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

惠娘聽到這些話,頭“嗡”地一下炸開了,整個腦子亂成一團,沒有任何主意。

汀州商會的生意,最重要的有三個部分。

其一是在閩西,包括汀州以及周邊府縣,這裡是汀州商會的主體;其二是福州,經過幾年發展,汀州商會在福州產業衆多,車馬幫有幾百名弟兄分佈在閩江水旱兩路;其三則是南京。雖然商會這兩年逐步加大在南京的投入,但南京仍舊只是作爲聯絡和中轉地,因爲應天府作爲大明陪都,官府勢力龐大,不是商能疏通的。

其實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分佈在福建全省,以及廣東、江西、浙江等省的分館。如果說閩西相當於商會的大腦,福州相當於雙手,南京相當於雙腳,那麼各地的分館相當於血管,把各個部分有效地連接起來。

可惜的是,由於各地自組商會並與汀州商會交惡,實際上已經出現血脈不通的狀況,現在福州出事,那意味着失去雙手後,汀州商會已經失去應戰的能力,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敗亡只在旦夕之間。

福州的變故讓惠娘一時間手足無措。

這已不單是民間資本之間的角力,涉及到了官府,以前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站在汀州商會一邊,最初是因爲惠娘“女神醫”的名頭和安汝升上下打點,在安汝升倒臺後,布政司依然對商會多有照顧,惠娘大約得知是因爲沈溪與劉大夏的關係。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福建這一畝三分地也會更換主人,等前任布政使退下去,新的布政使上臺,那就意味着民間勢力要重新洗牌。

“這……這可怎麼辦?”

惠娘已經有一段時間沒過問商會的事情,之前她覺得即便汀州商會從周邊省份撤離,但只要閩西以及福州的根本在,商會就穩若磐石,只是錢賺得多少的問題。可現在她才發現,所謂的穩定,全部是建立在官府沒加理會上,一旦官府出手,再大的生意都會瞬間垮塌。

“官”字兩個口,就算是沈溪,一時間也幫不到遠在福建的汀州商會。

惠娘不知道,其實正是因爲沈溪的原因,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纔會對汀州商會痛下殺手。

沈溪在泉州城裡鬧出的事情,壞了布政使司大員們的生財大計,以前張濂等知府對他們多有孝敬,可這次事情後,不但泉州府斷了孝敬,別的地方不敢貪墨太過,導致省城那些大官們收入直線降低。

惠娘又驚又怒,一時人沒站住,險些摔倒地上。

等周氏聞訊趕來,問明情況,周氏破口大罵:“我兒乃是狀元,如今堂堂的從五品命官,又是太子的老師,他們敢這般對我們!?”

惠娘聽了搖頭苦笑,她很想說縣官不如現管,京城距離福建太遠,沈溪如今雖然是清貴的翰林官,前途光明,但要熬出頭不知道許久,現在在福建任上的這些官員,到時候大多數估計都致仕了,即便要清算,能找哪個?

況且能在一省擔任主官,哪個在朝中沒有背景和後臺?

從五品的學官在布政使眼中根本就算不得什麼,福建官場本來就黑暗,那些官員千里當官只爲求財,既然訾倩能給官府的利益更大,官府自然會配合其打擊汀州商會,即便身在京城的沈溪知悉事情,又能奈地方官何?

之前沈溪搬倒一個泉州知府已經惹出偌大的風波,對上一省布政使,不知道死字是什麼寫的吧?

“兩位掌櫃的,就怕布政使司的人……不會善罷甘休,若到時派人到汀州府來,我們……我們該怎麼辦?”

馬九在福州殺人放火不眨眼,已是人見人怕的煞星,可這個煞星卻對官府忌憚之極。

任何平民百姓,都不能違抗官府的命令,就算是說本中那些高來高去的大俠,也不敢得罪官府,所謂的劫富濟貧只能是針對那些沒有勢力的地主富紳,跟官府作對是沒有任何好下場的。

周氏急道:“那怎麼辦?以前聽說……那姓訾的女人厲害得緊,連那個叫宋喜兒的惡女人也被她給殺了,她不會想斬草除根,把我們也給禍害了吧?”

惠娘咬着下脣,半晌後才微微搖頭:“姐姐不用太擔心,汀州是我們的地頭,除了官府外,誰也不能對我們不利。”

“我現在說的就是官府,那些殺千刀的敢在福州搶奪我們的生意,誰敢保證他們不會連我們汀州的生意也想吞併了?要不我們趕緊給知府衙門送點兒禮……”

惠娘繼續搖頭:“沒用的,官大一級壓死人,若省裡的大官要拿我們開刀,知府衙門不敢過問。”

“這……這可怎麼辦?”周氏本來就不是有主見的女人,面對這種棘手的事情,她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轉個不停,“如何是好啊!?”

倒是馬九半跪在地上:“兩位掌櫃的,還是趕緊找人去京城,請沈大人回來幫忙疏通……”

周氏道:“我兒在京城給太子教書,別說他回不來,就算回來了……那些當官的也不一定會給我兒面子。”

面臨這種生死攸關的局面,周氏不太想勞動沈溪,因爲她怕兒子鬥不過那些心狠手辣的地方官。

可在馬九眼裡,只有沈溪才能解決眼前的困窘。

宋喜兒並不是訾倩所殺,而是沈溪帶着他們幹掉的,若非訾倩是教坊司的人,背後有福州左衛撐腰,車馬幫早在福州城一家獨大,也不至於到現在被訾倩反擊得手,局面大壞。

惠娘沉吟半晌,道:“看來,我們只能暫時避避風頭……”

“去哪兒?”

周氏說出這話,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是狀元娘,商會又不是她的,她最多算是湊了分子,撤回在銀號中的股份就是了,承宣布政使司的人犯不着跟狀元家過不去吧?

但剛有這個念頭,她馬上在心裡罵自己,妹妹對我家人這麼好,我怎能忘恩負義?不行,我一定要跟妹妹共同進退。

“去京城找憨娃兒,正好跟他說說,讓他到皇帝面前告一狀,那些人再兇,能比得過皇帝老子?”周氏憤然道。

惠娘打量周氏,眼下似乎只有這一個辦法,因爲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很可能會斬草除根,現在只有逃離福建纔是正途。

汀州商會在京城幫朝廷運糧,有戶部作靠山,除了宋小城外,還有沈溪作爲憑靠,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再大膽,也不敢到京城胡作非爲。

至於找沈溪回來撐腰,惠娘想想都覺得不靠譜,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已屬不易,銀錢是身外之物,財去人安樂吧!

這個時候惠娘想起沈溪當日省親時對她說的那番話,心想:“難怪他說最好早些結束生意,因爲規模越大,官府越會惦記。”

惠娘道:“那我回去收拾一下,明日我們就動身去京城。”

周氏驚訝地問道:“妹妹是否太過急切了些?我們銀號還有那麼多銀子……”

惠娘道:“眼下連命都快沒了,顧得上那麼多嗎?趕緊收拾一下儘快上路,等到了京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周氏覺得這話有道理,點頭道:“有憨娃兒在,沒銀子又如何?當年我們能夠白手起家,即便把汀州這邊的基業丟光,我們也可以東山再起。正好我有幾件東西發愁帶不帶,這次要久居京城,乾脆捎上,我這就回去收拾。”

……

……

兩家人忙活起來,惠娘除了讓陸曦兒和小玉幫忙收拾,還要去縣衙辦路引,通知謝家,以及跟商會中人打招呼。

要去京城,路引不能一天內辦下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先說回江西省親,等到了江西后再補辦路引,只要有銀子,加上商會以前的老關係,門路還是很容易走通的。

惠娘是負責任的人,既然要走,就不能無聲無息,要把所有事情都交待好,不過在福州的事情沒傳過來前,她並沒有說明當前商會面臨的風險,這也是爲防止商會人心渙散,別人還沒殺上門來自己反倒先內亂。

汀州商會那些元老一直覺得惠娘爲人處世太過謹慎,對於商會在廣東以及江西、浙江等地地的節節敗退大感不滿,認爲應該傾盡全力予以反擊,對惠孃的離開只象徵性地挽留了兩句。

“馬當家,你跟家裡人交待一下,我們明天就出發,多帶些弟兄,路上可能要你等維護我們的安全。”惠娘回來後,對馬九道。

馬九苦笑:“小人家裡已沒什麼人了,這輩子要不是沈大人,還有兩位掌櫃和宋當家,小人可能已下獄發配邊疆,或者餓死街頭……掌櫃的儘管放心,小人就算拼死,也會平安護送您和沈大人的家人到京城。”

惠娘心想,沈溪看人還是很準的,這個馬九不僅有能力,難得一條心幫商會。她卻沒想過,主要還是由於她待人以誠,纔會讓馬九不計一切回報……

我們這樣一羣人到了京城,會給他帶來不少麻煩吧?

想到沈溪,惠娘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她要走,但也不能對福州的事情不管不問。

“馬當家,你帶人擡幾箱銀子到車馬幫,安排人手……無論怎樣,也要把被衙門扣押的人給救出來,他們只是依附商會做生意,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不然就是我們害了他們!”

馬九點了點頭,心裡滿是感動,難得東家在逃命的時候還記得跟她共患難的夥計,把銀子用上,能救多少是多少,總歸比什麼都不做好。

沈家本來第二天就要啓程去京師探親,準備得差不多了,可惠娘這邊卻屬於臨時準備,因爲馬車被她調派出去了,一時間手忙腳亂。

不過好在有馬九等人幫忙,惠娘這邊事情也不復雜,她要帶的人不多,就她和陸曦兒,再加上小玉,收拾好細軟,把家裡貯藏的銀箱帶着,至於銀號那邊的銀根她根本沒動,免得因爲缺少現銀,令銀號出現擠兌無從應付。

到了晚上,周氏纔過來,姐妹二人坐下來一起喝杯酒壓壓驚。

惠娘道:“本來是給姐姐一家人踐行,沒想到現在要跟姐姐一起去京城,叨擾沈大人。”

“唉!這有什麼叨擾不叨擾的,憨娃兒是你我看着長大的,他有本事,還不是我們給的?”

周氏一點沒有見外的意思,把惠娘當作是除了丈夫和兒女外最親的人,“到了京城後,咱們暫時找個地方住着,儘量別去打攪他,不要讓那些當官的知道。要是人家知曉他當了官我們父母就去煩他,以爲他沒長大,以後恐怕不會給他升官,有什麼好差事也不派他去做,那就麻煩了……”

惠娘笑了笑,周氏的話淳樸而帶着母愛,只是周氏沒有太多見識,用人情去推測官場,有很多地方太過想當然。

當官的人,帶着父母兄弟在身邊的比比皆是,甚至一大家子都靠當官的一人養活也屢見不鮮,這也是爲什麼律法嚴苛,而當官的依然貪婪成性的重要原因,因爲他們背後有需要負責任的人。

惠娘看着北方的天空,暗想:“我們這麼多人去,會讓他感到爲難吧……”

************

ps:第二更到!

人感冒本來就不舒服,加上老家建工業區,爺爺奶奶的墳要遷走,今天就忙着打電話處理這事了,累得夠嗆!

今天三更吧,讓天子喘口氣,欠下的爆發以後會補上!

淚流滿面求!

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
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