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厄斯科多

“比如在這裡俯拾皆是的沙谷樹,這種棕櫚科植物的樹幹,剖皮後加以搗碎水稀釋,可以製成澱粉,是當地很多土著人的主要食糧,沙穀粉即香江及粵省茶樓裡的甜食西米露(西谷米即沙穀米)的原料。”

老王說了一種很普遍的植物,沙谷樹,果然李方露出一種恍然大悟的樣子,這種樹木還是很多的,李方在這裡經常見到。

“這個我知道。”李方開口道。

老王笑着道:“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呢!喜生於溼地的沙谷樹羣,會給當地人帶來很多農副產品,比如沙谷樹粉製成的selabi餅,澆上榴蓮棕櫚糖椰汁漿最佳。”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也沒吃過。”李方有點垂頭喪氣的道。

“你纔在這裡待了幾天?沙谷樹的作用可多了,比如沙谷樹的果子、沙谷樹粉及椰汁、班蘭香葉汁製成的千層糕,都是本地的特色產品。

沙谷樹粉製成的炸蝦餅,onde-onde甜點,蘸上椰子絲,味道清香一流,在邦加勿裡洞也叫ongol-ongol,值得一提的是,其種子rembiyak很豐產,個子大肉厚,在這裡,人們將其醃漬食用。”

“這些東西我怎麼沒有見到過?”這個時候,李方懷疑的道。

老王哈哈大笑道:“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也可以說是悲哀,就像我們國內的一些人,崇洋媚外啊!不管是印尼,還是東帝汶社會,在蘇哈托的親美政權的長期毒害下,往往崇洋媚外,覺得月亮是外國的圓。

他們就像國內都一樣,用大量外匯進口澳洲、美國的溫帶水果蘋果、葡萄及加州橙等,導致不管是印尼大城市的果攤上,還是在東帝汶的水果攤上。都是外國產品,就連我們國內的水果這裡也沒有少進口。

而他們本地自己的水果品種,卻日見其少,原來我還見到過。現在直接就絕跡了,當然,鄉下肯定還有,但那裡可不是你們能夠去的,所以你們沒聽說過也正常。”

老王這麼一說。韓孔雀和李方全都無語了,這一點還真的像是國內,不過國內還好一點,畢竟地大物博,很多人是吃不起外國進口水果的,所以本地水果還是佔大頭。

而這東帝汶是島國,本身經濟就很弱,外來產品稍微侵蝕,本地產品就失去立足之地了,在加上這裡貧富差距太大。本地水果就更加沒有市場了。

能夠吃的到的,想要吃更好的,吃不起的,什麼樣的東西都吃不起,甚至都吃不飽,這就是東帝汶的現狀,可以說貧富差距太大,而且富人很少,卻控制着這裡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而作爲百分之九十九的窮人。卻只佔據百分之一的資源。

“這裡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這個時候,李方也起了興趣。

“rukem。”老王毫不猶豫的道。

“rukem?什麼東西?”李方疑惑的問道。

“rukem也是一種野果,rukem的外貌形狀有點像我國北方的山楂果,樹幹、樹枝也長滿刺。但果皮更滑潤,果肉更細膩,具濃郁香味及酸甜可口,不過,這種水果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裡的人,對於本身擁有的大量優秀。且爲人民喜聞樂見的本土水果,卻妄自菲薄,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不積極研究開發,任其衰敗甚至絕跡,這絕對是一種悲哀。”老王嘆息道。

韓孔雀此時開口道:“也就是我們華人注重這些,也能夠看到這裡面的利益。”

李方道:“注重又有什麼用?當地人土人不種植不保護,而我們種植了,我們保護了,通過辛勤勞動獲得了財富,他們有眼紅,這樣還不如不做。”

對於這裡的土人是什麼德行,韓孔雀也聽說過一些,所以也就不做置評。

老王此時插嘴道:“我們不談這個,還是說些高興的事情,一些水果還是很好的,像是一種叫asamberani的水果,在google上也可以找到其圖片,山野裡最多,屬平民果品,輕輕一捏其殼即碎,內肉爲粉狀香味四溢、酸甜適度的薄薄果肉,還有堅硬果核。

再就是蛇皮果了,這個知道的人比較多,它在這裡還算賣得不錯,也有出口美國、日本及香江的,最近也有賣到我門國家的了。

杜菇(duku)在這裡家喻戶曉,以南蘇門答臘省會巨港(palembang)的爲最佳,雅加達大街小巷擺賣的都表以dukupalembang以示質量優良,此物清涼解毒,百吃不厭。”

老王一邊說着,一邊帶着一絲嘆息,他的話語之中,帶着一種濃濃的回憶。

“王叔是本地華人?”韓孔雀判斷道。

“嗯?”李方疑惑的看着老王道。

老王一愣,接着就若無其事的道:“原來在印尼生活,後來去了西帝汶,再後來就到了東帝汶,最後就來這裡了。”

雖然老王說的輕描淡寫,但從這一系列的變遷當中,韓孔雀和李方,都聽出了其中的辛酸。

以老王的年紀,如果他長時間居住在印尼,顯然印尼近代的排華運動,他是經歷過了的。

韓孔雀和李方都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全都沒有吭聲。

“哈哈,不要因爲我而難過,畢竟現在國家富強了,我們在海外的華人也能夠揚眉吐氣了,你們不是對這裡的水果感興趣?其實還有很多水果是可以操作一下的。”老王哈哈一笑,打破了有點沉悶的氣氛。

“本地的菜類果類價格都不便宜,本地產的柑果也要5到10千盾一公斤,越大個越貴,我只買得起五千盾到七千盾的,超過這個價我就不選擇買柑果,也有從中國進口的碰柑,較甜,要12千盾一公斤。”老王笑着道。

“用盾來交易?”韓孔雀問道。

老王道:“盾,其實是印尼的貨幣,這裡現在主要用美元,你們看,這是原來的貨幣。”

說着,老王從口袋裡掏出兩張紙幣,韓孔雀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漢字。

“厄斯科多?這裡的貨幣上怎麼有漢字?”韓孔雀問道。

老王苦笑道:“1975年之前,東帝汶還是葡萄牙的海外省,當時東有自己的貨幣,叫埃斯庫多,紙幣上還印有漢字,就是這四個字厄斯科多。

不過在東帝汶2002年獨立後,沒有能力發行自己的紙幣,所以就用美元了,要不然就用印尼的貨幣,所以這種埃斯庫多就消失了。”

“這也沒什麼,就連東帝汶的郵票都是在海外印刷的,何況是紙幣,即使能印紙幣,也缺乏管理這些紙幣的人才,所以,索性就用美元了。

不過,東帝汶發行自己的硬幣(也是在海外鑄造的),對其國內的美元經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從長遠來看,等東帝汶能夠真正自立了、富強了,它還是要發行自己的紙幣的,畢竟有自己的貨幣對其經濟發展會更有利。”李方道。

“這個不是重點,我是想要知道,爲什麼當年這裡的貨幣上會出現漢字。”這個纔是韓孔雀關注的重點,一個國家的貨幣上出現了別的國家的文字,這個可不是小事。

老王緩緩的道:“葡萄牙殖民時期的東帝汶,厄斯科多的紙幣上也印有漢字,原因主要是東帝汶生活着大批的華人華僑,殖民者爲了維護統治,也將漢字印在它們發行的紙幣上。

早在明清時代,就有中國人‘下南洋’來到東帝汶,隨着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華人在葡萄牙殖民時期遷居到東帝汶,1975年前,全東帝汶十三個縣每個縣都有華文學校,除設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園至到中學外,其他地方的均爲小學。

當時華文教育較爲普遍,甚至在東帝汶的貨幣上都有華文,足見華人影響力之大,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帝汶遭受過兩次較大的動亂,當地華人亦難倖免,損失慘重,其中最令他們痛心和遺憾的,就是華文教育被迫中斷。

一九七五年前,全東帝汶十三個縣每個縣都有華文學校,除設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園至到中學外,其他地方的均爲小學,當時華文教育較爲普遍,所以在東帝汶過去的貨幣上都有華文。

但一九七五年發生政變後,華文學校均被當局關閉,華人子弟失去了系統學習中華文化的機會,經過二十多年時間,已整整一代華人既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會寫漢字,更談不上了解中華文化。”

韓孔雀和李方全都沉默了下來,這樣的事情雖然早就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從一個老華人口中聽到那麼震撼。

雖然老王沒有說一句他曾經經歷了什麼,但從他那緩慢的話語,沉重的口氣當中,韓孔雀和李方都能夠聽出,那裡面有着多少辛酸。

“我們不說這個,就說這裡的水果,只要操作的好,還是大有可爲的,李方也許知道,但小韓你肯定不知道,印尼盾,也就是盧比,跟人民幣的匯率是兩千多比一,所以不要看這裡的水果動不動幾千盾一斤,其實是很便宜的。”老王看氣氛沉悶,立即改變話題道。(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三章比試第二百二十六章好坑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叢林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玳瑁第一百零五章二戰遺寶第一千三百章變化第一百八十四章老奸巨猾第四百六十四章 貪心第一百四十三章技高一籌第二百四十章記吃不記打第一百一十二章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一千二百四十章聚寶盆第七百三十三章渣渣第五百四十二章再次佈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多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休閒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到達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竹石蘭蕙第一百二十二章國際遠洋打撈公司第六百七十四章過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綠色黃金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誘餌第三百二十一章誰會吃虧第六百八十一章階段盈利第二百五十章端硯第三百九十二章 犀利第四百三十章口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賣魚第八百一十七章重生第六十二章人生在世吃穿二事第七百四十七章目標價值第九百八十二章偎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圍觀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古宅第一千零九章 背景第三百六十章 象羣第七百零二章 鉅款第八百四十三章 豔福第四百一十四章 中招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漏網之魚第二十二章物以稀爲貴第九十七章九龍寶劍第一百八十章明小葉紫檀木馬第一百零九章天然寶石第一千五百章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巨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紀念品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西夏瓷器第一百三十二章仿真魚雷第一百五十七章震撼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少見第三百七十三章漁翁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幸運第二百一十一章真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野果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冰原墳墓第八百七十四章 紅顏禍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公園第一百八十八章唐寅真跡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互相制肘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文化瑰寶第三百六十一章 貴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天然島嶼第三百二十九章布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騙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羅布人第二百五十章端硯第四百一十九章 間諜第四百三十三章 深海珊瑚第七百九十八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鳳凰置業第三百六十一章 貴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掃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靈性第八百三十九章 貪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老婆孩子熱炕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驚豔礦石第二百四十五章玉碑第四百三十九章特產第六百零三章 襲擊第七百五十二章沒有迴應第八百五十章深謀遠慮第九百九十三章一根筋第二百九十二章 禮物第三十八章辛苦錢第五百九十八章 宣德青花五彩扁瓶第三百八十一章各有所獲第一千零四十章柺子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傳承工藝第五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一千五百七十章補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印加玫瑰第六百三十九章千年茶樹第九百五十八章資質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牧礦王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租船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生蠔第七百九十九章致命錯誤
第七百六十三章比試第二百二十六章好坑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叢林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玳瑁第一百零五章二戰遺寶第一千三百章變化第一百八十四章老奸巨猾第四百六十四章 貪心第一百四十三章技高一籌第二百四十章記吃不記打第一百一十二章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一千二百四十章聚寶盆第七百三十三章渣渣第五百四十二章再次佈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多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休閒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到達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竹石蘭蕙第一百二十二章國際遠洋打撈公司第六百七十四章過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綠色黃金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誘餌第三百二十一章誰會吃虧第六百八十一章階段盈利第二百五十章端硯第三百九十二章 犀利第四百三十章口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賣魚第八百一十七章重生第六十二章人生在世吃穿二事第七百四十七章目標價值第九百八十二章偎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圍觀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古宅第一千零九章 背景第三百六十章 象羣第七百零二章 鉅款第八百四十三章 豔福第四百一十四章 中招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漏網之魚第二十二章物以稀爲貴第九十七章九龍寶劍第一百八十章明小葉紫檀木馬第一百零九章天然寶石第一千五百章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巨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紀念品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西夏瓷器第一百三十二章仿真魚雷第一百五十七章震撼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少見第三百七十三章漁翁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幸運第二百一十一章真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野果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冰原墳墓第八百七十四章 紅顏禍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公園第一百八十八章唐寅真跡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互相制肘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文化瑰寶第三百六十一章 貴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天然島嶼第三百二十九章布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騙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羅布人第二百五十章端硯第四百一十九章 間諜第四百三十三章 深海珊瑚第七百九十八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鳳凰置業第三百六十一章 貴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掃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靈性第八百三十九章 貪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老婆孩子熱炕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驚豔礦石第二百四十五章玉碑第四百三十九章特產第六百零三章 襲擊第七百五十二章沒有迴應第八百五十章深謀遠慮第九百九十三章一根筋第二百九十二章 禮物第三十八章辛苦錢第五百九十八章 宣德青花五彩扁瓶第三百八十一章各有所獲第一千零四十章柺子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傳承工藝第五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一千五百七十章補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印加玫瑰第六百三十九章千年茶樹第九百五十八章資質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牧礦王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租船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生蠔第七百九十九章致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