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走上正軌

之後的幾天,蘇星暉還是天天陪着饒教授去野豬溝,不但去指導養殖場的修建,傳授養殖技術,饒教授還喜歡到山上轉一轉,這也算是他的職業習慣了吧,他到一個地方,就會多方瞭解當地的風土。

這一天,饒教授跟蘇星暉說,野豬溝這地方的山上寶貝不少,不光是可以搞特種養殖,還可以搞特種種植,比如木耳、香菇這些東西都可以種,還有中藥材,他在這裡轉了這麼久,也發現不少種類,都是可以種的。

饒教授說他雖然不是專門搞植物學的,可是對植物學倒也不陌生,他覺得在這裡搞特種種植也是大有可爲的,如果野豬溝想搞特種種植的話,他願意幫着聯繫他們學校專門研究植物學的專家過來。

饒教授這個建議正合蘇星暉的胃口,他正想找機會跟饒教授提出來讓他幫着聯繫一些植物方面的專家呢,只不過他不能顯得太突兀,現在饒教授主動提出來,當然再好不過了。

蘇星暉對饒教授說,他會向野豬溝的村幹部提出來的,他還有一個想法,猛虎嶺這裡到處都是山,自然環境跟野豬溝都差不多,既然野豬溝能夠搞特種養殖和特種種植,其它地方也應該可以。

蘇星暉說,他準備跟鄉政府提出建議,讓饒教授再找幾個專家過來,在猛虎嶺全境考察一番,看看這裡適合發展什麼養殖或者種植項目。

饒教授這些天跟蘇星暉相處十分愉快,他對這個好學又肯幹的年輕人很有好感,這個年輕人心繫老百姓,他很願意幫蘇星暉的忙。

他馬上就答應了蘇星暉,說只要他們鄉政府同意,他願意幫他們聯繫,搞這個考察,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也算是學以致用了。

蘇星暉十分高興,他馬上就跟野豬溝的村幹部們說了,村幹部當然沒有什麼意見,致富的路子越多越好,他們怎麼會嫌多呢?

這天下午回到鄉政府,蘇星暉又把這事先後向陳宏富和董建樹彙報了,他們兩人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甚至可以說是求之不得,不過他們也都有一個顧慮,就是這樣做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一些,他們覺得可以先把野豬溝村作爲試點,不必在全鄉鋪開。

蘇星暉倒是有些明白他們的顧慮,這主要是猛虎嶺鄉實在太窮了,如果在全鄉都搞特種養殖和特種種植項目的話,需要的投入相當大,鄉財政承受不了,而且如果搞這些項目搞得不順利的話,先在野豬溝搞試點,也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這倒不能怪他們膽小或者眼光不長遠,實在是這事在猛虎嶺甚至整個上俊縣都沒有過先例,很多事情在十幾年後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在那個年代,就是要他們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擔負着巨大的風險,決心不是那麼容易下的。

不過蘇星暉跟他們說,可以讓野豬溝先作爲試點,不過現在就可以讓專家把整個猛虎嶺都做一次考察,把他們的考察資料和結論保存起來,等到野豬溝的特種養殖和特種種植成功之後,就可以根據這些考察資料在全鄉鋪開這些項目了。

陳宏富和董建樹對蘇星暉的這個建議同意了,不過他們又問蘇星暉,請這些專家過來需不需要很大的費用,上次饒教授是沒有要費用,可是不一定每個專家都像饒教授一樣。

蘇星暉告訴他們,饒教授也跟他說過這個問題,他說他會向學校提出建議,爭取把對猛虎嶺鄉的考察作爲學校的一個研究課題的,那樣的話,學校會下撥經費,就不需要鄉政府出錢了,只要鄉政府把接待工作做好一些就可以了。

蘇星暉的話讓陳宏富和董建樹都是鬆了一口氣,這倒不是他們小氣,而是猛虎嶺鄉實在太窮了啊,要是搞一次考察需要太大的代價,他們還真承受不起。

這件事情的協調,他們當然還是交給了蘇星暉,這條路子,本來就是蘇星暉找的,現在對蘇星暉的工作能力,他們也是越來越滿意了。

蘇星暉跟饒教授說了這件事情之後,饒教授便回了江城一趟,他要去找願意來猛虎嶺鄉考察的專家,並且共同向學校申請,把對猛虎嶺鄉的考察作爲一個研究課題。

在回去的時候,饒教授還帶上了一些他在野豬溝採集的植物標本,其中不乏一些珍稀的植物,這些標本可以證明到猛虎嶺的考察是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的,既可以吸引那些搞植物的專家,也有利於讓學校同意這個研究課題的設立。

野豬溝辦養殖場和竹編廠的事情已經走上了正軌,這兩個村辦企業的手續都已經辦了下來,野豬溝村向鄉信用社的貸款也已經辦了下來,總共兩萬塊錢,雖然不多,不過現在只需要修建幾棟豬舍、雞舍、鼠舍什麼的,買點磚、水泥、預製板、鐵絲網什麼的就夠了,這部分支出最多幾千塊錢。

剩下來的錢就是購買瘦肉型種母豬,還有一些飼料、添加劑什麼的,這部分開支也不算大,因爲這些野物平時吃的更多的還是山裡有的青草、紅薯、樹根、野果、昆蟲等等,竹鼠吃的主要是竹子,還可以吃一些纖維較粗的草,甚至樹枝、瓜皮、甘蔗梢都可以作爲它們的食物,因此,飼料開支也不會很大,只要人工到山上去採集就行了。

竹編廠就更加沒有什麼開支了,夏蘭的組織能力不錯,她把一些手比較粗笨力氣大的農婦集中起來到山上去砍竹子,手比較巧的農婦就在各家各戶來編竹編,每天編的竹編交到村委會,她當面點清數量並記下來,等工藝品商店提貨之後,再按照每人的工作量來發錢。

由於這兩個企業都是村辦企業,所以現在村民們直接的收益就只有工錢,多的利潤就作爲企業擴大規模的資本,不過,這兩個企業的一部分股份都是平均分給每個村民的,到合適的時候,企業再進行分紅。

這種模式也是蘇星暉覺得比較好的模式,他向野豬溝村委會提出之後,村幹部們都同意了。

這種模式可以讓村裡的每一戶村民以後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哪怕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也有生活保障,如果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可以直接到養殖場或者竹編廠工作,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爲了防止有些村民眼紅,想自己辦企業,村委會也出臺了規定,自己辦企業可以,村裡也儘可能支持,不過你自己辦企業,就等於是自己放棄了在村辦企業的股份。

這一條規定也有其合理性,你是能人,自己能辦企業,那當然是好事,不過你也不能把所有好事都佔全了,這就等於是公務員下海,下海之後當然是不能領工資了的。

村主任趙忠福擔任了養殖場的場長,而夏蘭就擔任了竹編廠的廠長,竹編廠全都是些大老孃們,也只有她這個婦女主任當廠長最合適了。

高大平自然擔任了這兩個企業的會計,而夏竹擔任了竹編廠的副廠長,她的竹編編得最好,特別是那些最昂貴最複雜的竹編,只有她編得出來,她擔任這個職務,雖然也有一些人不服氣,可是隻要大多數人服氣就行了。

夏竹每天不但自己從事竹編工作,她還負責培訓,也就是每天抽出兩個小時,在村委會裡教那些竹編還不熟練的婦女編一些比較複雜的東西。

竹編這東西,很講究技術含量的,那些簡單的東西,哪怕編上一百個一千個,可能也不如一些複雜的東西編一個,誰不想多掙點錢呢?

夏竹是一個單純的姑娘,她毫不猶豫的擔任起了培訓的職責,每天都抽出自己寶貴的兩個小時時間,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技術和心得教給大家,這讓大家漸漸對她這個副廠長也服氣了。

這可是夏竹吃飯的手藝,大家誰都知道夏竹家的情況,知道她有多麼需要這份收入,每天兩個小時的時間,也許就夠夏竹編出一件比較複雜的竹編了。

當然,技藝可以傳授,夏竹身上的靈氣就不是人人都有了,因此,最複雜的那些竹編,目前還只有夏竹一個人可以編制,而宋巧麗說的那種原創的作品,夏竹也是每天都在琢磨。

不管怎麼樣,竹編廠每天都能編出幾十到上百件竹編,當然,絕大多數都是比較簡單的,只能賣出幾塊錢的那種,能賣出十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一件的都不多。

不過,這些作品裡面,沒有一件是夏竹編出來的,因爲,她要編一件最複雜的作品,這件作品就是徐悲鴻的名畫《八駿圖》,這副畫宋巧麗給出的價格是一千塊錢。

當然,價格高有價格高的道理,這副畫要想用篾絲編出來,還能達到原作的形神兼備,需要有一些特殊的編織手法,而且至少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因此,這些天夏竹都在揣摩着如何來編制這幅畫。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樺坡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馮全濟來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五十八章 要公開招標第兩千零五十五章 不想種臍橙了?第六百三十章 你居然提這個條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一場交易第九百四十六章 風波再起第兩百四十七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三十五歲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不沉穩的蘇星暉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第一百二十章 少年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給你十分鐘第兩千零九十章 有時候也需要一些傻瓜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積蓄不少第六百八十一章 馬陽村公益小學第八百八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昌山縣的老同學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幹嘛這麼護着他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要徹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慰問隔離居民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說說你們的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開懷大笑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十五章 陸正弘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蘇市長是保護你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你正名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要客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三件事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又一個熱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你沒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海龍堂酒樓第三百四十九章 可怕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村級審計的成效第四百零四章 雙休制快實行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提前退休第九百四十九章 省委大秘第八百九十八章 進軍洪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田曉鵬到任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重回興阜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炯請吃飯第八百七十三章 錢多的是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趕緊開罰單第五百一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三章 接新娘子第兩千零一十章 結業典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競選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知道是誰?第三章 彙報情況第八百零二章 幫一下王柳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見夏竹第八百四十一章 產房之外第七百七十四章 任貴勝指路第兩百八十四章 不放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振興計劃第八百七十章 我不是他表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公平第六百一十七章 邵董事長第九百二十四章 成敏行第兩千零八十章 再見傅維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講理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重大成果第一百零四章 二愣子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提前退休第四十一章 又來了兩個專家第五百二十章 推薦縣長人選第九百六十二章 選了個肥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好木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新區新氣象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被停職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不要着急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縣域經濟研討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拷問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驗收小組第九百四十四章 選舉問題第四百零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又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五百零一章 諾埃爾的投資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跨年晚會第兩千零一十四章 少見的天氣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變化的關係第兩千零四十九章 心思活泛起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七百零八章 經濟槓桿第三百零四章 被信任的感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慎重行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侯光弼回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視察第兩千零六十七章 你辛苦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他是縣長?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百六十四章 賣一個面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曹元皓病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惡劣的自然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有一個願望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樺坡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馮全濟來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五十八章 要公開招標第兩千零五十五章 不想種臍橙了?第六百三十章 你居然提這個條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一場交易第九百四十六章 風波再起第兩百四十七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三十五歲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不沉穩的蘇星暉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第一百二十章 少年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給你十分鐘第兩千零九十章 有時候也需要一些傻瓜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積蓄不少第六百八十一章 馬陽村公益小學第八百八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昌山縣的老同學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幹嘛這麼護着他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要徹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慰問隔離居民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說說你們的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開懷大笑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十五章 陸正弘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蘇市長是保護你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你正名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要客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三件事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又一個熱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你沒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海龍堂酒樓第三百四十九章 可怕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村級審計的成效第四百零四章 雙休制快實行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提前退休第九百四十九章 省委大秘第八百九十八章 進軍洪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田曉鵬到任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重回興阜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炯請吃飯第八百七十三章 錢多的是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趕緊開罰單第五百一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三章 接新娘子第兩千零一十章 結業典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競選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知道是誰?第三章 彙報情況第八百零二章 幫一下王柳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見夏竹第八百四十一章 產房之外第七百七十四章 任貴勝指路第兩百八十四章 不放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振興計劃第八百七十章 我不是他表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公平第六百一十七章 邵董事長第九百二十四章 成敏行第兩千零八十章 再見傅維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講理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重大成果第一百零四章 二愣子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提前退休第四十一章 又來了兩個專家第五百二十章 推薦縣長人選第九百六十二章 選了個肥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好木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新區新氣象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被停職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不要着急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縣域經濟研討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拷問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驗收小組第九百四十四章 選舉問題第四百零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又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五百零一章 諾埃爾的投資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跨年晚會第兩千零一十四章 少見的天氣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變化的關係第兩千零四十九章 心思活泛起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七百零八章 經濟槓桿第三百零四章 被信任的感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慎重行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侯光弼回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視察第兩千零六十七章 你辛苦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他是縣長?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百六十四章 賣一個面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曹元皓病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惡劣的自然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我有一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