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草動蛇驚

月夜如水,亭在水上,九曲回橋,連着遠處另一幢竹亭,男賓女客各據一處,既不致失了禮儀,又可遙遙相望,李安倒是心細如髮,考慮周到。

楊凌一身輕袍,簡單地以一條紫帶束髮,顯得清逸英俊。朱玄衣對面而座,臉上帶着淡淡笑意,人淡如菊,又似青竹之傲,雖沒有楊凌久居高位不怒而自威的氣質,但是卻有種一見如沐春風的感覺。

竹林鏡湖之上,幽雅如世外桃源,這樣的環境,顯然朱玄衣的氣質更與環境相宜,在場諸人皆有不凡身份,但他隨意一坐,仍有卓爾不羣之感。

“呵呵,反正又不是選美……,就算是選美,不是還有這位仁兄墊底嗎?”楊凌笑吟吟地看了盧士傑一眼。

盧士傑的樣子並不難看,只是一雙眉毛老是吊着,看誰都象是隻用白眼仁,讓人感覺不舒服。他喜歡狂,狂也成就了他的名,但是這種狂也毀了他的業。

真正成大器地人。都懂得審時度勢。象盧士傑這樣冤烘烘的貨色,真的給他鋪就一切條件,也不過是個剛愎自用、自命不凡的人物,所以楊凌壓根兒就沒把他放在眼裡。

他真正令眼相看的是朱玄衣和楊慎,這兩個年輕人偶露崢嶸,其見識比楊凌見過的許多博學鴻儒要強勝多多。這令楊凌十分意外和驚喜。

他很想引薦這兩個傑出地人才進京爲官,朝中元老更迭,人事調動頻繁,實在缺乏可用之才,尤其是政見與自已相同的人物,現在的楊凌真有求才若渴之感。

所以他今晚飲宴,雖是和縣主夫婦聯絡感情,交通人脈,更大的目的卻是想探探朱玄衣和楊慎的口風,如果兩人能投到內廠門下那自然是意外之喜。如果不願意,引薦入朝,將來他們必然也可引爲奧援。

而最主要的目的卻是爲了打草驚蛇。查藩王謀反事,牽涉極廣,楊凌未入蜀境前竭力避免引起蜀王懷疑。可是隨着成都的情報陸續傳來,他的想法也有了轉變。

柳彪率領着大批人手在成都上下活動,打探了幾個月都拿不到蜀王謀反地真憑實據,自已是欽差身份,到了成都每至一處必定衆星捧月一般。衆目睽睽之下能有什麼辦法察探到這必定十分隱密的事情?

草繁葉茂,蛇蹤難覓,那就只有以身作餌、打草驚蛇。讓它聞警而動,自已現出身形了。滬縣縣主是惠平郡王之女,惠平郡王與蜀王爺交往甚密,只要故意露出點口風,必然能傳入蜀王耳中。

無論蜀王有無反意,都必然會對此做出適當的反應,在不知道自已掌握了多少情報,是否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蜀王既不會冒險提前發動也不敢自曝身份謀殺欽差,最有可能的就只有努力銷燬造反證據了,那麼自已就有機可乘了。

當然,這種情形地前提是蜀王確實有謀反之意,所以口風必須漏的巧妙,既要叫人覺的是無意中透露的,又要說的模棱兩可,不能讓人真地抓住話柄兒。

蜀王如果真的心中有鬼,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就夠他琢磨地了,如果說的太直接了,不但引人懷疑,而且一旦蜀王謀反事是空穴來風,朝廷就要陷入被動。

清風送來一陣清香,牽得湖中一葉小舟盪漾起來,搖碎了平滑的水面,碎成一圈圈的漣漪,漣漪中倒影翩然,婢女們穿花蝴蝶一般,開始傳菜了。

朱重八對自已的子孫是很關愛的,朝廷正一品的大員俸祿是八十七石,而皇族中人不但藩王俸祿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絹布鹽茶馬草各有支給,就連最低的“奉國中尉”也有祿米兩百石,有封地的其財富更加難以形容。所以說皇族們地生活還是很優渥的,滬縣縣主夫婦有俸祿有封地,再加上生財有道,家中富有,精挑細選的菜式自然更顯名貴。

一品熊掌、家常海蔘、乾燒魚翅、孔雀開屏、攜紗望月、山水芙蓉,一道道菜色香味俱佳,讓人瞧了食指大動。川菜味多、味廣,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很少使用單一味道,既便此時辣椒尚未傳放,也是自成一格。

楊凌初次嚐到純正的明朝川菜,倒也頗合口味,尤其以冬蟲夏草與老雄鴨烹製而成的藥膳蟲草鴨,還有“水煮牛肉”,味美肉嫩,更是讓他大快朵貽。

明朝時爲了發展農業生產,是嚴禁私自宰殺耕牛的,不過按照儀賓李安的解釋,這牛肉是宰來的朝廷淘汰下來的老役牛,那麼用來招待欽差就不算違禁了。

雖說楊凌吃着那小牛肉入口即化,鮮香無比,分明是隻初生乳牛,不過在這種事上扮青天,那就有點太不開面了,楊凌也就滿嘴流油地裝起糊塗來。

女賓一桌忽來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聲,聲音大了些,一桌喝的微醺的酒友們都不禁移目向那邊望去。趁此機會,楊凌端起酒杯淺酌一口,對楊慎笑道:“楊老弟才華橫溢,只是不知可曾參加科舉,有何功名?”

楊慎欠身笑道:“因祖父有恙在身。慎一直陪在身邊替父盡孝,以致錯過了鄉試,如今只是秀才之身。”

楊凌微覺悵然,他本想即時保薦楊慎入朝,一聽他爲了侍奉祖父連鄉試都沒去,不由大失所望。那時盡孝道實比考仕爲官更加重要。這邀他入朝地話便無法開口了。

他嘆了口氣道:“以楊慎老弟的才能,鄉試不過是牛刀小試,進京趕考必然也是金榜上註定的人物,你既要侍奉祖父,明年的鄉試也要耽擱?”

楊慎展顏笑道:“祖父病體已愈,如今身體康健,慎正想下次鄉試,先取得舉人身份,然後就進京趕考呢。”

楊凌聞言大喜,忙道:“鄉試等一年。京試等三年,如果得以高中,在翰林院中待上幾年,再外放爲官,等到一展抱負時。不知要過多少年。楊兄弟一身才學,本官是十分讚賞的,朝廷正在用人之時,求賢若渴。本官有意特檢薦官,引你入朝。你看如何?”

“這……”,楊慎怦然心動。

薦科和楊凌的恩科可不同,那是才學卓越。聲名聞於廟堂之上,由三位以上朝廷第一等重臣予以舉薦,皇上頒特旨晉用地,換句話說不但不會受正途出身的官員歧視,而且還備受尊崇。

歷來有此尊榮的都是博學鴻儒,不先熬個滿頭白髮就不夠資格,那職稱除了真本事,還得熬歲數的,如今有此機會。楊慎如何能不心動?

盧士傑淡淡自若,恍若未聞,他仰起頭來,“滋”地一聲將酒一飲而盡,向朱玄衣呵呵笑道:“好酒,好酒,這壇珍釀你我求了好久,李安也不捨得拿出來,今日倒沾了欽差大人的光了,哈哈,玄衣還不多飲兩杯?”

朱玄衣素知這位好友性格,貌似狷狂,無牽無掛,其實拿得起,放不下,現在看似豁達,心中定不好愛,忙也故作不知地替他斟上一杯,二人談笑暢飲起來。

楊慎低頭沉吟片刻,終於微帶尷尬地擡頭笑道:“這個……大人美意,在下甚是感激,可是……在下身份特殊,如蒙大人保薦,恐……對大人聲譽有所影響。”

楊凌詫異地道:“你的身份有何特殊?”

楊慎無奈,站起來向他作了一揖道:“大人勿怪,在下心慕大人聲名,也頗贊同大人在朝中的施政舉措,這才冒昧攀交。在下確是姓楊名慎,新都人氏,不過……在下有一言不曾奉告,家父諱字廷和,是……是當朝……”

“啊!你是楊大學士之子?”楊凌一拍額頭,驚笑說道。

如此說來是不能莽撞推薦了,他倒不怕有人議論他以此舉買好楊廷和,在朝中擴充自已的實力。不過楊廷和雖和他關係還不錯,在朝中也有些惺惺相惜,不過政見上二人頗有些分岐,要舉薦人家的兒子,要是老子不同意,那不成了大笑話?

楊凌想了想搖頭道:“楊老弟,以你的才學,如果非要走正途,前後磋砣上十餘年地時光,本官想想都不能容忍。當今皇上勵精圖治、求才若渴。俗話說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何況只不過是令尊在朝爲官而已。”

他坦然道:“不瞞你說,我和令尊在政見上頗有些分歧,開心就好整理有時在朝廷上也不免要爭執一番。不過我們都是爲了天下百姓,並非爲了一已私心。我相信楊老弟入朝爲官,同樣是以社稷爲重,不會做出父子結派的事情來,可是你與令尊政見相同時,會不會爲了避嫌,該贊成的也不贊成?”

楊慎眉尖一挑,一向隨和的臉上顯出一絲傲氣,朗聲道:“自然不會,我若爲官,和家父雖是父子,卻一樣都是朝廷的臣子,該堅持地我便堅持,該反對的我便反對,豈能優柔於一已謗譽,進退間時時計算得失?”

這小子是個外柔內剛、綿裡藏針的人物,只是年紀還小,受不得激呀。

楊凌心裡暗笑,聽他說完擊掌喝彩道:“着哇。君子坦蕩蕩,管他小人風雨,你將來入仕後便知道,無論你怎麼做,無論你如何光明磊落,永遠有謗詬之語隨身。小人以已之心度他人之腹地齷齪事從來都不會間斷,顧忌他們做什麼?這種貨色的看法也值得在乎?”

楊凌此語大有謗譽由他,我行我素地豪邁之氣,楊慎見了胸中血氣翻騰,揚眉道:“說的好,自求我道,宵小由他,是我太着痕跡了。”

他頓了頓,說道:“在下今晚便修書一封,將我的想法告知家父。得了回信,再稟明大人。”

此事當然和楊廷和大有干係,楊凌也不能勉強他父子不經商量,所以點頭應道:“好,那麼本官就靜候你地佳音了。”

朱玄衣一直笑吟吟地聽着二人說話。此時才滿面春風地捧杯道:“恭喜楊慎老弟能得到欽差大人賞識,乘風破浪當此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哈哈哈,也恭喜欽差大人得此良材美玉。楊慎老弟如得大人雕琢扶助,成爲國之棟樑,那是指日可期。來來來,咱們滿飲此杯。”

楊凌也是滿心歡喜,舉起杯來向衆人示意一下,然後一飲而盡,扶袖亮了亮杯底,顯得極是快意。同桌之人有的喝喜酒,有的喝酸醋,不管如何,總之是一齊飲了。

楊凌卻不知道。今日這一席話,固然成就了楊慎一世功業,可是大明朝即將新鮮出爐的,巴蜀沃土花了一百多年好不容易纔培養出來的唯一一棵狀元苗子,也就這麼被他挖走了。

楊凌解決了楊慎,目標又轉向朱玄衣,他含笑說道:“朱兄長我一歲,噯,不要客氣。咱們酒席宴上不論官職,只論長幼。朱兄人材出衆,丰神如玉,今日談及朝政見解,卓識遠見令人歎服,不知朱兄是何方人氏?呵呵,朱兄呀,你可千萬不要學楊慎,又擡出一個大有來頭的父親來,我方纔已經被楊老弟嚇得酒醒,若再被你一嚇,就要跳進湖裡撈月亮了。”

楊凌笑語方罷,身後忽地一個聲喉圓潤的女人聲音笑道:“李太白是醉中撈月,楊欽差還未醉便要下水,是什麼人灌的迷湯啊?”

楊凌還未轉身,王縣令已站起身來,躬身道:“見過縣主,劉夫人,拓拔小姐、方小姐”。

方纔席間楊凌已聽李安介紹過,劉夫人是四川布政使司大人新續絃地嬌妻,方小姐則是南京吏部四川清吏司郎中方大人的愛女,方大人官不大,可是管着官員政績考評呢,人事官員自然是人人巴結地主兒。

拓拔嫣然就是他在竹屋中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那位小姐。莫看她是土司之女,在漢官之中可是極受禮遇的。

就象宋小愛率着幾千七拼八湊的兵去浙江抗倭,正德皇帝親自頒旨賜總兵銜,以示皇恩一樣,受到傳統文化和大明國策影響,全國各地的土司在明朝是極有權勢地。儘管憑心而論,漢官其實從心底裡是瞧不起土司官的,但是出於穩定政局,拉攏民心的需要,朝廷對土司官不但極爲禮遇,甚至有些放縱。

此時西方諸國正在開闢殖民地,但是他們只要土地和黃金,投降的土人要麼去死要麼當奴隸,施政方針極爲殘酷。而大明對歸順的土人則採用懷柔政策,極爲友好,土司權利之大就是五品知府見了都要叩頭,禮儀規格直逼王侯。

這幾位女士都是大有身份地官宦家眷,再加上楊凌向來沒有大男人觀念,忙也起身向後望去,只見四位女士自竹搭曲徑上行來,頭前一位是縣主朱盼盼,噸位比較重,她一腳剛踏上竹亭,身後的竹橋便攸地反彈了一下。

方纔說話的自然便是這位朱盼盼縣主,若只聞其聲,聽起來也實在象是個美人。李安是主人,喝地已有幾分醉意,他撫着鬍鬚緩緩端杯而起,笑望着妻子身後的三女道:“迷湯不用灌,這不是自已來了麼?”

當先一人,身着豔緋色綺羅裙裳,姿容十分豔麗,頭上髮式是已婚婦人,當是那位布政使大人的續絃了。後邊兩個少女牽手而行,一個高挑,一個嬌小。三女步態嫋嫋,有縣主“珠玉在前”,更顯得輕盈若飄。

竹亭四下都掛着紅燈,映得三女臉絕都豔如桃花,別樣動人。

幾位夫人小姐走進亭來,向楊凌含笑襝衽道:“見過欽差楊大人。”

“諸位夫人、小姐。快快請起,免禮,免禮”,楊凌說着,目光在盈然起身地三人身上一掃,這纔看清了那位拓拔小姐。

他原以爲既是土司之女,縱然俏麗,也該是和宋小愛一般英姿颯爽,體格健美。想不到那少女腰肢婀娜,體纖如竹。身着一襲蔥白色的滾銀繡邊衣衫,周身乾淨俐落,竟象不食人間煙火的空谷幽蘭。

楊凌的第一感覺不是驚豔、美麗,而是乾淨,這個女子一定好潔。而且有極強的潔癖。好乾淨的感覺,她地整個人晶瑩剔透,就象剛剛剝了皮的熟蛋清,想來指甲縫裡都是一塵不染,涓淨的不可思議。

此時她剛剛擡頭。白晰的額頭貼着幾片金燦燦的額花,在燈光下閃閃發光。微矜的笑臉格外清秀,瓜子臉蛋下頸子頸子又細又長、線條柔潤。卻又不顯瘦削。

縣主一一指點道:“這是劉夫人、這是拓拔小姐、方小姐。”

隨着指點,三人又依次上前見禮,拓拔嫣然靠近時,帶起一陣淡淡的芬芳,雖然若有似無,卻怎麼也不會消失。燈下望去,她那微帶透明的肌膚瑩潤如玉,翩然退下時,無聲無息。彷彿輕得能作掌上舞。

明時川人好畫遠山眉,形如彎彎的山巒,翠凝黛抹,美輪美奐。楊凌注意到,這三位年輕女子都是繪的遠山眉,那位年方十六七地方小姐,竟然剔去眉毛,直接畫就一對淡淡雙眉,這樣的裝扮以前楊凌還不曾見過,不禁暗暗讚歎於大明領風氣之先。

有這幾位美女到來,楊凌的攬才大計便只得擱下,先和幾位夫人、小姐寒喧一番,又在縣主攛掇下被迫自罰三杯,幾位美女這才輕笑着放過他,嫋嫋娜娜地又回自已的竹亭去了。

美女永遠是男人不變的話題,她們一走,李安這幾位朋友便對幾位姑娘、夫人品評起來,除了朱玄衣含笑不語,不太接茬外,不但楊慎這毛頭小子也興致勃勃,就連那位拉着驢臉地青城狂士也時不時的插上兩句嘴。

這些人東拉西扯,先是聊到成都幾位出名的美女,再扯到古代的卓文君、薛濤,然後自然而然地便談起了元稹、司馬相如。既然談到了元稹、司馬相如,又怎能不談詩司歌賦?

一時間聊的天馬行空,鞭辟入裡,楊凌最怕聊這些東西,他既插不上嘴,又不便擾了衆人興致繼續探問朱玄衣是否有從政願望,只好暫時忍耐。

瞧瞧衆人興致正濃,楊凌便召手喚過一個侍童,讓他領着離座去方便一下。沿着清幽竹林正向回走,他忽然聽到一陣簫聲響起。此時竹影搖曳,枝葉沙沙,簫聲悠揚婉轉,和着搖曳地竹葉聲,悠悠傳來,讓人神志一清。

楊凌駐足傾聽片刻,對小童擺手笑道:“你先回去,本官酒醉,在林中散步片刻便去。”

小童連忙恭聲答應了,楊凌分枝拂葉,踏着如夢如紗的月色循着簫聲走去。

就在前邊,湖水的亮光閃動着反映在一竿竿修竹上,鱗鱗斑斑。一抹俏生生地纖細儷影亭亭於竹林之中,脣前一管長簫,悠揚的簫音正從她口中嫋嫋吹出。

楊凌見是位女子,覺得有些不妥,正想轉身退開,那女子已放下竹嘯,笑盈盈地轉身道:“你來了?”

皎潔的月光映在她的身上,明暗的月影凸顯出她一身完美無瑕的動人曲線,正是方纔見過的拓拔嫣然小姐。

拓拔嫣然看見是他,也是一愣,雙眸中盪漾的煙波不見了,她靜了一靜才莞爾道:“誰是竹林雲外客,吹簫簫鶴月中來。原來是欽差大人,小女子冒昧,打擾了大人的酒興。”

月下看美人,入目何止一個美字。那氛圍、那情調,真是百鍊鋼也化繞指柔。楊凌一訝之下也露出欣然之色。忙道:“哪裡,如此清憐仙音,我還是頭一次聽到,本官……在下,能有此機緣,得聞嫣然姑娘仙樂。乃是在下之幸也。”

拓拔嫣然“噗吃”一笑,掩口道:“大人過譽了,怎麼會是頭一次呢,大人今天不是剛剛聽到一曲青城仙音麼?”

楊凌腳下飄浮,似有了些酒意,又見如此佳人淺笑低語,興致也高了起來,他笑道:“姑娘是說那位青城狂士麼?哈哈哈,他那兩手技藝,怎及得姑娘萬一?”

“尤其可惡者。此人佯狂賣傻,怠慢本官。在下巡視各省,無論地方都督,各地王侯,還不曾有人敢如此無禮。要不是此來成都身負秘要重任。本官不願旁生枝節,嘿!就憑他藐視欽差這一條,就能送他進大獄,看他在獄卒地皮鞭之下是不是還能狂的起來。”

楊凌在美女面前,洋洋自得。說到最後雙眉一挑,大有天下英雄捨我其誰之感,望向人家姑娘的一雙眸子也帶起了灼灼情熱。

“喔?”拓拔嫣然不着痕跡地移步退開。手中竹簫在竹上輕輕點敲着,好奇地側目道:“小女子早聽說過大人的威名了。大人領兵,南征北戰,戰無不勝,是大明軍中第一戰將呢。我聽儀賓幾位發友說,大人在朝政上也是別出機杼,高瞻遠矚,實是文武全才,難怪受到皇帝這麼信任呢。可是巴蜀一向平靜,能有什麼大事啊,要勞煩您這樣的大人物?”

她一邊輕點着竹竿,一邊斜睇着楊凌,神態說不出的動人。

楊凌一副目迷五色,又不敢唐突佳人,只好強扮斯文地神態,忽聽到這一句話,他不由一驚,似乎酒意也醒了幾分。

楊凌定了定神,強笑道:“本官奉旨代天巡狩,各府道都走遍了,到四川來,也是替皇上看看吏治、民政、律法、軍情而已,能有什麼大事?”

拓拔嫣然吃地一笑,掩脣道:“大人真的醉了,方纔你說身負機要之事,怎麼這麼會兒功夫就忘了?”

楊凌臉色變了變,說道:“唔……要事麼?哦……哈哈,姑娘原來是說……說這個呀,新帝登基,胸懷天下,本官身負皇上的信任,巡視天下,讓我皇上對江山社稷、民生疾苦有所瞭解,這還不是最最重要的大事麼?本官身負如此重任,自然不屑和一個小小狂士計較,自降本官的身份……”

楊凌說完了,抹了把額頭汗水,訕笑道:“竹林月夜,本來十分的清涼了,可這一飲酒,可就又覺悶熱了。”

拓拔嫣然冰雪聰明,見他張皇遮掩,也不多加追問,只是莞爾笑道:“縣主家自已挖的大冰窖,窖藏着許多冰塊呢,大人讓儀賓給您調配一碗冰鎮酸梅湯,既醒酒又解暑。”

“好好好,多謝姑娘提醒,姑娘不去飲上一碗麼?”

“多謝大人關照,如此良宵月夜,竹林聽風,吹上一曲自娛,可也是快樂如神仙呢,呵呵,大人請便,小女子還要待上一回兒”,拓拔嫣然綻顏笑道。

“啊,那麼……本官告辭了”,楊凌也顧不上欣賞竹林人獨立,美女夜吹簫了,急急忙忙轉身便走,拓拔嫣然淡定自若,舉簫就脣,又沉浸在優美的景色和音樂的和絃之中。

楊凌走着,還不不放心地扭頭回望,見拓拔嫣然自娛自樂,一副心無旁鶩的模樣,腳下地步子才輕鬆了許多。

拓拔嫣然用眼角餘光瞄着他的神情舉動,心中暗暗好奇:“這位欽差到成都來到底有什麼大事呀,本來自吹自擂地討好我,不想牛皮吹大了,反把自已嚇成這副模樣,呵呵……”

湖邊曲徑踏上去,腳下竹橋一沉,楊凌心中一鬆:“成了,這一句話足矣!”

這望竹別居里,可沒有一個庸人,四川無涉外戰事,無貪腐巨案,互市、開海全不沾邊,可是前兩個月剛剛換了控制一省兵馬地都指揮使。一來就忙着調動遷徙各地駐軍將領。

如今又來了我這個監督百官、專門負責察證造反之事的內廠廠督,口稱肩負機要重任,要是把這些事串起來,還猜不出我幾分來意,心中有鬼的人還不明白我針對地是誰,那簡直比大棒槌還大棒槌了。

天下女子鮮有不好奇的。現在既引起了拓拔小姐的好奇心,她必會對閨中膩友提起,只要滬縣縣主知道,就會傳入惠平郡王耳中,然後……就是蜀王……

楊凌了了心事,一身輕鬆,回到竹亭正想重再繼續自已招攬人才地大任,卻發現李儀賓、王縣令、楊慎和借酒澆愁的盧士傑正推杯換盞,酒酣耳熱,只是不見了那位朱玄衣。

月下玄衣。移動如影。

朱讓槿走到拓拔嫣然地身後,靜靜地負手而立,微闔雙目悠然聽她吹奏完一曲,才微笑道:“簫性清虛淡遠。清是清靜無爲,虛是虛無縹緲。淡是心性淡泊,超凡脫俗、情寄山水。常人吹簫,總脫不了這個意境。嫣然這一曲《江南吟》,卻已超越了簫這一樂器本身的禁錮,閉目聽來。讓槿眼前如見粉牆、雨巷、油紙傘,丁香、少女、悽迷沾,小橋流水。江南人家,天籟之音吶。”

拓拔嫣然回身笑道:“你纔來呀?剛纔我以簫聲喚你,你沒到,卻引來了你讚不絕口的那個楊大人,呵呵,楊呆子可沒你會哄人,說來說去也只會說些什麼清冷仙音。這種俗人,以爲把女人誇成天上地仙子,就是沒大的讚語了。真是俗不可耐!”

朱讓槿無奈地笑道:“你呀,又在背後貶低人家。早說了楊大人不擅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他的政論能有如此卓見,想必就是因爲學究專一吧。”

拓拔嫣然不屑地撇撇嘴,忽地想起一事,說道:“對了,方纔那位楊大人神魂顛倒,只顧對我吹噓賣弄他的權勢本領,曾說……”

拓拔嫣然對他敘說了一遍,朱讓槿臉上恬淡的笑意攸地不見了,他神色凝重地思索了一會兒,又仔細追問了一遍兩人交談地全部過程,包括楊凌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色,甚至說話的語氣。

拓拔嫣然重複了一遍,然後追問道:“怎麼了,發生了什麼大事?”

朱讓槿不想讓她擔心,他搖了搖頭,仔細想了半晌,還是覺得這事針對父王的可能更大,可是父王一直安份守已,先皇在世時還曾對他大加褒獎,朝廷是出於什麼目的對付他?

是有人造謠父王欲反還是新皇想要削藩?削藩會先挑最忠於朝廷、最恭順地藩王下手嗎?那豈不是比建文還要愚蠢,可能嗎?

朱讓槿也是絕頂聰明地人,可是越聰明的人越的便也越複雜,朱讓槿想了種種可能,甚至包括朝廷要對西藏用兵。這樣毫無依據的猜測,讓他心裡越想越亂,千頭萬緒摸不着一點線索。

朱讓槿沉思良久,才道:“回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送走了欽差,我們也即刻趕回成都,抄小道,趕在他前邊。”

拓拔嫣兒情知事態嚴重,心中也略摸猜到了幾分,忙頷首道:“好,發生了什麼要緊事?”

朱讓槿搖了搖頭,語氣沉重地道:“我還不知道。父王沉痾已久,病體沉重,不能讓他多擔心。王兄代行蜀王之職,目前正在處理都掌蠻意圖叛亂之事。

這些年巴蜀一直騷亂不止,全被父王恩威並施平息在本地,蜀賢王之名,是那麼好得的嗎?如今都掌蠻人佔據凌霄城,稍有舉動就是雲貴川三省皆驚,父王重病,王兄正在處理這件大事,分不得神。所以……今日這件事出得你口,入得我耳,萬萬不可再讓第三人知道了!”

“這件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萬萬不可再讓第三人知道了!”一身當地土人打扮地李大義對柳緋舞慎重地說道,然後體貼地替她披上一件衣衫,柔聲道:“夜裡有寒氣了,披上些。”

柳緋舞幽幽地嘆了口氣,彷彿吐盡了一腔的辛酸。她疲乏地閉上雙眼,半晌才道:“我當然不會讓第三個人知道,我除了你,何曾見過第三個人?”

十七歲的女孩兒,如今再不復當年做官宦小姐時地模樣:淡妝麗雅,膚色粉膩,眉黛微顰,姣楚可人。如今的她,臉色臘黃,蓬頭散發。只有一雙眼睛大大的,依稀可見當初美麗地風采。

相依爲命的父親過世,她又被關進大牢,身心已飽受折磨。李大義聞訊悍然返回大同城,殺官劫囚將她救出來後兩人就顛沛流離。到處流浪,一直過的是擔驚受怕的日子。

柳緋舞的父親是被自已人殺人滅口,昔日的聖教教主已成了她地殺父仇人,她又怎麼甘心跟着李大義走?兩人一路逃一路鬧,終於鬧的李大義兇性大發。氣怒交集之下對她施以強暴,誰料李大義清醒後雖後悔莫及,可是隻這一次。柳緋舞便珠胎暗結,懷了他的孩子。

女人到了這一步還能怎麼辦?慢慢的,柳緋舞也接受了他地說辭:身爲聖教弟子,就得隨時準備犧牲。父親落在朝廷手中,不外乎點天燈、五馬分屍,死在自已人手中,至少還落得一個全屍。

然而柳緋舞畢竟養尊處優,從來沒有吃過苦,縱然想死心踏地的跟他過日子。又怎受得了這般天天不得安寧的日子?今天,李大義再次帶着她逃出剛剛建成不久的家,她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身子依然嬌嬌怯怯,柔宛如柳,小腹還沒有隆起來,可是昔日俊俏過人,膚光賽雪的嫩頰,在月光下,卻是那樣地蒼白,還有些粗糙。

李大義想到這裡忍不住也是一陣心酸,他攬住了柳緋舞,柔聲道:“你現在知道我父親爲什麼大光其火,甚至命令全教上下不得對我施以援手,一定要我帶着你去總舵總受教規懲罰的原因了吧?”

他貼着柳緋舞有些削瘦的臉頰道:“因爲父親早已決定由我擔任少教主,可是兩位兄弟各有派系,父親擔心貿然立我會造成本教的分裂。他讓我去大同,就是想讓我擁有刺殺正德的大功,這樣立爲我少教主,兩個兄弟也沒話說了。他在江南本來都給我安排好新地身份了,我聽說你出事,立即帶着親信飛馬趕回大同,劫牢時又弄的死傷慘重,父親自然大怒。現在官府畫影圖形,舉國通緝,教裡又不許收留我們,你我在一起目標又明顯的不得了,我才帶你……苦了你了,緋舞。”

柳緋舞現在也說不上對李大義是種什麼感覺,他是自已腹中孩兒地父親,是自已的夫婿,又是直接造成父親死亡的元兇之子。可是自已雖是被他強暴**,李大義對她的專一和深情,柳緋舞卻是心知肚明。

所以她有時恨有時愛,有時厭惡,有時又依戀,情腸百轉,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兒,短短數月間已體會了情場上愛恨情仇種種滋味。

聽到這兒,她想起李大義悍然衝入巡撫大牢,掌中一柄狹鋒單刀,如同瘋虎一般,硬是從蜂擁而至的獄卒們當中殺出一條血路,把她救出天牢,不禁反手握住了他的大手,身子偎進了些,感受着依靠和溫暖。

她柔弱地道:“這片竹林如同仙境,我們住的不是好好的麼?爲什麼又要走?現在還好些,等我地身子漸漸不方便了,那時該怎麼辦呢?”

李大義緊了緊她的手,說道:“緋舞,今日有大批官兵來到我們住處附近的山下,我怕是對我們不利的人,所以潛去探看。結果官兵中竟然有高手,一等一地高手,我不知道他們有幾個這樣身手的人物,所以不戰而逃。但是強敵爲鄰,我終究放心不下,於是繞了個大圈子。向下莊餵馬的僕役們詢問,這才知道是誰來了!”

柳緋舞聽出他語氣有異,忍不住從他胸前擡起頭來,睜着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問道:“是誰?”

李大義嘿嘿笑道:“還能有誰?就是咱們彌勒教的老相好,毀了咱們屠龍擾政,亂中取國大計的楊凌楊大候爺!”李大義地眸子黑的發亮,幽深凌厲的光芒好似擇物待噬的惡狼。

柳緋舞察覺出危險的氣息,忍不住一把握緊他的手,顫聲道:“子豪,你……你要做什麼?那個人太可怕了。你不要和他鬥,萬一你有個好歹,我怎麼辦?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李大義的眼神轉爲溫柔,低聲道:“傻丫頭,我本想待你生下孩子。再待你回聖教,我爹再嚴厲,他的親孫兒都有了,他還忍心傷害你麼?不過……”

他的目光投向蒼茫地夜色,幽幽地道:“我與少教主的寶座也就從此無緣了。現在是個機會。如果能替聖教除去楊凌這個大仇人、大對頭,足以將功補過,我還有問鼎教主之位的機會。這件事值得冒一次險。”

“不不,求你了,不要想什麼教主了,子豪,我們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吧,我再也不想這麼擔驚受怕了,就算爲了我,爲了我們的孩子,走你了子豪。”

“正是爲了你,爲了我們的孩子,我才一定要搏一搏!”

李大義豪氣干雲地道:“我堂堂大好男兒,豈是庸碌一生地材料?又豈能屈居人下,供人役使?我做了教主,我們的孩子便是少教主,將來很有可能就是全天下的皇帝!皇帝呀,千秋萬載,唯我獨尊的皇帝,這個誘惑值得付出任何犧牲,冒任何風險!”

看到柳緋舞又似焦急又似恐懼的目光,李大義忽然欣喜地道:“緋舞,你不再怨恨我了?放心吧,我可不是個糾糾武夫,機會來了,我就要去碰碰看,但是沒有萬全地把握,我決不會出手。

不出手,我永遠還有機會,一旦失手,可能就此萬劫不復,這是我爹掛在口頭上的話,也是我做事的宗旨,你就放心吧。”李大義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睡吧,緋舞,明早繼續趕路,我找個安全地地方把你安頓下來,然後就趕去成都,無論有沒有機會,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一定會活着趕回來見你!”

他不容置疑的語氣使柳緋舞無法再說出反對的話,那充滿自信的話又給了旁惶無依的她一些信心,柳緋舞凝視着自已的男人,許久許久,終於緩緩點了點頭。

難怪青城狂士狂,越自卑的人越自戀、越高傲,還真是一點不假。他的三個朋友,一個是王子,一個是大學士之子,一個是進士出身、皇族的儀賓,盧士傑不狂一點,弄一個狂鬥士外殼武裝自已,怎麼跟人家比呀?

楊凌被劉大棒槌扶着,頭重腳輕地往自已住處走,一邊走一邊琢磨着。現在他就是不喝酒也暈了,朱玄衣竟是蜀王第二子,這真是打破頭也沒想到地事情。

藩王及其直系親族不得和朝中大臣私自結交,否則以謀反論,這也就難怪朱玄衣報其號而不報其名,最後還是靠李安暗示自已,才點明他的身份了。他雖是蜀王庶子,但是親疏遠近仍然遠非李安這種八竿子打不着的皇族外戚可比,自然該有所顧忌。

可惜,可惜這樣一個人才,卻囿於身份,不能爲朝廷所用。可喜的是,他和那位拓拔小姐關係匪淺,女人再清高自傲,在心上人面前話總會多一些的。自已支唔其詞的異狀她肯定要對朱讓槿提起。以朱讓槿地精明才幹,不懷疑自已是來查辦蜀王的纔怪,這樣打草驚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下一步,就要看藏在青羊宮裡扮活神仙的蜀昭王朱賓瀚,聽到朱讓槿的稟報做何反應了。任是他再如何陰險狡猾,城府深重。涉及謀反、抄家滅族地大事,他也不可能沉住氣不做任何應對,那時自已的機會就來了。

楊凌思索着進了房間,往清涼的竹榻上一躺,窗外送來一陣清爽的風,真是周身舒暢。他愜意地擺手道:“給我砌壺茶晾在桌上,然後就去歇着吧。”

劉大棒槌答應一聲,爲他沏上茶閃身走了出去。

房中的燭火沒有熄,楊凌躺在竹蓆竹枕上又出神半晌,這才從腰間解下條特製的皮帶。帶着那柄上膛的火槍“吧嗒”一聲丟在一邊,坐起身來正想喝幾口茶然後入睡,忽然門扉一響,一個細細的聲音道:“楊大人,睡了麼?”

楊凌的手攸地伸出去摸到了那柄火槍。悄悄打開了釦子,把槍握在手裡,沉聲問道:“是誰?”

四周布有他的親兵侍衛,全是固定崗哨,外圍又有伍漢超指揮着狼兵四下巡邏。按理說不會有什麼危險,不過小心無大錯。

楊凌定睛向門口瞧見,只見宋小愛啓開一條門縫。烏溜溜地眼珠四下一轉,鬼頭鬼腦地悄聲道:“大人,我進來啦”,說着一閃身進了房間,躡手躡腳地走了過來。

楊凌知道宋小愛和小伍兩情相悅,知道她絕對沒有向自已投懷送抱的意思,但是孤男寡女夜處一室,宋小愛的行動又太過詭秘,他的一顆心還是忍不住怦怦地跳了起來。

宋小愛走到了面前。楊凌不自在地縮了縮身子,只見宋小愛彎下眼,笑眯眯地道:“大人要睡了吧?我只問一句話就走,你說烏龜爲什麼會從天上掉下來,砸在一個禿頭腦袋上呢,是不是被狂風捲上去的?”

“啊?”楊凌哭笑不得,他只好嚥了口唾沫,對這位好奇寶寶簡要地回答道:“這是一件真事。因爲兀鷹捕捉了帶硬殼地食物,就會從高空投擲下來,用石頭把它摔碎,然後啄食裡邊的肉。兀鷹錯把那位大人物的禿頭當成了石頭,就把抓到的烏龜一下子扔了下來,結果把他砸死了。”

宋小愛笑的前仰後合,樂不可支地道:“世上竟有這樣地倒黴蛋,這種離奇的死法可真窩囊,呼呼呼,弄明白了,這下我總算能睡着覺了。”

她喜孜孜地走到門口,忽又笑眯眯地回過頭來:“要是小伍問你,大人可千萬別告訴他。”

楊凌啞然失笑,他喝了杯茶,回到竹榻上躺下,手指觸到那柄火槍,心中突發奇想:“離奇倒黴的死法?這種剛研製出來地燧發手槍,保險不太好用,阿德妮佩槍時槍口瞄向前方腳下,我爲了貼身內藏,槍口緊貼身子,坐下時槍口抵着小腹,這也太危險了。虧得宋小愛這一問提醒了我,要不然一個不小心把自已幹掉,那可真是既離奇又窩囊了。這趟四川之行,我不是在和人鬥,是在和命鬥,和冥冥中註定我僅有兩年陽壽的陰神爭,這危險,還真指不定從哪兒來,不行!我必須小心一切可能的危險,外部的、內部的、意外的……”

三更天了,燭火不息,楊凌穿着小衣坐在桌前,桌上擺着一件軟甲、兩筒袖箭,手裡拿着一把火槍,比比劃劃的正不斷試圖找出各件武器的最佳安全擺放位置。

宋小愛房中,月光穿窗而入,如霧如紗。已得到答案的她,腰間搭着一條薄衾,身子蜷縮如貓,睡夢中露出恬甜地笑意,隱隱的還有輕微的小呼嚕……

第433章 王見王第67章 不務正業第299章 戰前喜報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389章 幾回月下敲金鐙第265章 我要殺人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75章 恩威並施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50章 一團和氣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35章 伏兵四起第92章 皇莊風雲第394章 殺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433章 王見王第292章 竹林求賢0193 知音難妥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150章 我攻你受0195 兩難境地第290章 遙相出招第262章 星星之火第159章 兵馬未動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274章 偷得浮生半日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399章 兩虎爭食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21章 心若有靈第91章 定計除奸第301章 君也高才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340章 滿堂皇后0107 經筵之談第24章 瘋魔棍法第433章 王見王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229章 只待東風第287章 三戰定君臣(上)第377章 運籌第32章 暗表情衷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8章 惹上官司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393章 鴻毛第198章 同牀異夢第422章 飛蛾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9章 家有賢妻第71章 儆猴熬鷹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385章 脣槍暗箭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466 三個條件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153章 柔情蜜意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西洋教士第55章 西洋教士第377章 運籌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217章 人性本惡?第149章 斬首奪營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375章 十面埋伏第197章 橫的怕愣的第90章 焦芳用計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47章 洞房傳道第192章 代王納妃第203章 欲加之罪第18章 除夕烽火
第433章 王見王第67章 不務正業第299章 戰前喜報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389章 幾回月下敲金鐙第265章 我要殺人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75章 恩威並施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50章 一團和氣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35章 伏兵四起第92章 皇莊風雲第394章 殺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433章 王見王第292章 竹林求賢0193 知音難妥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150章 我攻你受0195 兩難境地第290章 遙相出招第262章 星星之火第159章 兵馬未動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274章 偷得浮生半日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399章 兩虎爭食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21章 心若有靈第91章 定計除奸第301章 君也高才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340章 滿堂皇后0107 經筵之談第24章 瘋魔棍法第433章 王見王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229章 只待東風第287章 三戰定君臣(上)第377章 運籌第32章 暗表情衷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8章 惹上官司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393章 鴻毛第198章 同牀異夢第422章 飛蛾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9章 家有賢妻第71章 儆猴熬鷹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385章 脣槍暗箭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466 三個條件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153章 柔情蜜意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西洋教士第55章 西洋教士第377章 運籌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217章 人性本惡?第149章 斬首奪營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375章 十面埋伏第197章 橫的怕愣的第90章 焦芳用計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47章 洞房傳道第192章 代王納妃第203章 欲加之罪第18章 除夕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