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

正如符安東所言,你王培安是奉旨行事,難道自己這些人就不是了?

既然都是奉旨做事,且甘肅官員還肩負着平叛重任,自然可以不理你王培安查案。

當地方官放下顧慮,齊心對抗王培安時,後者一個人的力量就捉襟見肘了。

朱景洪卻預料錯了,王培安並無氣餒跡象,而是繼續進行着明察暗訪。

六月初五,朱景洪隨寧煥祥繼續北上時,王培安選擇留在武威繼續查案。

爲了保證他的安全,朱景洪專門留了二十名侍衛給他,也算是盡到了師徒之情。

所以在分別的時候,王培安還格外鄭重的向朱景洪道謝,這是他第一次受到外人支持。

很快又是幾天時間過去,當朱景洪已靠近嘉峪關時,王培安這邊也有了重大發現。

這次他並未直接動手,而是將情況彙總成奏章,並將其直接發往了刑部。

既然這邊的人集體不配合,他就把事情捅到天上去,到時候自會有人來料理此事。

地方上的實情讓王培安觸目驚心,官府壓榨之甚已讓民壯怨聲載道,以至於民怨隨時都可能爆發出來。

所以無論正國法還是顧大局,這些事他王培安都得管。

六月二十三,王培安的奏疏終於進了通政司,當天下午便被轉入內閣,被擺在了次輔陳錦昀的案頭。

如今西北一應軍需調配,都是由陳錦昀來協調,由此可見朝廷對此戰的重視。

也只有足夠分量的人物,才能充分協調朝廷和地方各省資源,以保證西北後勤的充足供應。

這是個很龐雜的差事,所以陳錦昀每天大批量的票擬,每日奏疏至少要看兩百道左右。

王培安未在西北任職,意味着他奏疏裡所言與實務無關,陳錦昀甚至連看都不太想看。

可朝廷有制度,送進內閣的奏疏都得票擬,哪怕只是“知道了”三個字。

沒辦法,陳錦昀只打算粗略看一遍,可當他只讀了前面的兩端,他整個人頓時就來了興趣。

幾分鐘後,他將整份奏疏全部看完,臉上竟露出了一縷笑容。

只見他提起筆來,仔細斟酌後票擬道:“軍需供應,關乎平叛成敗,既有貪腐引動民怨,便當委派朝廷重臣巡視,嚴查不法以保地方安定。”

這就是陳錦昀擬出的意見,可當他把票擬附上奏本時,卻將奏本放到了最下面。

大概一個時辰後,最後五十本奏疏批覆完成,太陽也到了落山的時候。

批好的奏疏被中書學士們拿走,接下來會把東西送到司禮監。

除了例行批覆的票擬,司禮監會挑選出其中重要奏疏,遞到幹清宮呈皇帝御覽。

陳錦昀之所以要將奏疏放在最下面,是因爲這樣皇帝明天才會看到,今晚就是他充分準備的時間。

三月前升任戶部侍郎的蘇文鑑,便是前任甘肅布政使,此人乃是趙玉山的門生,受其破格提拔才得以升遷。

爲了自己的革新大業,趙玉山使了許多非常手段,尤其是在人事任命上各種“任人唯親”。

王培安的這道奏疏,雖然說的是甘肅的極度腐敗,但陳錦昀看到的則是打擊趙玉山的機會。

三位內閣大學士,下午趙玉山去了戶部,三輔鄭志清今日休沐,所以出了值房後陳錦昀是獨自離開。

倒不是內閣只有他一人,而是其他中書學士們沒資格與他同行。

…………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朱鹹銘在幹清宮看到了王培安的奏疏,這讓他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讓他格外的氣憤的,不是甘肅百姓的苦難,也不是甘肅官員的貪婪,而是作爲皇帝耳目的錦衣衛從未上報。

其他人不忠可以接受,錦衣衛作爲家奴也不忠,則是朱鹹銘無法接受的事。

所以在看陳錦昀票擬意見時,朱鹹銘吩咐道:“傳旨南鎮撫司,錦衣衛甘肅千戶所百戶以上,全部革職查問……在任千戶以瀆職誤國之罪,斬首傳示錦衣衛各千戶所!”

換句話說,這位甘肅千戶皇帝親自定罪問斬,可以省去南鎮撫司不少功夫。

而這道諭旨一下,甘肅千戶所可以說將經歷換血,還不知有多少人會牽連其中,罷官殺頭乃至於抄家。

“是!”程英小心回話,他知道皇帝此刻已是怒極。

見皇帝沒有繼續說話的意思,程英方纔轉身走到廳外,招來小宦官吩咐皇帝口諭。

而此時暖閣內,朱鹹銘已在查看陳錦昀的票擬,看完之後他已皺起了眉頭。

一番思索之後,他的神色越發冷峻起來,最終想要提筆寫些什麼,可他最終又放下了筆。

他知道陳錦昀別有用心,可人家佔據正義無可指摘,作爲皇帝他也不好直接否決。

但他也知道眼下甘肅不宜大動干戈,否則只會引出更大的亂子,對西北平叛只會更加的不利。

既不能否也不能準,那麼他就只有一個選擇,便是將票擬打回內閣重新討論。

而所謂的重新討論,其實就是轉移矛盾,甘肅怎麼辦姑且不論,朝廷上先戰一番再說。

想到這裡,朱鹹銘多少有些難受,他才把兒子們的爭鬥按下去,這邊內閣又將捲起更大風暴。

金陵清丈將行,西北大戰將起,這樣關鍵時候朝內兩大派系卻要內鬥,朱鹹銘又豈能不感到難受。

他當然可以突破規則,憑藉皇權把事情壓下去,但這樣做會導致朝臣的爭鬥會由明轉暗,更加不利於他掌控局面。

皇帝批閱完畢後,王培安的奏疏被單獨送回了司禮監,而後掌印太監呂通奉旨將其送回內閣。

文淵閣內,三位內閣大臣齊聚一堂,此刻趙玉山正在翻看奏疏內容。

前後看完之後,他便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更明白了陳錦昀的目的。

此時他終於明白,爲何今日陳錦昀會提前叫一衆黨羽前來,顯然就是在這裡等着自己。

當然了,這裡的黨羽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最低的也是侍郎一級,絕對的位高權重。

沒等趙玉山說話,這邊陳錦昀便開口道:“甘肅之地重要非常,想來聖上也感事情嚴重,故讓內閣重新計議,以求周全!”

有他起了頭,禮部尚書楊錦堂便接話道:“我以爲陳閣老所言甚是,甘肅官員腐敗如此,簡直觸目驚心……是該嚴查才行!”

他的話音落下,吏部侍郎申國楨便接話道:“這些碩鼠鉅貪,敗壞綱紀國法,確實應該嚴懲不貸,一查到底!”

在場幾人七嘴八舌說着,趙玉山也緩緩放下了奏本,心裡卻想着王培安這個人。

王培安雖只有從五品,掛着禮部員外郎之銜,但其事蹟趙玉山也有所耳聞。

在趙玉山看來,王培安雖然爲官多年,卻仍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可貴的事。

畢竟王培安這樣的人,朝廷內外確實很少見。

他初入官場時也跟王培安一樣,只是碰壁後他就懂得了變通,纔有了今日禮絕百官的際遇。

也正因一路走上絕巔,趙玉山才更加的明白,王培安能堅守本心何等不易,所以他還很欣賞此人。

可今天,就是這個讓他欣賞的人,卻給他帶來了極大麻煩。

但趙玉山並不埋怨王培安,此刻他只痛恨自己那得意門生,現任戶部侍郎蘇文鑑。

蘇文鑑從去年開始多次來信,說陳錦昀主管軍需調配後刻意讓他難堪,所以這廝一直請求調離甘肅。

考慮到蘇文鑑的難處,加之如今是用人之際,趙玉山便將其提拔到了戶部。如今他才知道,自己是被這個混賬騙了,哪裡是陳錦昀給他難堪,完全是這傢伙自己不乾淨纔對。

然而,現在不是論對錯的時候,而是不能讓步的派系之爭。

即使蘇文鑑有錯有罪,無論是從平叛大局還是派系利益出發,趙玉山都得想辦法保住他。

此刻面對衆人發難,趙玉山並未着急表態,而是看向了三輔鄭智清。

無視陳錦昀等人的叫囂,趙玉山開口道:“鄭閣老,此事你怎麼看?”

作爲內閣大臣,鄭智清很清楚現在是什麼局勢,他其實也想以大局爲重。

但他知道,如果自己開口聲援趙玉山,必定會被清流上下攻訐,反倒可能會成爲鬥爭的角力點。

陳錦昀等人收拾不了趙玉山,給他這位三輔難看卻很容易。

相較於這兩位,入閣時短的鄭智清根基太淺。

“此事要慎重計議,有貪腐就一定要深究,但也要體悟聖意!”

“要以甘肅實情因地制宜,兼顧大局考慮長遠,既要……”

鄭智清還在繼續說着,聽起來什麼都說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聽他嘮叨了一陣,陳錦昀實在忍不住,於是答道:“鄭閣老,現在不是說官話的時候,時間緊迫……我們得議出具體章程!”

“咳咳……確實如此,確實如此啊!”鄭智清答了一句,然後就沒有再說話的意思。

趙玉山當然不可能逼迫他,於是他第一次正面迴應道:“此事重大,內閣應當叩見聖上,御前集議方有公論!”

趙玉山把議事範圍限定在了內閣,意圖祛除陳錦昀當前人數優勢,這點兒手段又豈能瞞住陳錦昀。

“此事着實關乎重大,我倒覺得不止內閣,六部九卿都該參與廷議,如此才稱得上是公論!”陳錦昀笑着說道。

趙玉山想平息事態,陳錦昀就要想方設法把事情搞大,即使最後不能打擊到對方,也能影響其聲望和名譽。

“聖上是讓內閣計議……”趙玉山肅然答道。

“內閣提議六部九卿公議,難道不可以?”

陳錦昀話音才落,就聽禮部尚書楊錦棠笑着說道:“蘇文鑑是趙閣老的得意門生,閣老有迴護之心……也屬人之常情!”

立刻又有人接話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經這麼一說,趙玉山便被動了。

若他執意把議事範圍限定在內閣,就坐實了袒護門人的指責,接下來人家就能攻擊他本人了。

“諸位……趙閣老公忠體國,想來不會徇私枉法!”陳錦昀臉上笑容更甚。

趙玉山也露出了笑容,只聽他笑着說道:“伱們既要公議,我看也不必僅限於六部九卿,六部郎中和都察院僉都御史以上,外加六科給事中和五寺堂官都可參與!”

既然擴大議事範圍無可避免,趙玉山乾脆多拉了一些人進來,爲的是爭取中間派來取勝。

“今日將情況通報給參會衆官,議事則暫定於明日上午,陳閣老可有異議?”

“可以!”陳錦昀泰然自若。

“鄭閣老?”

“可以!”

“那好……我這便跟聖上請旨,你我三人共同署名吧!”

等於說,廷議的時間就定下來了,只需得到皇帝確認即可。

三位閣臣共同擬票簽押後,王培安的奏本返回了司禮監,最後由呂通親自送到了御前。

“趙玉山還是太斯文了……”

聽到這話,呂通斟酌後答道:“此事他也有難處,終究是被人拿了短,所以才違了陛下心意!”

朱鹹銘又問道:“從去年到了現今,他提拔了那麼多人,有多少是跟蘇文鑑一樣?”

“這……只怕不止一個!”呂通說了句廢話。

把奏本放到一邊,朱鹹銘收拾好心情後,又看起了其他的奏本。

朝堂上下爲廷議做準備時,上林苑的御田內朱景淳兄弟二人,已把最後一筐麥子裝進口袋。

到此,他們的勞作生活畫上了句號,二人此刻相擁喜極而泣。

“十四哥,總算是忙完了!”

“十五弟,咱們兄弟……總算能解脫了!”

見他二人激動至此,旁邊的宦官們都憋着沒笑,他們不忍也不敢破壞這哥倆的好心情。

待這二人感慨完畢,便見朱景淳走到近前,對其中一名太監說道:“劉公公,我們可以離開了了吧?”

“如今收穫完成,二位殿下自是可以離開,您二位的袍服都已備好了!”

到今年六月,他二人已先後滿十六歲,並在一個月前完成了封王儀式。

朱景淳受封青陽王,朱景浩受封靜海王,並分別得到了郡王賜服。

只是儀式結束後,這兩人又被送回了上林苑,連自己的王府都沒去過。

然而到了今天,他兩人的苦日子結束了,終於到了享受美好人生的時候。

他倆換好衣袍後,便乘轎子往皇宮趕去,依禮他二人得去幹清宮謝恩。

然而朱鹹銘沒工夫見他們,二人只在殿外磕了頭就走了,他們還得回承明院去收拾東西。

而此時他倆各自的母妃,已在承明院那邊等着,想在臨別時多囑託他們幾句。

雖然同在京城,可在朱景淳二人出宮後,想再見到自己生母就不容易了,非得皇家重大慶典才能相見。

他倆要出宮歸府,兩座郡王府的太監侍女們,也在認真準備着迎接主子。

襄王府內,寶釵坐在同心殿內,在她面前站着兩名女官。

“既然備好了東西,你們就先送過去,別忘了轉達王爺的話!”

兩位郡王開府,作爲兄長自然要去道賀,東宮和睿王府都會有表示,襄王府自然不能例外。

估算着兩位庶弟要開府,朱景洪此前來信中特意交代過,襄王府要代替他多表示一番。

“是!”

待這二人離開後,寶釵便又來到了同心殿前廳,這裡鄧安已候在此處。

“叩見娘娘!”

示意鄧安起身後,寶釵坐到了椅子上,平靜問道:“說吧……怎麼回事?”

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13章 關係變動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148章 正式整肅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507章 歸京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44.第444章 妙玉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第616章 三春皆在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132章 神都洛陽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86章 密林中第520章 邂逅10.第10章 逆子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248.第248章 定計第106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104章 定有厚報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453.第453章 風波將起第155章 父子相疑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527章 釵黛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513章 家宴之上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第518章 馬驚第164章 鳴冤481.第481章 圍殺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335.第335章 江城子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14.第14章 震懾第164章 鳴冤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225.第225章 女漢子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第600章 漢城之變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第104章 定有厚報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雜心情第558章 殺機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527章 釵黛第164章 鳴冤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164章 鳴冤第520章 邂逅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243.第243章 可卿陷囹圄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49章 聖女妙玉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5.第5章第112章 決戰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578章 中秋之宴21.第21章 英蓮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66章 高書言的忌憚436.第436章 女真願爲陛下忠犬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30.第330章 要談笑風生
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13章 關係變動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148章 正式整肅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507章 歸京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44.第444章 妙玉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第616章 三春皆在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132章 神都洛陽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86章 密林中第520章 邂逅10.第10章 逆子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248.第248章 定計第106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104章 定有厚報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453.第453章 風波將起第155章 父子相疑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527章 釵黛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513章 家宴之上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第518章 馬驚第164章 鳴冤481.第481章 圍殺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335.第335章 江城子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14.第14章 震懾第164章 鳴冤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225.第225章 女漢子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第600章 漢城之變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第104章 定有厚報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雜心情第558章 殺機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527章 釵黛第164章 鳴冤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164章 鳴冤第520章 邂逅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243.第243章 可卿陷囹圄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49章 聖女妙玉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5.第5章第112章 決戰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578章 中秋之宴21.第21章 英蓮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66章 高書言的忌憚436.第436章 女真願爲陛下忠犬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30.第330章 要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