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進軍洪州

<>最快更新風流青雲路最新章節!

縣裡的各項工作都慢慢走上了正軌,蘇星暉也開始考慮起縣城城建的事情了,崇津縣城跟九十年代許多縣城差不多,面積都很小,一袋煙的功夫,就能從縣城東頭走到西頭。雅文吧

這麼小的縣城,當然已經不適合目前的形勢發展了,急需擴大,新的崇津縣城至少要比現在擴大五六倍才行。

崇津縣城的北邊就是長江,因此崇津縣城是不可能向北邊發展的,要發展也只能向東、西、南三個方向發展。

目前蘇星暉打算將縣城新區向西邊發展,因爲經濟開發區就在縣城西邊,離縣城六七公里的樣子,縣城新區向西邊發展,就可以慢慢把縣城跟經濟開發區連成一片。

而這片新區,就正好可以容納經濟開發區擴大之後失去土地的那些農民,這也是崇津縣城鎮化的第一步了。

而發展新區的第一步,當然就是把縣政府辦公大樓建到新區來了,崇津縣政府的舊辦公樓都是五十年代的建築,高不過四樓,現在這舊辦公樓也是年久失修,不是這裡漏水,就是那裡漏風,也確實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了。

蘇星暉在昌山縣有過豐富的發展新區的經驗,只要把縣政府的辦公大樓首先建在新區,再把其它機關單位的辦公樓建過去,那一帶的地皮價格就會暴漲,搞商品房開發的自然就會找到這裡來,在這裡進行商品房開發,這裡自然而然的就會繁榮起來了。

當然,要想達到這種效果,也需要這個縣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不過現在的崇津縣經濟發展前景自然是一片大好了,所以,現在蘇星暉不愁新區發展不起來。

果然,蘇星暉讓縣政府把崇津縣要發展新區的消息一傳出去,馬上就來了好幾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跟崇津縣政府進行接洽相關事宜,這其中,自然就包括宏圖房地產開發公司、米氏集團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還有幾家在昌山縣就跟蘇星暉有過合作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他們的合作模式當然還是崇津縣政府用地皮來交換這棟縣政府辦公大樓,這些地皮裡包含老城區的地皮,比如原來五交化公司的商店,還有棉紡廠、牀單廠等幾個已經倒閉的企業的地皮,都是地段很不錯的,這些地皮都讓這些開發商們很感興趣。

蘇星暉要發展新區,當然並不等於是要放棄舊城區,對於舊城區,他也是要搞舊城改造的,把這些舊城區的地皮劃給這些房地產開發公司,讓他們來開發商業地產,正是一舉兩得。

這也是最快讓崇津縣的縣城發展起來的方法了,這個方法也在上俊縣和昌山縣都證明過是很有效果的。

這一天,江商集團的副總徐志剛也來到了崇津縣,他當然也是蘇星暉邀請過來洽談在崇津縣投資興建大型商超企業的事宜的。

徐志剛上一次經過蘇星暉的提醒之後,在黃丘縣、武水縣這幾個縣都興建了超市,現在這幾個縣發展得很不錯,他的超市生意也相當不錯,這讓他在江商集團內部的地位也是大大提高。

這讓徐志剛對蘇星暉的信心就更足了,這一次蘇星暉一打電話,他就馬上過來了。

對於崇津縣來說,現在也確實是需要興建幾家大型的商超企業,這樣可以最快的拉動繁榮度,也能爲老百姓提供購物方便,而江商集團就是最合適的了。

江商集團經營商場、超市多年,有着豐富的經驗,而且他們對內地消費者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好,知道什麼樣的產品是內地消費者喜歡的,什麼樣的定價策略是最合適的,甚至在促銷活動上,他們都有着自己的一套。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江商集團也不會在最近十年之內基本上佔領了整個湖東省的市場,現在又在向省外擴張。

與他們相比,江右省目前還沒有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商超企業。

徐志剛跟蘇星暉見了面之後,也沒有過多客套,他馬上就跟蘇星暉一起在崇津縣的老城區以及規劃中的新城區轉悠了起來,有蘇星暉在這裡,他對崇津縣的經濟發展前景有着無比的信心,投資是肯定會在這裡投資的,關鍵就是看在什麼地方投資纔是最好的。

其實地段也很容易選,現在新城區還是一片空白,徐志剛基本上可以任意選擇,他在新城區這邊就選擇了與新的縣政府辦公大樓隔一條路相對的一塊地皮,準備興建一座大型的商場。

在新在縣政府辦公大樓旁邊,是侯氏集團選擇的一塊地皮,他們將在這裡興建一座大型高檔酒店,而在周邊,就是各機關單位的一些新辦公樓,以及一些房地產開發公司準備開發的商品房。

那麼這塊地興建大型商場就是最合適的了。

當然,現在這裡還是一片空白,但是徐志剛已經能夠從蘇星暉給他看的新區規劃圖上看到這裡未來的繁華了。

而在老城區,徐志剛選擇了崇津縣國營商店的那棟兩層樓的營業場所,國營商店現在已經奄奄一息,蘇星暉準備讓江商集團對國營商店進行整體收購,在這裡開設一家大型超市,國營商店的員工也讓江商集團全盤接手。

其實國營商店的地段非常好,它就在老城區的中心地帶,離農貿市場不遠,在老城區,是人流量非常大的,可惜國營商店的經營理念落後,管理模式上也有很大的缺陷,在人員上的包袱也比較大,所以競爭不過現在新興的那些私人商店、小賣部什麼的。

江商集團用他們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一定能夠讓這裡重新煥發生機的。

在選擇好地皮之後,崇津縣政府很快就跟江商集團簽訂好了投資協議,江商集團也將正式入駐崇津縣。

簽訂完投資協議,蘇星暉跟徐志剛進行了一席長談,他建議徐志剛到洪州市去興建幾座大型商超企業。

他的這個建議讓徐志剛聽了之後就很感興趣,洪州市可是江右省的省會城市,他之前雖然進軍了江右省,可是也只能在武水縣、崇津縣這樣的江右邊陲投資,並沒有太過於深入。

如果能夠進入洪州市,那意義和效果就都不一樣了,洪州可是省會,也是江右省的中心地帶,而據他們調查,目前的江右省並沒有一家如同江商集團這樣強勢的商超集團,來佔領整個江右省的市場。

可以說,目前江右省現有的商超企業,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至少都落後江商集團十年以上,只不過由於江右省的地方保護政策,讓外地的商超企業進不來,如果江商集團能夠順利進入洪州市場的話,徐志剛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夠在短期內就佔領洪州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不過,徐志剛也很疑惑,現在洪州市已經放開了他們的市場了嗎?

他把這個疑惑對蘇星暉說了,蘇星暉笑着說:“這個你就放心吧,你在崇津縣的項目告一段落之後,我就把你介紹給江右省的柯省長,他一定會很高興你能夠到洪州市投資的。”

這段時間,柯志方在江右省已經算是站穩了腳跟,他要騰出手來,着重發展江右省的經濟了,蘇星暉已經給他介紹了幾名華商,在洪州進行投資,柯志方也很希望能夠在儘量短的時間裡,讓洪州市的城建上一個臺階。

洪州市雖然是江右省的省會,可是它並不是一個副省級城市,只是一個地級市,而且它的城建水平並不比峪林市這樣的地級市強,這當然主要是因爲洪州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是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思想觀念上的落後。

在洪州市,現在還實行着地方保護政策,比如外省的菸酒都不能進入洪州市場,外省的商場超市也不能進入洪州市場,洪州本地企業在這樣的地方保護政策下過得很滋潤,但是也讓他們不思進取,暮氣沉沉。

沒有外來的資本和思想觀念衝擊,洪州自然就大大落後於同爲省會城市的江城了,甚至都不如峪林市的高層建築多,因此,現在柯志方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多引進一些外來的先進經營理念,對洪州本地企業進行衝擊。

只有這樣猛烈的衝擊,才能讓他們本地的企業意識到自己的差距,纔能有所改變,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

柯志方自己在粵東省就引進了一些商業企業到洪州,現在蘇星暉也幫他引進江商集團這樣的大集團,也都是爲了在洪州造成競爭效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改變洪州的面貌。

徐志剛聽說蘇星暉能夠給他介紹柯省長,他當然就不擔心洪州的地方保護政策了,他高興的點頭道:“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了,蘇縣長!”

對於徐志剛來說,他如果能夠讓江商集團成功打入一省的省會市場,這份功勞也是非同小可的,這件事情當然讓他高興了。

第一百零四章 二愣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初升的太陽第八百八十八章 刻骨仇恨第七百零八章 經濟槓桿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包裝的彭灣大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很開心第七百七十六章 臉怎麼青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結業的日子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靳富強被抓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要實事求是第兩百六十八章 殷祚剛第四百五十八章 潑冷水?第九百七十三章 籌劃升格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一個電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這不能怪您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兩百七十七章 有沒有人性?第八百三十二章 仇恨要刻在心裡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國家級第兩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哭窮第一百六十章 你欠我三次人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不夠朋友了第五十七章 化解風波第七百八十一章 等着看好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請你原諒我!第七百九十九章 田曉鵬的拜訪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一顆定心丸第五百八十七章 給我停工第兩百六十七章 很值得報道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成功的演出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我要做你這樣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油鹽不進?第九百二十三章 取消農業稅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打臉來得太快第兩百五十五章 旅遊開發公司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薛琴的變化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參加救援第兩百三十五章 日新月異第五十九章 泥菩薩紀濤第五百六十四章 哈先生是朋友第六十章 有想法的錢宏業第兩千零七十三章 反扒高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凌珊珊的來電第三百九十五章 馮紹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樑躍進的煩惱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提出你的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薛文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我的工資不領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一章 學習當父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葉炳生來敬酒第六百一十六章 行政服務中心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洗就得洗啊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淚花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給你十分鐘第九百九十八章 生產自救第四十四章 座談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被開除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搞個培訓班第六百四十九 幫你們找個好工作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修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你沒錯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生態農業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於俊楚的困惑第三百五十五章 你纔是大爺第兩百二十二章 誰說我不敢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農行要貸款第兩百九十五章 黎承安第四十五章 動靜總相諧第五百二十二章 多往市裡跑跑第三百零四章 被信任的感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幫我找塊好地皮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招好使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領情?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讓我帶句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驚喜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環保建材廠第九百五十九章 事態惡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綠洲慈善醫院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臨時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新辦公樓第三十五章 有點擔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你儘管出手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真戒酒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要政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辛靜問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真戒酒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有利條件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信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專項審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扶持本省優秀企業第兩百二十章 吾日三省吾身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柴永新的彙報第五百二十一章 市裡有意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嶙山煤化集團第六百零九章 任貴勝的電話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炯請吃飯
第一百零四章 二愣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初升的太陽第八百八十八章 刻骨仇恨第七百零八章 經濟槓桿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包裝的彭灣大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很開心第七百七十六章 臉怎麼青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結業的日子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靳富強被抓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要實事求是第兩百六十八章 殷祚剛第四百五十八章 潑冷水?第九百七十三章 籌劃升格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一個電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這不能怪您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兩百七十七章 有沒有人性?第八百三十二章 仇恨要刻在心裡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國家級第兩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哭窮第一百六十章 你欠我三次人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不夠朋友了第五十七章 化解風波第七百八十一章 等着看好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請你原諒我!第七百九十九章 田曉鵬的拜訪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一顆定心丸第五百八十七章 給我停工第兩百六十七章 很值得報道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成功的演出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我要做你這樣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油鹽不進?第九百二十三章 取消農業稅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打臉來得太快第兩百五十五章 旅遊開發公司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薛琴的變化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參加救援第兩百三十五章 日新月異第五十九章 泥菩薩紀濤第五百六十四章 哈先生是朋友第六十章 有想法的錢宏業第兩千零七十三章 反扒高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凌珊珊的來電第三百九十五章 馮紹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樑躍進的煩惱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提出你的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薛文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我的工資不領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一章 學習當父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葉炳生來敬酒第六百一十六章 行政服務中心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洗就得洗啊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淚花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給你十分鐘第九百九十八章 生產自救第四十四章 座談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被開除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搞個培訓班第六百四十九 幫你們找個好工作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修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你沒錯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生態農業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於俊楚的困惑第三百五十五章 你纔是大爺第兩百二十二章 誰說我不敢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農行要貸款第兩百九十五章 黎承安第四十五章 動靜總相諧第五百二十二章 多往市裡跑跑第三百零四章 被信任的感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幫我找塊好地皮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招好使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領情?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讓我帶句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驚喜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環保建材廠第九百五十九章 事態惡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綠洲慈善醫院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臨時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新辦公樓第三十五章 有點擔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你儘管出手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真戒酒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要政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辛靜問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真戒酒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有利條件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信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專項審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扶持本省優秀企業第兩百二十章 吾日三省吾身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柴永新的彙報第五百二十一章 市裡有意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嶙山煤化集團第六百零九章 任貴勝的電話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炯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