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原來是他

山匪都‘剿清’了麼?

邱晨不相信!

那些山匪在此盤踞數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只怕早就與當地的老百姓混成一體。?官兵剿匪也只能剿殺那些不長眼的、倒黴的、託大的……真正謹慎、老到的山匪,只怕不等官兵到來就接了消息隱匿起來了。

當年的那種轟轟烈烈、勞師動衆的幾次圍剿,又如何?最後,還不是連天下都丟了?!

所以,她不打算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到別人的手裡,也不打算指望着在生命危急之時,要別人拼着命來護着她。她再堅強、再勇敢,也沒有上馬就可廝殺的能力,她沒辦法用刀或者其他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但她有她自己的辦法,有她自己的能力……

只希望,不會有那麼不長眼的山匪!

大夥兒在山前休整了大半個時辰,太陽升起來,山谷中的霧氣也漸漸散去,李震北招呼衆人,上馬再次出發。

走燕雲山脈南北通達的‘官道’,只有不到三百里,路途平坦又不遭遇其他阻礙的話,騎馬快點兒走,一天就能穿過去。只不過,之前這條道路被山匪寸寸分佔,若非正規軍隊,普通的百姓、商隊幾乎沒人敢從這條路上走,所以,纔有了上一次回春堂走山間小路,在山中整整走了近十天的艱難行程。

邱晨翻身上馬,下意識地摸了摸腰帶上掛着的一個銅質鋼筆狀的東西,然後雙手緊緊握住繮繩,挺直了腰板兒,神色端肅地一夾馬腹,催着馬匹進了山谷。

初入山谷,兩側的山崖還不算陡峭,山谷中綠樹蔥蘢繁茂,樹下野花吐豔,耳旁除了林中山溪流水的潺潺,就是清晨鳥兒們歡快的啁啾。

若不是知道此地的兇險,邱晨幾乎要喜歡上這個靜謐美麗的山谷,幾乎有一種錯覺,她正在風景秀麗、生態良好的山林中做一次騎馬旅行!

只不過,這錯覺轉瞬即逝,李震北略略壓制的聲音在身邊響起,喚醒了邱晨的瞬間恍惚。

“山谷中亂石密佈,還有寨子裡挖的壕溝、築的工事,大夥兒騎馬都警醒着些,遇到什麼事兒才能避開!”

衆人無聲地點頭應下,邱晨也是心中一凜,握緊了手中的繮繩,集中了精神,目光專注在前面的山路上,小心而謹慎地控着馬匹,往前跑去。

走這種山路,最妥當的自然是緩緩而行。可加上隨時可能出現的山匪,經過此地的人就不得不盡力縮短行程,儘快離開這個險惡之地。儘管,路況糟糕,阻斷密佈,邱晨一行還是不得不盡力控制着讓馬匹跑起來。

中軍大帳,由整張的牛皮縫合而成,高大而堅固,威嚴地蹲踞在整座大營的中心。而大帳周圍密佈的鎧甲鮮明、神色冷峻、身姿筆挺的值守兵丁,和他們手中緊握的泛着寒光的武器,更讓這座大帳蒙上了一層冰冷的蕭殺和森森的寒意。

此時暮色漸漸濃了起來,林旭跟着秦義一步步走向中軍大帳。

這些日子,他身處軍營之中,雖然不敢四處走動,卻也從那個姓張的老兵嘴裡聽了不少關於軍營的事,知道此時掌控北境邊軍的這位大將軍性格冷峻,最重軍紀,無論何人違反了軍紀,執行起來都會絲毫不留情面。雖然時日尚短,不過幾日功夫,林旭身上仍舊脫去了不少少年的隨性,多了幾分謹慎和端肅。

走近中軍大帳,感受着這比別處更甚幾倍的森森肅穆,林旭也就越發加倍地小心謹慎起來,只默默地跟在秦義身後,垂着頭袖着手亦步亦趨,連目光也不敢四處亂瞄亂看。

就在林旭渾身緊繃着,感覺到後背上的衣服已被冷汗浸透的時候,他們也終於來到了中軍大帳近前,秦義在帳門前十幾步處停下了腳步,回頭低聲囑咐林旭:“我去通報一聲,你且在這裡等着!”

林旭點點頭答應下來,看着秦義大步走進大帳,他就立刻收斂心神目光,站在門外靜候起來。

這一等,就是許久。

天色慢慢地暗了下來,有親衛點燃了大帳門前燈柱上的燈籠,紅紅的大燈籠中,兒臂粗細的牛油蠟燭嗶嗶啵啵地燃燒着,偶爾發出滋啦一聲輕響,還有夜風徐徐吹拂,捲動旗杆上大旗發出的舒捲之聲……除了這些,就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聲響。雖然林旭身邊就站着數十上百的兵丁,但他卻恍惚中感覺自己置身在空曠的山林之中……不,山林中還有鳥兒啁啾,小獸嘶鳴,流水潺潺,怎麼也不會這樣寂靜。

心緒飄遠,又被林旭自己拉了回來。

他心中暗暗警醒,努力收斂心神,思考起面見將軍該如何應對……他寫好的那份條陳上書是否還有哪裡錯漏……

正凜凜然間,大帳門上懸掛的牛皮帳簾被人猛地從裡邊一把掀開,隨即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說話聲、重重的腳步聲、鎧甲摩擦聲、武器和鎧甲的撞擊聲……談不上喧嚷,卻鮮活濃烈地撲面而來。

林旭下意識地擡頭看去,就見七八名全副鎧甲的大將從中軍大帳中說着話,一臉興奮地大步走了出來。

一看之下,林旭就連忙收攝了心神,往一側避了幾步,垂手而立。

靴子踏在地上重重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林旭本就僵硬的身體越發緊張,緊張的有些生生地發疼。低垂着眼的有限視野中,出現了一雙軍靴、兩雙……

林旭又把頭垂低了一些,只盼着這些人快些離去,他好進帳面見那位大將軍,把條陳上書送上去之後,好讓那位大將軍儘快安排人,儘快把蒸酒的器具製作出來,儘快地把蒸酒的法子教會了那些人,他就能跟着二哥,帶着俊書和成子回家了。

此次無奈滯留在這邊地,大嫂在家裡得到消息後,還不知怎麼憂心重重呢!

還有村子裡那些人,得了林家好處地固然奉承巴結,但那些沒得到好處的,可一直在背地后里算計着,想要把林家欺下,把林家的產業佔了去呢!大嫂雖然思慮周到,但畢竟是個女子,又帶着阿福阿滿兩個孩子,萬一有什麼地方思慮不到,被那些人得了可趁之機,還不知道怎麼受委屈受欺負……

正胡思亂想着,一雙軍靴在林旭沒注意到的時候停在了他的身前。

然後,一隻大手握住了他的肩膀,手下力道沉重,又動作突然,一下子把林旭從跑遠的思緒中拉了回來,驚訝地擡頭看去。

入眼的是一張黑臉,濃眉大眼鬍子拉碴,見林旭擡頭,立刻咧嘴露出一個笑容來:“林兄弟,你這是什麼時候到軍營的?”

“洪大哥?……哦,不,洪將軍……”林旭下意識地叫了聲大哥,隨後察覺不對,連忙改口,臉色也因爲一驚之後的緊張漲紅了起來。

洪展鵬揮動蒲扇般的巴掌拍着林旭的肩膀,哈哈笑着道:“林兄弟不必見外,仍舊喊我大哥就行……你幾時到的,怎麼都沒去找我?我還以爲你在懷戎……”

林旭有些不解,他之前來到軍營,一直以爲是這位洪將軍安排的,今兒一聽,怎麼還不是?難道是別人安排秦義大哥去接的他?

心裡疑惑着,林旭卻仍舊下意識地回答:“來了四天了,聽說將軍們出征了,我也不敢隨意四處走動……”

“哦,沒事,沒事……”洪展鵬臉上露出一個若有所思的表情,隨即笑着還想再說什麼,秦義卻從大帳中走了出來。

“洪將軍!”秦義先是對洪展鵬抱拳一禮,然後開口道,“大將軍傳林旭進帳!”

“噢……”洪展鵬想要出口的話被堵了回去,應了一聲之後,再次拍了拍林旭的肩膀,“去吧,不用怕,大將軍看着嚴肅……不吃人!”

當然,最後三個字是湊到林旭耳邊小聲嘀咕的。

林旭怔了怔,還是對洪展鵬拱手一揖,道了謝,這才匆匆隨着秦義,走進了中軍大帳!

大帳之中燈火通明,林旭踏進來只來得及看到門內兩側燃着的幾支巨大蜡燭,就連忙低了頭。低頭的瞬間,眼角的餘光瞥見大帳的正中上手放着一張大案,案後隱約站着一個高大挺拔的人影……

亦步亦趨地跟在秦義身後,走到約摸着大帳中央的位置,秦義停下腳步,林旭連忙手臉神色,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禮:“草民林旭見過大將軍!”

“嗯,罷了,起來吧!”上手傳來一個冷清的聲音,不等林旭磕頭及地,就已經被秦義拉着胳膊扶了起來。

“你下去吧!”上手冷清的聲音再次想起,秦義一躬身,後退幾步,轉身出了大帳。

於是,偌大的寬闊空間,就只剩了林旭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當地。

上手的人不出聲,林旭也不敢開口,一時大帳中陷入了一種凝滯的沉默。

好一會兒,就在林旭額角沁出一層細細的汗珠來時,上手的人終於再次開口:“讓你寫的條陳可寫好了?”

“是!”林旭答應着,從袖中抽出一份摺疊起來的條陳,等了一瞬,不見有人上來接,下意識擡頭,就看到上手之人已經端坐在了大案之後,正目光清冷地看着他。

不,不,這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這個人他居然認識。上手端坐的,掌控着北境邊軍的大將軍正是去過林家吃過一回飯的秦錚!

可,之前他聽到人們談論起來……呃,是了,人們口中提起鎮北大將軍,卻極少提及他的姓氏,更遑論大將軍的名諱了,更是沒人敢直接稱呼!

秦錚看着清瘦的少年帶着拘謹和緊張走進大帳,但應對也算得當,他心裡還暗暗讚歎,一個第一次從山村裡走出來的半大孩子,能有這份沉穩已算不錯……或許,這也與他家那位不拘常理的大方爽利的婦人有關係……

可這讚歎還沒落下,就見那少年終於擡起頭來,也終於看到了他,然後,就露出一副與那婦人頗爲想象的天然的純樸憨實來。

林旭驚訝地瞪着大案後邊端坐的人,半天沒有醒過神來,連心裡時刻謹記的謹慎小心都不知拋到哪裡去了。

被人如此直愣愣地盯着,一時一會兒還好,時間長了,即使秦錚這等出入敵陣殺人如切菜的人,也有些受不住了。

“咳咳……”不得已,秦錚只能輕咳幾聲,提醒下邊的少年。

“呃,大將軍……”林旭臉上的驚詫退去,換上一絲歡喜,隨即終於想起了自己心中的警醒,連忙垂了眼,語氣卻輕鬆了許多,“大將軍,我,草民從沒寫過條陳……有什麼不合宜的地方,還請大將軍給指正一二。”

說着,提了口氣,穩住神,一步步走上前,把手裡捏的有些潮溼的條陳遞了上去。

秦錚接了條陳,也不說應不應,只凝目看起條陳的內容來。

只是,剛開到開篇一句,秦錚的眉頭就禁不住一跳--‘直隸安陽府,林旭,替嫂陳情……’

接下去的內容就是‘念及軍士奮勇征戰,卻屢屢受傷痛之苦,甚至因傷敗壞殞命者不知凡幾……嫂林楊氏得一方,能減輕兵士傷痛之苦……獻之,一盡寸心’等等,雖然遣詞用句談不上多華麗,卻勝在樸實嚴謹,小小年紀不浮躁不虛妄,能夠如此反倒難得。唯有這條陳的語氣,根本不是林旭自陳,完全是替他家大嫂陳表來了。

一目十行地把條陳瀏覽了一遍,秦錚略一沉吟,目光一轉看向下邊兒的少年,問道:“嗯,你這條陳是你大嫂的授意?”

林旭怔了怔,擡眼看了看秦錚,在對方刻板無波的臉上根本沒看出啥表情來,只好憑自己的本心道:“不是,我大嫂讓我來這一趟,曾再三囑託,若有需要,讓我以林家人的身份代爲陳表……可我覺得,這些東西本就是我大嫂看書學來的……這才自己拿了這個主意,替我大嫂陳情……”

他出身高門,見多了兄弟鬩牆,妯娌相爭,姐妹無情,夫妻反目,卻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這麼一個表功的機會,當大嫂的全心爲小叔子的前程打算,小叔子卻又不忘大嫂的辛勞……還真是……少見!

“爲什麼?”

林旭這回是真的不知如何作答了,有些傻愣愣地擡頭看上去,就見秦錚肅着臉,目光泠泠地看下來,自有股威嚴撲面,林旭禁不住微微瑟縮了一下身子,下意識地垂了頭,避開了那彷彿直指人心的目光。

看他這樣,秦錚不得已,解釋了一句:“你爲什麼不聽你大嫂的?”

他這算不聽大嫂的話?是吧!

林旭怔了怔,露出一絲羞慚,隨即卻又被滿臉的堅毅代替,擡頭看向秦錚,大聲道:“我可以苦讀科考,同樣能夠出仕……卻不應該冒領大嫂的方子。”

秦錚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臉色也不知覺的和緩了一些,擡手,摩挲着林旭的條陳,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開口道:“此事,我也認爲你大嫂說的對……”

林旭有些不服,少年的執着堅持讓他忘記了畏懼謹慎,開口就要駁斥,卻被秦錚擡手止住。

“此事,若是有功,你領了,同樣也會給你嫂子長臉;可若是,有過……有什麼麻煩,你領了,就可讓你嫂子和兩個侄兒免於問責。”

聽着秦錚一字一句緩慢而清晰地說出這麼一句話來,林旭心中巨震,有些不敢相信,又有些不甘不忿,心思急轉之中,卻想起史書中無數的朝堂風雲,波雲詭譎,有些事情,不是一個‘理’字能說的清的,不由又顯出一抹頹喪和灰敗來。

垂下頭,緊緊地握起了拳頭,林旭咬牙平復着自己的心情,好半天,才重新擡起眼來,臉上有着與他這個年齡不相符的堅毅和決絕。

“大將軍,多謝大將軍指正。我這就回去重寫!”林旭調整表情,鄭重地一揖及地。施完禮,就要自行退下去。

秦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又浮上些無奈,在林旭轉身之際,開口道:“你且停停……”

林旭停住腳步,臉上還有一些未來及掩蓋下去的不忿,卻仍舊恭恭敬敬躬身道:“大將軍還有何吩咐?”

秦錚起身,緩緩從大案後踱了出來,慢慢行至林旭近前幾步處,看着青澀少年因爲寬大的衣衫越發顯得單薄的身體,略略放緩了語氣道:“你來到軍營幾日,可還習慣?出征乃伺軍機而動,沒能顧上你……”

不自覺地說出一句類似解釋的話來,秦錚才發覺有些欠妥,頓了頓,又道:“據聞,你們來的路上遇上了山匪?”

剛剛從那種高高在上的所在,一下子平和起來,彷彿拉起了家常,讓林旭有些跟不上,略怔了怔,才答道:“多謝大將軍垂詢,秦義大哥給安排的很周到,沒什麼不習慣的。嗯……是遇上了山匪,在即將走出燕雲山的時候。”

“哦,把當時情形細說一遍!”秦錚不自覺地又用上了命令的語氣。

林旭這回沒有遲疑,就把怎樣在即將走出燕雲山的時候,在最後一段山谷中遇上了山匪,先是滾石,繼而是馬匪……不過,林旭也留了自己的一點小心思,他把擊退山匪逃脫的功勞都冠在了廖海和李震北身上,只說幸虧廖大掌櫃沉穩鎮定,臨危不亂,又有李大鏢頭指揮有度,調停得當,又有鎮北鏢局的箱弩,才能殺退山匪,使得商隊中大部分人逃得了性命。卻把林家幾人一語帶過,給做了模糊處理。

林旭雖然平日不善言辭,但畢竟讀了多年書,遣詞用句,組織語言上都不錯,又加之敘述的是自己親身經歷,其中種種驚險危急細節說來自然有種驚心動魄在裡邊,聽着林旭的描述,就連見慣了戰場血腥廝殺的秦錚也難免有一絲動容。

這麼一羣人,僅僅只是幾個鏢師帶領,居然能夠在那種危急情形下,能夠沉穩應對,逃得生天,還真是不容易。

林旭講的時間並不長,聽他講完,秦錚默然了片刻,開口道:“聽洪將軍說,在那日你們和馬匪拼殺的戰場之上,有許多幾尺餘的大坑?”

林旭心中一跳,卻還是應道:“是!”

一邊答應着,林旭一邊在心裡飛快地盤算着。

在那日遇險之前,他只知道大嫂給他們帶上的一些類似爆竹的東西,他還曾和俊書偷偷議論過,說是不是用巨響把敵人嚇退,或者嚇唬上一下趁機逃脫……直到那日,在那山谷親見之後,他才知道,大嫂給的竹管兒,根本不是年節放的爆竹。

他不由地又想起那隻就掉落在他面前不遠處的斷腳……斷骨血肉模糊,露着白白的骨碴子,血仍舊流着,他甚至看到了那斷腳上皮肉仍舊在抽搐顫抖……

還有那被炸飛了的人,掀翻了的馬匹……無不血肉模糊,殘肢橫飛……

林旭的臉色蒼白起來,胸口一陣陣煩悶,胃裡翻涌着,想要嘔出來……

努力攥緊了拳頭,林旭顫抖着身子,好半天才勉強把那股強烈的嘔吐感壓制下去,這纔想起自己身在何處,旁邊還有個等着自己回答的大將軍。

深深地吸了口氣,林旭點頭道:“是,那是我們在家試着自己做的土爆竹。填的藥多了些,力道,自然也大了些!”

秦錚微微挑了挑眉毛,卻沒有再追問下去,只淡淡地應了一聲,就揮手道:“你且去把條陳寫出來吧。明兒跟着軍報一起送上去!”

林旭連忙恭聲應是,快步退出了中軍大帳。

出了帳門,帳簾子在身後落下,隔絕了內外的目光,林旭方纔輕輕地吁了口氣。一陣草原的夜風吹過來,肩背一片冰涼,林旭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他已經汗透衣背!

略略整理了一下情緒,林旭就準備離開,卻又四下張望着,想要和秦義打個招呼。

旁邊侍立的一名兵丁突然開口,低聲道:“秦大哥去巡營了,讓我跟你說一聲,出來不用找他了,先回去吧!”

林旭應了一聲,抱拳對那兵士施了一禮,擡腳朝着自己住的帳篷走去。

與此同時,在軍營的最後方的一個偏僻角落,這裡與肅嚴整齊的中軍大營不同,這裡是軍中養馬的所在,所有馬匹都集中幾個巨大的圍欄中。另外還有幾個圍欄則圈着一些牛羊之類的牲畜--這些都是軍隊征戰草原部落獲得的戰利品。

同樣的,作爲戰利品的還不止牛羊牲畜,還有一些婦人和十來歲的孩子,婦人們自然是浣洗衣物,孩子們就成了現成的技術還不錯的勞力,伺候馬匹、清潔馬圈。

時值夏季,草原的夜風也是沁涼的,這些孩子們身上大都只裹着一片破布或者破羊皮,挨着馬匹的時候,都下意識地往馬身上靠,想要從牲畜身上汲取一點兒溫暖。

他們原本編着小辮子頭髮早就滾成了一團,沾染了髒污之後,粘結在頭頂腦後,也遮住了大半邊臉。遠遠地看上去,這些衣不蔽體,骯髒黑瘦的孩子幾乎分不出彼此,彷彿都是一個粗製濫造的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

這些戎人俘虜大都不會說漢語,做了俘虜之後,就連戎族語言都沒機會說了,每日只在戰馬圍欄中刷着馬匹、打掃着馬糞,餵馬的活計相對輕鬆些,他們卻是撈不着的,畢竟是異族俘虜,雖然只是小孩子,可誰也不敢大意,若是被他們在馬匹飼料中動點兒手腳,那吃掛落的可不止這些小俘虜。

夜色中,兩個兵士擡着一大筐草料走進另一邊飼餵馬匹的馬廄,一邊將草料倒進馬槽子,一邊絮絮地說着話兒,其中一個聽起來聲音似乎還在變聲期的小兵道:“聽說今兒又打了個勝仗啊……怎麼沒見送牲畜送人過來?”

另一個聲音聽起來蒼老些的,有些自得地道:“嘁,之前打部族聚集地有牛羊馬匹和人,這都打了兩個月了,周邊兒兩三百里哪裡還有完整部族,不過是些殘部罷了,那些人連家都沒了,哪裡來的牲畜……”

“可,沒牲畜也該有人……”小兵不解地又問了一句。

老兵鄙夷了一聲,壓低了聲音道:“你啥時候見過帶成年男人回來過?”

小兵一想之下,不由地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呼:“啊,難道……難道……”

老兵慌張地一把捂住了小兵的嘴巴,側着耳朵聽了聽周邊的動靜,這才低聲叱責道:“噓,你作死呢!”

“這事兒可說不得,你知道就成了,嚷嚷啥……這要是被巡夜的聽見,你我的腦袋海要不要啦?”

那小兵還懵懵懂懂的,卻也知道軍法嚴酷,容不得他不留心,連連點頭應下,揹着空筐,跟在老兵的背後又走了。

就在他們走後不就,一個瘦瘦小小的,骯髒不堪,身上裹得卻還算嚴實的小身影從馬圈裡鑽了出來。夜色太黑,看不清此人的臉龐面目,只借着夜幕上的點點星光,露出了一雙烏黑的大眼睛,黑亮無波地看着漸漸走遠的老兵和小兵。

騎馬用了一天時間的路程,因爲廖文清換乘了馬車,又因爲進了六月後,天氣一天熱似一天,等這一行人回到清水鎮已是三天之後了。

落日的餘暉之中,頗爲簡陋的馬車緩緩駛進清水鎮,在回春堂門外停了下來。

沒藥掀開車簾,試探着問道:“少爺,還進店麼?馬上就要上門板了!”

自從上車啓程之後,少爺雖然沒有再出現那種失心瘋的驚人模樣,卻也完全不同於平日的瀟灑活躍,一路上都是默默地坐在車中,一絲聲響都沒有。讓沒藥比較慶幸的是,這位爺好歹的該吃吃該喝喝,也沒再要過酒……似乎,相對起之前時不時地逗弄他一回、呵斥上一句來,這樣的少爺好伺候的多。可看着少爺暮氣沉沉的,僅僅三天就瘦的扣下去的眼睛,他仍舊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兒,這會兒,他反倒恨不得少爺能再訓斥他幾句纔好。

廖文清沒有作聲,擡起頭,透過車窗上的竹簾子往外看了一下,看到熟悉的回春堂匾額,沉默了一陣子,這才自己起身,慢慢走出車廂。

沒藥一見他起身,就連忙趕在前頭跳下車,取了車轅上的腳凳放好,然後伸了手扶着廖文清下了車。

車子不熟,回春堂裡的人都沒注意,等看到沒藥跳下車,門口的小夥計連忙迎出來,一邊兒揚聲給裡邊通報:“掌櫃的,三少爺回來了!”

那日,三少爺突然跟了林娘子北行,陳掌櫃都沒來得及阻止。這幾天,他可是一個好覺都沒睡過,天天提拎着心,只怕三少爺這一去,路上有些什麼閃失,他可就不好交代了。

雖說,他只是個小掌櫃,沒有權利管着東家少爺,但若是三少爺真的出了什麼差池,不說別人廖家夫人就饒不了他,誰讓廖三少爺是從他清水鎮走的呢?誰讓他這個清水鎮的掌櫃沒有勸阻住少爺呢?

這個理沒處說去!

此時,一聽得小夥計的喊聲,陳掌櫃簡直比三伏天喝了一碗井水還舒爽,滿心歡喜掩都掩不住,喜形於色地高聲唸叨了一聲:“阿彌陀佛……真是老天開眼啊!”

也顧不上算了一般的賬目了,忙不迭地起身就往外跑。

“三少爺,您可回來啦……”陳掌櫃歡喜地嚷了一句,擡眼看到廖三少爺臉色青白,神色也不對,登時嚇了一跳,臉上喜色頓消不說,還嚇得變了臉色,連聲問道,“哎喲,三少爺,你這是怎麼啦?是不是病了?趕緊的,趕緊進來,讓趙先生給您瞧瞧!”

廖文清也沒反駁,任由陳掌櫃拉着進了裡間的診室,任由趙郎中診了脈,又詢問了沒藥情況,也不等趙先生說出個子醜寅卯來,自己站起身來,招呼着陳掌櫃問道:“存了多少傷藥了?”

陳掌櫃有些摸不着頭腦,事關本職工作,卻還是詳實地彙報道:“已經存了一批了,林家雖然蓋屋,林娘子也出了門兒,製藥的事兒卻沒有停下。由林娘子的大侄兒,那個叫俊文的孩子統管着,再過一集功夫,這一批貨也該做出來了……”

陳掌櫃還想說什麼,卻被廖文清擡手止住:“嗯,林娘子,不在家,那邊兒多照應着些……哦,我記得林娘子曾說過,她孃家嫂嫂也在家裡收羅布麻了,你記得給那邊兒傳個信兒,讓他們定時去看顧着些,做出來就儘快收回去。”

廖三公子對林娘子上心的事兒,在廖家在回春堂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一聽三少爺回來第一時間安排的還是林家的事,陳掌櫃也都習慣了,連連點頭應下。

沒藥這會兒也和趙先生交流完了信息,匆匆趕了過來,聽着自家少爺和陳掌櫃說的差不多了,瞅着空子插話道:“少爺,您今兒坐了一天的車,一定累壞了,咱們還是先回宅子裡去,您洗個澡換身衣裳去去乏……就該吃晚飯了。這會兒,正是銀魚肥的時候,晚上讓劉婆子給您做個銀魚……”

哪知道,從來不好伺候的三少爺今兒卻格外好說話,不等沒藥說完就點頭應了下來:“行啊……哦,回去你記得去看看銀魚多不多,給林家送些去!”

沒藥正鬆了口氣,聽到少爺吩咐的這句話,驚訝了一下,卻也趕緊應下來。

雖然他也坐了一天的車,也累得腰痠腿疼的不愛動彈,可這會兒,他實在不敢和少爺耍花腔……那天少爺的失心瘋情形,可把他嚇死了,現在少爺說什麼就是什麼吧,只要他高興歡喜就好!

俊文從學堂出來,天色已經很晚了。潘佳卿把一盞燈籠交到了俊文手裡,將他送到學堂門口。

俊文恭恭敬敬地施禮後離開,臉上有對師長的尊敬,卻幾乎沒有一絲笑容。

潘佳卿轉回學堂,潘母已經做好了飯,見他回來立刻笑着招呼:“卿兒,快來吃飯吧,今兒有你最愛吃的肉糰子!”

潘佳卿的目光在潘母手上的一碗濃香獅子頭上掃過,淡淡地應了一聲,去洗了手,進了東廂堂屋,與潘母相對而坐,開始用晚飯。

潘家之前也是書香門第,祖輩上也曾有人出過仕,官至三品,只不過後來纔沒落了。潘母也時刻銘記書香門第的各種講究,花銀子的他們講究不起了,禮儀規矩上卻不肯錯了半點兒。

母子倆無聲地吃過晚飯,潘母收拾了碗筷送去廚房洗刷,好一會兒才擦着溼漉漉的手轉回來。

潘佳卿看着老母親因爲操勞日漸佝僂的身子,心疼而酸澀,連忙放下手上的書本,迎上去把母親攙扶進門,然後站在母親身後,輕輕地給母親捶着脊背,一邊開口道:“母親,我看着二魁的妻子是個乾淨的,村裡也安排了她打掃做飯,您以後就不要親自做這些了……”

潘母嘆口氣,道:“卿兒啊,雖說咱家如今沒落了,不得不讓你來坐館餬口,可咱們人窮志不能窮啊。這二魁家的雖說是因寄居在此,放攬了打掃做飯的活計,可領的卻是林家的工錢啊……”

潘佳卿手下的動作一頓,隨即雖然繼續給母親捶背,卻垂了眼睛,不再開口。

母親對林家娘子存在偏見,總是防着……居然爲了二魁家的領着林家的工錢,就不用他們給做飯打掃,甚至,在一個院子裡住着,二魁家的蓋屋子上樑,潘母卻攔着他沒讓去祝賀!

他其實很想提醒母親,他如今不需要每日上街賣字,能夠在教完書之後就安心讀書,他們母子能夠吃飽穿暖,有舒適的房間……這些,都是拜那位婦人所賜。雖然來此就讀的孩子們每人每年都會交一定的束脩,可那點兒束脩更多的只是一個象徵意義,加起來每年也不過五六兩銀子,其他的二十兩銀子和每個月的飯食費用,則全部由林家支付……

他很想問問母親:您還因爲二魁家的拿着林家的工錢防備着……您兒子拿的也是林家的工錢,您是不是也要防備起來?

兒子雖然沒說什麼,但有句話叫知子莫若母,更何況是一個全心全力傾注在兒子身上,只盼着兒子讀書有成,出人頭地的母親,兒子的每個舉動每個表情,只怕都會細細地注意到,潘佳卿這些日子來的鬱鬱寡歡,和看她時隱匿的不滿,她都看的清清楚楚,都知道。

她盼着兒子讀書有成,爲了兒子操心勞力,可不是爲了讓兒子與自己離心離德,不再親近的,兒子不說,她卻不能不說。

“卿兒,你一定會覺得娘對那位林娘子意見偏頗吧?”潘母年輕時也是個爽利的性子,想好了要開口,也就不再轉彎子,開門見山地直點主旨。

潘佳卿微微一怔,對母親提起這個話題頗感意外。

潘母似乎並不指望兒子這麼快就會迴應自己,稍稍頓了一下,就接着道:“其實,我之前並沒有覺得寡婦如何,也沒覺得你來林家坐館有什麼不妥……”

聽母親這麼說,潘佳卿倒是想起了自己剛剛和林娘子定下坐館之事後,回家告訴母親,母親還是滿懷歡喜的,只是,不知後來因爲什麼突然變了卦……

不知不覺地,潘佳卿停了捶背的動作,轉而用心傾聽起母親的話來。

潘母臉上仍舊掛着淡淡的微笑,心中卻難免有些酸溜溜的,果然,自家兒子對那個林家娘子還是在意的!

“後來,我聽到了一件事,讓我對林娘子不得不防備起來……”潘母說到這裡頓住了,回頭看着自己的兒子,一字一句道,“那林娘子與徐長文有私情。徐長文那等學識,又不像咱家一樣,需要這份坐館的銀子餬口,卻窩在這小山村裡一待就是將近三年,若非有同窗推薦出仕,只怕還會在此長住……就是爲了那林娘子!”

“娘,這,這,不可能吧……”潘佳卿下意識地質疑着,腦海裡想起的卻是初見林娘子那日,滿兒與徐長文的親暱……

徐長文在自己家也沒抱過孩子吧,那日卻幾乎抱着阿滿沒撒手……

------題外話------

先祝親們聖誕快樂,平安喜樂!

感謝親們的票票、鑽鑽、花花和打賞……今兒,我和小夥伴炫富,我收到的禮物最多!嘿嘿……眼紅的喲!

親們很給力,粟粟碼完一章首先上傳,接下來盡力碼字,再加一更……

挨個抱抱親親……

第590章 一心蠱第291章 深意第458章 滿手淚番外八小兒女6第172章 最是樂事第376章 遊湖第182章 打獵去!第151章 我們爺帶着傷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64章 你急我不急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591章 巧試探1第466章 溜出門第193章 元宵2第357章 鬼上身第426章 不靠譜第191章 賀新居第255章 誥命二月榴強愛之獨佔嬌妻第395章 皇帝的懲罰第456章 反目第109章 是個女的第四百五十四章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580章 蟹毒第425章 不敬之罪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109章 是個女的第21章 籤賣身契了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3章 上山挖坑第237章 丟人第262章 活該第303章 連消帶打第579章 病第410章 洗三第四百八十章第66章 這人真笨!第五百六十四章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61章 侄兒來了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383章 端午來客第71章 意外第140章 取與舍第461章 除夕第500章 凌波仙子1第11章 像過年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388章 竹筒聽診器第552章 我的孫子自然好第136章 上門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211章 男人們臉紅了第13章 復學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147章 出京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番外六小兒女四第266章 成地主了第94章 壯子的心計第519章 雙胎?第570章 知根知底第228章 進入疫區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41章 青殼白肚皮兒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399章 別後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584章 闖進來第331章 滿兒回家第一百八十一章第560章 你還要第566章 婚姻危機第538章 劉老太教女第527章 盡人事第115章 叱責第479章 不適合做壞人第118章 是不是第12章 新衣第74章 姑侄倆小鬼第267章 三皇子設宴第468章 蔫壞兒第四百八十九章番外十小兒女8第39章 囂張主僕第388章 竹筒聽診器第54章 爹孃不如鄰第360章 不死心第250 花兜兜第389章 當家第二百八十七章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594章 鎖兒第271章 不是我自私第362章 對面不識
第590章 一心蠱第291章 深意第458章 滿手淚番外八小兒女6第172章 最是樂事第376章 遊湖第182章 打獵去!第151章 我們爺帶着傷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64章 你急我不急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591章 巧試探1第466章 溜出門第193章 元宵2第357章 鬼上身第426章 不靠譜第191章 賀新居第255章 誥命二月榴強愛之獨佔嬌妻第395章 皇帝的懲罰第456章 反目第109章 是個女的第四百五十四章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580章 蟹毒第425章 不敬之罪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109章 是個女的第21章 籤賣身契了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3章 上山挖坑第237章 丟人第262章 活該第303章 連消帶打第579章 病第410章 洗三第四百八十章第66章 這人真笨!第五百六十四章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61章 侄兒來了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383章 端午來客第71章 意外第140章 取與舍第461章 除夕第500章 凌波仙子1第11章 像過年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388章 竹筒聽診器第552章 我的孫子自然好第136章 上門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211章 男人們臉紅了第13章 復學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147章 出京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番外六小兒女四第266章 成地主了第94章 壯子的心計第519章 雙胎?第570章 知根知底第228章 進入疫區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41章 青殼白肚皮兒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399章 別後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584章 闖進來第331章 滿兒回家第一百八十一章第560章 你還要第566章 婚姻危機第538章 劉老太教女第527章 盡人事第115章 叱責第479章 不適合做壞人第118章 是不是第12章 新衣第74章 姑侄倆小鬼第267章 三皇子設宴第468章 蔫壞兒第四百八十九章番外十小兒女8第39章 囂張主僕第388章 竹筒聽診器第54章 爹孃不如鄰第360章 不死心第250 花兜兜第389章 當家第二百八十七章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594章 鎖兒第271章 不是我自私第362章 對面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