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

地星九州,時間回到了商朝初建時期,這是天道之力所造就的另一個世界,這裡的歷史軌跡正如歷史所發展的那樣,商朝末期,紂王爲姬發所滅,建立西周,代替商朝成爲天下共主,然而西周獨尊的時代並沒有持續多久。

西周末期,國家矛盾加劇,各種勢力爭奪權力和土地,加速了西周的滅亡,隨着西周最後一代君王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而隨着周平王的上位,東周建立,國都遷至天下中心的洛陽,但從此周王室開始衰弱,只保留了天下共主的名義而已。

春秋便由此拉開了序幕,諸侯爭雄,一個個都想成爲天下的霸主,齊、晉、宋、秦、楚先後崛起,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他們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霸業。

而經歷了春秋時期曠日已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隨着韓、趙、魏三國推翻晉國智氏,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從此春秋時期也就過渡到了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愈發激烈,到最後只剩下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七國。

而在諸侯爭霸稱雄的時候,諸子百家也漸漸在這亂世之中陸續出現,只不過在這諸子百家之中,真正流傳廣泛的並不多,只有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這些而已。

而這些諸子百家落在洪荒各方勢力與大能眼中,無疑便是他們所感應到的機緣所在,諸子百家索然不是教派,但自成一道,可以再人族之中廣爲流傳,只有諸子百家不滅,那百家創始人自然不會斷了氣運,就是百家先賢也能享受氣運恩澤。

春秋戰國,綿延數百年,可謂是滄海桑田,但對於求仙問道之人,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罷了,而隨着諸子百家的出現,百家先賢也都是自創功法,彌補了地星人族的傳承,只不過不同的是由仙道傳承漸漸轉向了武道傳承而已。

地星靈氣不比洪荒,若非像百家先賢那樣的驚世之才,否則根本難求仙道超脫,但武道卻不一樣,它更側重於對人體潛能的開發,對天地靈氣的依賴並沒有那麼嚴重,以武入道,在同等境界之中,武者甚至可以勝過修仙之人。

而隨着百家先賢破空飛昇,來到洪荒之中,百家學說與武道傳承也都傳到了洪荒人族之中,諸子百家的氣運也開始飛速的增長,尤其是諸子百家先賢之中有些人乃是洪荒大能轉世,如今諸子百家氣運大漲,他們自然是受益匪淺了。

······························································

帝俊看着地星世界,眼神變得格外深邃,諸子百家的機緣爭奪並沒有持續多久,只不過是地星的數百年時間而已,然而洪荒之中卻是過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可見洪荒與地星上的時間流速足足相差了一萬倍,可見那方世界絕對不會如表面上那麼簡單。

帝俊修行時間法則,對於時間法則的運用也算是爐火純青了,時間加速、時間減速、時間停止以及時間倒退四大境界,他已然掌握了前三種,而對時間減速的運用也同樣能做到減速一萬倍的程度,但卻堅持不了多久,可地星那方世界卻一直維持一萬倍的時間減速。

想想便讓人覺得十分詭異,那方世界到底有什麼值得天道下如此之大的力氣,可惜那方世界的天道封印太強,即便是帝俊也根本窺探不到什麼秘密,若不是沒有把握對付天道和鴻鈞,帝俊或許早就對地星那方世界下手了。

而諸子百家機緣的爭奪如今已經有了結果,妖族這邊下去的白澤、計蒙和孔宣三人,只有孔宣成功地建立了儒家學說,他的善屍轉世成了孔丘,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孔子,只不過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說難以推廣,待到天下一統之時,纔是儒家真正發揚光大之時。

而道家自然是親自輪迴轉世的老子所建立的,老子轉世成了李耳,待到其著下曠世奇書《道德經》時,便自我覺醒,重新叫回了老子,而在地星函谷關外,守衛大將尹喜見紫氣東來,得幸遇見老子,被傳以一部經文,後建立了大名鼎鼎的蜀山劍派,爲人教增長了些許氣運。

除此之外,神農氏與鎮元子的善屍轉世,分別建立農家與醫家,神農氏善屍建立農家倒不奇怪,畢竟五穀雜糧結尾神農氏所發現,但鎮元子的善屍竟然建立了醫家,着實有些新奇,不過感受到鎮元子善屍身上濃郁的木乙之氣,倒也不奇怪了。

而冥河也是不甘寂寞,他的惡屍擅長殺戮之道,而諸子百家之中,哪一家殺戮最重,無疑是兵家,冥河惡屍創立兵家,倒也十分契合,還有闡教的申公豹,他雖然沒能創立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但卻建立了崑崙派,也算是爲闡教擴展了些許氣運。

至於剩下的諸子百家,全都是一些洪荒散修所建立的,對他們而言,能得上一份氣運,便已經是大幸了,至於多少,也不是他們能強求的,有了氣運支持,他們或許還能再進一步,而隨着地星百家先賢不斷飛昇洪荒,洪荒人族也漸漸地有了一點百家爭鳴的趨勢。

只不過百家終究沒什麼底蘊可言,想要在洪荒人族之中發展壯大,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也同樣需要不斷改進,以適應洪荒人族,但是有一點讓人最爲以外,那便是人族武道的飛速發展,大有與人族仙道爭鋒的意思。

在所有人覺得地星機緣到此結束的時候,帝俊卻仍舊一直關注着地星人族的發展趨勢,他有預感,一切都還沒有結束,更大的好戲似乎纔要登場。

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九十章 各顯神通(中)第二十三章 轉移萬靈殿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二章 帝俊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八十二章 鯤鵬手段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四十七章 現身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章 影響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六章 疑惑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十三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四章 魔亂人心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五十四章 再起風雲第十章 兩敗俱傷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九十二章 補天(下)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五十九章 未來的路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四十九章 魔界降臨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十二章 巫族再現第六十三章 瘋狂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章 量劫明悟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五十三章 橫生變故第三十三章 神水妙用第一百零八章 巫妖決戰(六)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七十八章 女媧成聖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四章 魔亂人心第四章 離去第九十五章 后土化輪迴第十章 鴻鈞成聖第六十五章 巫妖初戰(一)第四十章 討逆第四十五章 多寶現身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四十章 覆滅第四章 各方關注第七章 狂傲悟空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五十二章 做局第五十九章 未來的路第五十四章 百萬人頭第十章 兩敗俱傷第七十章 混元劫之天地枷鎖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二章 悟道第六十九章 再臨地府第二十三章 被擒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二十二章 坦言第三十二章 申公豹出山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五十三章 西遊初始第十二章 東海密謀第七章 參悟陣法第二十八章 平息
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九十章 各顯神通(中)第二十三章 轉移萬靈殿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二章 帝俊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八十二章 鯤鵬手段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四十七章 現身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章 影響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六章 疑惑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十三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四章 魔亂人心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五十四章 再起風雲第十章 兩敗俱傷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九十二章 補天(下)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五十九章 未來的路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四十九章 魔界降臨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十二章 巫族再現第六十三章 瘋狂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章 量劫明悟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五十三章 橫生變故第三十三章 神水妙用第一百零八章 巫妖決戰(六)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七十八章 女媧成聖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四章 魔亂人心第四章 離去第九十五章 后土化輪迴第十章 鴻鈞成聖第六十五章 巫妖初戰(一)第四十章 討逆第四十五章 多寶現身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四十章 覆滅第四章 各方關注第七章 狂傲悟空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五十二章 做局第五十九章 未來的路第五十四章 百萬人頭第十章 兩敗俱傷第七十章 混元劫之天地枷鎖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二章 悟道第六十九章 再臨地府第二十三章 被擒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二十二章 坦言第三十二章 申公豹出山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五十三章 西遊初始第十二章 東海密謀第七章 參悟陣法第二十八章 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