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

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

隨着東方炯這一句話,一道道目光都看向太子。

在衆人看來,按照刑部、京兆府和黑冰臺已經掌握的信息,這案子都不用審。

讓太子來公開主審,無非就是公開處刑罷了。

足見陛下對這位曾經寵愛有加的嫡子,如今已經防備到了多麼厭惡的程度,甚至不惜以羞辱的方式終結他的儲君之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明地位最尊的太子,也沒辦法憑藉權勢喊出一句【堂下何人狀告本官】的言語,只能無奈地接受自己曾經親信的背刺。

於是,這些人便開始在腦子裡琢磨起不同的事情。

有些人好奇着,以他們這位陛下的性情,是會選擇斬草除根,直接在廢掉太子之位後將其賜死,還是貶爲郡王圈禁在府中,抑或貶爲庶人,任其自生自滅?

有些人則盤算着,太子倒臺,朝中爭儲的形式就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轉變,變成臨江郡王和膠東郡王二選一之爭了。

陛下到底會選擇勳貴支持,勢力龐大的臨江郡王,還是選擇母妃受寵,外戚勢力弱小的膠東郡王呢?

這個朝局會走向哪一方呢?

在衆人眼中,早已是待宰羔羊,刀俎之下魚肉的太子坐在寬大的椅子上,隔着大大的案几,和老宗正對望一眼,認真回答道:“皇叔祖,我並未殺害秦家嫡長子。”

這話一出,不少人都癟了癟嘴,輕輕搖頭。

都到了這個份兒上了,負隅頑抗還有什麼意義呢?

你的親信都已經將你圖謀秦家的整個過程講出來了,這麼多證據也都擺在大家面前了,還狡辯什麼呢?

你是一國儲君,堂堂太子,哪怕是心術不正,哪怕是用心險惡,但也總該有點太子該有氣度風範吧?

大宗正也嘆了口氣,帶着幾分溫情道:“休遠啊,你是我看着長大的,我們東方皇族爲天下表率,皇族男兒自當有所擔當。犯了錯就認錯悔過,多行彌補,未嘗就是窮途末路。你身爲儲君,當爲這一輩的楷模,如今事已敗露,何故做此無謂之爭,徒傷顏面?”

東方休遠,也就是東方明,聽了這話,依舊堅持地搖了搖頭,“我不否認我的確希望讓秦家支持於我,亦不否認曾經想過要給秦家一些教訓,但這一切都僅限於商討,從未付諸實踐,這罪叫我如何認起?”

不少人都嘖嘖感慨,要不說人家能當太子,能當頂了天的大人物呢!

這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臉皮,這敏銳地找到這番證據漏洞的腦子,哪一樣不是讓人欽佩不已。

英國公反正跟太子絕對尿不到一個壺裡,直接開口道:“殿下,三司顧及皇族顏面,有些話沒當着大家的面說那麼透,有些證據沒往外擺,見好就收吧,不然撕破了臉需不好看。”

大宗正嘆了口氣,“休遠,你把該認的認了,該補償道歉的做了,此事下來,我去與陛下談談,不一定會走到那一步的。”

這句話近乎明示了,太子東方明依舊坐着,搖頭道:“皇叔祖,是我做的我認,不是我做的我不認。”

衆人的心頭,都生出四個字:冥頑不靈。

大宗正也微微搖頭,語氣也消去了溫情,“既然如此,那就別怪皇叔祖無情了。”

說完,他揮了揮手,幾個穿着宗正寺衣服的兵丁走了進來,徑直朝着太子走去。

太子無力抗拒,也不想抗拒,絕望地閉上了眼睛,默默等待着屬於他的結局。

但就在這時,一個清越爽朗的聲音傳入他的耳中,“諸位大人,在下能說幾句嗎?”

他緩緩睜開眼,瞧見了右手第三張案几上,站起了一個年輕人。

哦,他記得,這是德妃的義弟,當日在國子監迎春宴上見過,是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怎麼?他是想要來補一刀,以壯聲名的嗎?

太子的心頭並無喜色,漠然地看着夏景昀。

衆人都面面相覷,一時竟不知道由誰來做這個主。

最後還是刑部尚書找了個由頭,點頭道:“你是本案最初的嫌犯,自然可以言說。”

夏景昀點頭致謝,繞過案几走到場中。

“在下當日被關入黑冰臺,在下就在想,我該要通過什麼方式來洗刷我的冤屈?”

“在什麼線索都沒有的情況下,當然是最有動機作案的那個是第一嫌疑人,所以我進去了,我沒有什麼怨憤,因爲這很正常。

“我跟秦家大公子你來我往鬥了好幾回,然後他都輸了,他憤怒刺殺於我,我還擊,弄死了他,合情合理,誰都覺得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是我自己清楚我並沒有殺人,可我要怎麼證明我是清白的呢?怎麼證明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也有動機呢?我沒辦法,只能寄希望於調查的深入,用更多的細節和線索來佐證我的確沒有殺人。””

“我是幸運的,刑部、黑冰臺、京兆府的能員幹吏們,的確找到了新的線索,也洗清了我身上的嫌疑,這一點我很感謝。”

“但是,如今一看,案情的確清晰了,就和當時抓我一樣清晰。太子圖謀秦家,秦家拒絕,太子決定想辦法收服秦家,於是營造秦家危局,讓秦家不得不找個靠山應對,自己再出面,多麼完整又合理的推測。”

“但是,我們最終定罪的依據是什麼?難道不應該最終行兇之人的情況嗎?”

“如今大家都說證據確鑿,可有什麼實證證明着太子殿下就是唆使那位馬伕行兇之人?”

這話一出,整個堂中和堂外都驚呆了。

最淺顯的一幫人嗤之以鼻,覺得夏景昀在胡扯,強詞奪理,怎麼沒有證據,剛纔那一大堆東西不都是證據嗎?

稍稍有些腦子的,便點着頭,覺得夏景昀說得其實挺對,眼下所有的證據看似無懈可擊,但都缺少了最關鍵的東西,那就是太子和那位行兇者的指令,雖然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從嚴謹上來看,的確還不夠;

而真正聰明的大人物們,則深深地看了這個年輕人一眼。

他們難道不知道僅憑這些東西,確實在最直接的證據上有所缺失嗎?

但是他們爲什麼不說呢?

是因爲陛下想要太子是這個兇手,他們也希望太子是這個兇手,而現有的證據已經足夠推測出太子是兇手,更足夠讓人相信太子是兇手,那就夠了。

至於說按照嚴謹的辦案流程,缺少最關鍵的證據之類的,八九不離十,人心所向,按着你腦袋認罪又咋了?

他們更加不理解的是,夏景昀的背後,是德妃,是膠東郡王,難道他們就不希望太子倒臺嗎?

而且,夏景昀這樣一個如今中京城中公認比較聰明的年輕人,難道看不出這是陛下的意思嗎?

英國公想了半天,最終覺得唯一能夠說服他的理由就是:

莫不是這小子自己就曾經被這麼關進去過,對這般被冤屈的事情心有餘悸,感同身受,故而纔會站出來幫太子說話?

太子也驚了,難以置信地看着夏景昀,似乎也完全想不到他會爲自己說話。

“夏景昀,你這沒有實證之言從何說起?”

刑部尚書很快便開口駁斥,“刺殺秦玉文的人,乃是秦家馬伕,這位馬伕與太子舍人之間的勾連俱已招認,此事太子殿下全然知情,又有太子圖謀秦家之事,被太子詹事供認不諱,此事太子殿下同樣知情,再加上其餘人證物證,太子殿下爲了圖謀秦家而唆使手下刺殺秦家嫡長子之事,早已是清晰明顯,無可辯駁,何來沒有實證之言。”

夏景昀微微一笑,“我舉個例子吧,鳳陽公及秦家諸位,在下只是舉例並無惡意!”

他先向着秦家衆人行了個禮,然後開口道:“假設中京城內有一位江洋大盜,武藝高強,來去無蹤,刑部發了懸賞,但凡將其擒殺,皆可得到一萬兩銀子的獎賞。於是,在下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還聯繫了幾個武藝高強的武林高手準備將其圍殺。但是我還沒來得及下手,就有別的人將其殺死了,這個懸賞能分給我嗎?”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聽懂了其中的意思,沒有人接話。

夏景昀便自顧自地道:“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誠然如今太子殿下圖謀秦家之事不假,但如果有人提前知曉,或者說誤打誤撞,就恰巧在這個時間殺了秦玉文,我們難道要認定太子殿下爲兇手嗎?”

“畢竟,這個中京城之中,想要圖謀秦家的,可不止太子殿下一個人。”

夏景昀忽然轉身,看着場中一人,微笑道:

“我說的對吧,秦公子?”

說了今日加更,就加更。

爲了把這段情節寫得更順暢點,今天緊急趕出來的。

一萬字了,求個月票吧,嘿嘿。

另外,今天整猛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趕出來,趕不出來可能要請假,提前說一聲。

or2

(本章完)

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317.第310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出生天443.第431章 請陛下退位!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167章 高陽兄!救我!250.第246章 祠中兩爺孫,門外雙尚書第457章 沸沸揚揚,殺招終成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453章 太后生疑,明珠入京。第461章 誅心到底,闔府歡慶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99.第293章 皇命欽差,如朕親臨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單章聊聊天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23章 墓中對,再獲強援303.第297章 活死人,三寸舌第143章 石尚書落子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212.第208章 欲從良351.第344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上)453.第441章 雨燕功成,驚雷驟至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第137章 春風驛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330.第323章 等君來第449章 太后之憂,權臣之變292.卷末總結及感言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12章 建寧雲家298.第292章 死局亦可破之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0章 不速之客379.第369章 深夜皇宮,言定狂瀾第457章 沸沸揚揚,殺招終成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第92章 駱家奇案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378.第368章 大雨落幽燕第3章 生死抉擇第127章 傷離別,一文相贈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398.第387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292.卷末總結及感言230.第226章 宏願一句定乾坤338.第331章 雷霆驚朝257.第253章 大難不“死”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241.第237章 帝妃齊贊第69章 快上架了,聊聊天吧295.第289章 壽宴風波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331.第324章 竹林之中,針鋒相對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226.第222章 龍首大儒第77章 拿下!(首訂加更,繼續求訂閱)第19章 泗水州第一公子第158章 長樂宮,姐弟相見歡第184章 高下立判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352.第345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382.第372章 真乃神人也452.第440章 真兇落網,明珠心折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274.第269章 最後的邀戰第121章 歡宴盡,晴天霹靂306.第300章 當堂怒斥,饕餮文賊454.第442章 玄狐出林,豪傑歸京276.第271章 交鋒和交換第26章 收徒403.第392章 大勝之外,天賜良機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212.第208章 欲從良第470章 玉虎爭先,明珠生情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261.第257章 暴風將至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第17章 好戲開鑼第123章 墓中對,再獲強援第66章 驗證(求追讀)第203章 毒蛇吐信,危機現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第135章 蘇家,很了不起麼?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第22章 巧舌如簧372.第362章 蓋棺定論,劇變終局第52章 晚宴前夕第117章 三爺至,風浪驟起第130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
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317.第310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出生天443.第431章 請陛下退位!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167章 高陽兄!救我!250.第246章 祠中兩爺孫,門外雙尚書第457章 沸沸揚揚,殺招終成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453章 太后生疑,明珠入京。第461章 誅心到底,闔府歡慶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99.第293章 皇命欽差,如朕親臨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單章聊聊天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23章 墓中對,再獲強援303.第297章 活死人,三寸舌第143章 石尚書落子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212.第208章 欲從良351.第344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上)453.第441章 雨燕功成,驚雷驟至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第137章 春風驛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330.第323章 等君來第449章 太后之憂,權臣之變292.卷末總結及感言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12章 建寧雲家298.第292章 死局亦可破之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0章 不速之客379.第369章 深夜皇宮,言定狂瀾第457章 沸沸揚揚,殺招終成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第92章 駱家奇案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378.第368章 大雨落幽燕第3章 生死抉擇第127章 傷離別,一文相贈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398.第387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292.卷末總結及感言230.第226章 宏願一句定乾坤338.第331章 雷霆驚朝257.第253章 大難不“死”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241.第237章 帝妃齊贊第69章 快上架了,聊聊天吧295.第289章 壽宴風波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331.第324章 竹林之中,針鋒相對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226.第222章 龍首大儒第77章 拿下!(首訂加更,繼續求訂閱)第19章 泗水州第一公子第158章 長樂宮,姐弟相見歡第184章 高下立判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352.第345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382.第372章 真乃神人也452.第440章 真兇落網,明珠心折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274.第269章 最後的邀戰第121章 歡宴盡,晴天霹靂306.第300章 當堂怒斥,饕餮文賊454.第442章 玄狐出林,豪傑歸京276.第271章 交鋒和交換第26章 收徒403.第392章 大勝之外,天賜良機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212.第208章 欲從良第470章 玉虎爭先,明珠生情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261.第257章 暴風將至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第17章 好戲開鑼第123章 墓中對,再獲強援第66章 驗證(求追讀)第203章 毒蛇吐信,危機現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第135章 蘇家,很了不起麼?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第22章 巧舌如簧372.第362章 蓋棺定論,劇變終局第52章 晚宴前夕第117章 三爺至,風浪驟起第130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