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臣有罪

邱晨這話沒落下兩天,通州知縣上了奏表,通州縣喜得嘉禾兩種,畝產過千斤!

奏表還沒等送到御前,就已經轟動了,但凡摺子所經之處,無不震驚,這消息跟長了翅膀一樣,沒等摺子送呈御覽,幾乎已經在六部中樞裡傳遍了,衆人震驚着議論着,有些多少之前聽聞到一些消息的得了證實;有些則是地地道道第一次聽說,還在半信半疑着……忍誰習慣了四旦稻麥就是豐產,聽到畝產過千斤也會因爲相差懸殊不敢置信,第一時間就會生出懷疑來。

十一月十九冬至節,十二月初一大朝會,這份奏表就掐着大朝會的前一天,也就是十一月最後一天遞了上來。

臨近年節,各地這種奏呈祥瑞的奏摺每年都有,而且,在年節前最爲集中。不過,近在京郊的通州遞上這麼個摺子,還是趕着今年臘月頭第一份祥瑞奏上來,有人也會忍不住暗暗嗤笑,這通州縣令是不是想升官想瘋了?那些偏遠地區,奏呈個祥瑞,想去驗證不容易啊,你通州在天子腳下也敢這弄這一套,打發人去一看不就露餡兒了?這通州縣令是不是活膩煩了,拿着燈草棍兒來戳老虎的鼻子眼兒啊?……呃,不是,萬歲爺不是老虎,萬歲爺是真龍天子!

這是明發奏摺,一路轟動着,不管經手的人怎麼想,可也沒有人敢攔下去。這麼轟動的事情,說不定皇上已經得了信兒呢!

終於,這份奏摺夾在一大摞摺子裡送呈了御覽。六部中樞無數大小官員無不好奇着等待着皇上的處置結果。偏偏,那摺子進了宮,就彷彿泥牛入海,毫無消息了。

這一晚上,估計好些人沒能睡安穩,第二天寅時,這些六部中樞的大小官員們又早早地爬起來,收拾齊整,摸着黑去參加大朝會去了。

秦錚還朝只得了幾日假期,過完冬至,小朝會無事,就報了病;這是他回朝會第一個大朝會,皇帝又說過,大朝會見南陳使團,秦錚也只能早早地起身去上朝。

自從秦錚第一天晚上回來,昀哥兒玩瘋了半夜不睡之後,第二天晚上,昀哥兒就被髮落到西屋的暖閣裡去住着了。

當然,小東西礙事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昀哥兒晚上要起夜餵奶換尿布許多事宜,少不得要有丫頭婆子奶孃的伺候着。邱晨自從結婚後,但凡秦錚在家的時候,夜裡都不用丫頭婆子的……她怎麼也不能夠將丫頭婆子們視若無物,帳子外就站着好幾個丫頭婆子,還能跟男人滾牀單、妖精打架……饒了她,她的臉皮實在達不到那麼厚!

不到寅時,秦錚就醒了。

他輕巧地把手臂從妻子腰身上拿開,努力放輕自己的動作,不想驚擾了妻子的睡眠。

只是,他剛剛披衣坐起,邱晨還是醒了。揉了揉眼睛,邱晨眨着眼睛問:“寅時了?”

她就覺得剛剛睡着,正睡得香甜着呢,怎麼就寅時了!

這大冷天的,暖乎乎的被窩不能躺着,卻偏偏要半夜裡就爬起來去上朝……這古代的作息制度真是太不人道了!她一直很懷疑,這會兒特別懷疑,這個制度是哪個皇帝發明的?是不是腦殘啊?還是超級自虐的腦殘……

滿心怨氣地暗暗腹誹着,邱晨還是麻利地擡手從炕上扯了自己的睡袍過來裹在身上。

“你睡吧,別跟着起來了……”秦錚看着一臉睏倦的妻子很是心疼,忍不住勸道。

邱晨擡起眼,看着已經徹底清醒過來,眼底一片清明的秦錚,暗暗感嘆一聲人比人該死,然後執拗地下了炕,挑起門簾子吩咐着丫頭備水,備飯。

她轉回頭來,順手從暖殼子裡倒了一杯溫熱的蜂蜜紅棗茶給秦錚。這個補氣養血,本是邱晨的日常飲品,但邱晨覺得這個比一早上喝茶要好,補氣養血還暖胃,就捎帶着給秦錚也改了。

秦錚對這些甜品自然沒什麼嗜好,卻也不反感,毫無意見地接過來兩口喝了,起身進淨房洗漱了出來,邱晨已經指揮着丫頭在外頭的榻上擺好了早飯。秦錚走過來,接了邱晨遞過來的碗筷,不急但也不慢地吃了。小丫頭捧上了淡鹽水、漱盂來伺候着他漱了口,邱晨遞了熱帕子上來擦了。轉身,又從官帽架上取了秦錚的官服過來,給他一一穿戴好,上下端詳了,確定沒有不妥了,這才接了丫頭遞上來的狐皮大氅來,給他披上,繫好了帶子。之後,又遞上小羊皮的手套,又拉低秦錚的身子,連風帽也給他兜上,這才放心地送他出門。

這臘月寒冬的,正是一年最冷的時候,還是凌晨時分,又是一天最冷的時辰,外頭滴水成冰的,偏偏秦錚還是武官,武官是不許坐轎的,只能騎馬……又是規矩,到處是規矩,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邱晨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是個以規矩爲準繩的社會,迥異於現代以法律爲準繩的生活。

秦錚不讓她出門,看了她一眼,轉身出門,匆匆去了。

邱晨站在門內,只看着秦錚的身影順着抄手遊廊走進穿廊,看不見了,提着的一口氣才輕輕地籲出來。

承影打着門簾子,低聲提醒道:“夫人,門口風衝,您穿的少,還是回屋吧!”

邱晨轉回眼,點頭應着,帶着丫頭婆子們轉了回來:“天亮還有個多時辰呢,你們也再去歇會兒吧!”

承影帶着丫頭婆子們曲曲膝應着,到底伺候着邱晨進了屋,除去身上的睡袍上了炕,又緊跟着倒了一杯蜂蜜紅棗茶遞過來,邱晨捧着慢慢喝了。剛剛沒覺得冷,這會兒坐在溫熱的炕上,手裡捧着熱乎乎的杯子,才發現雙手合身體都冰涼涼的。

一杯熱茶入腹,身體似乎也從內向外溫暖起來,邱晨揮揮手,趕着丫頭們退下去歇會兒,她自己也扯了被子蓋好,閉上了眼睛,不過一會兒,就迷迷濛濛地睡了過去。

秦錚騎馬出了府,因爲天色尚早,街上格外寂靜,前頭有護衛打着燈籠引路,一行人驅馬疾行,不過一刻鐘功夫,就看到了高大的宮牆靜伏在暗沉沉的夜色中,只有宮牆四角的角樓上,燈光飄渺,宛如夜星。

到了這裡,已經能夠看到或騎馬或乘轎的上朝官員隨從,秦錚一行人稍稍放緩了馬速,沿着宮牆往東華門而去。

到了宮門前,時間尚早,宮門緊緊地關閉着,先到達的官員們靜靜等候着,乘轎的有些乾脆呆在轎子裡取暖,騎馬的武官們則聚集在一起,裹緊了大氅,低聲地說着話。

秦錚遠遠地在人羣外下了馬,護衛們立刻上前來將馬兒牽開,秦錚扯了扯大氅,稍稍活動了一下手腳,正要去跟武官們招呼說話,一個小廝匆匆從最前頭擠過來,來到秦錚身邊,恭敬地彎腰行了禮,湊到秦錚近前低聲說了幾句,就又匆匆轉了回去。

秦錚微微眯了眼睛,目送着安轡微弓的身影消失在人羣中,略略思忖了片刻,轉瞬表情放鬆下來,徑直往聚集在一起的武官們走過去。

還沒走進人羣,已經有眼尖的看到了走過來的秦錚,立刻就揚聲招呼着問候起來。

“秦侯爺!”

“侯爺早!”

“大將軍早!”這是當年在秦錚手下武將,叫大將軍叫習慣了,秦錚不在乎,他們也願意保留着這個表達着親近的稱呼。

武將們大都性情豪爽,說話爽直大嗓門,這許多人一起開口,剛剛並不顯眼的武將們人羣裡頓時喧譁起來。

秦錚微微帶了絲笑容,拱手抱拳朝衆人還着禮,“諸位先到了!”

“侯爺也早……”

“侯爺,您請……”有人轉轉身,把秦錚往宮門前的下馬碑前讓着。

宮門口相對開闊,沒有遮攔的夜風吹得骨頭生疼,這下馬碑跟前就成了唯一能夠擋風的溫暖所在。誰能搶到這個地方,等着宮門開啓的過程就能少受些寒風侵體的痛苦。

秦錚抱抱拳致了謝,也不推辭,拉着一衆人往碑跟前擠了擠,然後從懷裡摸出一支扁平的裝了棉套子的紫銅酒壺來。

酒壺從懷裡掏出懷裡掏出來,觸手溫熱,秦錚率先擰開蓋子,喝了一小口,然後遞給自己身邊的人。

“嘿嘿,還是侯爺想的周到!這可是救了大夥兒的命了!”一個武將低聲的說着,透出滿心的歡喜來。

秦錚斜他一眼,低聲道:“這是驅寒之物,可別多喝了,一小口即可,多了你可受不了!”

“嘿嘿,瞧侯爺說的,這玩意兒咱兄弟們又不是沒喝過,別說這麼一瓶,就是來個十瓶八瓶的,咱兄弟也不在話下……”說着話,銅匣子遞到了他的手中,那武將喜不自勝地接了,毫不遲疑地仰頭就是一大口……隨即,他就差點兒把手裡的匣子扔出去,還好旁邊的武將眼疾手快地把銅匣子搶了過去。再看這個武官,只覺得鼻子眼睛都不是自己的,滿嘴……不,滿頭滿臉……渾身上下都火辣辣的,臉色已經燒的通紅,鼻涕眼淚齊下,一張大嘴乾脆合不上了,衝出人羣,朝着北風的方向大口吸着氣,偏偏待得不是地方,連聲異響都不敢發出來,更讓他又是難受,又是憋屈!

秦錚搖了搖頭,從袖袋裡摸出一支小小的瓷瓶兒來,倒出兩顆滴溜滾圓的梧桐子般大小的小藥丸子來,走過去拍進那武將的嘴裡。

小藥丸子不大,梧桐子兒大小,不過比綠豆略略大上一點兒,入口卻極爲清涼,那武官本來覺得火燒火燎的嘴巴里彷彿一下子降下了甘霖聖水一般,火氣瞬間消退下去,只剩下滿嘴巴的清涼舒爽,隨着火熱感消退,武官模糊的視線和混沌的腦袋也漸漸恢復了清明,轉頭看見站在身材的秦錚,頓時生出滿心的羞愧來,擡起袖子摸了摸臉上的涕淚,弓着身子抱拳陪罪:“小的莽撞了,侯爺贖罪!”

“哼,這毛糙性子還改不了,若是在陣前,你這般毛糙魯莽,丟的可就不是臉面了。你有幾顆腦袋夠你這麼丟的!”秦錚負手而立,不客氣地低聲叱責着。

那武官年齡近四十了,對秦錚卻是服氣的很,此時也沒了剛纔的粗豪,只垂着手弓着身,無比慚愧地安靜聽着。

“行了,快起吧。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等下了朝,招呼上兄弟們,去惠慶樓!”秦錚低聲交待一句,率先走回到人羣裡去了。

那武將恭敬應着,一聽後邊一句,立時歡喜起來,連連應着,看着秦錚的靴子走開,也急忙直起身子,又抹了把臉,往旁邊人羣外圍走進去,拍拍這個,拉那個一把,被點到的人皆是不露風聲,隻眼中露出一抹會意之色來。

終於,在衆朝臣快被寒風凍僵之前,厚實沉重的宮門在夜色裡吱呀呀地從裡面打開了,兩隊侍衛無聲而肅穆地從宮裡跑出來,就在宮門兩側一溜兒排開,釘子般站好。

躲在轎子裡的文官紛紛下了轎走過來,聚集在一處說話的武官們也立時肅穆起來,看似紛亂,卻緊張有序的將身上的斗篷、大氅除了去,交給機靈小廝們,然後各尋其道地尋到自己的位置,迅速列成文武兩隊,按品階依次站好。

緊隨在兩隊侍衛之後,又是兩隊內侍打着燈籠從宮門內走出來。內侍的人數較少,只分列在宮門口兩側,有衣飾鮮亮的主管內侍隨後走出來,揚聲道宣,文武官員們皆微微垂首,雙手環在胸前緊捏着笏板,隨着內侍道宣聲落下,列在最前頭的人邁步,走進了宮門。大朝會正式開始了!

秦錚身爲靖北侯,又掛了太保銜,在武臣勳貴中也算是名列靠前的人了。他前頭除了幾位王爺就是幾名國公,身後的隊伍,一直淹沒在夜色裡,彷彿看不到尾。

一派肅穆中,只有文武官員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沓沓而行。

衆人一直往裡走,穿過幾道宮門,直走進這座皇宮最寬敞的所在——太和殿殿前廣場。

從太和門外,廣場中央,一直到太和殿丹陛之上,兩列全身着甲手持長槍的侍衛成兩條線站在御道朝路兩側。

文武官員從進太和門,就分成兩隊,分左右沿着御路兩旁一路往太和殿上走去。

高高在上的太和殿已經殿門大開,殿內殿外燈火輝煌着,殿前的雲龍、仙鶴、銅鼎、香爐裡,燃着上好的香料,香菸繚繞着雲霧一般,馥郁在凌晨寒冽的空氣中,彌散開來,將巍峨華麗莊嚴地太和殿妝點的繚繞縹緲,彷彿成了神仙宮殿一般!

悠揚又莊嚴的絲竹細樂聲陣陣,從廣場四角的演樂亭裡傳出來,不同於宴飲音樂的歡快悠揚,也不同於逸士文人的高山流水,宮樂鐘磬諸般,豐富大氣富麗堂皇,悅耳又莊嚴肅穆,就如這輝煌的宮殿層層的宮闈,雍容華貴,端莊典雅,氣度恢弘。

秦錚跟隨着隊伍一路穿過殿前廣場,踏上丹陛,又一路走進燈火輝煌着的太和殿大殿之中。在他身後,無數文武低階官員,卻只能停步在丹陛之下,尋着自己的品階石,列隊站在甬路之上,兩列侍衛中間,垂着手靜候在一片空曠寒冷之中,一直到大朝會結束。

終於,等到了內侍通傳,殿內外的官員伏地跪迎天子臨朝,待九五之尊踏上丹陛在龍椅上端坐了,衆朝臣這才起身,轉身朝向上首的九五之尊,行三跪九叩大禮。

一套繁瑣的禮儀完成,大朝會這纔算正式開始。

景順帝高高端坐在龍椅之上,俯視着羣臣。

有官員出列奏對,景順帝開始問詢,也和大臣們商議。說了幾個常見的朝事之後,景順帝從身旁總管太監韓喜的手裡接過一份摺子,掂了掂,看着丹陛下的羣臣,緩緩開口道:“年年都有祥瑞降臨,通州縣倒是第一回出祥瑞。而且,一出還是個了不得的,竟是關乎天下百姓民生的嘉禾,還一出出了倆,說什麼畝產高達十五石之多……”

說到這裡,景順帝頓住了話頭,目光掃過殿中的兩排文武官員,淡淡道:“衆卿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啊?”

文武大臣們一派肅穆着,沒有誰出列迴應。

景順帝將摺子往御案上一放,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淡淡道:“嘉禾啊,事關天下百姓民生啊,再沒有比讓老百姓吃飽穿暖重要的事了。這可是了不得的事,大家夥兒也別拘束着,想說什麼說什麼嘛!”

在景順帝一派懷柔鼓勵之下,最靠近御座的重臣大佬們沒有仍舊眼觀鼻鼻觀心,波瀾不驚着。倒是羣臣隊列中段往後,品階較低,年齡也較輕的臣子們中間發出了低低的細微卻頗多的議論聲來。

終於,站在隊列中間的戶部右侍郎王文昌出列跪倒,奏秉道:“啓稟聖上,正如聖上所言,糧食之事,事關百姓民生,輕忽不得,不可妄下斷言。好在,通州縣近在京郊,派人傳召通州縣令進京不過一日即到。是以,微臣認爲,通州縣令既然上此奏章必定有所依持,不如宣召通州縣令進京,事情原委虛實即可清晰明瞭。”

這番話淡定冷靜,聽着沒有任何偏頗。站在右側首位的楊璟庸微微垂着頭,嘴角卻忍不住微微勾了起來。

這位戶部右侍郎王文昌,雖不在御史臺,卻號稱兩袖清風,最是狷介清高一個人,魏、徐雙方諸多拉攏不爲所動,好在人家站得直立得正,沒讓那些人抓住把柄按下去,只是在戶部侍郎一職上生生耗了十三年,不說戶部尚書換了幾任,連戶部左侍郎也換了好幾個了,他就好像鐵釘子一樣釘在了戶部,硬生生從三十幾歲的大好年華,耗到如今的知天命年紀……簡直都要生鏽了!

剛剛皇上一次兩次的出聲詢問沒有人迴應,這會兒王文昌開了口,卻立刻有人淡淡的接話道:“召那通州知縣來又有什麼用?難道他還能打自己個兒嘴巴不成?”

楊璟庸眉毛微微一跳,這樣敢於在朝堂上粗魯無禮的也就打水匪出身的兵部尚書隋元慶了。此人不通文墨,不過是練得一手好功夫,趕着景順初年兩江水匪猖獗,他打水匪立下大功,得以迅速擢升起來,後又得了先魏皇后的青睞,這才擢拔進了兵部任兵部侍郎,不到兩任功夫,原兵部尚書重病告老,他就順勢提了兵部尚書。因之,此人一貫是支持大皇子一系的鐵桿人物。

這人無禮無狀也不是第一次了,誰都知道是個大老粗,來了脾氣連皇上都幹當面頂撞,不過是因爲沒有大過,倒是一直安穩地呆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連皇上也不跟這種人計較。

這事,隋元慶一開口,魏系官員立刻三嘴兩舌地附和起來,王文昌素以耿直聞名,自然不甘被這些人嘲笑,也據理力爭,徐派官員向來是不問是非,只要魏系贊成的,他們必定先否決了再說,也紛紛加入爭執起來,一時間,朝堂上你來我往,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

上位的景順帝皺着眉頭看着亂哄哄猶如菜市場的朝堂,滿眼的無奈中,憂色幾乎掩不住。

一貫極少在朝堂上發言的吏部尚書唐崇這會兒慢慢走了出來。

唐崇的孫女兒嫁了福王,這在絕大多數人眼裡,他已經貼上了福王的標籤,一見他出來,徐系官員立刻噤了聲。魏系官員沒了對手,自然也很快偃旗息鼓,收了聲息,朝堂上片刻間,就又恢復了一派肅穆和寧靜,彷彿剛纔那亂哄哄菜市場的亂狀沒有出現過一樣。

景順帝顏色稍霽,和言道:“唐愛卿,你可有話要說?”

“回稟聖上,微臣以爲,剛剛王大人說的有理……”唐崇的話剛剛說到此處,魏氏一系的官員立刻就又有人開口駁斥,唐崇卻根本沒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緊接着道,“既然是通州知縣呈的奏摺,自然要問通州知縣來奏對。當然了,也不能僅僅聽他個人的一面之詞,以防作假欺矇。好在,正如王大人所說,通州就在京郊,近便的很。通州知縣既然上了這麼個摺子,說的言之鑿鑿,畝產數量都標註的如此清楚明確,必定是有人尋到嘉禾並種植成功了,既然如此,把通州知縣和種出嘉禾的人一起召見,並讓他們帶上所言之‘嘉禾二種’,屆時,有人有物,事情也就可以大致確定虛實與否了。”

景順帝捋着鬍鬚輕輕地點了頭:“嗯!”

他一點頭,什麼魏系、徐系,都不好亂開口了。

唐崇隨即又道:“皇上,微臣還有句話。”

“唐愛卿有什麼話,但說無妨!”景順帝臉色頗好地道。

唐崇舉着笏板,恭敬道:“是。……此事要想沒有一絲紕漏也不難。問清楚了通州知縣和尋得嘉禾之人,暫且不論功過,來年開春,劃定田畝讓人耕種,若果如通州縣令所報那般,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乃是上蒼眷顧我大明,護佑我大明國泰民安,社稷永固。若明年種不出來,那虛報祥瑞,欺君罔上,那就依律治罪即可!”

玉米和馬鈴薯兩種作物,本來就沒捂着蓋着,不過是楊璟庸一直默默地指使人在做,沒確認豐收之前沒有拿到明面上來罷了,秋收的時候,可是連宮裡都送了新鮮的嫩玉米和馬鈴薯,做成菜敬上的,徐皇后召見邱晨的時候還提過的。

不過,從今兒徐系官員的反應來看,徐皇后也沒有多重視這些,以至於,到了這會兒,徐系官員也沒得到確切的消息。之所以發言魏系的發言,不過是因爲反對而反對。

楊璟庸默默合計着,聽到此處,終於不再沉默,正準備出列奏秉,他身後的秦錚卻突然走了出來,當殿跪倒,叩頭請罪道:“請聖上贖罪!”

景順帝目光和藹地看着跪在丹陛下的秦錚,淡淡問道:“愛卿何罪之有啊?”

秦錚又一次叩頭,道:“啓稟聖上,通州知縣所言‘嘉禾’,並非他人種植,乃是微臣的妻子所種。”

“哦?既然是安寧縣主所種……秦愛卿必定知道那兩種莊稼高產是否屬實了?”景順帝慢悠悠地詢問着。

秦錚應道:“微臣剛剛歸家,其他不是太瞭解,產量內子倒是跟微臣說過,玉米一種畝產在六百到七百斤;馬鈴薯畝產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這兩個具體的數字一報出來,大殿內隱隱一片抽氣聲。

景順帝眼中含着笑意,表情放鬆地詢問着:“六七百斤,一千五百斤……這確實是難得的高產之物,確是嘉禾無疑了。如此,安寧縣主是立了大功,你該請功纔是,怎麼反倒是請起罪來?”

秦錚正色稟道:“回聖上,內子有個喜好,愛蒐羅新鮮食材,在安陽時曾託付商隊蒐羅南北新鮮食材採買回來……之前,就曾蒐羅了蓮藕、菱角、雞頭米諸般數種不提,後來,有商隊從南邊港口蒐羅到這兩種東西帶了回來,說是海外之物。內子好奇,琢磨着試種,沒想到成功了,也沒想到產量會這般高……當時內子也沒多想,還是恰逢雍王殿下親臨安陽巡察水利,抵抗疫情,才得知了這件事……此事,內子並無寸功,還趕着自己的莊子種植,卻沒想到惠及百姓……實乃下臣教導不利,理家無方,致使內子做出這等自私自利之事來,微臣有罪,甘願受罰!”

第578章 耐心第393章 亂拳第338章 私密第498章 花會2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454章 出門啦第548章 忘了孩他爹第412章 機密第490章 笑一個第29章 吃海味啦第29章 吃海味啦第302章 一命五兩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100章 劉氏教女第164章 殺豬菜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15章 熟悉親切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502章 邱如意第603章 大結局3番外十七小兒女15第104章 離家第525章 男子漢第三百九十六章番外六小兒女四第393章 亂拳第12章 新衣番外十二小兒女10第523章 不當真第549章 血崩!第189章 人口買賣第131章 孃家人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90章 人命最重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18章 全武行第96章 三家聯手第415章 蘭芷嫁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543章 血盆經第161章 林旭未歸第315章 欠條 嘉禾第461章 沒臉皮第335章 過年第208章 內情第282章 皆俗人第586章 懸殊第471章 人約黃昏後第123章 歸程在即第496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八章第593章 發動了第122章 談條件第275章 雲二送禮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455章 臣有罪第481章 分居了第85章 出嫁第326章 本心第543章 血盆經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第519章 雙胎?第191章 賀新居第252章 託媒第460章 什麼色第69章 搬新屋了!第180章 搶魚大賽!第18章 全武行第394章 哭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490章 笑一個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563章 娃娃親第342章 重獎第262章 活該第529章 臣接旨第二百八十九章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318章 武夫潑婦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一百七十四章第554章 俊文俊書離京第二百零二章第593章 發動了第470章 放心第170章 問計第263章 也會疼人第274章 私奔了第319章 豐收第191章 賀新居第315章 欠條 嘉禾第四百八十章第591章 巧試探1第195章 邱晨發怒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458章 滿手淚
第578章 耐心第393章 亂拳第338章 私密第498章 花會2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454章 出門啦第548章 忘了孩他爹第412章 機密第490章 笑一個第29章 吃海味啦第29章 吃海味啦第302章 一命五兩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100章 劉氏教女第164章 殺豬菜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15章 熟悉親切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502章 邱如意第603章 大結局3番外十七小兒女15第104章 離家第525章 男子漢第三百九十六章番外六小兒女四第393章 亂拳第12章 新衣番外十二小兒女10第523章 不當真第549章 血崩!第189章 人口買賣第131章 孃家人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90章 人命最重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18章 全武行第96章 三家聯手第415章 蘭芷嫁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543章 血盆經第161章 林旭未歸第315章 欠條 嘉禾第461章 沒臉皮第335章 過年第208章 內情第282章 皆俗人第586章 懸殊第471章 人約黃昏後第123章 歸程在即第496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八章第593章 發動了第122章 談條件第275章 雲二送禮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455章 臣有罪第481章 分居了第85章 出嫁第326章 本心第543章 血盆經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第519章 雙胎?第191章 賀新居第252章 託媒第460章 什麼色第69章 搬新屋了!第180章 搶魚大賽!第18章 全武行第394章 哭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490章 笑一個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563章 娃娃親第342章 重獎第262章 活該第529章 臣接旨第二百八十九章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318章 武夫潑婦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一百七十四章第554章 俊文俊書離京第二百零二章第593章 發動了第470章 放心第170章 問計第263章 也會疼人第274章 私奔了第319章 豐收第191章 賀新居第315章 欠條 嘉禾第四百八十章第591章 巧試探1第195章 邱晨發怒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458章 滿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