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

景正二年,八月初一。

一大早,天微亮,涼風習習。

外廷的大人們整整齊齊的排着隊,在等着宮裡的鐘聲。

內閣五位輔臣,六部尚書,侍郎,五大地方總理大臣,陝.西,江.蘇兩省巡撫,二十多人,整整齊齊的排列成兩隊,每一個人都緘默不語,表情各異。

他們至少都是前天晚上進京的,但是經過一天多的探聽,等來的不是任何好消息,反而越發不安。

畢自嚴束手站在最前面,右側領頭的是孫承宗,兩人面無表情,沒有言語。

後面的靖王,汪喬年,孫傳庭,傅昌宗,周應秋等人一樣安靜的立着,微垂着頭,躬着身,完全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金鑾殿,這座以往最爲盛大,莊嚴的大殿,已經很久沒開了,朱栩登基以來,總共也沒開過幾次。

這一次,怕是又要出大事!

這是所有人共同的心聲,沒人誰在這個時候交頭接耳,屏氣凝神,秩序井然,心思如潮。

與此同時,坤寧宮,朱栩伸着手臂,張筠以及一干宮女正在給他穿着龍袍,最爲正式,最爲複雜的那一種,從腳到頭頂,每一個細節都要精緻到最好。

以往朱栩對這些是煩透,能簡單一點就簡單一點,現在,要求奇高。

張筠知道朱栩一向喜歡‘簡單’,最煩那些繁瑣的儀程,禮制,見他這次這麼在意,情知今天事情的重要,更加用心。

曹化淳站在不遠處,道:“皇上,不擬定一個稿子嗎?”

曹化淳隱約知道朱栩要做什麼,心裡有些擔心。儘管現在的朝局已經不像七八年前,但外廷的大人們依舊是‘老頑固’,在一些問題上,是不會妥協的。

朱栩肩膀都酸了,還是在那舉着,神色不變的道:“沒什麼可準備的,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後面再整理。這一次,朕要在他們腦袋裡好好的撕開一個缺口!”

曹化淳雖然隱約知道,但卻怎麼也猜不透朱栩具體要幹什麼,聽着他的話也是似懂非懂,便沒有繼續問。

朱栩感覺快要穿好了,便對張筠道:“布木布泰就要離京了,你到時候送一下,慈熠你先照顧着,如果有什麼問題,就去找海蘭珠。”

張筠給朱栩挨個係扣子,聞言道:“是,臣妾明白,慈熠很乖,倒是沒有操什麼心。”

朱栩微微點頭,張筠識大體,知分寸,無需他多言。

宮外再次響起沉悶,厚重的鐘聲,曹化淳聽完三聲,道:“皇上,時間差不多了。”

朱栩看了眼外面,眯了眯眼,眼神深邃的好似發光,聲音有些飄忽的道:“好,走吧。”

“是。”

曹化淳命人擺駕,新任的禁軍統領王一舟護衛在朱栩右側,一隊威風凜凜的禁衛跟在旁,直奔皇極殿。

金鑾殿是俗稱,初名奉天殿,嘉靖年間改爲皇極殿。

金鑾殿內,大殿兩側文武分站,落針可聞,默默等待着。

“皇上駕到!”

曹化淳的尖銳嗓音忽然在左側門響起,緊接着朱栩大步而來,徑直走向龍椅。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畢自嚴,孫承宗等二十多人,齊齊行禮。

朱栩一身龍袍,前所未有的嚴肅,他站在御桌內,環顧大殿一圈,微笑着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大明的這些高官們起身,禮數週全。

朱栩坐在龍椅上,高高的俯視着這一羣人,頗爲開懷的道:“朕一直不太喜歡坐這麼高,感覺與諸位愛卿有距離,說話都要這麼大聲。等內閣修建完畢,咱們就可以去那裡了,不需要隔得這麼遠。”

畢自嚴看着立在朱栩兩側的曹化淳與劉時敏,尤其還站在御桌不遠處的王一舟,心頭微沉。

朱栩說的都是沒有營養的廢話,也讓人沒辦法接,所以他話音落下,不出意外的冷場了。

朱栩絲毫不覺得尷尬,沾了口茶,道“說說正事吧,舅舅,陝川六省是什麼情況?”

現在朝野沒有不知道情況的,傅昌宗出列,擡手道:“回皇上,表面上看,是士紳大戶之類對朝廷的‘新政’不滿,想要以此要挾朝廷,實際上,此事是叛亂逆賊蓄謀已久,精細籌劃,對皇上,對朝廷不臣,企圖顛覆社稷,禍害蒼生。從普通百姓,商戶,士子,士族大戶,到朝野官吏都有涉及,主要發生在陝.西與四.川等的邊界一帶,地屬偏僻,人稀,官府不能完全轄控,現已基本上平定,暫無大礙……”

朱栩臉上滿意,目光轉到楊景辰身上,道:“江.蘇呢?”

楊景辰出列,擡手道:“回皇上,江.蘇已經基本穩定,各項罪案也處置完畢,臣等商議過,將組建一些專門機構,以應對此類突發事件,確保江.蘇太平穩定,不再發生類似事件,臣等請皇上放心。”

楊景辰說的更簡單了,幾乎是一言帶過。

朱栩看着楊景辰,神色不動,目光落在最前面的畢自嚴身上,道:“這件事,朕不問責,不打板子,不深究。朕想問的是,這件事爲什麼發生,根由是什麼?過程是什麼樣,什麼人在參與,目的是什麼?這類事件是否還會發生,怎麼避免,杜絕?”

朱栩的目光是看着畢自嚴說的,畢自嚴幾乎是下意識的站出來。

朱栩問的這些,做爲內閣‘首輔’的畢自嚴,都是有不少心得的,出列後,擡着手,稍作斟酌,便道:“回皇上,臣認爲,這件事之所以發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黨爭餘毒未清,一個對‘新政’抵制,這些人大部分是以前黨爭的餘孽,還要推及至嘉靖年間。這些人仰慕過去的榮華富貴,權柄在手,骯髒齷蹉的交易方式,他們不習慣‘新政’,抗拒朝政清明,綱紀儼然。在臣看來,由此反覆實屬必然,不當意外。經此一役,臣覺得這些人已經沒有再出亂子的能力,一來‘新政’逐漸完善,認可的人越來越多,已是大勢所趨,二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加強,一點風波不足以動搖社稷,地方便可輕鬆應對,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畢自嚴說的有條有理,很是嚴謹,講道理,擺事實,幾乎無可辯駁。

不少人都暗自點頭,畢閣老說的都在點上,掐中要害。

朱栩看向孫承宗,道“孫閣老,你有什麼想法?”

孫承宗看着朱栩,出列,神色沉吟,道:“皇上,臣認爲,此事是必然,或早或晚,都會發生。今次去除餘毒,我大明朝堂至少會有十數年以至幾十年太平。”

朱栩的眼神轉向孫承宗後面的靖王,道“靖王,孫閣老說,‘十數年以至幾十年太平’,爲什麼不能一勞永逸,永久的太平安生?”

靖王的身份特殊,一直是小透明的角色,軍國大事極力避諱,眼見朱栩問起,有些措手不及,出列後,快速想了想,道:“回皇上,臣認爲,是人心。人心貪婪,如螞蟻潰堤,綱紀最終都會被啃噬千瘡百孔,復又再現混亂之象。縱觀史書,小門小戶之家,三代而敗,大到歷朝歷代,三代而不堪,久而不能自持,敗家亡國,不外如是。”

朱栩雙眼一睜,對靖王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還是頗感意外,給了他一個讚許微笑,看向畢自嚴身後的汪喬年,道:“汪閣老,你認爲靖王說的‘三代’,是何緣故?”

汪喬年的履歷並不厚實,是從皇家政院突然升上來,位居輔臣,是根基最淺薄的人。

但他也是進士出身,讀的書夠多,出列,怡然自如的道:“回皇上,自古創業難,守業更難,後輩不知祖先創業艱辛,貪逸惡勞,奢侈無度,以至於敗掉祖宗基業,茫然而不自知,悔之晚矣。”

“貪逸惡勞,奢侈無度,家主,皇帝之過也。恩,說的有道理,孫白谷,你說說。”朱栩拿起手邊的茶杯,看了眼孫傳庭。

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1538章年願望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353章 廝殺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43章 緊張了第1247章 弔詭第1194章 危機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1439章 歸來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三十章 密辛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1165章 投誠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376章 試探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1307章 開始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
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1538章年願望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353章 廝殺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43章 緊張了第1247章 弔詭第1194章 危機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1439章 歸來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三十章 密辛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1165章 投誠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376章 試探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1307章 開始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