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

弘治皇帝是否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歷史上存在爭議。

最常爲人提及的是弘治年間被冊封爲“夫人”的五位宮人,說是弘治皇帝除了張皇后之外,還冊封了五名“夫人”,有人認爲這是弘治皇帝的妃嬪。

但有史料證明,其實這五名“夫人”只是皇宮中長久侍奉皇家人的老宮女,而非弘治皇帝私納的女人。

也有傳言說朱厚照並非張皇后親生。

此事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在《孝宗實錄》和《武宗實錄》中,都提到一個名叫鄭旺的人物,以及弘治十七年轟動一時的案子,鄭旺妖言案。

話說弘治四年張皇后誕下長子朱厚照之前,宮中一點兒消息都沒傳出來,甚至連文武大臣都不知道張皇后已懷孕。

也就是說,朱厚照是“突然”降生,這很不合情理。

皇帝沒有子嗣,大臣成天跟皇帝進諫要廣納後宮,朱祐樘肩膀上的壓力很大,若是皇后懷孕,皇家應該慎重對待,廣而告之,卻沒想到提前一點兒風聲都沒有,直到誕下子嗣後,朝廷上下才得知。

從那之後,關於朱厚照不是張皇后親生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當然,這僅僅只是傳聞,朱厚照出生不到一年就被冊封爲太子,宮闈禁地又是是非聚集之地,沒人能夠確定真僞,本來謠言止於智者,慢慢地也就沒人再傳了。可是事情卻大有蹊蹺,幾年後即便張皇后生下次子,傳言仍舊沒有斷絕,反倒愈演愈烈。

原因是民間有個叫鄭旺的人,此人不過是武成衛一名普通軍戶,家境貧寒,有個女兒叫鄭金蓮,在十二歲時輾轉被賣到宮中做宮女。

宮女何其多,多鄭金蓮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奇就奇在鄭旺通過一個名叫劉山的太監,經常跟女兒互通一些物品,他把宮外的東西送進去,鄭金蓮則把宮裡的東西讓劉山帶出來,交給父兄變賣改善生活。

鄭旺經常會拿着女兒送出宮來的東西炫耀,吹噓他女兒其實已得到皇帝恩寵,並且太子也是他女兒生下來的。他所拿到的女兒的物品,都不是平常宮女所能擁有的珍貴之物。

此事很快傳到朱祐樘耳中,本來遇到這種事,皇帝應該是殺一儆百,將謠言徹底扼殺,結果朱祐樘聞聽此事後竟然無動於衷。

在很多人眼中,分明是皇帝默認了此事。

一直到弘治十七年,也就是在朱祐樘感覺大限將至,即將傳位給朱厚照時,他纔想到這種傳言很可能影響到他兒子皇位的正統,於是命人將鄭旺、劉山等人捉拿,製造出聞名天下的“鄭旺妖言案”。

事情離奇之處遠未結束,弘治皇帝並未讓有司衙門審訊鄭旺,而是親自“御審”,一個江湖騙子和一個宮裡的老太監,值得他親自上陣?

愈發讓人覺得,這是弘治皇帝怕宮廷有什麼秘密泄露出去。

最後的結果是太監劉山被處死,而本來罪責更重的鄭旺只是被判了“妖言罪”和“冒認皇親”兩大罪名,給囚禁起來,鄭金蓮被髮配到浣衣局。

在武宗,也就是太子朱厚照繼位之後,就把鄭旺給放了,還賞賜了他許多寶物。

事情的結局,是正德二年,鄭旺繼續堅稱自己的女兒生下太子,這次他就沒能逃過劫數,再次以“妖言罪”被逮捕,然後快刀斬亂麻被判處死罪。

這次鄭旺之死,被看作是朱厚照殺人滅口,就算朱厚照不這麼做,文武大臣,還有劉瑾也會提醒他這麼做。

新皇繼位,最重要的就是血脈純正。

在兩代皇帝實錄中都提到的人物,除了文武大臣外,這麼一個江湖騙子能入冊也算是大有造化。

跟沈溪極爲熟稔,如今身爲翰林院修撰的王瓚,便曾在史書中記錄過此事,說是他在司禮監教太監讀書時,曾見過有人押着一名宮女到浣衣局,浣衣局的人見到此女皆都肅然,可見此女在宮中地位極高。

後來王瓚才知道此女就是鄭金蓮。

沈溪心想,眼下的下毒案,是否會跟“鄭旺妖言案”有關?

“鄭旺妖言案”案發,那是四年以後的事情了,而如今關於太子朱厚照的身份,仍舊只是民間傳說,若有人覺得,太子不適宜登基,而所謂皇后的子嗣,不過是一個宮女生下來的孽種,而這個宮女所生是否爲皇嗣血脈,尚是個未知數。

故此,是否會對欺瞞了天下人的皇后和她的兒女下手?

……

……

既然是懸案,那就是查無實證,輪不到沈溪來操心。

況且,就算他根據後世記載想出案子的諸多疑點又如何?事關皇后和太子清譽,他如何敢對外人言及?

最好還是三緘其口!

而且此案極爲神秘,以往宮廷如果出了這麼大的案子,涉案人防止嚴刑拷問,肯定會有人畏罪自殺,結果卻一個都沒有。

在案子發生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比如說皇后於某日某個時辰突然感覺腋下彷彿被蚊蟲叮咬一般,但並未在意,這也沒有!

就算把皇宮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所謂的毒物,有宮女和太監在被打了幾十棍後開始互相攀咬,最後查證也是子虛烏有。

沈溪是外臣,案發後甚至不被允許去東宮給太子講課,這案子算是徹底跟他隔離了。沈溪雖然心裡有些不快,但他知道現在不是鬥氣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謝遷交待下來的差事完成。

兀良哈和佛郎機的使節,目前都沒到京城,大約會在八月下旬抵達。

而在八月十九,弘治皇帝會親自到西郊校場查看佛郎機炮的事,並沒有因爲皇后重病取消和延後,成爲當前沈溪最重要的任務。

十九這天清早,剛開城門沈溪就坐着馬車出了城,一路到城西校場進行準備,他得抓緊時間,把所有演示的東西安排好,事無鉅細均需他親力親爲。

把所有草人擺放好,遠遠一看,還真像幾百名衝殺而來的韃靼士兵,只是這些韃靼人中間的騎兵少了些,本身扎草馬的難度就很大,五軍都督府的人只是隨便紮了幾個出來象徵性地意思一下就算完事。

把草人、草馬準備好後,沒有辦法再用實彈練炮,因爲這些用於演示的草人都是一次性的,用過就會報廢。

此後,沈溪開始調整佛郎機炮的射角,這炮威力是大,但若是射偏了覆蓋不了目標就沒意思了。這個時期的佛郎機炮準頭有些差,沈溪定下一些臨場應變的方法,務求做到一邊發炮,一邊調整角度,把整個山坡都覆蓋完。

皇帝要出宮,沿途街道按例是要封路戒嚴,通常會比較麻煩,沈溪料想弘治皇帝到校場時不會太早。

果不其然,快到中午了,宮裡第一批人才趕到,卻是打前站的御林軍和錦衣衛的人馬。

午時過去,鑾駕和百官一行抵達,這次弘治皇帝帶來的人雖不多,卻把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主要官員都帶來了。

沈溪心想,這要是朝鑾駕的方向開上一炮,整個大明朝非亂套不可。

馬文升作爲兵部尚書,親自主持這次觀禮儀式,他走到近前詢問沈溪:“準備好了嗎?”

其實不用問,一目瞭然。

除了預備好的佛郎機炮,還有二百名精心挑選的官兵,既定的流程,是先開炮,等把山上的草人打得差不多倒下了,士兵再衝上去補槍補刀。

這也是戰場上的實戰運用!

沈溪點了點頭,手上拿着面小旗,這是他特別設計的。

沈溪道:“馬尚書,是否可以將令旗交與陛下,由陛下親自下令?”

馬文升想了想,覺得有幾分道理……皇帝既然親自來校場觀察火炮發射時的景象,人隔得遠遠的,沒什麼參與感,若是讓皇帝使用令旗發佈指令,決定發炮的時間,皇帝會更有成就感。

看看,這是朕的軍隊,朕的火炮,朕指哪兒他們打哪兒。

馬文升拿着令旗去對朱祐樘說了,等馬文升再回來時,臉上帶着幾分欣喜,顯然對沈溪的這個安排非常滿意。

沈溪早前已跟士兵打好招呼,皇帝的令旗舉起來,是準備,放下就是開炮。

經過兩道傳令,張老五要做到見令後再發射火炮。

當然,只是第一炮會根據皇帝的旗令行事,後面就不用再停頓了,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加快發炮速度。

一切準備妥當。

校場是一片三面環山的谷地中,方圓三四里,爲了防止皇帝有危險,鑾駕和百官的位置距離佛郎機炮約莫一里多地,火炮炮口正對的山坡上,草人分佈在半里至一里之間。

鑾駕所在處是一個高臺,站在超出地面幾丈的高臺上,皇帝可以看清楚發炮的整個流程。

“陛下,可以開始了。”

馬文升再回來時,帶回準備就緒的消息。

英國公張懋笑着問道:“馬尚書,這裡是否會有危險?”

馬文升笑着回答:“公爺久經戰陣,應該清楚火炮的射程怎樣……”

張懋點了點頭,其實他覺得草人最遠處距離火炮竟然有一里感覺很不靠譜,這佛郎機炮哪裡可能有那麼遠的射程?

草人相對還很分散,以張懋一直以來對火炮的瞭解,火炮是用來轟擊城牆所用,這次演習意義並不大。

朱祐樘的目光落在謝遷身上,道:“要不還是謝愛卿來吧。”

朱祐樘畢竟沒上過戰場,這算是他第一次經歷“戰陣”,手裡拿着令旗讓他稍微有些緊張。

謝遷笑道:“陛下,馬尚書已說明,只需將令旗舉起,再放下便可。”

朱祐樘懸着的心稍微安定了下,可他又不太確定,將令旗舉過頭頂,再放下來,問道:“可是這樣?”

朱祐樘本來是試探一次,問問是否有錯,但在傳令兵眼中,這就等同於下令。

軍令如山。

第二道令旗和第三道令旗幾乎同時落下,隨之便聽到遠處傳來“轟”一聲巨響,把尚有些心不在焉的朱祐樘嚇了一大跳。

所有朝臣的目光落在左前方的山坡上,隨着這一炮發出,排列在山坡最前方的幾十個草人,已經只有一半立着。

“哇!”

人羣中發出一片喧譁,這火炮的威力真有這麼大?還是說那些草人摻了假,扎得不牢實,風一吹就散的那種?

就在衆人遲疑的瞬間,很快第二聲炮響也傳來。

“轟!”

又是結結實實的一聲。

這次落點稍微靠後,又是一排草人倒下。

隨即便是接連不斷的炮擊,中間停頓一會兒就是一炮,連續發了十二炮之後,前面終於安靜下來。

不過下一刻,英勇的大明官兵,拿着自己的刀槍和盾牌,呼喝着衝殺向山坡上,將山頭上零星立着的草人給挑破,成爲地上的一堆雜草。

*************

ps:第四更!

本章係爲新盟主“四十度的誘惑”大大加更的第一章,謝謝您的慷慨!

距離今天結束還有四個小時,天子爭取再來兩到三章,請大家多多支持,訂閱、、和一個都不能少哦!

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
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