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第342章 萬事俱備

黎明在又一個黑暗之後到來,驅散了中京城上空的黑暗。

但對於此刻站在宮門之前,等待着入宮參加朝會的新朝官員們而言,心頭的黑暗卻遠未散去,甚至變得更深了。

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談論着那個當下最勁爆的消息。

“這龍首州丟了,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眼下膠東郡王可已經手握三州之地,若是兩面夾擊,中京城危矣!”

“且看中樞如何應對吧?先前泗水州、雲夢州叛亂還能無動於衷,這一次恐怕是不行了,必須得正面相抗了。”

“蕭相公堅守了十餘年的地方,居然會這麼輕鬆就被叛軍攻破了,真的讓人很難想象啊!”

“這一次,怕是蕭相公得親自出馬,鎮壓叛亂了吧?”

“誰知道呢,如今這個局面,蕭相公真的會離京吧?”

大庭廣衆之下,衆人自然不可能說出什麼有傾向性的言論,只是在各式的心思底下,帶着幾分不懷好意的心思互相試探着,八卦着。

“蕭相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衆人扭頭便見蕭鳳山從一頂轎子上下來。

蕭鳳山坦然地承受着目光,和往常一樣,邁着大步,越過隊伍之中的衆人,來到了左側的第二位站定。

面色如常,讓人看不出一點情緒。

衆人正看着,忽然又有一頂轎子晃晃悠悠而來。

這就很讓人疑惑了,官場自有秩序,蕭鳳山如今權傾朝野,自然可以來得最晚,沒想到今日竟然還有人敢落在他後面。

衆人瞧着名義上的丞相萬文弼已經到場,便立刻一臉看好戲的心思望了過去,準備看看是哪個倒楣蛋今日怕是要遭大難了。

當轎子停下來,一道身影從中走出。

衆人臉上幸災樂禍的表情登時僵住,英國公?

呂如鬆從轎中走出,坦然地來到了右側首位站定。

衆人面面相覷,這什麼情況,英國公居然來上朝了?

有人還待竊竊私語,宮門卻在這時緩緩打開,衆人趕緊斂氣收聲,分別從兩側魚貫而入。

皇極殿中,隨着一聲高呼,東方明穿着帝袍,緩步走出,端坐在龍椅上。

他的餘光瞥了一眼蕭鳳山,昨日連夜進宮陳述了對策的蕭鳳山,不動如山。

“諸位愛卿,昨日收到龍首州急報,龍首州城爲逆賊白雲邊與雲夢州反賊合力攻破,龍首州形勢危殆,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朝堂之上,一時竟寂寂無聲。

叛軍是必須要剿的,不剿是不行的,說不定哪天他們在中京城裡吃着佳餚唱着歌,叛軍忽然就打過來了。

但是,這最適合的剿匪之人幾乎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一旦提議剿匪,就有逼迫蕭鳳山離京的嫌疑,在這敏感的時局下,如今朝堂之上,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就在這時,蕭鳳山竟主動站了出來,“陛下,臣曾任龍首州牧多年,對龍首州情況甚是熟悉,如今形勢堪危,臣願領兵,速平龍首局勢,以彰陛下皇權之威,以安中樞百官之心。”

殿中百官登時愣住,他們還以爲會經歷一番波折拉扯,沒想到蕭鳳山這麼果斷地做出了決定。

不等他們驚訝張開的嘴巴合上,緊隨其後,英國公呂如鬆亦是邁步而出,“陛下,膠東郡王覬覦皇位,蘇宗哲、夏景昀等逆臣攀附其上,以至於天下動盪,如今叛軍勢大,臣恐四野之中,多野心之人趁機起事作亂,臣願領兵,出狼牙州,統領先前前往白壤、九河二州的官兵,平穩三州局勢,以呼應蕭相公攻略龍首之勢。”

大殿之中,議論聲登時不受控制地低低地響了起來。

衆人這才知道,不是蕭鳳山果斷,而是他和英國公等人早就已經私底下商量好了,可笑衆人卻還在這兒想東想西。

啪!

一聲鞭響,董良站在一旁,尖着嗓子道:“肅靜!”

殿中重新安靜下來,東方明開口道:“二位愛卿真中流砥柱也,准奏!兵部、戶部及相關衙門傾力配合,依例籌備出征,形勢危急,刻不容緩,明日一早,大軍出征,不得有誤!”

兵部、戶部的主官立刻出列,沉聲應下。

“陛下!臣有一言!”

就在這時,原本與這事關係不大的禮部尚書王若水忽然站了出來。

東方明微微皺眉,“說。”

王若水朗聲道:“陛下,如今逆賊東方白來勢洶洶,白雲邊這等人便是當初東方白之擁躉,其人遠在龍首州,僅爲一縣令,卻依舊釀出如此大禍!陛下,非常之期,當行非常之典,臣請立誅如衛遠志等先前與逆賊交從甚密之人,同時族誅眼下仍在泗水、雲夢二州爲官之人親眷,並由黑冰臺大索城中,將與逆賊有過深厚交情之人奪權緝拿,除將來之患,避裡應外合之危!”

這話一出,殿中不少人都忍不住驚呼出聲,就連蕭鳳山都忍不住回頭看了王若水一眼。

這樣的話,本身就足夠驚駭狠毒,而從王若水的嘴裡說出來,就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了!

你他孃的當年是德妃麾下大將之一,你這禮部尚書之位還是夏景昀親手幫你爭取來的啊!

這得是何等的狠辣無情和歹毒,才能讓他公然在朝堂之上說出這等話來。

“要說與膠東郡王過從最密之人,你王大人是如今朝堂上頭一號啊!你要不要先自裁以謝天下啊?”

立刻有人側身出列,嗤笑着與之對線。

眼看膠東郡王勢頭漸盛,朝堂上並不缺少人願意開始在那頭下個注,至少當下賣個人情先。

王若水膽敢站出來說這等言論,自然就對這樣的話有所準備,當即朝着東方明一拱手,“當初時局如此,臣只是順應大勢,待陛下登基,身負皇命,便同樣順應天命而效忠,豈能與那些冥頑不靈之逆賊相提並論!臣今日之言,亦可彰自身之堂皇坦蕩!”

我呸!憑你也配說堂皇坦蕩這個詞?

許多官員聽了這話之後忍不住在心裡暗罵起來,而更是直接有人不顧風險站出來將話說得更明白了些。

“依照王大人這個說法,那些人當年也只是因爲時局如此,順應大勢而已,何罪之有啊?”

“順應大勢?你怎麼沒直接順到尚在潛邸的陛下跟前啊?”

“當此多事之秋,正當團結一致,共御外敵,豈能自相殘害,令百官惶惶,君臣離心,臣以爲,王若水之言,眀忠實奸,暗藏禍心,陛下,臣請斬王若水,以正視聽,以安羣臣!”

王若水連忙大呼,“陛下,臣盡忠爲國,皆是一片赤心吶!”

東方明正要說什麼,蕭鳳山已經冷聲道:“朝堂上下,皆是忠臣,此言不必再提!”

包括王若水在內的衆人齊齊一拜,退回了隊列。

東方明見狀,微微張了張嘴巴,悄然握住了拳頭。

不多時,百官散朝,陸續出宮。

幾個中樞重臣邁着緩緩地步子,在百官的羨慕中,走向中樞小院。

一個老者忽然輕聲道:“萬相,平叛之事,你可知曉?”

走在中間的名義上的百官之首,當朝丞相萬文弼淡淡道:“知曉啊,剛纔朝堂之上不是說了嗎?”

旁邊另一老者輕嘆一聲,“這中樞,成了擺設了啊!”

“哼!先帝之時,威權自專,每逢朝堂大事重臣升遷,亦會召中樞議事,如今這等大事,我等不談建言,竟事先都不曾聽聞。既如此,還要這中樞院何用?”

“慎言!”萬文弼成功挑起衆人不悅,覺得這是自己籠絡人心的機會,連忙提醒,“我等既受國朝恩遇,自當鞠躬盡瘁,有些事情,無能爲力,便能發多少光熱是多少吧。此番大軍出征事情還多着呢!”

幾人齊齊一嘆,走回了工房。

朝堂的決議一下,整個朝廷便如一臺巨大的機器,全力開動起來。

兵馬、糧草、軍需、出征儀式、獎賞章程,都在各個衙門之中開始全力籌備。

蕭鳳山留下來與東方明討論了幾個關鍵的崗位人員之後,剛返回工房坐下,兵部尚書便匆匆來訪。

“蕭相,有個問題。”

“說。”

“軍伍調集並無問題,但是,御馬監中戰馬不夠,恐難湊齊您所需的五千騎兵。”

“嗯?”

蕭鳳山詫異地擡頭看着對方,兵部尚書連忙解釋道:“蕭相容稟,前些日子,兩萬平叛之師出發,從御馬監中增調了兩千匹戰馬,而半月之前,朝廷又調撥給了無當軍三千匹戰馬,京畿無馬場,戰馬需從幽燕州徵調,如今戰亂四起,加之時間緊迫,一時之間,御馬監已經幾乎空了。”

蕭鳳山皺着眉頭,沒想到還能出這樣的事情。

但是要想快速平叛,沒有騎兵是萬萬不行的。

他想了想,開口道:“從羽林、虎賁兩營中調集,巡防營也調一批,反正他們值守京畿,暫時也用不着騎兵。”

兵部尚書遲疑道:“蕭相,這會不會有些”

蕭鳳山冷冷道:“誰有問題,讓他來找本相!什麼時候了,事急從權的道理都不懂嗎?”

兵部尚書只好拱手,“下官這就去辦。”

看着兵部尚書離開的背影,蕭鳳山的眉宇間閃過一絲陰霾,還沒出徵呢,就遇上這些事情,希望此番能夠順利吧!

他晃了晃腦袋,將雜念甩了出去,開始將手上要緊的政務親自處置,然後準備交接。

今日之內辦完,明日一早大軍便要動身。

時不我待啊!

他提筆低頭,默默寫了起來。

——

而隨着朝堂決議的做出,幾道聖旨也隨之發出。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蕭鳳山和英國公領兵出征的旨意,二人本身都有將軍銜,此番也都沒有升什麼官,只是在旨意中勉勵了一番,但大家都知道,只要平安歸來,朝局無恙,一番令人眼紅的恩賞是免不了的;

其次的一個重磅消息就是,禁軍統領商至誠被褫奪軍權,由蕭鳳山的親衛嫡系空降坐鎮宮城,守衛皇宮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個似乎是預料之中的人事變更,卻引起了禁軍將士的諸多不滿。

“陛下這是做什麼?商統領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怎麼能說換就換了呢!”

“是啊,這也不給個恩遇,就給一串虛銜,這算什麼啊!”

“新皇登基,要換人這沒問題,但你剛登基的時候不換,商統領安安穩穩護衛皇宮這麼久,證明了自己的忠心,結果又給換了,這不是擺明了卸磨殺驢不信任人嘛!”

“好了!”

商至誠緩緩從房中走出,看着眼前這幾張熟悉的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諸位,保重!得空了,來府上飲酒!”

商至誠脫了鎧甲,穿着一身普通勁裝,笑着一抱拳,轉身走出了宮門。

幾個副將齊齊朝着他的背影,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

而今日,中京城的風卻沒個消停。

當日下午,東方明忽然大遣內侍出宮傳信,召集城中皇室宗親、王公親貴入宮議事。

待衆人入宮之後,東方明旋即以避禍爲名,將其主要親眷也一併遷入,盡數羈押在東宮之中,命重兵看管。

消息傳到蕭鳳山耳中,蕭鳳山驚得立刻放下手中筆,匆匆走出。

但剛走出院子,他的腳步便頓住,沉默地佇立了一會兒,又轉身走了回去。

“大人,這是?”

蕭鳳山回到座位上坐下,嘆了口氣,“陛下終究是一國之君,他有他的恐懼和擔憂,我若事事從中作梗,只恐陛下會心生不滿。更何況,此事雖會招致非議,但的確減少了許多隱患,這些大人物不出面串聯,許多事情就成不了。只要安然度過此番難關,班師之後,我再爲他們求下恩賞,一一拜訪安撫吧。”

親衛看着他搖頭嘆息的神態,只覺得自家大人這短短兩月,似乎蒼老了不少。

入夜,蕭鳳山脫了外衣,盤坐在府中牀上,安靜地腦海中梳理着整個天下的大局和京城的防務。

此番出征少則月餘,多則數月,這中京之事,還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

好在眼下自己說服了英國公,雙方暫時摒棄嫌隙,合力之下,京師不會有動盪。

而禁軍統領換上了自己最信得過的心腹,能力、忠誠都不缺,只要嚴守宮城,城內也不會出亂子。

羽林、虎賁大部都在京師,姜玉虎也在,哪怕是真有哪路叛軍攻到城下了,也不至於京師陷落。

還有黑冰臺在城中巡視,也沒什麼有心之人能做出什麼事情來。

有這四點,這天就翻不過來。

至於別的,都是芥蘚之疾,無甚大礙。

想到這兒,蕭鳳山終於安穩了些,緩緩睡下。希望這不會是他在京城睡的最後一覺。

——

同一片夜色下,嶽平武坐在自己府邸後院的一處房中,笑着提起酒壺,爲對面的漢子倒了一杯酒。

對面的漢子連忙避席起身,連稱惶恐。

“將軍,若無您的簡拔,末將至今仍是武庫司一小兵,何來今日之得,豈敢勞您給末將倒酒!”

嶽平武伸手按了按,自顧自地給他滿上,然後和他輕輕碰了一杯,仰頭飲盡。

烈酒入喉,在胸中燃起了一團火來。

嶽平武看着眼前的人,“簡拔你的,不是我,是先帝。”

他自嘲一笑,“你真以爲,沒有先帝的支持,就憑我這點能耐背景,能從被勳貴把持的軍中,搶下這麼多位置,交給你們這些既無出身也無背景,空懷一身本事和報國之心的人?”

漢子抿了抿嘴,“先帝大恩不假,但將軍能選中末將,末將亦當銘記將軍之大恩。”

嶽平武笑了笑,“也行。來,再飲一杯。”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這位如今的武庫司丞走出了嶽府,坐上馬車之前,他扭頭看了一眼嶽府的大門,心中忍不住揣測着今夜這一場酒到底是何用意。

莫不是將軍想要造反?

他登時被自己這個大膽的想法嚇了一跳,冷汗滲出,旋即便搖了搖頭。

眼下京城之中,禁軍、巡防營皆是支持陛下的,等閒小兵力壓根掀不起風浪;

還有黑冰臺那些無孔不入的老鼠能夠將暗地裡的謀劃悉數破壞;

朝堂之上,都是些追名逐利之人,又真的有幾人能夠記得先帝呢?

凡此種種,將軍這反是造不起來的。

——

翌日,上午。

呂一來到了密道之中,神色間,頗有興奮。

“公子!方纔蕭鳳山和英國公都已經領兵出征了!咱們何時動手?”

夏景昀搖了搖頭,“越是這時候,越不能急,再等兩日。”

呂一面露不解,夏景昀看着他和德妃等人,“這時候,正是他們戒備心最強的時候,咱們的力量並不算強,只能以有心算無心,講究的是個出其不意,一擊而中,所以,一要等到他們放鬆警惕,二要等到我們萬事俱備。”

馮秀雲贊同道:“自古奪權,都是頂了天的大事,我們這麼久都等了,不差這兩三天的。”

呂一笑了笑,“是我着急了,這不是想着娘娘和公子老在這兒待着,不見天日的,也不是事兒嘛!嘿嘿。”

夏景昀看着他,“這倒也是,那你今日就辛苦一下,去辦幾件事。”

“第一,再去找一下太乙,跟他吩咐幾句,內容我寫在這張紙條上了。注意看看此人的神色,如果有不對勁的地方,你可臨機處置,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二,跟秦家那邊接觸一下,確認各項準備沒問題。秦家家主被關進了東宮,但是老家主稱病逃脫,此事交由他決斷。”

“第三,親自去跟竹林那邊說一聲,勞煩他們這兩日想法將彘兒護送過來,千萬不能出了紕漏!”

呂一聽完,神色一肅,沉聲應下。

——

送別了出征的隊伍,東方明回到了宮城之中。

站在一處殿前,東方明負手望着前方的秋色,輕聲道:“阿舅這一走,怎麼感覺心裡有點空落落的,好像又回到了當初在東宮的日子。”

董良站在一旁立刻諂笑着道:“陛下,如今和當初那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啊!當初先帝威逼,百官避讓,陛下在東宮日子難過。但如今,陛下登基,廣有四海,威權自專,予取予求,正是得享世間至尊之福,登臨人間極樂之時啊!”

他輕聲道:“蕭相公乃陛下親舅,十餘年未曾親見,故而常視陛下如少年,如今蕭相不在,正是陛下一展才能之際,待蕭相歸來,想必也會登時醒悟自己過往之失,真正將陛下視爲世間至尊,安守臣子本分。”

東方明聞言不住點頭,“此言有理,阿舅在的時候,雖然有所倚仗,但也過於嚴苛了,朕乃天子,威權自專,此番正好趁他不在,做出一番事蹟,如此等他回來便能知道,朕這天子不是白當的。”

董良一臉諂笑,“陛下聖明!至於這京中局勢,內有蕭相親信執掌宮禁,外有巡防營守衛城池,更兼黑冰臺在城中巡邏守衛。何人翻得起半點風浪?陛下儘可無憂!”

“哈哈哈哈!說得好!”東方明心結盡去,大笑着轉身。

“陛下,咱們現在上哪兒?”

“先去御花園轉轉吧,等用了午膳,真人該進宮了。”

“是!”

午後,御書房附近,一間專門騰退出來的殿宇,如今佈設着諸多道教的物件。

香爐裡,青煙嫋嫋。

太乙真人,大袖飄飄。

仙風道骨地端坐在蒲團上,口中輕聲唸誦着經文,傳入在他對面閉目盤坐的東方明耳中。

約莫小半個時辰之後,隨着一聲清脆的磐響,東方明緩緩睜開眼睛,太乙真人撫掌而笑,“陛下神光內斂,精神勃發,這素女秘道經已有小成之像,且服下這粒丹藥,以催化功力,同時功行小週天,感受到後腰升騰的熱氣,便是小成之功徹底穩固之像。”

東方明略有遲疑。

太乙真人笑着取出另外一粒,放在掌心,“自古神功皆需積年之功,若要事半功倍,除了有人引路,丹藥亦是一大臂助,這兩粒藥效一樣,陛下請選一粒,貧道服食另外一粒。”

東方明拿起丹藥,等太乙真人吃了之後纔跟着吃了下去。

而後在太乙真人的引導下,他果然感覺到兩道熱氣自後腰升起。

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功力”。

“真人,這也太神奇了!”

神奇個屁,吃了春藥不都這樣.太乙真人在心裡腹誹一句,琢磨着自己回去要怎麼泄火,臉上卻掛着高深莫測的神秘微笑,“陛下切莫錯過時機,立刻按照功法脈絡,運功一週天。”

東方明趕緊閉目,一通忙活過後,他睜開了微紅的眼睛。

“恭喜陛下,神功小成矣!”

東方明感受着鱔餓求鮑的勃勃生機,大喜道:“多謝真人指點!”

太乙真人不卑不亢地作了個道揖,“皆是陛下天資不凡,根骨奇佳之故,貧道不過微薄之功。”

東方明擺了擺手,“你的功勞朕自會記得。不過,朕有一事,還望真人助力。”

“陛下天命所鍾,貧道自當竭力。”

“素聞真人功力通玄,可否爲朕算一算,此番蕭相公平叛,京師狀況如何?”

太乙真人微微一笑,“自無不可。”

說着他從袖中掏出一張黃紙,口中念念有辭,而後猛地伸手在紙面上一抹,黃紙竟直接無火自然!

當黃紙在案几上燃盡,灰燼剝落,明顯不同顏色的灰燼顯出一個清晰的大字:

安。

東方明大喜,“有真人此卦,朕心亦安也!”

送走了太乙真人,東方明帶着一團火熱,直奔昭陽宮。

足足一個多時辰之後,才一臉滿意地從昭陽宮中出來。

“真人,真乃神人也!”

東方明揉着微微發酸的腰,對自己的雄風心滿意足。

就在這時,一個小黃門小跑着過來通傳,董良聽完,上前稟報道:“陛下,禮部尚書王若水求見。”

東方明正打算揮手打發了,但想到自己方纔立下的願望,便開口道:“帶他到御書房。”

御書房中,王若水一臉謙卑地下拜,“臣王若水拜見陛下!”

東方明淡淡道:“起來吧。王卿有何事奏報?”

王若水開口道:“陛下,如今蕭相離京,英國公出徵,京中防備空虛,外有逆賊東方白勢大,又兼德妃極善籠絡人心,夏景昀屢有奇計,臣請陛下以謹慎爲先,將與德妃、夏景昀等過從甚密之人,盡數羈押。並令黑冰臺巡視城中,以防有不臣之人,欲與逆賊裡應外合,行不軌之事!”

東方明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王若水這番行徑讓他都覺得不齒。

好在自小也是受帝王術教誨的人,他並沒有太過表露自己的好惡心思,只是冷冷道:“此事昨日朝會你已建言,朝堂已有定論,何故舊事重提?”

王若水立刻道:“陛下,朝中諸公只爲自身之利,難與陛下共情,臣雖不才,對陛下之忠心絕無二話,如今局面不穩,夏景昀此人,萬萬不可輕視之!臣請陛下爲自身大位計,爲千秋大業計,謹慎行事啊!”

東方明哼了一聲,正要說話,門外又傳來一聲通稟,“陛下,萬相公求見。”

“宣。”

很快,等了大半輩子,終於拿到中樞實權的萬文弼邁步走了進來,“陛下。”

“萬愛卿有何事?”

萬文弼躬身道:“陛下,京畿各縣,多有流民聚集,中樞之見是朝廷當安排賑濟,同時還可從中簡拔青壯入軍,壯大兵員,並以工代賑,扶危救難,這是行事摺子,請陛下過目。”

說着他從袖中取出摺子遞上,讓董良交予東方明。

這時候,他彷彿才瞧見王若水,“王大人也在啊!”

王若水訕笑了聲,朝着萬文弼行了一禮,東方明隨意翻了翻摺子,然後合上,“中樞都是治國理政的老手了,朕自然是信得過的,你們看着辦就是。王愛卿方纔有一言,萬愛卿幫朕參詳一下。”

說着,他便將王若水的建議說了,萬文弼聽完登時色變,直接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誠如昨日朝堂所言,許多臣子士紳皆是因爲先帝時朝局如此,不得已而選,如今陛下天命所鍾,羣臣拜服,絕無不臣之心。若是如此行事,豈非逼得不反之人造反?若按照王大人所言,當年老臣亦仰秦逆之鼻息,那秦逆謀反,老臣是不是也當被族誅啊?”

“更何況如今外有強敵,正當上下一心,平叛安邦,何故做這等親痛仇快之舉!”

“陛下,王大人此言,暗藏禍心,臣請斬之!”

王若水連忙趴在地上,連聲喊冤。

東方明擺了擺手,“朕倒也不至於讓你們因言獲罪,都是朝中大員,也都是爲了朝廷,都下去吧,此事休得再提!”

萬文弼冷冷瞪了一眼王若水,拂袖而去。

王若水嘆了口氣,告辭退出。

走出宮門,王若水看着頭頂的天,一朵烏雲正緩緩飄過。

他心頭的不安愈發濃重了起來,沒有多少人比他更知道夏景昀的厲害了。

哎!奈何啊!

他長嘆一聲,走了出去。

——

蕭鳳山、英國公離京的第一日,就在這般表面平淡之下,安穩過去。

當翌日黎明到來,距離中京城三十里外的一處林中,蕭鳳山領着三千騎兵正留守在此地。

一旦京師有變,他便可在極短時間之內,回京掃蕩。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將軍,京城之中,並無動盪!一切如常!”

蕭鳳山鬆了口氣,“全軍整隊,進軍,今日之內,追上大軍。”

——

蕭鳳山離開之後的第三日,中京城彷彿便已經習慣了他的消失。

這座龐大的城池似乎從不會因爲某一個人的離開而停止運轉,因爲權力永遠在這兒。

傍晚時分,一支平平無奇的商隊進入了中京城。

城門衛也沒多注意,這些日子這樣的商隊沒有三五百也有一兩百了,對這龐大中京城而言都是常態。

商隊在南城尋了處客棧住下。

在誰也沒注意到的角落,一個小小的身影從特製的馬車中走出,在呂一和陳富貴的護送下,從後門消失。

“母妃!”

當密道的門打開,月餘不見的母子相向奔赴,緊緊相擁,用淚水述說着這段時間的擔憂和思念。

夏景昀看着二人的樣子,輕輕抹了抹眼角,轉身望向呂一和陳富貴,目光幽深而堅定,“是時候了!”

第187章 塗山三傑291.第286章 離與歸第49章 衆叛親不離(大杯)第32章 江安城中的特色之地第458章 高陽遠慮,耶律近憂第127章 傷離別,一文相贈第57章 前倨後恭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273.第268章 一圖定終局345.第338章 一言可抵十萬師第40章 鴻門宴第11章 寫詩贈字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第134章 局勢危,援兵到來!291.第286章 離與歸第12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二)455.第443章 星夜狂奔,暗棋落子332.第325章 險象環生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451章 殺人必須誅心362.第354章 一戰擒兩“王”第93章 死局(白銀盟加更之七)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264.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237.第233章 驚人的轉折448.第436章 雷霆天罰,血流成河!367.第357章 成王認慫,萬相哀嘆第138章 無妄之災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33章 找到了!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第149章 德妃不爭第10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317.第310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出生天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387.請假一天第34章 相見歡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第99章 青山郡城拜能臣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第144章 夏景昀巧計尋寶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第470章 玉虎爭先,明珠生情220.第216章 夏景昀太妖孽了!第13章 驚人之作第44章 驚人的反轉231.第227章 終局定,一詩相和第62章 沉冤得雪第144章 夏景昀巧計尋寶第177章 崇寧帝再次接住了刀第160章 各方反應233.第229章 名動中京城438.第426章 北上樑都,東走雨燕382.第372章 真乃神人也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445.第433章 地頭之蛇,陰毒之計第185章 老實人也會反擊!第82章 跋扈的勳貴(求訂閱)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181章 狡猾的對手,難解的局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第11章 寫詩贈字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41章 圖窮匕見第44章 驚人的反轉第75章 捲土重來(求訂閱)365.第356章 朝堂暗流第452章 橫波初平,巨浪將起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78章 離別在即(第一更)第32章 江安城中的特色之地第131章 真龍與玉虎第194章 一奏百官驚第1章 絕處有生機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376.第366章 三喜臨門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第174章 碾壓大勝,再起波瀾!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第77章 拿下!(首訂加更,繼續求訂閱)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381.第371章 妙計安民,臨危受命447.第435章 如臨大敵,如見神明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431.第419章 雲飛使詐,玉虎出山!235.第231章 錢公子的思量第134章 局勢危,援兵到來!377.第367章 慶功大典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374.第364章 相信前人的智慧第471章 樓嵐事定,玉虎歸籠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
第187章 塗山三傑291.第286章 離與歸第49章 衆叛親不離(大杯)第32章 江安城中的特色之地第458章 高陽遠慮,耶律近憂第127章 傷離別,一文相贈第57章 前倨後恭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273.第268章 一圖定終局345.第338章 一言可抵十萬師第40章 鴻門宴第11章 寫詩贈字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第134章 局勢危,援兵到來!291.第286章 離與歸第12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二)455.第443章 星夜狂奔,暗棋落子332.第325章 險象環生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451章 殺人必須誅心362.第354章 一戰擒兩“王”第93章 死局(白銀盟加更之七)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264.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237.第233章 驚人的轉折448.第436章 雷霆天罰,血流成河!367.第357章 成王認慫,萬相哀嘆第138章 無妄之災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33章 找到了!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第149章 德妃不爭第10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317.第310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出生天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387.請假一天第34章 相見歡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第99章 青山郡城拜能臣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第144章 夏景昀巧計尋寶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第470章 玉虎爭先,明珠生情220.第216章 夏景昀太妖孽了!第13章 驚人之作第44章 驚人的反轉231.第227章 終局定,一詩相和第62章 沉冤得雪第144章 夏景昀巧計尋寶第177章 崇寧帝再次接住了刀第160章 各方反應233.第229章 名動中京城438.第426章 北上樑都,東走雨燕382.第372章 真乃神人也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445.第433章 地頭之蛇,陰毒之計第185章 老實人也會反擊!第82章 跋扈的勳貴(求訂閱)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181章 狡猾的對手,難解的局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第11章 寫詩贈字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41章 圖窮匕見第44章 驚人的反轉第75章 捲土重來(求訂閱)365.第356章 朝堂暗流第452章 橫波初平,巨浪將起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78章 離別在即(第一更)第32章 江安城中的特色之地第131章 真龍與玉虎第194章 一奏百官驚第1章 絕處有生機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376.第366章 三喜臨門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第174章 碾壓大勝,再起波瀾!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第77章 拿下!(首訂加更,繼續求訂閱)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381.第371章 妙計安民,臨危受命447.第435章 如臨大敵,如見神明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431.第419章 雲飛使詐,玉虎出山!235.第231章 錢公子的思量第134章 局勢危,援兵到來!377.第367章 慶功大典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374.第364章 相信前人的智慧第471章 樓嵐事定,玉虎歸籠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