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

沈溪並不想去北關,他想去的話,當他從泉州回來時,劉大夏讓他去北關運糧餉他就答應了。

現在謝遷是趕鴨子上架,非要把他送去北關“磨練”幾天不可。

就我這小身板,去一趟泉州都快散了架,多得那是回鄉省親有動力,在天寒地凍的冬臘月跑去北關,那是誠心跟自己身體過意不去啊!

沈溪不知道這次辦差要去多久,好在北關距離京城並不太遠,一來一回十幾二十天就夠了,若再算上在邊關滯留的時間,一個月估計差不多,除非是恰好碰到戰事……

沈溪趕緊摒棄了這想法,別是烏鴉嘴真給遇上了……話說人家韃靼人忙碌了一年,搶了個豐衣足食,怎麼都得趁着大雪封凍的機會,歇上一歇,吃頓豐盛的草原大餐,老婆孩子熱炕頭好好休息,犯不着一年四季跟瘋狗一樣到處捕食啊。

可誰知道韃靼人是怎麼想的呢?

萬一人家就覺得還沒搶夠,又或者是牛羊肉熱炕頭有了,老婆僕役卻嫌不夠,準備再來中原劫掠人口呢?

在沈溪感覺自己人生即將經歷一場重大磨難時,皇宮中也在進行一次朝會。

這次朝會,商量的是幾天後的秋圍。

大明朝不像元朝或者清朝統治時那麼強調馬背上得天下,這年頭,能文善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最重要的還是得把道德文章學好,最好是能得到儒林上下一致推崇,那登堂入室就不是夢想。

弘治皇帝從登基開始,甚少進行體力活動,更不要說去圍場狩獵了,這也是爲何他身體不好的原因。

如今弘治皇帝連馬都不會騎,去狩獵只會讓人笑話。

不過在韃靼人犯邊這麼個特殊的時候,朝廷爲了彰顯對武人的重視,連許久沒進行過的秋圍狩獵,也要隆重地搞上一次,英國公張懋老當益壯,到時候會親自上馬,彎弓搭箭,向番邦人展現一下大明神射手的威力。

至於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他們可就沒主動請求表現一番了……他們有那麼一點兒自知之明,身爲武職,還是大明朝的“軍事副元帥”,連馬都騎不好,就不要在外邦面前丟人現眼了。

至於大明朝文人這邊,能上馬完成騎射的如今只有兩個,其一便是四朝元老馬文升,不過馬文升今年已經七十多歲,身子骨大不如前,再上馬折騰一下可能連骨頭都要抖散架。另一個則是劉大夏,他倒是可以勉強應付一下,只是他今年也六十多了,圍場上能否獵殺到獵物很成問題。

加上張懋,基本上大明朝的頂級文臣武將,一個比一個老邁,弘治皇帝又不能親自上陣,回頭再看看,這次圍獵實在沒什麼必要。

“……陛下切勿擔心,不是有火炮嗎?”謝遷笑着上奏。

本來朝廷上不太良好的氣氛,因爲謝遷的這一句話而變得活泛起來……對啊,我們還有火炮嘛,可火炮是佛郎機人的看家法寶,我們拿來嚇唬兀良哈人真的合適?

而且大明一向有慷慨的傳統,萬一兀良哈人看到後,覺得這東西不錯,跟我們討要兩門,我們給還是不給?

當然不能給!

我們才搞出來的先進玩意兒,就算是盟友也休想得到,誰知道你們以後是否會跟韃靼人一樣,反過頭咬我們一口!

吏部尚書倪嶽道:“謝大學士對火炮精通,以爲憑藉佛朗機炮就可以令萬邦來朝?”

在所有人中,倪嶽屬於喜歡跟人挑刺的那種,他看誰不順眼就會直接發話,而謝遷近來風頭正勁,把劉健、李東陽以及大臣們的風頭都給搶了去,讓他覺得很不爽。

你作爲內閣大學士,就該有閣臣的覺悟,沒事總向皇帝提一些奇淫技巧的事情,大明可能就毀在你這張嘴上。

謝遷打量倪嶽一眼,不屑地道:“倪老這話說的就不對了,之前火炮的威力,諸位也都看到了,如此精良的火器卻是佛郎機人先製作出來,嚴重威脅我邊疆安全……難道我大明就不應該知恥而後勇嗎?”

在朝中地位上,吏部爲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跟內閣大學士地位基本旗鼓相當,只是由於內閣大學士擁有票擬大權,所有章奏都先由內閣大學士看過再寫上處理意見交由皇帝裁決,可以說是最接近皇帝的人,所以纔會顯得更高一籌,但實際上內閣大學士只要五品官就能擔任,而吏部尚書卻是實打實的正二品大員。

景泰成化年之後,內閣大學士陸續加尚書銜,同時還有諸如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殊封,擁有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爲正一品,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得即便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實際上也成爲內閣的下屬。

謝遷稱呼倪嶽爲“倪老”,不是倪嶽歲數有多大,如今倪嶽不過五十六歲,在殿內大臣中屬於“少壯派”。

謝遷分明是說,“你老”可別倚老賣老。

見到兩位重臣當着大臣的面爭吵,弘治皇帝趕緊擺手:“好了好了。之前就商定好的事情,不宜再有變動,佛郎機人的火炮,確有可取之處,若固步自封,以後再遇韃靼人犯邊,可能還是今日之結果!”

一句話,就讓在場大臣緘口不語,因爲誰都能看出來,弘治皇帝這是對邊軍總是避而不戰感到不滿。

韃靼人一犯邊,大明關口就禁閉,官軍龜縮不出,任憑韃靼人的騎兵肆虐邊塞,搶劫邊民,這讓弘治皇帝感覺到丟臉之極。

一次兩次倒也罷了,一年裡這已是第三次,依然是這樣,雖說有土木堡之變的前車之鑑,可朕這個皇帝又沒御駕親征,你們倒是給我好好打一場,不管輸贏,總得讓朕知道你們拼命了啊!

劉健一臉嚴肅地奏請:“陛下,老臣以爲韃靼屢屢犯邊,邊軍固守不出,有損我大明威儀,不若令另選賢能巡撫三邊。”

大明朝“三邊”,說的是寧夏、甘肅和延綏,這也是大明北關防守韃靼和瓦剌重中之重,因爲此時後金尚未崛起,大明把主要防備方向放在三邊上,從弘治十年開始,以王越爲第一任三邊總督。

朱祐樘聽到這話,雖然贊同,但心裡卻發愁……讓誰去當三邊總督,這可是個棘手的問題。

說是北關將士固守不出有損大明威儀,可這卻是皇帝默許、朝廷縱容的結果,因爲在大明君臣心中,都不希望打這場仗,最好韃靼人能跟以前一樣老老實實向朝廷朝貢,就算不來朝貢,你別來找事就行了,大家和睦相處,邊關給你們開設有通商之地,讓你們得到草原上沒有的貨物,彼此相安無事就好。

可韃靼人就是“不聽話”,這也是達延部崛起後,韃靼人愈發強大,他們對於內部的整合已經不感興趣,反倒對搶中原人越來越有心得。

尤其是那個火篩,簡直是沒事找事的代表,你領兵出來,不怕被達延部的達延汗端了你的老巢?

朱祐樘問道:“先生可有中意人選?”

劉健看了馬文升一眼,沒有說話,但意思很明顯,兵部尚書馬文升就很合適。

馬文升在西北帶兵多年,這纔剛回來沒兩年,你要說老了,可身子骨看上去還可以,最起碼是有威望,就算把人擺在那兒,也足以讓三軍將士振奮,令韃靼人聞風喪膽。

劉健沒直說,倒是張懋道:“陛下,老臣本應主動請纓,不過如今老臣年老昏聵,怕是不能勝任此任。”

不能勝任你還站出來說事,這不是搗亂嗎?

所有人都冒出這個念頭,不過既然是張懋說的,就算心裡有想法,也不能瞎說,因爲這可是大明執掌兵權的英國公。

其實聰明人一聽明白了,張懋站出來是變相是給馬文升說好話……張懋今年才六十歲,就已經自稱“年老”,馬尚書今年可七十四歲高齡了,你這是非要讓人死在邊疆才甘心,是嗎?

馬文升不想出來請纓也是這個原因,不是馬文升不想爲國效力,實在是他這把年歲已經有心無力,留在京中天天上朝看起來還挺好,可沒人知道他下朝回到家,拿着書本想看看手都直打哆嗦,去邊疆分明是要幫倒忙。

張懋說自己不合適,馬文升又年邁,那誰去合適?

這時候必須要找一個既德高望重,而且懂得兵法韜略,最好善於騎射、在軍中也有一定威望的人……

自然而然地,很多人都把目光往劉大夏身上瞄,馬文升年老,你劉大夏年輕啊,你才六十四歲可謂正當年,想當年馬文升去邊疆時都已經六十六了,既然馬文升能六十六歲征戰西域收復哈密,你六十四歲應該沒問題吧?

被衆人目光打量的劉大夏,上去推辭也不是,在那兒杵着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是。

本來劉大夏習慣了幫弘治皇帝做一些欽命的差事,這些年他可做了不少,宣府他又不是第一次去,頭幾年他還去治理過軍餉,清查戶部的虧空大案。可現如今,他也知道自己身體大不如前,而且論兵法韜略,他跟馬文升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馬文升是正正經經領兵打仗,而他最多是跑腿的智囊,讓他去調兵遣將,他自問沒那自信。

最後還是朱祐樘爲他的臣子解了圍:“根據最新奏報,韃靼人已經於日前撤去,想來來年開春前不會再有戰事,若將火炮送到邊軍手上,再有韃靼侵犯,也毋須太過擔憂,此事暫且不議。”

在場的大臣臉色都很難看。

本來說是商討圍場狩獵之事,後來又說找人巡撫三邊,都因爲一個問題而令場面尷尬……這滿大殿,除了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那是一個比一個老邁,都是一堆半身入土的老傢伙,站在皇宮大殿內侃侃而談尚可,真要派他們去做點兒什麼事,那可真要了他們的老命。

唯一歲數和身體合適的張氏兄弟,又是徒有其名的外戚,連圍場狩獵都要主動靠後的人物,指望他們上陣殺敵,爲國效力,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謝遷看氣氛有些凝重,趕緊奏稟:“陛下,老臣之前所提,關於火炮之事……”

爲了表示自己沒有例外,謝遷趕緊自稱“老臣”,既然那些沉重的問題不好商量,我們還是繼續之前的話題,討論一下佛郎機炮的問題。

剛纔倪嶽還對謝遷不滿,現在再看謝遷就順眼多了。

朝堂上有個能說會道、善於打破僵局、圓場的“尤侃侃”,其實也是挺不錯的事,至少在弘治皇帝跟大臣互相對峙不言不語的時候,需要有個人出來把氣氛緩和。

只是再想想,這滿大殿老臣,看着也讓人發愁啊!

************

ps:第一更到!

上個月天子更新了五十六萬字,這個月事情多,目標定爲四十五萬,平均每天大約是一萬五千字,請大家監督!

天子自問是個勤奮的人,希望能打動大家,把你們至關重要的砸給《寒門狀元》!

泣血求保底!

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
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