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237章 帝妃齊贊

第237章 帝妃齊贊

鳴玉樓頂,風鳴翠玉,目接四極,一派春光融融的美景。

但難得登樓的秦家大公子秦玉文心頭卻滿是蕭然和酸楚。

自己這一次被夏景昀算計得死死的,玩弄於股掌之間,吃了大虧;

一轉頭,自己自小愛護有加,嚴防死守的親妹妹,居然被那個狗賊偷了!

長此以往,未來會不會也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簡直是不敢想。

原本他可以強硬、憤怒、不顧一切地將這場合作攪渾,但那個宮中內侍的到來,和隨之而來的那番話,將他的想法徹底碾碎。

從中作梗?

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

在這一瞬間,一直自視甚高,對夏景昀並不服氣的他,忽然感覺到了自己跟夏景昀之間巨大的差距。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轉過身,“小妹.”

剛起了個頭,他只感覺眼前一黑,腦門一痛,軟軟倒地,人事不省。

生怕秦玉文一個想不開從窗戶上跳下去的秦璃手裡握着一個頂端包着一圈軟布的棍子,氣喘吁吁,心有餘悸地撫着已見規模的胸口,“來人啊!”

“護送公子回府,好生調養。”

接着她看着自己自家婢女,“你也跟着回府,去跟我娘說,這兩日好生盯着大兄,謹防他自尋短見。”

——

夏景昀當然不知道秦璃因爲擔心他哥的安危,來了一出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猛事,他此刻打着接二連三的哈欠,行走在入宮的路上。

雖然今天這個場合,德妃是他的阿姊,絕對站在他這頭,崇寧帝是這場計劃的“合夥人”,也會對他有所寬容,但所謂伴君如伴虎,自己又怎麼可能不鄭重對待,更不可能全部交給這幾個“新兵蛋子”。

馬車上,靳忠笑着道:“夏公子,您可有些日子沒入宮了啊。”

熟讀歷史從來都知道這些內侍重要性的夏景昀並沒有在他們面前擺譜的打算,溫和地笑了笑,“我既無功名在身,有不是皇親國戚,哪兒那麼好入宮呢!”

靳忠笑着搖頭,“您還不算呢,德妃娘娘對您可是比對親弟弟還親呢!”

夏景昀輕輕笑了聲,拱手道:“阿姊在宮中,定然頗多雜事,如果有幫得上忙的地方,還請靳公公多多搭一把手。”

接觸時間太短,他把不準靳忠的性子,只能用這樣模棱兩可,被皇帝知曉也無所謂的話稍加試探。

“您客氣了。”靳忠笑着道:“咱們這些人都頂佩服夏公子呢!一點舉手之勞,夏公子切莫客氣。”

夏景昀從袖中滑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先前說請靳公公喝個酒,一直沒有機會,勞煩靳公公回頭請弟兄們一起喝點,權當在下賠罪,也感謝諸位看得起。”

靳忠稍作推辭便喜笑顏開地收下了,二人又閒扯了幾句,便來到了宮中。

一路走向御膳房,三個鳴玉樓的師傅已經拉着傢伙事到了,有些憋屈地站在門口守着東西,來來往往的人也沒誰搭理他們。

同行相妒,四周的御廚們自然對這幾個人沒什麼好感,更不會有什麼人主動搭話。

靳忠瞧見這一幕,不用夏景昀吩咐便登時大怒,跳下馬車便呵斥道:“怎麼回事?陛下和德妃娘娘親自叫進宮的人,你們還敢給他們使臉色是不?御膳房天天油水足得連膽兒也肥起來了?”

御膳房的管事連忙屁顛屁顛地出來賠罪,夏景昀倒也沒有計較,等靳忠將一切安排妥當,便帶着三人鑽進了預留的一處廚房就忙活了起來。

御膳房的管事瞧着夏景昀那迥異於三個鳴玉樓大廚的樣子,小聲道:“靳公公,這位爺是?”

靳忠扭頭瞪了他一眼,“這位就是德妃娘娘的義弟,夏公子!”

“給妓女送葬那位?”

靳忠冷哼一聲,“換了旁人,不得把你們狠狠拾掇一頓,得虧了夏公子仁厚,讓你們躲過一劫!”

那管事一個清脆的巴掌拍在自己臉上,“瞧我這失心瘋的樣子!居然幹出這等事,我這就去跟夏公子賠個不是。”

靳忠點了點頭,“好好幫忙把這次的事兒辦好就行,你想想夏公子何等人物,居然都紆尊降貴來御膳房忙活,可見這事兒多麼重要。”

“對對對,我這就去。”

看着御膳房管事離去的身影,靳忠只感覺兜裡的銀票都安穩了不少。

——

長樂宮中,崇寧帝依舊跟沒長骨頭一樣靠在軟塌上,德妃在一旁笑着跟他說着話。

“塗山的條件可遠比不上宮裡,彘兒去了,沒吵沒鬧吧?”

德妃溫柔道:“他能有這福分,都是陛下恩寵,先生看重,再加上高陽那孩子竭力幫他爭取的,豈有不珍惜的道理。”

她將一杯熱茶遞給崇寧帝,“更何況,還有臨江郡王一道,一對兄弟既攜手又爭先,互相鼓勵,力求上進,必能爲皇室掙得榮光。”

“你啊!這胸懷確實罕有啊!”

崇寧帝滿意地笑着,“聽說最近淑妃又在找你麻煩?”

“這又是哪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在嚼舌頭!”德妃佯怒着罵了一句,搖着頭,“淑妃妹妹出身名門,自幼便是天驕般的存在,有些小性子都是一貫的,並非是刻意來找誰的麻煩,我不能應對、安撫,讓後宮生亂,給陛下添煩憂,該是我的過錯纔是。”

“呵呵。”崇寧帝冷笑一聲,這笑聲當然不是針對眼前的德妃。

他輕輕拍了拍自己旁邊的空處,讓德妃坐過來,輕輕捏着她的手,少見地露出一絲溫柔,“辛苦你了。”

德妃微笑搖頭。

“陛下,娘娘,御膳房那邊傳信說,午膳做好了。”

崇寧帝挑了挑眉,撐着起身,“好啊,那就讓他們傳上來吧!”

一衆內侍、宮女先是如慣例,擺上了滿桌的菜餚。

接着靳忠領着鳴玉樓三個廚子中的一個代表便親自捧着一個大餐盤走了上來。

餐盤上,擺着四個方方正正的小碟子,外加一個小蒸籠,然後正中是一個兩層的特製碟子,下面擺着一點細炭,用來給上面的烤鴨保持溫度。

這廚子不愧是鳴玉樓出來的,見慣了中京權貴,在瞧見陛下和德妃之後,在一陣惶恐之後竟也慢慢穩住了心神,開始爲陛下和德妃娘娘講解起這個鴨子的做法和妙處。

說辭當然都是夏景昀提前告知的。

崇寧帝饒有興致地望着那個色澤紅潤,體型飽滿的東西,想來這就是夏景昀先前跟他說的烤鴨吧,沒想到此子做事還真有譜,都進展到這一步了。

原本要說最好的,自然是當場片烤鴨,但是給皇帝做菜,當面動刀這種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盤子裡早已放着提前片好的鴨子,在精緻的擺盤下,看上去就頗有食慾。

廚子介紹道:“此鴨有兩種吃法,第一是將烤得酥脆而不油膩的鴨皮蘸着白糖直接吃,感受鴨皮的酥脆和白糖的細膩香甜混合的美妙口感。”

侍膳太監已經提前嘗過,所以崇寧帝和德妃都按照廚子的介紹,嚐了一塊。

原本只是打算按照“劇本”隨口誇上一兩句的崇寧帝微微一嚼,忽然神色微動,下意識地和身旁的德妃對視了一眼。

德妃眉眼彎彎,細細品味着口腔之中的感覺,然後將其嚥下,“陛下,此物還真有些門道呢!”

崇寧帝點了點頭,“油脂的香氣還帶着果木清香,酥脆之餘,肥而不膩,白糖的甜味又添了些風味,不錯,着實不錯!”

他看着德妃道:“不過對朕來說,稍稍有些甜膩,你應該會很喜歡?”

德妃笑着點頭,“臣妾覺得剛好,就像吃糕點一樣呢。”

廚子登時大爲振奮,接着介紹起第二種吃法。

崇寧帝親手卷了一個鴨卷,遞給德妃,德妃帶羞含笑地接過,輕輕一咬,笑着朝崇寧帝點了點頭。

崇寧帝又接着自己弄了一個,一口咬下,緩緩品着,而後又將剩下半卷吃了下去,頷首讚許道:“皮酥肉嫩,滋味醇厚,醬香、肉香、清香、辛香融爲一體。不錯,不錯!”

他着實沒想到,夏景昀還真的能搞出這樣的美味出來,而且還這麼對他的胃口。

還是那句話,這個烤鴨,比起御膳房的其他美食,真不一定有多麼美味,但光是這個新奇且品質能打,就足以讓它在最開始收割到大量的擁躉。

接着德妃便又主動幫崇寧帝包了一卷,崇寧帝將這一卷吃完,笑着道:“平日裡少有這般親自動手料理食物,這吃法也別有一番風味在其中啊!”

當第三卷也吃完,崇寧帝下意識地還要吃第四卷時,高益在一旁輕聲道:“陛下,食不過三。”

崇寧帝只好意猶未盡地收回手,看着那個廚子,“你這烤鴨朕甚是滿意,可有名字?”

廚子早得了夏景昀的吩咐,連忙道:“還未得名,草民斗膽,請陛下賜名。”

崇寧帝稍加思量,“便叫中京烤鴨吧!產於中京,盛於中京,往後以中京之名,行銷天下!”

“草民謝陛下賜名!”

崇寧帝又開口道:“此物朕也不能獨享,你再去做幾隻,去給中樞諸公送去,讓他們也嚐嚐。”

廚子連聲應下。

“高益,賜御膳金牌一面,賞金五十兩,忙完了便送出宮去吧!”

高益俯身答應,“是!”

一旁的廚子驚喜不已,“草民謝陛下隆恩。”

(本章完)

第130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第167章 高陽兄!救我!第47章 形勢陡轉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第461章 誅心到底,闔府歡慶363.第355章 四方畏服第40章 鴻門宴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第42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56章 未雨綢繆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第51章 還你兩耳光第124章 收穫滿滿第26章 收徒第151章 詩也能殺人294.第288章 猛龍過江第10章 不速之客第68章 夏公子救我!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334.第327章 抉擇第3章 生死抉擇311.第305章 青衣見白衣289.第284章 蘇家忙,秦家急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第150章 星夜救人!233.第229章 名動中京城第30章 容易翻臉的女人第172章 一勝!再勝!第113章 岳陽收尾,蘇家風雨至(白銀盟加更425.第413章 人生如戲,梟雄還巢第189章 三寸之舌,一詩之威260.第256章 線索出現!第84章 消息入京(求訂閱)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114章 勝負初分265.請假一天第28章 真相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420.第408章 引蛇出洞,局勢漸明第454章 深情不負,心結盡解第156章 什麼是大人物交鋒啊?215.第211章 總有些東西高於利益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112章 強龍能壓地頭蛇409.第398章 樑都雨燕,風雪同下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398.第387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315.第308章 插翅難逃第27章 暗處窺視的蛇第4章 獻策第35章 傳世名篇第33章 找到了!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第110章 世事真無常第104章 蘇家驚變大幕起271.第266章 流放之地第73章 德妃的舞臺第151章 詩也能殺人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409.第398章 樑都雨燕,風雪同下218.第214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0章 不速之客395.第384章 樑帝的野望第116章 冬至宴,主位之爭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164章 合着你沒吹牛啊?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324.第317章 離與進350.第343章 天明之前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254.第250章 羣起而攻之第39章 事情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286.第281章 悲劇的白公子第164章 合着你沒吹牛啊?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第102章 相會岳陽城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368.第358章 清算446.第434章 冥頑不靈,大禍終至第24章 我家二郎這麼厲害了?第16章 各懷心思的家人第90章 出門遇貴人第61章 長街俱靜229.第225章 傳世雄文,壓服全場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第463章 悲催世子,野草少年第26章 收徒438.第426章 北上樑都,東走雨燕
第130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417.第405章 分頭定計,雨燕迷局第167章 高陽兄!救我!第47章 形勢陡轉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第461章 誅心到底,闔府歡慶363.第355章 四方畏服第40章 鴻門宴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第42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56章 未雨綢繆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第51章 還你兩耳光第124章 收穫滿滿第26章 收徒第151章 詩也能殺人294.第288章 猛龍過江第10章 不速之客第68章 夏公子救我!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334.第327章 抉擇第3章 生死抉擇311.第305章 青衣見白衣289.第284章 蘇家忙,秦家急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第150章 星夜救人!233.第229章 名動中京城第30章 容易翻臉的女人第172章 一勝!再勝!第113章 岳陽收尾,蘇家風雨至(白銀盟加更425.第413章 人生如戲,梟雄還巢第189章 三寸之舌,一詩之威260.第256章 線索出現!第84章 消息入京(求訂閱)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114章 勝負初分265.請假一天第28章 真相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434.第422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420.第408章 引蛇出洞,局勢漸明第454章 深情不負,心結盡解第156章 什麼是大人物交鋒啊?215.第211章 總有些東西高於利益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112章 強龍能壓地頭蛇409.第398章 樑都雨燕,風雪同下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398.第387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315.第308章 插翅難逃第27章 暗處窺視的蛇第4章 獻策第35章 傳世名篇第33章 找到了!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第110章 世事真無常第104章 蘇家驚變大幕起271.第266章 流放之地第73章 德妃的舞臺第151章 詩也能殺人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409.第398章 樑都雨燕,風雪同下218.第214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0章 不速之客395.第384章 樑帝的野望第116章 冬至宴,主位之爭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164章 合着你沒吹牛啊?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324.第317章 離與進350.第343章 天明之前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254.第250章 羣起而攻之第39章 事情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286.第281章 悲劇的白公子第164章 合着你沒吹牛啊?413.第402章 左擁右抱,此樂何極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第102章 相會岳陽城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368.第358章 清算446.第434章 冥頑不靈,大禍終至第24章 我家二郎這麼厲害了?第16章 各懷心思的家人第90章 出門遇貴人第61章 長街俱靜229.第225章 傳世雄文,壓服全場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第463章 悲催世子,野草少年第26章 收徒438.第426章 北上樑都,東走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