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集市(六)

“只要六千英磅!”

攤主說道:“先生,像這樣的筆掭可不多見,而且出自乾隆年間的官窯,這個價格買回去,你肯定不會吃虧的!”

六千英磅,換成rmb也就是九萬,價格到不是太離譜,但也高於實際的市場價值,這讓楚琛心裡不禁有些嘀咕,果然用老鄉套近乎的沒幾個不是奸商啊!

“太貴了!”楚琛搖頭道:“四千英磅,怎麼樣?”

“賣糕的!”攤主表情誇張的說道:“四千英磅,你有多少我收多少,最低五千五!”

“四千五,如果不行那就算了!”楚琛微微一笑道。

“五千!”

楚琛搖了搖頭道:“我最多隻會出四千五。”

見楚琛一臉堅決的模樣,再加上又高於自己的心理價位,攤主想了想,還是苦笑着答應了下來。

交易完成,吳可指着一旁的幾個銅香爐問道:“阿琛,這幾個香爐看起來好像挺有古韻的,不過怎麼會這麼新?”

“小姐,你的直覺非常準,都是貴國古代的香爐,只不過這些香爐已經都被藥水清洗過了。”攤主回答道。

“不是吧,洗過的香爐誰還會買啊?”吳可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

楚琛攤了攤手道:“沒辦法,老外就喜歡幹這種事情……”

國內的藏家,一般都講究的是自然美,喜歡自然生成的銅鏽和包漿,對文物的保護要求也是保持原樣、修舊如舊。

但老外不一樣,他們喜歡把文物恢復原樣,會用藥水去掉宣爐表面的包漿和氧化層、銅鏽之類的東西,就連希臘時期的青銅器也是照樣會用藥水定期清洗。因此,像國內的銅器到了國外,都會被他們精心清洗一遍。

就這樣,許多以前流傳到國外的銅器,迴流時外表都被洗的乾乾淨淨,像是新的一樣。這麼一來。國內的藏家就糾結了,因爲其中許多人都是憑氧化層和包漿來判斷東西的真僞,這使得一些藏家對這種迴流銅器都不敢輕易下結論。

再加上,除非是特別珍貴的銅器,藏家一般都喜歡藏品古色古香,種種原因,這些被清洗過的銅器,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原來是這樣啊!”聽了楚琛的解釋,吳可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攤主笑道:“看來先生也是行里人啊,這些銅爐都是我朋友讓我代賣的。雖然都清洗過。不過從造型上你們應該看的出來。這些可都是精品,要不要選幾個回去,價錢方面都好說!”

本來楚琛都打算走了,不過攤主這麼一說。到讓他提起了興趣,別人怕這些東西是現在仿製的,他可不怕,不說眼力,他可還有異能這個大殺器,於是他就在那幾個銅爐之中開始挑挑揀揀起來。

楚琛先是拿起一隻平素無紋的銅爐,此爐口沿圓潤,雙耳高聳,輪廓豐厚。耳孔半圓。腹寬而不肥,底部平滑並書有“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整器看起來可謂朗潤挺拔,清雅高潔。十分奪目。

此爐看起來頗具明宣德爐的風韻,而且鑄工非常的精緻,也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足底尤爲明顯,從這幾個特徵來看,這隻銅爐很像是真正的宣德爐。

不過可惜的是,這隻銅爐已經被清洗的一乾二淨,像新的一樣,表面的氧化層和包漿都已經沒有了,因此就缺少了關鍵的判斷依據。不過除此之外,仔細辨別,無論是器型、做工還是銅質等等,都和真品的宣德爐一樣。

以楚琛的經驗判斷,這隻宣德爐有九成的可能性是件開門到代的真品,而異能給出的結果也是真品無疑。

隨手就拿到了一件真品宣德爐,楚琛心中是一陣驚喜,他又連忙打量起別的銅爐來,不過卻讓他越看越是驚訝,到最後差點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小攤上的六隻銅爐,居然全都是開門到代的宣德爐真品,其中一隻更是彌足珍貴。

這是一隻銅鎏金鉢盂爐,此爐通體銅鎏金,束口豐肩斂足,爐口圓潤,外弦如金絲環繞,內沿似迴廊逶迤。爐肩之上,浮飾綴飾漢代風格的瑞獸四首,紋飾精緻矯健。另四首中間浮飾“壽與天齊”?四字,堪稱絕工。

此爐底部有“宣德”二字篆書刻款,款形正方,筆力遒勁,金絲鐵線,浮雕如嵌,奏刀精準,應爲當時的官器款識。

另外,鎏金的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這也符合真品宣德爐的特徵,而且在以往的宣德鉢體爐之中,都沒看到有這種通體鎏金的,要不是種種特徵和異能都給出真品的結論,他實在是難以相信自己的判斷。

可以說,此爐無論從銅質、形制、工藝等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宣德鉢體爐,乃至宣德爐當中的極品,可謂是國之重器。

楚琛現在心中的激動之情簡直是無以言表,要不是東西還沒到手,他說不定會激動的跳起來。

“老闆,你這裡的銅爐到是做的都像那麼回事,買回去當作工藝品到也不錯!”

“什麼工藝品!”攤主一臉不爽的說道:“我這都是開門到代的好東西,好不好?”

剛纔攤主說這些香爐是他代賣的,再加上小攤上其它的東西都是文房用品,楚琛就猜想攤主對宣德爐應該並不精通,再加上攤主又說是開門到代的東西,他就知道,估計攤主也不看好這些香爐。

道理很簡單,如果攤主真的認爲這些東西都是真品,他怎麼可能會隨意放在小攤上,早就拿到拍賣會上拍賣去了。

楚琛似笑非笑的說道:“老闆,如果這些香爐都是開門到代的宣德爐,我想你應該不會在這裡擺攤了吧?好了好了,咱不玩虛的,這三個小的我出五百英磅一個,另外這兩個,我出六百英磅,還有一個我出八百英磅,一共三千五百英磅,怎麼樣?”

“!”攤主連連擺手道:“先生,你出的價實在太低了,這六隻銅爐最少一萬英磅!”

聽攤主這麼說,楚琛心中不禁一喜,不過他當然不能就這麼容易的答應,搖頭道:“我又不是錢多的沒處花,如果數量再多一倍,我還能考慮考慮!”

“你沒騙我?”攤主反問了一句。

楚琛聞言一愣,難道真的有?

“行,只要你拿的出做工像這樣六隻銅爐一樣精緻的,只要有六個,我就按你說的價格買下來,多了就算八百英磅一個!”

“吶,這可是你說的!”

說着,攤主從後面拿出一個布包,放到楚琛面前,狡黠的說道:“你看看,這些銅爐的做工可都是一樣細緻的。”

楚琛打開布包一看,裡面確實放的都是銅爐,但個頭都非常小,都是一些小巧的手爐和袖爐。

手爐,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多爲銅製,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是舊時中國宮廷普通使用的一種取暖用具,相傳起源於隋代。可以籠進袖裡的手爐,也被稱爲袖爐,同時袖爐也可以用來薰衣。

手爐由於製作工藝精妙雅緻,使得這種古時冬日暖手的用具既可實用,又能被人賞玩。

清代著名宮廷畫家陳枚在12幅《月曼清遊圖》中,就有兩幅圖畫描繪到了手爐,其中“寒夜探梅”一畫中就有一位嬪妃正懷抱一銅質鍍金手爐踱步前行。

畫卷之上還有御詩一首:“眷信侵尋檻外梅,倚吟秉燭共徘徊,輕寒不進深庭院,女伴攜爐得得來。”

包裡的手爐和袖爐一共有八個,外表也像剛纔那幾只銅爐一樣,做工精緻,但又都被藥水洗的乾乾淨淨,看起來金光燦燦,象新的一樣。

楚琛一個一個仔細打量過去,發現這些銅爐中間,有五個都是明晚期到清康熙年間宮廷所用,製作的相當精美,而另外三個手爐居然都是胡文明製作的精品,這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要知道胡文明可是明晚期著名的銅鎏金工藝家,其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屬極精,?與正統宣德爐之崇尚線條、不重紋飾之風格迥異,時人稱其製品爲“胡爐”而且胡文明發誓不傳授外人,因此他製作的銅器價值甚高。

胡文明因喜歡在爐面鏤出山水、法器、吉獸等圖案,而深受藏家的喜愛。

這三件手爐也都是秉承胡文明的一貫風格,不但爐面,連爐身都精雕細琢,而且鎏金完整,品相奇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看完這些銅爐,楚琛內心激動,臉上卻露出了不悅之色,說道:“老闆,你這有些不厚道啊,怎麼拿這些東西來忽悠我啊!你看看這一個,才巴掌大,這麼小能和這幾個銅爐比嗎?”

楚琛手裡的是一個雙龍紋手爐,此爐爲黃銅材質,銅質細膩精良,爐身爲四方體,規整敦厚,不過長度只有七八公分,爐蓋採用透雕技法,雕刻雙龍紋,雙龍上下翻飛,兇猛矯健。爐底部刻有“大清康熙年制”款。

這隻手爐形制簡約得體,卻又不失皇家恢宏大氣,做工也是相當的精美,像這樣一隻手爐,就算是五千英磅買下來都可以偷笑了。

第631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二)第484章 魚腸劍(上)第442章 相約解石第983章 二蛋的消息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814章 司馬院長的激動和疑惑(續)第178章 酒駕惹的禍第285章 開業第820章 功效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746章 到達密近那第922章 矚目的焦點第974章 又遇龐老虎第1012章 恰巧第978章 一面銅鏡(續)第351章 賭局(中)第302章 清勤慎忍第349章 比賽開始第530章 競爭(下)第1105章 趙學義的運氣第575章 又見藏寶第143章 驚聞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426章 遊覽第374章 坑你沒商量(續)第276章 懸坑第529章 競爭(中)第1122章 隋珠第17章 電腦第292章 影青(續)第607章 瑣事第1006章 奇人第985章 卸磨殺驢第115章 轉變第478章 玉雕(續)第122章 溫馨第625章 投機取巧(上)第1058章 諒解第621章 春節鑑寶節目(續四)第615章 春節鑑寶節目(上)第964章 揭二層(續)第408章 黑市(四)第555章 黑陶第633章 再遇第225章 壓箱底的毛料(上)第840章 鎛鍾第446章 銅鏡(續)第651章 謀財(下)第544章 雙贏第1011章 青花料的問題第863章 拜訪都義樂第435章 回國第117章 接二連三(一)第458章 早市(上)第400章 搭手(續)第1097章 白田印章第48章 敗家子(上)第293章 莫名其妙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784章 核雕羅漢手串(續)第530章 競爭(下)第381章 暗標(上)第533章 拍賣會撿漏(上)第975章 邢窯獅子造像第124章 更進一步第655章 多行不義第32章 美味佳餚(下)第1088章 面和心不和第417章 情迷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805章 定婚期第120章 接二連三(四)第694章 松鶴延年第1015章 價值問題第399章 搭手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307章 土鏽和土沁第1008章 新的線索第916章 安功士的謝禮第466章 做客第399章 搭手第388章 白棋楠(上)第430章 集市(四)第777章 皆大歡喜第442章 相約解石第1147章 又見夏志成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276章 懸坑第53章 火車上(上)第205章 意外收穫(續五)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743章 明標拍賣(四)第637章 邀請第859章 意外的推薦第316章 假作真(續)第818章 貼黃如意第166章 告知(續)第121章 回京第792章 交易(下)
第631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二)第484章 魚腸劍(上)第442章 相約解石第983章 二蛋的消息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814章 司馬院長的激動和疑惑(續)第178章 酒駕惹的禍第285章 開業第820章 功效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746章 到達密近那第922章 矚目的焦點第974章 又遇龐老虎第1012章 恰巧第978章 一面銅鏡(續)第351章 賭局(中)第302章 清勤慎忍第349章 比賽開始第530章 競爭(下)第1105章 趙學義的運氣第575章 又見藏寶第143章 驚聞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426章 遊覽第374章 坑你沒商量(續)第276章 懸坑第529章 競爭(中)第1122章 隋珠第17章 電腦第292章 影青(續)第607章 瑣事第1006章 奇人第985章 卸磨殺驢第115章 轉變第478章 玉雕(續)第122章 溫馨第625章 投機取巧(上)第1058章 諒解第621章 春節鑑寶節目(續四)第615章 春節鑑寶節目(上)第964章 揭二層(續)第408章 黑市(四)第555章 黑陶第633章 再遇第225章 壓箱底的毛料(上)第840章 鎛鍾第446章 銅鏡(續)第651章 謀財(下)第544章 雙贏第1011章 青花料的問題第863章 拜訪都義樂第435章 回國第117章 接二連三(一)第458章 早市(上)第400章 搭手(續)第1097章 白田印章第48章 敗家子(上)第293章 莫名其妙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784章 核雕羅漢手串(續)第530章 競爭(下)第381章 暗標(上)第533章 拍賣會撿漏(上)第975章 邢窯獅子造像第124章 更進一步第655章 多行不義第32章 美味佳餚(下)第1088章 面和心不和第417章 情迷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805章 定婚期第120章 接二連三(四)第694章 松鶴延年第1015章 價值問題第399章 搭手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307章 土鏽和土沁第1008章 新的線索第916章 安功士的謝禮第466章 做客第399章 搭手第388章 白棋楠(上)第430章 集市(四)第777章 皆大歡喜第442章 相約解石第1147章 又見夏志成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276章 懸坑第53章 火車上(上)第205章 意外收穫(續五)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743章 明標拍賣(四)第637章 邀請第859章 意外的推薦第316章 假作真(續)第818章 貼黃如意第166章 告知(續)第121章 回京第792章 交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