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

西岐,西伯侯府邸

西岐的文武百官盡皆齊聚於此,申公豹自然也在其列,而在文武百官之首的乃是姬昌最優秀的兩個兒子,長子伯邑考,次子姬發,除此之外,姬昌還有諸多兒子,加在一起,足有百子之多,其中多有賢能之輩,爲西岐棟樑。

這伯邑考爲西伯侯長子,從小便擅長詩詞歌賦,待人仁厚,素有賢名,而次子姬發則是文武雙全,其賢名在外,甚至要蓋過伯邑考,好在兩兄弟一母同胞,相親相愛,之前並沒有發生過任何矛盾,這倒是讓姬昌頗感欣慰。

西伯侯姬昌端坐於主位之上,看着伯邑考、姬發、申公豹、散宜生等人,開口說道:“諸位,此次召爾等前來,想必你們也都清楚所爲何事,前不久,商王破關而出,感天下九州紛亂,諸侯不敬殷商,故傳命八百諸侯,命我等前往朝歌朝拜,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衆臣聽後,不由地小聲議論起來,這時,申公豹第一個開口說道:“侯爺,據貧道所知,那商王閉關千年,如今出關,修爲已至大羅金仙之境,縱觀洪荒過望,也從未有過,即便是三皇五帝,恐怕也無法與之相比,且其紫微帝氣之濃郁,觀洪荒上下,恐怕也沒幾人可比。

商王如此,其心恐怕也非常人可比,如今他一出關,便詔命八百諸侯前往朝歌朝拜,看似想借此平息九州動亂,但背後所隱藏的深意恐怕並非那麼簡單,天下諸侯大多久不向殷商朝貢,若諸侯盡皆前往朝歌,恐怕很多都要有去無回了。”

姬昌聽後,也是眉頭皺起,他擅長占卜吉凶,在接到詔命之後,他便爲自己卜了一掛,卦象先是吉凶難料,除此之外,便再無信息,這讓姬昌着實有些猶豫,如今西岐強大,又有聖人弟子輔佐,這自然讓姬昌對於人皇之位起了窺探之心。

但聽申公豹這麼一說,姬昌也不由沉默了,商朝本就強大,如今帝辛竟然證得大羅道果,簡直就是奇蹟,就是昔日的三皇五帝在未證道前也無法與之相比,如此君王,以西岐之力想要與之抗衡,實乃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這時,伯邑考開口說道:“父親,不管商王此次召集八百諸侯有何目的,這詔命我們恐怕都難以違背,殷商積威甚久,實力強大,八百諸侯恐怕都無法與之相匹敵,若是我們拒命不去,那商王便有理由討伐我西岐,如此,西岐危矣!”

姬發聽後,也開口說道:“大哥所慮卻有道理,但父親身系西岐大業,豈能深入虎穴,且不說商王是否會對八百諸侯動手,就是將父親囚禁於朝歌,也足以讓我西岐束手,更何況,天下八百諸侯,也未必都會前去朝歌朝拜,法不責衆,即便父親不去,殷商恐怕也難以對我西岐動手。”

姬昌聽後,眉頭微皺,這時,又有人出列說話了,此人便是西岐上大夫散宜生:“侯爺,二公子之言恐怕不妥,如今雖然諸侯多有不敬殷商者,但仍有諸多諸侯年年朝貢殷商,若侯爺抗命不去朝歌,無須殷商動手,只需商王一道詔命,讓天下諸侯討伐叛逆之臣,這九州恐怕就會更亂了。”

散宜生一語中的,這讓姬昌着實爲難,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何抉擇,姬昌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伯邑考見此,便開口說道:“父親,倒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父親可藉口不去朝歌,由兒臣代替父王前往朝歌朝見商王,即便商王扣下兒臣爲質,西岐還有父親與二弟在,一樣無虞。”

姬昌聽後,臉上露出不忍之色,語重心長地說道:“邑考,你可知此去朝歌之風險,商王雄才大略,非普通君王,若是他因此而動怒,你恐有性命之憂,還是讓爲父去吧,西岐有你與發兒在,爲父也能放心了。”

伯邑考跪拜道:“身爲人子,豈能讓父親身陷險境,此去朝歌兇險不知,孩兒自當待父前往,此爲人子之孝,父親身系西岐大業,不可妄動,若孩兒當真亡於朝歌,父親可號召天下諸侯共討殷商,如此,西岐大業可期矣!”

衆臣聽後,皆沉默不語,就連姬發也沒有說法,他雖有心代替伯邑考前往朝歌,然他非長子,名不正言不順,這等於是給殷商以藉口,姬昌見勸阻無效,也只能同意了伯邑考的辦法。

數日之後,伯邑考便帶着諸多貢品前往朝歌,消息立時傳遍了八百諸侯,那些同樣心有擔憂的諸侯也紛紛效仿,派出長子代替自己前往朝歌朝拜帝辛,一時間,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朝歌,他們都想知道帝辛到底會如何處置此事。

······························································

朝歌城,龍德殿上,

帝辛端坐於王座之上,面無表情,聽着比干敘述着八百諸侯前來朝拜的情況,許久之後,帝辛方纔開口說道:“不用繼續一一呈報,孤王對這些貢品沒有興趣,你只需告訴孤,八百諸侯,到底是有多少諸侯親自前來朝見孤的?”

比干聽着帝辛微帶冷聲的言語,腦門上不由流出了汗水,心中大爲恐慌,帝王一怒可不是鬧着玩的,當即回稟道:“啓稟大王,這八百諸侯之中,只有三百一十二名親自前來朝拜大王,其餘皆以各種理由推脫,隨後派遣長子代之前來朝貢。”

帝辛聽後,微微沉默一會,隨後開口說道:“親自前來朝拜之諸侯封賞之後命其返回封地,其餘者··皆斬之!”

衆臣一聽,不由大爲驚駭,比干聞之,微微一愣,隨後進言道:“大王,不可啊!如此一來,那些諸侯必定反叛,天下恐難安定。”

帝辛冷哼一聲:“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們既然敢不敬孤王,留之後用,傳命那三百一十二名諸侯,可隨意討伐叛逆之臣,自即日起,正軍備戰,孤要滅了這些叛逆之臣。”

一紙王命傳天下,從此九州無安寧。

封神戰起!

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六十三章 三族入妖第六十章 魔蹤隱現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一章 洪荒變化第四十七章 帝俊的收穫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十二章 暫歇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零四章 巫妖決戰(二)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五十二章 紅雲的決然第十章 縱論西遊第六十九章 妖掌天,巫掌地第四十一章 大陣再起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十八章 天兵壓境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三章 紫霄議事第五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六章 現身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二十一章 議立人皇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一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二章 乾坤來襲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四十章 可怕猜測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二十一章 萬靈突破(三江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四十七章 妖族入局第四十三章 大能紛出(第三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九章 驚變第七章 再煉周天第六十三章 瘋狂第九十章 一波平,一波起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八十七章 老子手段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六章 帝俊打算第六十五章 巫妖初戰(一)第三十八章 九品黑蓮第三十四章 出關第一章 新的時代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十五章 石猴反天第二十七章 圖謀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四十二章 乾坤來襲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紅雲逃遁第二章 爭鋒相對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六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一章 帝俊謀劃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四十章 大戰起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三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一章 新的時代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四十五章 變故再生第七十七章 時代的更替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一章 清點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三十七章 爭鋒相對
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六十三章 三族入妖第六十章 魔蹤隱現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一章 洪荒變化第四十七章 帝俊的收穫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十二章 暫歇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零四章 巫妖決戰(二)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五十二章 紅雲的決然第十章 縱論西遊第六十九章 妖掌天,巫掌地第四十一章 大陣再起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十八章 天兵壓境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三章 紫霄議事第五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六章 現身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二十一章 議立人皇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一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二章 乾坤來襲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四十章 可怕猜測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二十一章 萬靈突破(三江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四十七章 妖族入局第四十三章 大能紛出(第三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九章 驚變第七章 再煉周天第六十三章 瘋狂第九十章 一波平,一波起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八十七章 老子手段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六章 帝俊打算第六十五章 巫妖初戰(一)第三十八章 九品黑蓮第三十四章 出關第一章 新的時代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十五章 石猴反天第二十七章 圖謀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四十二章 乾坤來襲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紅雲逃遁第二章 爭鋒相對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六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一章 帝俊謀劃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四十章 大戰起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三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一章 新的時代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四十五章 變故再生第七十七章 時代的更替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一章 清點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三十七章 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