微詞!”

“商人,商人又如何?”

趙昚聞聽這話,隨即冷哼道:“商人做了你們多日未能做到的事情,商人考中了諸位愛卿一生不能比及的三元及第!就因爲這葉宇是商人出身?”

科舉進士分爲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爲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

狀元通常先到翰林院歷練,這早已成爲了一種規矩。

“陛下,請三思!”以張說爲首的一幫羣臣,紛紛下拜向趙昚施壓。

“你們!……”

趙昚指着這幫下拜的羣臣,氣急而怒地說不出話來。

隨即將目光落在了虞允文的身上,沉聲問道:“虞愛卿,依你之見呢?”

在趙昚的印象裡,虞允文是發現葉宇、併力推葉宇之人,所以他相信這個時候虞允文,一定會站在他這邊說話。

可是當虞允文說出第一句話,趙昚頓時愕然不已。

“老臣以爲張大人所言有理……”

虞允文不顧趙昚那雙盛怒的雙目,依舊硬着頭皮道;“陛下,葉宇雖很有才華,然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若是此時以一甲狀元身份入翰林院並無不可,然商人身份卻是極爲敏感!將來若是成爲一種風氣,對朝廷不利,對社稷不利!”

虞允文的話音剛落,禮部尚書葉衡出列,恭敬稟道:“陛下,微臣這裡有翰林院的諸位臣工聯名上書,力阻葉宇將來入翰林院!”

趙昚眼角微微抽動的,從內侍官的手中接過聯名奏章,打來之後皆是翰林院裡文臣名字。這讓本就不悅的趙昚,臉色更加的陰沉。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院裡的官員們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羣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

這羣所謂根紅苗正、身世清白的士子文人,趙昚想到了他們會對葉宇頗多微詞,但是沒曾想到會是集體聯名上書。

這種情形,讓身爲皇帝的趙昚也感到了不少壓力。

憤憤地將奏章丟在一旁,冷眼看了看虞允文:“那以諸位愛卿的意見呢?”

說是詢問羣臣,其實是在問虞允文!

虞允文避無可避的沉聲道:“以老臣愚見,既然葉宇有經商治國之才,不如讓其安置一地委任官職,予以磨練,將來略有成就功績,也能堵住衆人悠悠之口……”

一席話引得羣臣紛紛點頭稱是,就連張說也是露出了笑意。

他雖然不知道虞允文爲何今日一反常態,站到了自己這一邊。但是能將葉宇擠出翰林院,那麼他的外甥王華,以榜眼之身任命翰林院編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恰逢安豐縣乃是根植紗棉重要產地,對於方纔商議紡紗機器化頗爲重要。老臣以爲委任葉宇爲安豐縣知縣,管理一方民生,爲他所獻之策盡心盡力,也是極爲合理……”

虞允文的話音剛落,張說這一方的曾迪也進諫道:“虞大人所言極是,葉宇腿腳不便身負殘疾,若是長途奔波定然吃不消,安豐縣距離滁州較近,將其安置在安豐縣擔任知縣,是再合適不過了!”

曾迪之所以排斥葉宇,除了它屬於張說這一派系外,主要的還是記恨當年陸坤一事。

若不是葉宇扳倒清流縣知縣陸坤,也不會牽扯到龍大淵,牽扯不到龍大淵,當初的宰輔陳俊卿就不會連他一起罷黜流放外地。

因此這個歸根結底的源頭,是因爲葉宇而引起。如今他被召回擔任戶部尚書,豈能看着葉宇春風得意。

看着羣臣紛紛認同二人的觀點,趙昚不禁冷笑,先是看了一眼虞允文:“讓一個狀元外放擔任知縣,虞愛卿,這話你也能輕易出口!”

“曾愛卿,你倒是體貼入微,竟然連葉宇的腿疾都考慮在內,真是無微不至啊!”

幾句嘲諷的奚落之語,使得二人不禁有些面紅耳赤。這狀元外放當知縣,歷朝歷代還真是少見。除非是因罪責在身,纔會有這等待遇。

可如今的葉宇不僅沒有罪責,所獻之策可謂是功績顯著,如此情況下竟然外放知縣,說起來實在是很不地道。

面對羣臣緘默的無形壓力,趙昚沉默了許久,最後壓下心中一股怒氣,沉聲道:“既然諸位愛卿一致認同虞愛卿的提議,那朕就準了!”

“不過,這翰林院編修一職,朕依舊爲葉宇予以保留……”

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98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0章 楊輝告假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10章 來則不拒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86章 勤學苦練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8章 都是假貨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93章 風雨欲來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23章 煽風點火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50章 雞毛蒜皮第269章 趙氏太祖耍心機第174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212章 宋軍發動閃電戰第6章 待價而沽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6章 沒有看法第68章 只爭朝夕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90章 師徒情深第260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79章 命理乾坤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29章 竹杖銅錢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34章 飛蛾撲火第170章 一罈濁酒泯古今第99章 考試腹瀉第649章 陛下,我等不服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65章 一夜學問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274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283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205章 葉宇被逼撤北漠第11 名爲清流第36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55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104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
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275章 車中旖旎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98章 病情惡化難醫治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0章 楊輝告假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10章 來則不拒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86章 勤學苦練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8章 都是假貨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93章 風雨欲來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159章 頭痛欲裂猛撞牆第23章 煽風點火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50章 雞毛蒜皮第269章 趙氏太祖耍心機第174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212章 宋軍發動閃電戰第6章 待價而沽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6章 沒有看法第68章 只爭朝夕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90章 師徒情深第260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79章 命理乾坤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29章 竹杖銅錢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32章 濠州城外懸首級第34章 飛蛾撲火第170章 一罈濁酒泯古今第99章 考試腹瀉第649章 陛下,我等不服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65章 一夜學問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274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283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205章 葉宇被逼撤北漠第11 名爲清流第36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55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104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