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

屁股決定腦袋。

在你看來很荒誕的事情,也許人家背後是有其他的目的。

就像是佛教爲何能夠在華夏站穩腳跟,南樑的蕭衍功不可沒。

最晚在東漢時期,佛教就已經從天竺傳到了華夏,但是一直沒有形成真正的影響力。

直到蕭衍因爲南樑當時面臨的情況,決定將佛教作爲國教,全力推動佛教在南樑的發展,進入華夏幾百年的佛教,纔算是真正的站穩了腳跟。

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很特別的。

在此之前的佛教,是沒有戒酒肉的說法的,甚至到了後世,印度和倭國等地的佛教徒,都是可以喝酒吃肉討老婆的。

但是蕭衍因爲當時的特殊情況,對來自天竺的佛教進行了各種本土化,結合儒家的仁義和忠君愛國思想,創造出了新的適應華夏的佛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情景,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但是,如今李世民面臨的情況跟當初蕭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如今的這副局面,寬兒你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嗎?”

聽完李寬描述的情況,李世民覺得有點頭疼。

在他眼中,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短時間內都還沒有給大唐帶來什麼危害,甚至可以說是功勞大於弊端的。

如果直接下一個禁令的話,不僅自己內心難以接受,肯定也會遭受到特別大的反對。

別以爲皇帝就可以爲所欲爲,那你就等着史書上把你記載成一名昏君吧。

“自然是有的!要是沒有方案,微臣也不敢跟陛下您提這個話題呀。”

這個時候,也不是故作高深的場合。

“真的有?快說來聽聽!”

不知不覺間,李寬再也不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反倒是很多時候,李世民已經習慣了李寬給出各種新穎的建議。

“說來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對僧人道士採取度牒制度,只有擁有朝廷發佈的度牒的僧人道士,纔有資格獲得免除徭役和賦稅的資格。並且,要對僧人的度牒進行週期性的確認和重新審覈,避免有一些人藉着度牒來獲得好處,免除了原本應該繳納的賦稅。”

李寬的這個制度,不管原創。

畢竟給僧人發放身份證明的做法,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了。

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

歷史上,也是到了唐朝,才真正擁有了相對完善的度牒制度,不過到了晚唐的時候,一切制度都開始奔潰,度牒制度也不例外,成爲了一項弊政。

如今李寬再次扔出這個東西出來,自然是有相對完善的考慮。

事實上,對於身份的管理,後世做的是最好的。

李寬只要隨便借鑑一些,就足以應付大唐面臨的局面了。

“你的意思是通過發放度牒的方法,來控制僧人和道士的數量?間接的降低佛教和道家的影響力?”

李世民一眼就看清楚了度牒制度的根源所在。

“是的,當然,這一套制度,必須要有一些列相應的措施去配合。要不然的話,這個度牒制度也許就成爲了一部分人牟利的工具了,真正需要它的人,反而可能沒有辦法獲得。”

“需要什麼制度呢?衙門依靠什麼來判斷是否給一名僧人或者道士發放度牒呢?”

跟一般的空想主義者不同,李世民制定政策,首先會考慮政策如何落地。

要制定一個度牒制度,其實不見得有多難。

但是怎麼實施這個度牒制度?

這就是個大問題了!

大唐有那麼多的州縣,總不可能讓每個地方的僧人都來到長安城領取度牒吧?

“陛下,這個問題其實也不算難。觀獅山書院經學院這段時間正好在研究考慮漢語等級考試的事情。長安城中,有越來越多的番邦屬國百姓和奴僕,這些人要加入到我大唐的戶籍之中,成爲真正的大唐人,必須通過漢語等級考試。

如今這個考試還沒有正式推出來,正好到時候把它跟度牒制度結合起來,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如何判斷是否發放度牒的問題。到時候,朝廷可以規定,凡是申請朝廷的度牒,必須通過漢語等級考試的四級考覈,並且通過佛法入門考覈,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並且在朝廷有相應的度牒名額的時候,才准予發放度牒。”

李寬纔不管到時候那幫僧人會怎麼恨自己,反正肯定給你設置各種門檻,讓你們沒有那麼容易成爲不需要繳納賦稅的和尚。

“漢語等級考試四級是什麼概念?”

雖然從名字上就知道漢語等級考試大概是個什麼東西,但是李世民還是很好奇的問道。

“漢語等級考試分爲六級,四級算是能夠使用漢語進行正常的聽說讀寫,而六級則算是精通漢學。普通的胡人要加入大唐,至少需要通過漢語等級考試三級,而要能夠進入作坊當幫工,則是需要至少具備漢語等級考試二級的水平。

至於一級,那就是隻能進行簡單的漢語書寫和對話的狀態,不管是去到哪個作坊,都只能是一名沒有任何權利的奴僕。當然,這些主要是針對想要加入我們大唐的胡人,如果是來經商的胡人的話,就比較難去限制他們了。”

李寬上輩子沒有少受英語四六級的摧殘,覺得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還是不如一個外國的三歲小孩說的好。

現在也是時候讓那幫胡人遭受一下摧殘了。

“寬兒,這樣的話,會不會太過苛刻了?人家只是想要出家而已……”

李世民看着李寬臉上的笑容,心中冷不住爲那幫和尚默哀了一秒鐘。

“陛下,沒什麼苛刻不苛刻的!這些人如果真的嚮往佛法,追求人生的解脫,那麼漢語等級考試也好,佛法入門考試也好,肯定都可以克服的。如果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能夠讓人相信你是真的因爲佛經中的教誨而遁入空門的呢?

至於佛法入門考試,那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不想要享受免除徭役和賦稅的優惠,完全可以不參加考覈。但是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得道僧人,那麼佛法入門考試應該一點也不難纔對啊。”

長安城中,有許多人對於李寬都是恨得牙咬切齒,但是又不敢輕易招惹。

此時此刻,李世民對這些人的心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實在是李寬總是能夠想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者來對付你。

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沒有幾個人願意去主動給自己找麻煩。

“既然你已經有了完善的想法,那你就好好的整理一下,朕看完之後再跟玄齡幾個商量一下吧!不過,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這個度牒制度公佈了,長安城各個寺廟,估計都不會歡迎你進入了!”

“佛教、道教、儒家,註定跟觀獅山書院的科學是要爭一個高低,微臣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爲受他們歡迎的人。不過,不歡迎我又怎麼樣?誰也不敢公然反對朝廷公佈的度牒制度,否者這些人現在就不服從管理,未來規模更龐大之後,那還了得?是不是得搞出一個佛王或者道王出來呢?”

李寬這話一出來,李世民算是徹底的決定採用李寬的方案。

給發展中的佛教和道家施加一道緊箍咒。

哪怕是宗室之中有不少人都信奉佛教或者道教,自己也不能手軟。

……

就在長安城的寺廟即將迎來緊箍咒之時,在遙遠的南亞,一名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僧人,在衆多王公貴族和僧人的送別之下,踏上了歸途。

此人正是玄奘!

“師父,戒日王對您禮遇有加,各個寺廟的僧人也非常尊敬您,大乘尊您爲大乘天,小乘尊您爲解脫天,如果我們留在天竺的話,完全可以過上非常有尊嚴的日子啊。”

雖然玄奘在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只是孤身一人。

但是到了高昌國的時候,就受到了鞠文泰的賞識,甚至跟他結拜爲兄弟,贈送了不少馬匹和僕人。

所以當玄奘進入到天竺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一支規模頗爲龐大的隊伍了。

很多人都以爲玄奘是孤身一人從天竺回來,其實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

要知道玄奘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帶回來了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和一百五十粒如來肉舍利,還有七座金、銀或檀刻佛像。

他又沒有隨身空間,怎麼可能單憑一己之力攜帶這麼多的東西行走一萬多裡的路途?

所以,身邊有僕從是必然的事情!

“我來天竺,求的不是榮華富貴,我是爲了取經而來。如今這個任務已經完成,天竺所有的經書,我能收集的都已經收集起來了,我一定要把它們帶回大唐,讓更多人能夠見識到佛經的真實面貌,接受真正的佛經教誨。”

玄奘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這一生都在爲佛法奔波。

他的思想,怎麼是一個普通弟子能夠理解的呢?

要不然,才華橫溢的他,爲何要墮入空門?

“師父一心向佛,弟子不如也!”

“悟心,佛法博大精深,終其一生,我們都沒有辦法完全領會。佛祖在一千年前就已經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纔有了我佛門的誕生。但是佛門歷經各種苦難,如今已經有許多流派,我們此次回到大唐,就要從紛繁複雜的佛經之中,找出佛祖當初的真諦,並將這些真諦傳授給大唐的百姓。”

玄奘雖然對這一趟的回國之情充滿了擔憂,因爲當初他離開大唐,其實是違反了朝廷的規定的。

因爲當時西突厥雄踞西域,爲了國防的需要,朝廷是嚴厲禁止百姓在沒有得到朝廷允許的情況下離開大唐的。

但是,玄奘當時利用朝廷允許饑民四處就食的機會,化作一名飢餓的百姓,跟隨尋找糧食的隊伍,溜出了長安城,一路向西。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玄奘是偷渡出國的!

在費時四年,行程幾萬裡,玄奘才終於到達佛教的發源地天竺。

如今已經是玄奘離開長安城後的第十四年,他也不知道大唐已經變成什麼模樣了。

自己回去會不會受到懲罰?

朝中是否還有人記得自己當初是沒有得到允許私自出國的呢?

大唐還是當初的那個大唐嗎?

一切的一切,對於玄奘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爲了心中的信念,玄奘還是選擇了回國,選擇了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這種做法,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更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畢竟,回去的一萬多里路,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這裡面要經歷的各種風險,是後世的人完全沒有辦法想象到的。

“師父,聽一些天竺商人說,在天竺南部的港口,已經有一些來自大唐的商人出沒,如果我們去到那裡,乘坐船隻的話,路途應該可以縮短很多呢。”

“回去的路雖然充滿風險,但是每一步路都是一個磨礪,越是辛苦,越是能夠磨礪我們的心性,這未嘗不是一種另外的修行呢?”

玄奘在天竺享受了很高的待遇,能夠了解到的信息自然也是非常豐富的。

他也不是沒有聽說過南部港口有唐人出沒的消息,但是乘坐船隻回大唐,在他看來還是風險太大了。

萬一遇到了風暴,自己十幾年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

他倒不是真的怕死,而是害怕手中的佛經沒有辦法順利的帶回長安城。

而走陸路回去就不一樣了。

雖然路途遙遠,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但是終歸是來的時候走過一趟,路況比較熟悉了。

而且,一路回去的路,這個時候還沒有受到阿拉伯帝國的影響,基本上都還是屬於信仰佛教的地區。

憑藉着自己在天竺混下的莫大名氣,根本就不需要太擔心安全問題。

甚至進入各個王國的時候,還能得到非常高的禮遇。

這種情況下,你讓玄奘去玄奘走海路回國?

他會願意嗎?

完全就是弊大於利啊!

他又不傻,怎麼會做這樣的選擇呢!

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1585章 香餑餑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1556章 算不算拔苗助長?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364章 神仙打架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93章 低調回歸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81章 羊毛作坊第282章 榜樣的力量(繼續求月票,三更走起)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1006章 鎮北道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1452章 青黴素第1300章 產學研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301章 俘虜的用處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731章 臨別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682章 楚王府的佈局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1278章 亂戰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516章 火柴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939章 每次都要爲禮物而頭疼第267章 春闈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941章 女兒奴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296章 煤油燈第682章 楚王府的佈局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
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1585章 香餑餑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1556章 算不算拔苗助長?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364章 神仙打架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93章 低調回歸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81章 羊毛作坊第282章 榜樣的力量(繼續求月票,三更走起)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1006章 鎮北道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1452章 青黴素第1300章 產學研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301章 俘虜的用處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731章 臨別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682章 楚王府的佈局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1278章 亂戰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516章 火柴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939章 每次都要爲禮物而頭疼第267章 春闈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941章 女兒奴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296章 煤油燈第682章 楚王府的佈局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