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一面銅鏡(續)

向鍾定生打了聲招呼,楚琛就把銅鏡拿到手中仔細觀察起來。====

這是一面博局鏡,此鏡又名規矩鏡,在漢鏡的發展中,是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主要流行於中期,包括西漢末至王莽時期。

在這類銅鏡上,一般都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做圖案裝飾,所以也稱規矩四神鏡。這個時期在鏡緣上有着複雜的裝飾,有鋸齒紋、捲雲紋或卷草紋等。

眼前這面銅鏡就是這樣,呈圓形,圓鈕,圓鈕座,座外雙弦紋圈內八枚圓座小乳釘相間雲氣紋,四枚四葉座小乳釘與博局紋將主區紋飾分爲四方八區。

每區內置四神紋配瑞獸紋,紋飾組合分別爲青龍配羽人,朱雀配瑞獸,白虎配獨角獸、獨角獸配熊等紋飾,熊紋雙手上舉,身體呈側彎腰的姿勢,造型生動,紋飾少見。

其外環飾一週銘文“漢有名銅出丹.陽,左龍右虎闢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以之爲鏡宜文章。”

另外,鏡緣處兩週雙弦紋圈內環飾一週勾連的雲氣紋。

此面銅鏡紋飾精細生動,圓鈕座與博局紋的構圖配置極爲少見,再加上品相極佳,確實是一面非常難得的西漢銅鏡。

不過,要說這面銅鏡有什麼特別之處,除了銅鏡厚度比較薄之外,楚琛用肉眼觀察還真沒什麼特別的發現。

也就是說,這面銅鏡有可能只是一件對墓主人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才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至於說爲何其它銅器都已經腐朽了,就只有這面銅鏡保存的如此完好。其實還是挺正常的。

之所以楚琛這麼認爲,也是由“黑漆古”的形成因素得出的。

現在學術界對“黑漆古”的形成原因並不統一。其中主流的有三個觀點。

一是由腐殖物質生成的腐殖酸膠體溶液等一起作用於銅鏡表面,使青銅中的某些物質發生氧化而形成的。另外。有觀點認爲這是由古鏡表面鍍錫後自然腐蝕的結果。最後還有專家認爲,這是由於當時特殊的工藝所造成的。

因此,這面銅鏡保存的這麼完好,並不能說明,它一定是使用比較特殊的材料製作而成的。

不過這面銅鏡到底有沒有神奇的地方,別人或許不容易找出來,但對楚琛來說,只要用異能估一下銅鏡的價格就明白了。

見楚琛把銅鏡放回了盒中,鍾定生就急忙問道:“楚老闆。這面銅鏡您還滿意嗎?”

楚琛點了點頭:“鍾老闆,您開個價吧。”

“十萬。”說着,鍾定生還比劃了一下。

老五聞言一怔,要知道在收藏界,銅鏡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前文說過,直到2004年一次國內的大型拍賣會,銅鏡才進入收藏家的視眼,同時價格開始水漲船高。

而現在不過才2002年。雖然也有藏家收藏銅鏡,但這個類別還不受大家重視,價格當然也非常便宜,十年後價值上百萬的銅鏡。現在的價格不過幾萬塊而已。

就說眼前這面銅鏡,雖然屬於頭版頭模,工藝相當精美。品相也是極佳,但在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兩三萬已經了不得了,十萬那是天價。根本不會有人問津的。

正因爲如此,楚琛也直接搖頭道:“鍾老闆,就算這面銅鏡像您先前描述的那樣,也不能說一定是好東西,以現在市場行情而已,十萬買的話,我的風險太大,我覺得兩萬就差不多了。”

“楚老闆,兩萬實在太低了,我進價本來不便宜,而且放了這麼長時間,總要讓我賺點吧。再說了,我們這行也是冒着很大的風險,還請您體諒一下。”說着,鍾定生還有些可憐巴巴的向楚琛拱了拱手。

楚琛可不會相信他的話,鍾定生既然能把古玩店開在這裡,而且看樣子維持的時候也不短了,沒有一定的實力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鍾定生說的不過是一些廢話而已。

當然,就算是廢話,楚琛也不能表現的太過,他說道:“既然如此,鍾老闆您再給個價吧,合適的話,我就買了。”

鍾定生想了想,說道:“那就六萬吧,再低的話,我實在有些不好辦啊。”

楚琛沉吟了一會,說道:“五萬,行的話,我就拿了。”

鍾定生想了片刻,才點頭道:“行,就這樣吧!”

要說,五萬買下這面銅鏡,在老五眼裡是虧定了,不過想到楚琛一貫神奇的表現,或許銅鏡確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說不定,而且五萬塊錢對楚琛來說真不算什麼,老五也沒有多說。

接下來,老五又拿出了兩樣東西,分別爲一隻香爐和一件清晚期的粉彩廣口瓶,不過這兩樣東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都沒讓楚琛覺得滿意。

付了錢,楚琛他們收拾了一下,就準備回去。不過三人剛剛站起身來,從門外就走進來了一位五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手裡也拿着一隻不小的盒子,楚琛覺得老太太有可能是有東西要出售。

“老闆,你們這裡收東西嗎?”老太太一開口,就證實了楚琛的判斷。

“收是收,不過要看是什麼東西。”鍾定生點頭道。

老太太想了想,說道:“是一件清代的什麼荸薺瓶吧,好像是,你這收嗎?”

“哦!”

鍾定生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我得先看看怎麼樣才行,如果真是老物件,而且成色不錯的話,就收。”

“行,那你們看看吧。”老太太把盒子放到桌上,並把盒蓋打了開來。

楚琛往盒子裡一看,發現裡面放着的是一隻茶葉末釉荸薺瓶。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經高溫還原焰燒成。釉呈失透的黃綠色,在暗綠的底色上閃出猶如茶葉細末的黃褐色細點,古樸清麗,耐人尋味。

我國曾出土多件唐代茶葉末釉器,宋、明的產品亦屢有發現。清代前期的官窯,有意仿造明以前的茶葉末釉。清雍正﹑乾隆時期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窯所產黑釉器物基礎上的創新出了這種釉色。

因此,清代茶葉末釉器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爲多,並以乾隆時的燒製最爲成功。茶葉末釉中綠者稱茶,黃者稱末。雍正時是有茶無末,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有的上掛古銅鏽色。因具有青銅器的沉着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所以又叫“古銅彩”。

鍾定生看到盒子裡是這麼一件器物,眼中閃過了一絲喜色,隨後連忙上手仔細觀察起來,足足過了十多分鐘,才把瓶子放回了原位。

這時,楚琛說道:“鍾老闆,我能否上個手?”

“無妨!”鍾定生笑着點了點頭,他相信楚琛這麼有頭有臉的人物,肯定會遵守古玩這行的規矩的。

這隻荸薺瓶造型圓渾飽滿,端莊規整,做工精細。胎體細膩,瓷質緊密,胎壁比雍正時略厚,釉面勻淨,釉色黃綠交映似茶葉細末,顏色素雅而深沉。

底足露胎呈黑褐色,楚琛仔細觀察,發現足部釉與露胎釉相接處有刮削時無意留下的一圈小鋸齒狀邊緣。底款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官款。

從種種特徵來看,這隻荸薺瓶是乾隆時御窯廠所制最爲成功的茶葉末釉陳設觀賞器之一,皇家氣派十足,是件非常難得的珍品。

正在楚琛鑑賞的時候,鍾定生就笑着問老太太道:“大娘,不知道這隻荸薺瓶,您準備賣多少錢啊?”

老太太很直接的說道:“二十五萬。”

鍾定生聞言一怔,因爲這個價格已經是市面上差不多最高價了,難道這老太來之前得過誰的提醒?不然怎麼可能會說出這樣的價格來。還是說她湊巧想到了這個價錢?

鍾定生“大娘,你這個價格實在太離譜了,別說二十五萬了,兩萬五都太貴了。”

老太太卻不爲所動,直接搖了搖頭:“沒有二十五萬,我肯定不會賣的。”

看到老太太堅定的神色,鍾定生皺了皺眉頭,問道:“不能便宜一點?”

“如果你覺得貴,那我去賣給別人。”

“大娘,說句實在話,您這個價格無論賣到哪家店裡,都不會有人要的。”

“那我就拿回家放着。”

見老太太還是一口咬定這個價格,鍾定生實在沒什麼辦法好想,雖說以現在的古玩行情而言,買下這隻荸薺瓶,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升值賺錢。

不過,市面上又不是隻有這隻荸薺瓶會升值,二十五萬可供他選擇的東西可不少,與其花這麼多錢買下這隻瓶子,他還不如去買一些別的,賺的錢肯定比買這隻瓶子來的多。

當然,到不是說真的沒有人肯花二十五萬買下這隻瓶子,一些對這隻瓶子特別中意,手上又不缺錢的大款,還是會下手購買的。比如說站在旁邊的楚琛。

等老太太捧着盒子走古玩店的大門時,楚琛就帶着老五和左山追了上去。

“老奶奶,請稍等一下。”

老太太停下腳步,有些狐疑的問道:“小夥子,你有什麼事情?如果說想便宜點買這隻瓶子,那就算了。”未完待續。。

第1042章 癔造品第947章 居然是他第706章 落花詩冊(續)第353章 賭局(續)第246章 報復第766章 頭盔(續)第372章 坑你沒商量(中)第58章 玉蟬第940章 見色起意第199章 意外收穫(中)第794章 古琴第988章 出土瓷器的做舊第320章 拍賣會(三)第282章 宿舍樓下第1104章 遭遇車禍第34章 升級的好處第692章 圍觀第542章 立業(下)第911章 箱子裡的東西第68章 又見玻璃種(四)第958章 下鄉尋寶不容易第306章 同治彩第899章 塞翁失馬?(續)第309章 又遇“地雷”第956章 三孔布第997章 老胎新彩第595章 做好事的收穫(上)第964章 揭二層(續)第75章 講解第1141章 拖延第1059章 饋贈第31章 美味佳餚(上)第852章 青銅鷹鼎第708章 非常意外的發現第421章 官窯第509章 金本位銀幣第847章 糾紛第42章 拜訪劉老第411章 又見藏寶第84章 古玩黑市(四)第452章 犯衝第18章 買賣第123章 暗虧第564章 鑑寶活動(一)第797章 繞樑?第564章 鑑寶活動(一)第483章 宋磊(下)第94章 前往滇南第952章 突然的想法第2章 異變第384章 暗標(續)第543章 令人眼花繚亂的珍寶第456章 因禍得福(二)第1134章 最後一枚剛卯第343章 黑枯第1095章 搬起石頭第445章 銅鏡第720章 黃玉螃蟹(上)第55章 危急第228章 好事成雙(續)第389章 白棋楠(下)第657章 馬老財第807章 安排(下)第763章 相逢(續)第161章 汝官窯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242章 卑鄙第910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續)第740章 三人比試(六)第465章 做客第822章 林生福的驚疑第740章 三人比試(六)第6章 趙學義第471章 做客第122章 溫馨第1098章 豪宅第912章 徐渭手稿第54章 火車上(下)第278章 剔紅(續)第593章 救人(下)第1092章 接連第563章 會發光的銅鏡(下)第360章 表姐一家第562章 會發光的銅鏡(上)第1151章 擺放的順序第445章 銅鏡第203章 意外收穫(續三)第82章 古玩黑市(二)第806章 安排(上)第378章 連漲(下)第209章 銀幣第572章 鑑寶活動(九)第250章 檢查第53章 火車上(上)第1057章 隱情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641章 根雕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867章 老五的感激第138章 買車(中)
第1042章 癔造品第947章 居然是他第706章 落花詩冊(續)第353章 賭局(續)第246章 報復第766章 頭盔(續)第372章 坑你沒商量(中)第58章 玉蟬第940章 見色起意第199章 意外收穫(中)第794章 古琴第988章 出土瓷器的做舊第320章 拍賣會(三)第282章 宿舍樓下第1104章 遭遇車禍第34章 升級的好處第692章 圍觀第542章 立業(下)第911章 箱子裡的東西第68章 又見玻璃種(四)第958章 下鄉尋寶不容易第306章 同治彩第899章 塞翁失馬?(續)第309章 又遇“地雷”第956章 三孔布第997章 老胎新彩第595章 做好事的收穫(上)第964章 揭二層(續)第75章 講解第1141章 拖延第1059章 饋贈第31章 美味佳餚(上)第852章 青銅鷹鼎第708章 非常意外的發現第421章 官窯第509章 金本位銀幣第847章 糾紛第42章 拜訪劉老第411章 又見藏寶第84章 古玩黑市(四)第452章 犯衝第18章 買賣第123章 暗虧第564章 鑑寶活動(一)第797章 繞樑?第564章 鑑寶活動(一)第483章 宋磊(下)第94章 前往滇南第952章 突然的想法第2章 異變第384章 暗標(續)第543章 令人眼花繚亂的珍寶第456章 因禍得福(二)第1134章 最後一枚剛卯第343章 黑枯第1095章 搬起石頭第445章 銅鏡第720章 黃玉螃蟹(上)第55章 危急第228章 好事成雙(續)第389章 白棋楠(下)第657章 馬老財第807章 安排(下)第763章 相逢(續)第161章 汝官窯第727章 公盤暗標(五)第242章 卑鄙第910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續)第740章 三人比試(六)第465章 做客第822章 林生福的驚疑第740章 三人比試(六)第6章 趙學義第471章 做客第122章 溫馨第1098章 豪宅第912章 徐渭手稿第54章 火車上(下)第278章 剔紅(續)第593章 救人(下)第1092章 接連第563章 會發光的銅鏡(下)第360章 表姐一家第562章 會發光的銅鏡(上)第1151章 擺放的順序第445章 銅鏡第203章 意外收穫(續三)第82章 古玩黑市(二)第806章 安排(上)第378章 連漲(下)第209章 銀幣第572章 鑑寶活動(九)第250章 檢查第53章 火車上(上)第1057章 隱情第942章 真是巧了第641章 根雕第130章 難以接受的禮物第867章 老五的感激第138章 買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