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

如同沈溪所料,消息很快便傳到朱厚照耳中。

平時朱厚照不太喜歡過問朝事,但現在涉及首輔大臣更迭,他不免還是會留一點心。

況且就算朱厚照不太在意,小擰子和張永也會在皇帝面前塑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讓朱厚照重視起來。

“陛下,現在有關內閣首輔更替之事,朝野鬧得紛紛揚揚,謝閣老還沒退下來,已經有人盯上首輔之位。”張永急切地說道。

朱厚照語氣平和:“按照規矩,不應該是樑先生頂上來?朕沒記錯吧?”

張永道:“但有人說,楊學士能力比樑學士強,所以應該是謝閣老和樑學士一起從內閣退下,爲楊學士讓位……又或者乾脆直接任命楊學士爲首輔,樑大學士繼續留在內閣擔任次輔。”

朱厚照想了想,氣惱地問道:“爲了個首輔之位,何至於此?那他二人態度如何?”

張永回道:“正是因爲楊大學士跟樑大學士攤牌,並且稱病不往內閣辦公,才引起今日紛爭……聽說這幾天謝閣老府門已被人踏破,都在勸謝閣老安撫二人,儘量讓二人和睦相處,爲朝廷效命。”

“靠。”

朱厚照不耐煩道,“這種事,莫非還是由他們自己來定不成?就算謝閣老真要請辭,難道不是應該由朕來定奪麼?”

張永道:“所以請陛下早些做出決定,以安人心。”

朱厚照搖頭:“朕倒是想早些決定,不過……朕當太子的時候,先皇跟朕說,內閣的事最好少摻和,很多事讓他們自己來定,不然的話你以爲朕爲何要讓謝閣老一直在那兒喋喋不休煩人,卻不把他給撤下來?”

張永一時間無言以對。

朱厚照再道:“現在內閣爲了個首輔之位爭破頭,倒是好事一樁,如此他們就不會給朕找麻煩……朕在這邊坐山觀虎鬥,誰有本事誰來當首輔。”

“啊?”

張永對朱厚照的想法無比驚奇。

內閣首輔可是文官之首,直接關係了今後的政治走向,位置無比重要,誰知道朱厚照輕飄飄一句話,就此放過。

朱厚照突然想起什麼來,問道:“不知沈尚書那邊持何意見?”

張永道:“陛下,老奴不知。”

“那你就去問問。”

朱厚照一改之前怠慢的態度,笑呵呵地道,“看他中意誰來當首輔,可以私下裡試探一番,回頭朕會叫他來商議……這兩天行船之事不要耽擱,等回到京師,正好欣賞一出搶位的大戲。”

……

……

朱厚照把內閣首輔接班人間的爭奪看成一場大戲,讓張永始料不及。

他作爲司禮監秉筆太監,本來沒資格干涉這種事,但現在張苑不在,他又想極力表現自己,使得張永對此事非常留心。

張永在得到聖諭後,當晚便去河邊驛館找沈溪問詢。

他直話直說:“……咱家先去見過陛下後纔來見沈大人您,陛下想知道沈大人您的態度,若可行的話,您直接跟咱家說,咱家回去跟陛下轉告。”

沈溪笑了笑:“在下不在內閣供職,怎能干涉內閣事務?再者說了,謝閣老離開朝堂之事,真的已經確定了嗎?”

張永想了想,突然意識到朱厚照好像沒提謝遷離開朝廷這一茬。

張永心道:“陛下說要看戲,意思是已準備同意謝閣老乞老歸田?讓楊介夫和樑叔厚去爭?”

張永搖頭道:“陛下沒有說明。”

沈溪道:“那就是了,謝閣老一天在首輔位置上,朝中大事便要聽從他的意見,再者就算謝閣老有了意見,不也還需要司禮監校審,由陛下定奪?”

“話是這麼說,但有些事……”張永很着急,他能明顯感覺到沈溪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或者說沈溪根本不想告訴他內心真實想法。

沈溪微笑道:“張公公回去吧,在下唯一能回答的,便是對此事毫無興致,無論是誰來當首輔,都不影響在下的差事。”

“這……也是。”

張永很識相,既然沈溪不想明言,他也沒必要勉強,起身道,“咱家就不打擾沈大人您休息了,告辭。”

……

……

朱厚照得到張永回稟後,按照既定計劃找沈溪商議。

第二天行船中午休息時,讓沈溪到御駕所在大船的船艙說事。

艙內只留下沈溪一人,連小擰子都暫時被朱厚照趕了出去,隨後便用誠懇的態度再次把昨日派張永詢問的問題問了一遍,沈溪回答如出一轍,表示他不關心誰來當首輔。

朱厚照道:“先生別以爲朕別有用心,朕只是想認真聽取你的意見,這件事很重要。”

沈溪道:“首輔之位,涉及朝廷諸多事項的決策,當以德高望重之人爲之,臣跟兩位候選者皆爲臣僚,雖同屬翰苑出身,不過如今臣不在翰苑爲官,這種事似乎更應該問朝中翰苑老臣的意見。”

朱厚照皺眉不已:“你不會是想讓朕去問以前當過大學士的那些人吧?”

“臣只是建議,最終由陛下來定。”沈溪道。

朱厚照嬉皮笑臉地問道:“那朕讓先生到內閣任職如何?朕其實最想讓先生來當內閣首輔。”

“萬萬不可。”

沈溪直接回絕,“臣身兼兩部尚書,早就惹來諸多非議,不可能再兼任內閣職務,何況臣在翰苑向無建樹,當不起如此要職。”

朱厚照道:“誰說的當不起?你是朕的先生,又是狀元出身,曾在翰林院和詹事府供職,深得朕器重。這麼多年來,你取得的功績有目共睹,天下讚佩,你入閣誰會說什麼?”

沈溪道:“內閣首輔大臣遴選,當考慮前任首輔的意見,再以資歷和朝議論定,最後由陛下聖裁……陛下切不可以好惡行事,哪怕真要臣入閣,也只能論資排輩,在內閣多做幾年實事,首輔之位敬謝不敏。”

朱厚照笑道:“朕知道先生的意思,誰先入閣,誰就是首輔唄……不過朕有辦法,直接讓內閣現在這四位大學士致仕就行了……”

沈溪很清楚朱厚亂來慣了,這麼說很可能也會這麼做,當即道:“陛下這是破壞朝廷綱紀律法,讓臣不容於朝堂嗎?”

“不是,先生別誤會。”

朱厚照趕緊解釋,“朕不是讓你爲難,你可別學謝閣老和楊大學士他們,直接跟朕說請辭不幹。他們不幹也就罷了,你不幹,朕靠誰來治理天下?”

朱厚照話說得敞亮,但在沈溪聽來,多少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自古以來君臣說是會善始善終,可皇帝跟權臣間本來就是對立的,沒有皇帝願意把自己的權力拱手讓人,即便是朱厚照,有了劉瑾的先例,對這種事情也謹慎了許多。

朱厚照並不是一無是處,這個皇帝看起來胡鬧,但在很多事上卻精明得很。

“這不是收買人心嗎?這小子,倒是變得越來越有城府了。”沈溪心中在想。

朱厚照又拍着胸脯道:“沈先生便說,謝閣老退下後,誰來當首輔比較合適?只要先生說出他的名字,朕只管安排就是。”

沈溪堅定地道:“臣不能干涉此等事情,恕難從命。”

朱厚照嘆道:“朕也知道先生在擔心什麼,怕朝野有人說閒話……不過,這是咱私下裡的交談,朕絕對不會把事情外泄。”

沈溪心道:“我不說出自己的意見,怕的不是外人知道,而是不能讓你這個皇帝產生警覺和忌憚。”

沈溪搖頭:“臣對此的確無想法。”

“嗯。”

朱厚照不再勉強,對別人他可以採取強硬手段,但對沈溪只能有商有量,當下道,“以朕想來,先生應該不太喜歡楊大學士這種喜歡背地裡搞風搞雨之人。以朕所知,先生當初在翰苑爲官,給朕當先生時,楊大學士正好因守制沒在朝中,因而先生跟他的關係也不是很密切。”

沈溪心裡又琢磨開了:“皇帝當久了,還會琢磨人際關係了,倒有幾分進步。”

朱厚照道:“不過先生跟樑大學士的關係就很親密了……聽說樑大學士恩師跟先生同爲嶺南人,先生跟他多有來往,平時樑大學士在朝事上也不會故意跟先生唱反調,至於楊大學士卻不同。”

沈溪道:“陛下所言,涉及朋黨之事……臣在兩位候選人中絕無偏私。”

朱厚照笑道:“那朕沒說錯,是吧?朕可不傻,楊大學士在朝中人脈廣泛,聽說太后還派人跟他聯絡,平時他還會入宮見太后……尤其是朕不在京城這段時間。”

從朱厚照話中,沈溪聽出來了,朱厚照在京城佈下的眼線不少,而且特別留意這方面的事情。

沈溪道:“此事也跟臣無關。”

朱厚照搖頭:“先生不想直接評價,朕便覺得有問題,本來楊大學士跟太后走得近一些,朕不會覺得怎樣,奈何他想當首輔,還直接跳過排位在他前面的樑大學士,這麼做就有點兒不識時務了。”

當皇帝用“不識時務”來評價一個人時,說明對此人已有偏見。

朱厚照道:“以朕看來,還是以原本順序,以樑大學士爲首輔,如此就算朝中有人有意見,也得乖乖地憋着,因爲朕正是遵守了他們一向推崇的規則和秩序,如果反對,就是打他們自己的臉。”

說完,朱厚照小心觀察沈溪的反應。

沈溪則行禮:“陛下有何決定,不必對臣說,臣對此並不關心。”

……

……

沈溪在朱厚照面前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模樣。

朱厚照覺得沈溪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在避忌什麼。

只有沈溪自己知道,他是真不關心誰來當首輔,因爲他志不在朝堂紛爭,不管是楊廷和還是樑儲來當首輔,都不會對他形成太大影響。

朱厚照跟沈溪見過面後,直至到京城的三日內,君臣間沒有再商談朝事,見面時通常寒暄兩句就算完事。

朱厚照近來心情不錯,沈亦兒那邊有了好臉色,且如今正在回家的路上,他對京城的風景有了一番期待。

三月二十八,沈溪跟朱厚照一行抵達京城。

謝遷本要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但朱厚照提前發出上諭,表明不想在回京之事上大做文章,需儘量保持低調,因而鑾駕一行從朝陽門入城,一路往東安門而去。

沈溪沒有追隨鑾駕前往皇宮,直接返回府宅。

不過因爲沈家家眷都在江南,府宅顯得有些冷清,不過馬九帶回來的人很多,收拾一遍還是很簡單的。

正當沈溪在率先打掃乾淨的書房內看書,等待家裡其他地方整飭清爽時,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興帶着皇帝口諭來見沈溪,召沈溪入宮。

“沈大人,久違了。”

李興見到沈溪出迎,露出諂媚的笑意。

沈溪請李興到書房一敘,李興一擺手:“沈大人不必客氣,陛下傳召您入宮,咱家好久沒跟沈大人談事,心中怪思念的,於是主動請纓……咱邊走邊說?”

“嗯。”

沈溪跟李興一起出了府邸,卻沒上轎子或者是乘坐馬車。

轎子和馬車都在後面跟着,李興道:“聽說司禮監掌印張公公人在災區滯留未歸……沈大人將他晾在中原之地……真是解氣啊!”

或許是李興覺得沈溪跟張苑間不對付,絲毫也沒有避諱對張苑的嘲弄。

沈溪心道:“張苑就是個市井小民,驟然成了司禮監掌印,卻沒人看得起……就連不歸從小擰子和張永一黨的李興,也不想往他身邊靠攏……張苑做人太失敗,在司禮監根本就是個孤家寡人,一出事便牆倒衆人推。”

沈溪道:“因本官倉促回京,中途錯過了。”

“錯過得好,哈哈。”

李興眉開眼笑,“沈大人回京城後,吏部終於有人主持,以在下所知,最近吏部考覈鬧得沸沸揚揚,主要是沈大人不在京城,謝閣老也準備乞老歸田……如今朝事不知該由誰來做主,以至於人心惶惶。”

李興試探的意思很明顯,想知道沈溪態度如何。

但沈溪很清楚如今的李興跟張氏一門走得很近,甚至可能這兩天還見過楊廷和,這種人正是他需要避忌的對象。

沈溪道:“陛下還朝,一切自有定論……李公公不要來跟本官說,本官現在也在等候消息。”

李興見沈溪有些不耐煩,不再勉強,賠笑着道:“那是那是,要不咱先上馬車?距離宮門尚遠,就怕把沈大人累着。”

……

……

沈溪乘坐馬車到了大明門,抵達時,已有幾人等候在那兒。

六部七卿不是都在,內閣僅靳貴一人,至於六部尚書,工部尚書李鐩和戶部尚書楊一清在列,卻不見禮部、刑部和都察院的人。

“之厚回來了?”

李鐩見沈溪下得馬車,老遠便過來迎接,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楊一清跟着李鐩過來,向沈溪見禮。

簡單寒暄後,李鐩道:“剛纔擰公公出來一趟,說是等之厚到來,咱就可以一起往乾清宮面聖。想來快了吧?”

李鐩並不想談公務,楊一清對此也諱莫如深。

沈溪道:“在下剛回京城,旅途勞頓,本想安歇,誰知陛下竟傳召……不知所謂何事?”

李鐩驚訝地道:“之厚不知?還以爲你跟陛下一起回來,應該對一切瞭若指掌呢。”

說話間,靳貴走到近前,之前他沒第一時間過來,是在跟李興說事,似乎有關內閣票。

沈溪跟靳貴見禮,靳貴道:“陛下回來後,便傳叔厚去了乾清宮。”

只是一句話,就讓幾人沉默下來。

朱厚照傳召樑儲去乾清宮,不用說是有關內閣首輔更替之事,現在皇帝態度不明,是讓樑儲跟謝遷一起致仕,由楊廷和上位,還是下詔書挽留謝遷,又或者讓樑儲當首輔,這都是疑問。

正說話間,謝遷的轎子過來了。

一年多不見,謝遷老邁許多,下轎時腳步竟有些踉蹌,沈溪疾步過去,未及攙扶謝遷已站穩,滿臉慈祥地看着沈溪。

“謝閣老,您來了?”

李鐩對謝遷的到來很意外,因爲他已打聽過,這次皇帝並未傳召謝遷,謝遷屬於不請自到。

謝遷點了點頭,再度看向沈溪,沈溪趕緊行禮問候。

謝遷道:“之厚回來了?唉!出去一年多時間,看起來成熟不少……這一年你在江南做的那些事,讓老夫甚是欣慰。”

跟以前橫挑鼻子豎挑眼不同,這次謝遷很客氣,說話沒有夾槍帶棒,而是發自內心,一聽便誠意十足。

沈溪簡單謙虛兩句,恰好小擰子從大明門裡走了出來,老遠便招呼:“幾位大人可以入宮了……呃?謝閣老也在?”

小擰子剛回來,顯得很匆忙,等他見到謝遷時也顯得有些慌亂無措。

謝遷走過去道:“擰公公青健了不少,陛下有事傳召大臣,老夫便來跟陛下奏事,不行嗎?”

“這……陛下未傳召您老,或許有別的考量呢?”小擰子不想讓謝遷跟隨他人一起入宮,以免橫生波折。

謝遷道:“放心,老夫不會多言,只是來跟陛下說一重大事項……老夫年老體邁,不知還有幾次能入宮,擰公公行個方便,大不了到乾清宮後,等擰公公先進去通傳,若是陛下不允,老夫在外等候便是。”

小擰子苦着臉看了看沈溪,見沈溪默默地點了點頭,這才無奈道:“那謝閣老先入宮。來人啊,爲幾位大人開路。”

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
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