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蒸汽時代

第181章 蒸汽時代

在炎炎烈日下,朱元璋與朱雄英在宮人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內廷兵仗局,路上還遇到了今日同樣進宮來的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

兩人經過這段時間的中藥調養和戒除不良嗜好,現在身體看着都好了不少,精神頭也足了,不似一開始或是膽小如鼠或是行如喪屍的狀態了。

“拜見父皇!”

見禮後,兩人好奇地打量着,卻又不敢問朱元璋打算去哪。

朱雄英解釋道:“要去內廷兵仗局看看新玩意。”

夏日的陽光無情地炙烤着大地,連空氣都彷彿被烤得扭曲變形,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這兩人的求知慾,想說的話就差寫臉上了.啥新玩意?帶我們一起去唄,我們不嫌熱。

朱元璋看着這倆兒子,也頗有些哭笑不得,都二十好幾了還跟小孩似的好奇。

不過,帶他們看看也沒什麼。

朱元璋一人給了一腳,然後道:“跟上。”

很快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就抵達了位於宮城外圍的兵仗局,一進入兵仗局,他們便被空地上的蒸汽機吸引住了。

兵仗局的主管太監和少監們,已經接到了皇帝要來查看的詔令,因此提前把蒸汽機擺了出來,同時整整齊齊地列隊迎接皇帝一行人。

在衆人的眼中這臺蒸汽機雖然看起來有些粗糙,但卻散發着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彷彿是一頭沉睡着的巨獸一樣。

朱元璋目不轉睛地盯着蒸汽機,臉上的表情也很肅然從元末亂世一路殺將出來,他見證了無數的大風大浪,但眼前的這臺機器,顯然將會成爲一個新時代的曙光。

畢竟,蒸汽機的模型從陰陽炁海里掉下來他是親眼見過的,而蒸汽機的作用他也有所瞭解根據大孫所說,這東西能夠裝在車船上,還能給礦場抽水,還能帶動紡車織布,可以說是妙用無窮。

不過知道歸知道,大明自己成功仿製這一步,卻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間,根據工匠們所說,光是找能夠讓蒸汽不外泄的材料,就找了不下數十種,包括魚膠、皮膠、膩子、羊毛、鵝毛、獸皮.反正能想象到的,都找出測試了,而最後才測試出完美的膠體。

——杜仲膠。

杜仲是一種樹,廣泛分佈在秦嶺-淮河這條線上,其中秦嶺裡的杜仲樹最爲繁多,當初朱雄英其實也遇到了,只是他沒注意而已。

這種樹的樹葉、樹皮和果皮中均富含一種白色絲狀物質,也就是杜仲膠,這種膠的密封性極佳,完全可以代替天然橡膠來給蒸汽機進行密封,實際上這也是華夏得天獨厚的寶貴財富,放眼整個世界,九成五的杜仲樹都在華夏。

因此,大明展開工業革命的基礎條件,其實是不差的,畢竟萬里大國,煤鐵啥的礦產資源雖然品質差點意思,但總量足夠,最多就是運輸的時候多消耗些人力物力,但大明又何曾缺乏人力物力了?只要不是濫用於帝王私慾,而是把人力物力用在正經地方,那絕對是能讓大明引領下一個時代潮流的。

“不容易啊。”

朱元璋摩挲着這個鐵質蒸汽機,也是感嘆。

大明現在沒有批量製造鋼的能力,或者說沒有把鐵水加熱到一千五百度以上的能力,雖然可以通過手工鍛打脫碳獲得鋼材,但考慮到蒸汽機需要批量製造,而對於蒸汽機來說,鐵和鋼這兩種材質雖然性能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並不算特別大,沒到接受不了的地步,故此,這些蒸汽機都是由鐵製成的。

朱雄英站在一旁,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沒有比他更清楚這臺蒸汽機的意義了,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大明走向工業化的最重要一步。

下一個時代是什麼時代?是工業時代!

而蒸汽機就是工業的心臟。

發展商業,無論發展成什麼地步,就算把金融玩出花來,也不可能左腳踩右腳上天,這是物質的客觀規律。

但是工業可以。

因爲工業不同於商業,工業是真真正正能夠創造出物質財富的。 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這個時代,說實話,在土豆紅薯玉米等作物的加持下,養活人口是絕對沒問題的了,既然倉稟充實,那麼自然要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從農業國,進化成工業國。

任何一個讀過近現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工業國和農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工業國打農業國,那就是徹徹底底的降維打擊,而誰先踏入工業國的門檻,誰就能主導全球。

而眼前的這臺整機器,就是這扇大門的鑰匙。

“皇爺爺。”朱雄英肯定地說道,“有了它,我們可以開啓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工業化的時代。”

朱元璋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着蒸汽機。

而身旁的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則是一臉茫然,直到蒸汽機被“轟隆隆”的啓動。

他們看到了那根不斷轉動的皮帶,聽到了那呼嘯的蒸汽聲,感受到了那股澎湃的力量所帶來的地面震顫。

恍惚間,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好像覺得,這個世界貌似有點陌生了。

而對於朱元璋來說,現在他清晰地看到了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而他的大明,也將在這場變革中煥發新的生機。

或許,大孫說的是對的,工業,同樣能夠跟農業一樣創造出真正的財富,而這些東西如果牢牢地掌握在手裡,那麼將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過了許久,朱元璋才緩緩轉過身來,看着朱雄英說道:“英兒,你做得很好,這臺蒸汽機將會是咱們大明未來的希望。”

朱雄英聽到爺爺的誇讚,心中充滿了激動。

在此之前,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要把大明引向的這條新路是正確的,而現在蒸汽機既然能夠本土化,那麼以後可以說是有了無限可能。

不過兩位藩王還雲裡霧裡呢,膽子相對大些的魯王朱檀忍不住問道:“父皇,這東西到底是幹嘛的?”

朱元璋微微擡手,示意讓朱雄英解釋。

朱雄英對着兩位叔叔行禮後說道:“這東西就相當於人的心臟,是用來供血的,有了這東西以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想想,如果將其用於紡織業會帶來什麼變化?蒸汽機帶動紡車,那織布的速度將會大大提升,紡織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而且這種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提高紡織品質量的同時還能降低僱傭人的花費,物美價廉的東西,能夠在四海之內做到貿易無往而不利。”

見潭王和魯王還是不太理解,朱雄英繼續說道。

“還有,我們可以利用蒸汽機來拉動車輛或是船隻,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整個大明都建立起由鐵軌和木頭組成的鐵路網絡,然後用蒸汽機作爲動力,引領火車在鐵軌上飛馳,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景象?這樣的交通方式不僅速度快,而且載重量大,將極大地促進大明各地的交流和發展。”

“不止如此,蒸汽機還可以裝在船隻或者軍艦上,現在海上的船隻都是靠風力和人力划槳、搖櫓這些方式來前進的,遇到逆風幾乎就是寸步難行,但是如果我們把蒸汽機裝上船用螺旋槳推進,那我們的輪船將能在海上自由馳騁,這是多大的優勢?”

潭王朱梓和魯王朱檀,他倆聽着朱雄英激情澎湃地描述蒸汽機的未來應用,然而在他們的臉上,卻顯現出了一種迷茫與困惑交織的複雜表情。

沒辦法,他們從小培養的認知裡面,就沒有這些東西,或許對於傳統的東西他們瞭如指掌,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蒸汽時代”,他們卻感到了不可避免的陌生感。

而統治階層,其實最厭惡的就是未知的陌生感,畢竟統治者最大需求就是穩定。

不過正是因爲有着朱雄英的存在,大明的統治階層,現在已經見識到了這些新鮮事物的好處,所以對於這種新玩意都不太抗拒了。

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78章 下下籤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83章 長夜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30章 藍玉案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83章 長夜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
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78章 下下籤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83章 長夜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30章 藍玉案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83章 長夜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