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

說完弘治皇帝的病情,沈溪將走之際,謝遷順帶提了一嘴:“你是己未年入的翰苑吧?”

沈溪有些詫異,這分明是明知故問嘛,自己己未年中的狀元,當然是己未年進的翰林院。

不過沈溪馬上意識到謝遷不是信口而言,其實是在變相提醒他,你已經當官快滿三年了,即將接受吏部的考覈。

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在明朝,三年是一任官職的長短,但三年任滿之後,並不代表一定能升遷,尤其是京官。

三年考評,只是一次小的考評,會從中選擇一些考評成績優異的人加官進爵,而九年的大考,只要是沒什麼大問題的話,通常都可以獲得晉升。

翰林院爲官第一個三年考評,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可以爲直系的女性親屬爭取誥命和敕命,沈溪若是在這次考評中成績上等的話,不但自己能升官,還可以爲謝韻兒、周氏乃至爲李氏爭取到誥命。

沈溪的官品不大,但能有誥命總好過沒有。當官就是有這個好處,連身邊的女性親屬,也跟他一樣,可以慢慢“升官”。

沈溪回家之後,單獨跟謝韻兒說了皇帝的病情。

謝韻兒疑惑地道:“聽相公這一說,陛下倒似是砒霜中毒的跡象。”

沈溪聞言點頭。

連謝韻兒都能察覺這是重金屬中毒,宮裡那些太醫不可能發現不了,只是這年頭要治這病有些困難,太醫又不敢貿然把責任歸咎到那些所謂的“仙丹”上,以至於朱祐樘的病暫時成爲懸案。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爲夫既然不在太醫院供事,陛下生病與否,與我等並未有太大幹系,能說的,我已對謝閣老提及,陛下吉人自有天佑,我們不用太過擔心。”

別人或許對於弘治皇帝的死活可以不放在心上,沈溪要說不在意那絕對是假話,如果朱祐樘提前幾年歸西,正德初年的政治風暴就會提前到來。

按照眼下情況分析,或許讓朱厚照提前登基,不失爲一樁善舉,朱厚照尚未成年,劉瑾又被調離東宮,太子要倚重的多半是劉健、李東陽、謝遷、馬文升、劉大夏這些名臣,朝廷會朝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

但怕就怕朱厚照在捨棄任用劉瑾等宦官的同時,權力會旁落到張氏一族手上,那對於國祚安穩的危害,可能比劉瑾當政還要大。

劉瑾畢竟是閹人,沒有雄厚的背景,成也正德敗也正德,朱厚照一手把劉瑾捧起來,要殺劉瑾也是輕而易舉,但張氏一族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朱厚照想要剷除可就要困難和麻煩得多。

……

……

禮部會試有條不紊進行,沈溪也按部就班進宮給太子授課,不過沈溪卻從翰林院和詹事府同僚那裡得知一個消息……東南沿海不太平!

這是一個特別的信號!

東南沿海一直處於倭寇和海盜的騷擾中,沈溪就算曾幫劉大夏剷除宋喜兒等人,後來又在泉州挫敗佛郎機人的蠶食計劃,但沿海的海盜和倭寇卻未得到根治。

“……先生,你說了要讓我試試考科舉,我聽說現在他們正在貢院考試,你把題目給我說說,我嘗試做做,指不定我比他們更有才學呢!”

朱厚照倒是很傻很天真,以爲自己學識很高,已經到了考進士的地步。

但其實,朱厚照連一篇八股文都做不好。

“太子想嘗試未嘗不可,臣恰好知曉題目,現在就可告訴你。這第一道題目,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太子請答題。”

沈溪趁着上課休息的空閒,給朱厚照出了題目。

朱厚照一聽高興得不得了:“就這題目?還考狀元呢,能有多難?不就是說,有朋友從遠方來,我很高興的意思嗎?嘿嘿,先生,是不是這麼回答出來,就可以得狀元了?”

沈溪搖頭:“太子要以此來作一篇文章。”

“作文章?寫我多高興?還是寫來了幾個朋友……”朱厚照興沖沖問完,見沈溪正拿着書看,理都不理他,當即搖了搖頭,沒精打采地說道,“什麼都不提示,那我該怎麼做文章啊?”

沈溪道:“科舉取仕的意義便在於此,若是能夠提示如何去寫,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中狀元?”

朱厚照撇撇嘴道:“我就不信我作的文章差了,看我的……”

朱厚照大筆一揮,開始做他的“八股文”。

沈溪對此不感興趣,小半個時辰後,朱厚照把文章寫好,交給沈溪道:“先生,看看我寫的文章如何,能中狀元不?”

把文章拿在手上一看,沈溪差點兒沒吐血。

熊孩子確實把文章做出來了,但根本不是什麼八股文,完全就是小學生作文,還是一年級作文的水平。

“……宮外來了兩個朋友,一個高個子,一個矮個子,我很高興,請他們吃飯,他們說宮裡的飯菜很好吃,我還請他們欣賞歌舞……”

沈溪問道:“太子文義學到哪裡了?”

朱厚照傻愣愣地搖頭。

“太子作文章,可有學破題、承題、起講等格式?”沈溪再問。

朱厚照瞪大眼睛:“沈先生,你在說什麼啊,我怎麼聽不懂。你就說我這篇文章寫的如何就行了。”

“狗屁不通。”沈溪直接下了定語。

朱厚照嘟起嘴,不滿地抗議:“喂,先生,你能不能別把我貶損得一文不值?我可是好不容易纔寫出一篇文章,你寫得好那你來啊……啊不對,先生你中過狀元,當然寫得好,你跟我比就是以大欺小!”

這會兒熊孩子學聰明瞭,知道跟沈溪比才學和謀略根本是自取其辱,自己連做什麼文章都不清楚,跟沈溪完全沒有可比性。

“隨便吧。”

沈溪道,“臣教的是廿一史,並不負責太子制藝的教導,太子要學八股文,還是去找樑學士、吳學士他們!”

朱厚照憤憤然沒有吭聲,因爲寫文章的事,熊孩子似乎生起了悶氣,到下午上課時,一語不發。

一直快到下課時,太子才稍微消了氣,向沈溪問道:“先生,古人除了蹴鞠、馬球、促織之外,還有什麼遊戲項目?我不是貪玩,就是想了解一下,看看古人是如何打發無聊的時間的。之前聽那個觥籌交錯,是怎麼回事?好不好玩?”

人小鬼大,說的正是這年歲的朱厚照,成天除了琢磨怎麼玩,不會想別的事情。這樣的熊孩子讓他執掌國政,能對天下百姓負責,勵精圖治?

“觥是一種酒器,籌是行酒令的籌碼,觥籌交錯的意思是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着,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語出北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太子想打發時間,可以研習琴棋書畫。”沈溪道。

“琴棋書畫?那多沒意思,也就下棋稍微有趣點兒,可我下的不好,那玩意兒坐下來老半天,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輸了,久而久之那些先生就懶得教我了。”朱厚照鬱悶地說道。

你無心學習,當然學得不好!

你縱然天資聰明,但也不能做到無師自通,想把棋下好,還不想鑽研,你當這是讓你玩飛行棋?

想到飛行棋,沈溪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

以前總是教這熊孩子玩一些古人常玩的東西,但就算是蹴鞠,熊孩子玩幾個月也絕對會膩味,那我不妨教給他一些後世纔有的玩法。

這會兒正好已經到下課的時間,詹事府的官員以及東宮的侍從、太監陸續散去,沈溪看了看發現沒人注意,快步走到太子身前,道:“太子想學下棋的話,臣倒知曉一種棋,太子可以試試。”

“哦!?先生快說,別又是黑子白子的,太麻煩了。”

朱厚照眸光裡帶着期待,又帶着幾分不信任,因爲沈溪許久沒教過他新玩法了,他怕沈溪被那些酸腐不堪的老學究先生給同化了,因爲最近沈溪說話也總是喜歡拿大道理來壓他。

沈溪找來紙筆,在紙上畫出一個個方格,格子連在一起,好像長蛇一樣,蜿蜒曲折,許多格子上標註文字,最後沈溪加上幾個箭頭,一個簡單的“棋盤”就畫好了。

“先生,這是什麼東西?”

朱厚照看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東西是什麼棋。

沈溪所畫不過就是最簡單的飛行棋,一般孩子都玩過,搖骰子,是幾點就走幾格,有的方格內會定下進幾步、退幾步,兩三個人,甚至是五六個人都能湊一起玩,誰先到終點誰就獲勝。

等沈溪把遊戲規則說明,朱厚照撓撓頭道:“什麼是骰子?”

“因爲準備倉促,骰子只能下次找來給你,現在先用竹籤和籤筒代替,抽到幾,就走幾步。”

沈溪讓太監拿來一個籤筒,裡面擺上六根竹籤,各自寫上數字,一共六個數字,分別代表前進一步到六步。

等寫好之後,兩人開始“對局”。

讓朱厚照去下圍棋,朱厚照性格不定,沒法坐長久,而且他也懶得動腦子鑽研。而下這種跳棋,幾乎不費腦子,只要抽根竹籤往前走便可。

“先生,你太慢啦,哈哈,我馬上就要贏了。”

朱厚照正得意,突然走到一個退步的格子,一下要退十幾步,瞬間比沈溪落後許多,他大叫道:“怎麼能這樣?”

沈溪道:“有得必有失,太子切記,就算一帆風順之時,也要意識到前途可能存在的風險,穩紮穩打方爲正途。”

二人繼續對局,到中後期,沈溪老奸巨猾,已經把六根竹籤分別是幾給記住了,基本想要幾就能拿到幾。

本來跟孩子玩跳棋,沒必要耍心眼兒,但沈溪想借此來教育一下朱厚照。

兩人對局到後面,朱厚照有些心急,結果進進退推在一小片區域怎麼都走不出去,而沈溪則順利走到終點。

“太子,你輸了。”沈溪笑了笑道。

“不服不服,再來,我現在已經知道怎麼玩了。”朱厚照倒是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沈溪笑道:“天色已晚,臣這就要告退出宮,太子還是先跟身邊人玩,等下次臣找來骰子,再跟太子一較高下!”

**************

ps:今天天子嘗試爆發一下,看看能不能衝擊一下榜!

第一更到!

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
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