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第435章 治家

“這倒怪了,是王長史家說謊,還是你在說謊?”

小宦官本想要狡辯,哪知其他個小宦官皆開口,讓他趕緊認罪別惹來大禍。

這一下,這小宦官貪污的罪就坐實了,氣得他當即怒吼:“你們幾個王八蛋,那七十兩銀子,你們每個都分了錢,卻想讓我一個人擔罪?”

“董姑姑,當日奴才領了銀子給王長史送去,他執意只收三十兩,剩下的七十兩我帶了回去,就是他們勸我昧下銀子!”

“七十兩銀子,我拿了二十兩,他們每個人拿了十兩,此事都是他們……”

沒等這小宦官把話說完,餘下幾人便開始罵了起來,一心想把事情撇清。

“伱小子是血口噴人,空口白牙就想要害人?”

“什麼七十兩銀子,我們都不知道……”

“董姑姑,你可別信他呀……”

大致怎麼回事,董芳實際已經清楚,此刻她被吵得不勝其煩,當即呵斥道:“都閉嘴!”

待衆人安靜下來,董芳就轉身往大殿方向走去,她要向王妃稟明情況。

此時偏殿內,寶釵正在給自己的畫作上色,處理家務對她而言着實遊刃有餘。

聽董芳講述了情況,寶釵一邊填色一邊說道:“把這些個混賬拉到存心門外,每人杖責三十大板!”

“是!”董芳小心答話,此刻她已大感驚訝。

三十大板下去,這幾個小宦官即便不死,也活不過幾日了。

都說王妃娘娘心善,可這發起怒來卻是冷酷無情啊……董芳暗自咂舌。

擡頭看向董芳,寶釵接着說道:“再傳我的話……王府所有內侍和侍女都去存心門,讓他們看看貪墨是什麼下場!”

“是!”

目光重新聚焦在畫作上,寶釵平靜道:“你去吧!”

“是!”

待董芳離開後,寶釵又看向廳內另一名女官:“這些人都是陳沖手下,前面的爛賬我還沒跟他理論,如今又鬧出了這等事來!”

“立刻派人把他帶回來,先賞他二十大板,再聽候王爺回來發落!”

打幾個小宦官算不得什麼大事,但陳沖作爲王府管事太監,也要被問罪事情就嚴重了。

“奴婢這就去辦!”女官杜紅梅答道。

寶釵是王妃,內府大小事務她都可自決,所以沒人會質疑她的做法。

“鶯兒!”

“奴婢在!”

寶釵吩咐道:“你去存心門外盯着,有事立刻來報!”

“是!”

且說此刻存心門外,已有大批宦官和侍女集結,而犯事的幾人已被五花大綁,被人按在長凳上等着受刑。

掌刑的董芳,就站在存心門外臺階下,此時的她神色格外嚴肅。

“諸位管事,快些讓自己手底下的人站好,辦完了差事我還得去跟娘娘覆命!”

“此刻娘娘正生氣,你們誰若是觸了黴頭,那可是自討苦吃!”

有董芳這句話,到場的管事太監們都吆喝起來,明顯可以看到宦官侍女們動作快了些。

很快衆人站好,現場已是一片安靜。

“此六人貪墨賜銀,奉王妃娘娘之命,每人杖責三十!”

朗聲唸完這一句,董芳當即說道:“行刑吧!”

有了她這一開口,掌刑的宦官毫不猶豫,掄起大板子就往受刑幾人身上招呼。

啪……啪……啪……

現場哀嚎聲不斷,直擊所有宦官侍女心頭,讓他們多少有了些警覺。

衆人一直覺得王妃和善,如今他們明白這都是假象,主子發怒他們就得拿命來填。

三十大棒下去,受刑幾人最開始還能嚎叫,到最後已是出的氣比進的多,衆人都知他們活不了多久。

現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心有戚然,對王妃也越發的敬畏。

見衆人皆被震懾,董芳朗聲說道:“這些個人,自以爲可以瞞天過海,就敢行欺瞞主子的事,簡直猖狂至極……”

鶯兒就在旁邊看着,董芳自然要乘機表現,讓王妃知道自己的得力和忠心。

只聽董芳接着說道:“娘娘明察秋毫,豈能被他們瞞了過去,以往不理論……只是礙於情面,把你們還當個人看!”

“然而娘娘之慈愛,卻讓這些人變本加厲,連給王長史的銀子都敢貪墨,娘娘沒將他們直接處死,已經開恩了!”

是開恩了,可惜沒啥卵用,不過多苟活幾日而已。

“娘娘讓你們在存心門外觀刑,是提醒諸位要存着忠心和誠心,別一時糊塗害了自己性命……”

董芳滔滔不絕的講着,作爲在宮裡飽受歷練的女官,她的個人素質絕對是一流。

而她話還沒講完,就聽見外面傳來了喧鬧聲,衆人望去頓時瞪大了眼睛,卻是侍衛把管事太監陳沖押了進來。

“你們放肆,我可是鄧公公的人,你安敢如此無理!”

陳沖正在賭錢,得知府裡出事急忙趕了回來,剛好路上碰到拿他的人,然後他就被帶回了王府。

而杜紅梅就在大門處等他,待陳沖出現即令侍衛將其拿下,所以才發生了剛纔的一幕。

聽着陳沖的叫囂,杜紅梅冷冷道:“陳公公,管你是誰的人,也是王府的奴才,如今娘娘要懲治你,難道你要抗命?”

“你胡說,我犯了何事,娘娘要懲治我?”陳沖依舊狡辯。

“你犯了何事自己心裡清楚!”杜紅梅不願與其多言。

“奉王妃娘娘之命,陳沖御下不嚴,搬弄是非……杖責二十!”

這些對話,在場兩百多人都聽在耳中,也讓他們對寶釵越發的敬畏。

“我要拜見王妃娘娘!”陳沖梗着脖子喊道,顯然還有矇混過關的心思。

“不必理會,即刻用刑!”杜紅梅冷冷道。

跟在王妃身邊越久,杜紅梅才越發的清楚,這位娘娘是何等的聰明睿智,自己只需領命執行即可。

到這一刻,陳沖也知辯解無益,於是便不再掙扎,打算老老實實的領二十杖。

誠如杜紅梅所言,對自己犯了什麼事,陳沖當然是一清二楚。

此刻他已經意識到,最要命的不是這二十大板,而是他此前的貪的那些銀子。

這些事若被查出,他陳沖便是死路一條。

“得想辦法,得想個辦法……”陳沖腦袋瓜飛轉。

“對了……鄧公公,只有求他幫忙才行,平日我可沒少孝敬他!”

陳沖思索後路時,侍衛們已將他按到了地上,自有宦官上前來揮動大板。

看出了行刑宦官有“放水”的嫌疑,董芳冷聲提醒道:“你們若是徇私,就不怕跟他一個下場?”

這話比啥都有用,嚇得行刑宦官加大了力氣,此時已顧不得陳沖管事的身份。

“外面是何動靜?”

走出長史司正廳,王培安問了正收拾書冊的小吏,後者恭謹答道:“是王妃在懲治宦官!”此人說話時,另有一小吏從外面進來,神色間滿帶有興奮之意。

這人是專程出去看熱鬧,顯然此時已將前因後果搞清楚,所以纔會迫不及待回來分享。

因爲王培安的緣故,導致宦官們對長史司小吏也看不順眼,雙方私下裡矛盾深得很。

如今宦官們遭罪,他們這些人自是高興無比。

“大人,內府那些宦官貪墨財物,如今正被施以杖刑!”

王培安點了點頭,平靜說道:“這些宦官最是奸佞,如今是自食惡果!”

“大人可知,他們貪的是誰的銀兩?”

王培安義正言辭道:“只要是貪了,無論怎麼貪都是罪過!”

“是這麼個理,可實在湊巧的是,他們貪的是大人您的賜銀!”

“原來王府除夕給您的賜銀有一百兩,這幫人竟貪了其中七十兩!”

那七十兩銀子,王培安當然還記得,說實話發生這種事情,也讓他有些心情複雜。

自己正經向王府痛陳利害,那幫宦官不過是被罵一通,反倒自己無心之舉讓這幫人受了嚴懲。

“想來通過此事,那幫閹宦要收斂些!”王培安沉聲說道。

王府懲治宦官乃家事,王培安自是不會多問,他只關心今天朱景洪何時回來,千萬不要誤了下午的課程。

倒不是說下午的課格外重要,實在是因爲朱景洪缺課太多,讓王培安珍惜給他上的每一次課。

而此時被王培安牽掛的朱景洪,此刻正陪着皇帝檢閱新軍。

到目前爲止,北四衛的訓練已持續整整一年,這四支軍隊從上到下由內而外都發生了極大變化。

毫無疑問,所有使節都受到了極大震撼,原本聽到的“傳言”到此被確認爲現實。

閱兵已然結束,參閱軍隊已陸續撤出,但朱鹹銘卻沒要走的意思,而是他要在此地招待列國使節。

校場地方寬敞,可以彰顯朱鹹銘的寬廣胸懷,故而他纔會在此地設宴。

很快宦官設置好了桌椅,待朱鹹銘落座之後,一幫使節們才分別落座。

各藩國、部盟、土司、汗國的使節,加起來足足有八十多家,現場穿得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除了這些使節,內閣大臣六部九卿,以及五軍都督府的高官們也在,可見這次賜宴規格極高。

太子和睿王兩人也在,他們在御座之下分左右設座,位在內閣和六部九卿之上。

在這樣公開的場合,把睿王擺在跟太子對等的位置,確實讓外臣們開了眼界。

“對了,如今大明不是還有一位親王,卻不知他在何處?”有使節低聲詢問。

第一次出使大明使臣,認不得朱景洪也是極正常的事。

被問那人便小聲答道:“御座右側,挎刀而立的那位便是了!”

“啊?竟就是他……我還以爲是侍衛呢!”問話的使臣極爲驚訝。

“侍衛哪比得過這位武藝高強,襄王殿下之勇武可是冠絕天下!”

“說實話……這位殿下只比常人高了些,僅看身形實難看出其勇武!”

“你不相信?”

“我當然相信,只是覺得不可思議!”

底下正竊竊私語着,而御座邊上的朱景洪則是乾站着,順道聽內閣首輔彙報工作。

應天府的事基本平息,趙玉山想將清丈擴大到整個金陵,此刻正與朱鹹銘做初步探討。

關於擴大清丈範圍這件事,朱鹹銘其實早就有打算,如今則是進行初步探討。

範圍從一府擴大到一省,絕不是下道聖旨那麼簡單,需要做更爲充分的準備。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執行朝廷意志的金陵地方官,就成了首先要佈置好的一環。

簡單來說,趙玉山要把“不聽話”的人撤下去,同時把聽話的“自己人”換上來。

聽起來似乎有剷除異己,任人唯親的嫌疑,但這也是做大事最有效的手段。

但這樣的計劃,其難點在於讓皇帝同意,畢竟人事權可不是鬧着玩的。

當然,此時趙玉山只是在講初步想法,具體的人員名單還要下去反覆斟酌。

可即便如此,他對整個金陵大換血的初步構想,卻還是講了足足有十幾分鍾。

在這非正式場合講如此大事,似乎顯得不太恰當,卻恰恰證明了趙玉山想法老道。

私下裡和皇帝說,被否了也無傷大雅,若是在朝堂上講這些被否,意味可就完全不同了。

“趙卿所想,極爲穩妥……回去先擬個名單出來,到時候再召集廷議公斷!”

這樣的大事,朱鹹銘當然可以自決,但他還是想走正當程序,給某些人發牢騷的機會。

“是!”

“好了,宴席馬上就要開始,你也歸座入席吧!”朱鹹銘微笑說道。

“微臣告退!”

待趙玉山退下之後,朱鹹銘先是喝了一口茶,而後問道:“那個賈化……升任金陵按察司副使,並接替何顧謹全權理事,是不是升得太快了些?”

聽到這話,朱景洪下意識左右望了望,卻發現老頭兒回頭望向了自己。

老頭兒什麼意思?他是在問我?難道他覺得賈雨村是我的人?不應該啊……

“你小子聾了?”

“爹,您是在問我?”

“這兒還有旁人?”皇帝反問。

“爹,兒子哪懂這些大事,再說那賈雨村行不行,兒子也不知道啊!”

“你們不是挺熟嘛,他都替你辦了好幾件事!”

朱景洪是皇帝重點關注對象,賈雨村專呈給他的“太上皇壽禮”,以及他從金陵幫他找洋人水手船工,這些事情全都不可能瞞住皇帝。

這個時候,朱景洪表現得格外坦蕩,便聽他說道:“辦了幾件事也談不上熟,但您真要問兒子的看法,兒子只能說……這人確實有些本事,辦事還算靠得住!”

朱鹹銘微微一笑,卻沒有對此多說什麼。

“爹,爲何不給兒子設個座位,兒子這是把侍衛的活兒給幹了!”

“你看看你這一身裝扮,哪有半分宗王的體統,不站着還想要坐着?”

此刻朱景洪身着曳撒、手戴護腕、腰挎寶刀,若是換上甲冑完全可以上戰場去。

事實上,對於在皇帝身邊侍衛,朱景洪是一點兒不排斥,畢竟不是誰都能有這資格。

“對了,你說要派人出海做事,安排得如何了?”朱鹹銘又問起了這件事。

“已經安排下去了,再過幾日他們就要出京!”

“海上賊寇衆多,想做生意並非易事,那些個……”

朱鹹銘滔滔不絕講述起來,因爲近一年對海上之事的關注,讓他也成了半個專家。

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149章 不過是個登徒子罷了467.第467章 挖坑481.第481章 圍殺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5.第5章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489章 旨到前線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533章 聯姻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256.第256章 臉怎麼紅了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第161章 小妹不才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607章 肉袒負荊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變了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97章 定王號第169章 闖宮第65章 給天下一個交代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78.第78章 閣臣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30.第430章 新年獻禮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399.第399章 結髮爲夫妻第37章 這個混賬第90章 永不相負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40章 審不動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第581章 大明父親327.第327章 夾板氣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5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73章 兄弟相爭第558章 殺機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30章 天家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282.第282章 豈敢怪十三爺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15章 小人物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153章 居然是你341.第341章 秦家事1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48章 幫忙第507章 歸京第55章 太祖之怒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390.第390章 崔秀青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第178章 上林苑內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132章 神都洛陽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60章 行文各地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519章 陰差陽錯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第15章 小人物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第159章 都怪十三爺第42章 本分
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149章 不過是個登徒子罷了467.第467章 挖坑481.第481章 圍殺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5.第5章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489章 旨到前線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533章 聯姻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256.第256章 臉怎麼紅了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第161章 小妹不才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607章 肉袒負荊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變了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97章 定王號第169章 闖宮第65章 給天下一個交代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78.第78章 閣臣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30.第430章 新年獻禮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399.第399章 結髮爲夫妻第37章 這個混賬第90章 永不相負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40章 審不動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第581章 大明父親327.第327章 夾板氣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5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73章 兄弟相爭第558章 殺機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30章 天家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282.第282章 豈敢怪十三爺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15章 小人物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153章 居然是你341.第341章 秦家事1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48章 幫忙第507章 歸京第55章 太祖之怒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390.第390章 崔秀青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第178章 上林苑內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132章 神都洛陽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60章 行文各地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519章 陰差陽錯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第15章 小人物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第159章 都怪十三爺第42章 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