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

就在皇宮中爲殿試前四名排序爭論不休時,作爲事件的當事人之一,沈溪正在東昇客棧內焦急地等待消息。

三月十五殿試結束,三月十六是殿試讀卷官閱卷日,三月十七就該是放榜日了。

按照以往的規矩來看,過了晌午,所有考生的排定名次就應該出來了,下午會放榜,因爲第二天便是傳臚日,到時候所有新科進士都要進宮朝拜天子,在朝拜之前需要作一些準備,主要是由國子監下發狀元服、進士服這些,考生要穿戴一新進宮。

若在傳臚日當天才準備的話,時間上會來不及,所以放榜只能提前。

這天一大早沈溪就起來了,因爲他實在睡不着,不但因爲殿試即將放榜,還因爲昨日府庫盜糧案的人送來了一千多兩銀子的定金,這意味着,案子已經從調查取證階段,發展到要捉贓拿人了。

眼前接洽的事情由周胖子負責,只要賊人把倉儲糧食的據點交待出來,朝廷那邊就會收網,因爲再把案子擴大的話,就要牽涉到外戚張氏兄弟,就算是劉大夏也擔不起這麼大的責任。

沈溪吃過早飯,剛坐到書桌前,正想今天讀點兒什麼書,蘇通前來拜訪,手上拿着一封李家的邀請函。

玉娘對蘇通沒什麼好臉色,主要因爲蘇通前日令沈溪犯險,不過今天是殿試放榜日,玉娘爲了不令賊人懷疑沈溪住在客棧中另有目的,還是允許沈溪身邊的朋友前來拜訪,只求表現得自然一些。

蘇通一到沈溪房間,馬上行禮告罪:“沈老弟,前天是我不對,我沒想到……李公子他居然如此霸道無理。不過沈老弟,你以前真的沒見過李家小姐?”

沈溪沒好氣地白了蘇通一眼:“我從何處去見?”

“這倒也是,我們來京城趕考,沈老弟你又深居簡出,更何況……那李家小姐還沒出閣,總不會沒事出來被人瞧。”

蘇通突然臉上涌上一抹壞笑,“不過沈老弟你畫功實在了得,藏而不露,卻是風姿綽然,實在是……哎呀,沈老弟你後來見到她真容了,要不幫我畫兩幅如何?”

蘇通這傢伙明顯對李二小姐有幾分意思,想靠沈溪的畫來意淫。

不過若是再畫,那真就是登徒浪子了,沈溪斷然搖頭:“當時燈光黯淡,她模樣我沒記清楚。”

蘇通聽出沈溪是不想幫他畫,沈溪連夢中人都畫得惟妙惟肖,現在見過真人,作出的畫肯定更爲生動,但他心裡有愧,不敢勉強,只好把信推過來道:“李家人知道我是舉子,想攀交情,送了請柬來,你我各一份,說是賠罪。不過我看,他們是想問清楚你的來歷,或者想求證你是否見過李小姐。”

沈溪連看都沒看,直接推了回去:“勞煩蘇兄幫我推掉吧。”

蘇通有些惋惜:“若去李府一趟,說不得能見到花容月貌的李小姐……算了,我還是幫沈老弟你推掉。祝沈老弟你金榜題名……名列一甲,最好是高中狀元。”

蘇通看出沈溪沒心思應付他,再加上旁邊玉娘冷着臉,一直斜眼瞥他,不願在此自討沒趣,於是起身告辭。

等人走了,玉娘才道:“原來沈公子前日畫了李小姐的春|宮……”

沈溪面色略顯尷尬,玉娘是風月中人,說話一點兒都不知道避諱,或者是以她的年歲,見慣太多事情,沒什麼可避忌的,“想來是沈公子前日偶然見過李小姐,所以才能原樣畫出?”

玉娘笑意盈盈。她覺得此事十分有趣。沈溪不畫別人,偏偏畫了李二小姐,結果險些惹來禍端。

沈溪沒有回答這麼尷尬的問題,反問道:“玉娘可知道京城李家?”

“李家是京中大商賈,與戶部曾有錢糧來往,怎會不知?不過這些年沒落了,只靠一些房產、佃租和小買賣過活,似有與朝廷劃清界限之意……”

沈溪微微點頭,看起來這李家家主非常謹慎,擔心跟朝廷走得太近,難免惹禍,所以乾脆靠出租田地和房產,再經營諸如酒肆、茶寮之類的營生過活。反正這年頭有房子有地,就可以安心當地主,而地主是穩賺不賠的。

玉娘臨出門前,又提醒一句:“沈公子最好做些準備,若所料不差,過了晌午,禮部就會放榜,到時報子會再度臨門。”

沈溪點點頭,隨手拿起本書打發時間,只等殿試放榜結果出爐。

……

……

三月十七,午時二刻,華蓋殿的衆殿試閱卷官終於可以出來稍微休息一下。

本來簡單的殿試前十排序,結果因爲不知考卷是何人,鬧得異常複雜,最後判定探花捲和二甲第一名卷也很主觀,因爲兩篇文章實在難分伯仲,只是其中一人文章中有兩句所議不合時宜,帶了一點偏激的情緒在裡面,被判了個第四。

這一判,等於把此人趕出了翰林院。

從華蓋殿出來,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快走幾步追上李東陽,問道:“李大學士先前爲何不對陛下言明各卷考生是何人?”

李東陽瞥了王鏊一眼,顯得有幾分不耐煩。這一上午下來,李東陽早就口乾舌燥,現在卻只是上半場結束。簡單吃點兒喝點兒,就要返回華蓋殿,在皇帝的監督下給殿試前十名的考卷開彌封,依次拆卷,房官要填榜,把前十名的空缺給補上,司禮官要制敕,同時還要寫傳臚帖子。

下午放榜時,還要令順天府協助報喜,第二日新科進士進宮,甚至需要順天府尹親自作陪。報喜時,需要將考生來日所配套之衣服下發,因爲狀元服和進士服這些都是成衣,若穿着不合體,還得酌情改衣……

一次殿試,其實是對朝廷相關職能衙門的考驗,各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

李東陽什麼都沒說,直接往殿外行去。

王鏊心裡有些不忿,雖然李東陽是內閣大學士,但朝官之間也不是一團和氣,他主要是對剛纔李東陽迴避天子問話而不滿。

謝遷笑道:“濟之,你別難爲人了,若我等知道那四卷是何人所作,難道會不提醒陛下嗎?”

王鏊微微錯愕,他這才知道原來連主考官李東陽都不知道四份考卷究竟出自何人。王鏊驚訝地問道:“那李大學士還推薦第三卷爲榜眼?”

謝遷笑着攤攤手,顯然有些話是不能明說的。

謝遷自己做過禮部會試主考官,對於禮部會試的潛規則比別人清楚得多,就算主考官知道哪份考卷是誰寫的,要提醒皇帝,也得儘量婉轉些,若直接了當地說出來,那就跟內定名次差不多。

而這次李東陽也是情急之下不得已推薦倫文敘爲榜眼,其實已經犯了忌諱,這正是李東陽黑臉的原因,不是他不想替皇帝分憂,實在是在開彌封之前他自己也無能爲力。

吃過午飯,十四名殿試閱卷官回到華蓋殿,接下來便是當着皇帝的面,對前十名殿試考卷開封。

其實五到十名具體是誰,已經沒人關心,就看前四到底花落何家。

本來殿試結束只有等開彌封之後才知道前十名次,但因潛規則的存在,其實已有許多屆殿試未曾在考後才知道三甲排名。

其實說起來,主要是那三份考卷亂了套。

在弘治皇帝朱祐樘的監督下,考卷由房官打開彌封,從第十名開始,依次往上,第十是王守仁,第五是劉龍,別的名次基本沒人在意。

到了第四名,在場的衆閱卷官火氣都上來了……我們被皇帝折騰了一上午才排定名次,倒要看看這四個人究竟是誰。

很多人想來,不出意外的話,第四名應該是會試會元沈溪。

雖然沈溪在禮部會試中拔得頭籌,可畢竟年輕學淺,在殿試這種回答天子的策問中,能拿個第四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是在難分伯仲的情況下拿到的,輸得也不算冤枉,只是在議論上稍微有一點點偏頗而已。

房官開封時,朱祐樘目不轉睛地看着,連皇帝都想知道這四個人到底如何排定的名次。

結果第四名並不是沈溪,而是以狂傲著稱的孫緒。

“故城縣,孫緒,曾祖……”

考卷開彌封之後,上面有考生的籍貫、姓名和三代履歷,三代履歷中特別要註明是否當官,而三代中有人因刑事案件下獄,那子孫連考科舉的資格都沒有。

聽到第四名是孫緒,李東陽臉上露出寬慰的笑容,這說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最後他也在第三名和第四名中猶豫了很久,至於第四名文章中議論的偏頗卻是他故意找出來的。

在別人看來,議論中的偏頗和激進應該是沈溪這種小後生常犯的錯誤,而李東陽卻意識到,這種議論方式其實更符合孫緒的狂傲性格。

只要第四名一定,在李東陽心中,這排名就比較靠譜了。

豐熙狀元,倫文敘榜眼,沈溪探花……就算豐熙腿腳有一點毛病,就當是朝廷選仕不避諱殘疾人吧,至少對朝廷的名譽有一定的積極宣傳作用。

第四名,也就是殿試二甲第一名,隨着孫緒填榜結束,隨後是第三名的考卷。

當所有人都覺得,這第三名必然是沈溪無疑之時,彌封隨即打開。

“鄞縣,豐熙……”

房官宣佈時,華蓋殿內一片死寂。

王鏊等人想的是,會試會元、一度捲入鬻題案的沈溪竟有這等本事,竟能位列榜眼?

而三位內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和謝遷則是對望一眼,均看到對方眼中的駭然,因爲連他們自己都不信,那篇令天子都讚歎不已的狀元卷,居然出自十三歲的少年郎沈溪?

**********

ps:第三更到!

碼字完天子才發現,今天已經有176張和100人了,沒說的,今天晚上還有一章!

謝謝大家的厚愛,天子碼字去了,繼續求訂閱、、和!

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
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