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安全問題,首當其衝

李寬一馬當先,衝進了遼東城的城門。

這一路上,他已經基本瞭解了整個高句麗戰場的情況。

很顯然,現在是分配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王爺,以鍊鐵作坊爲代表,我們王府旗下幾乎所有的作坊,都已經安排了人員來遼東開始分號;南山建工更是已經開始修建幽州到營州的水泥路,長安城也有其他幾家商家開始在遼東城修建水泥作坊。”

李寬剛剛進城,就有楚王府的人在城門口附近呼喊着迎接自家王爺。

通過之前的飛鴿傳書,楚王府早就開始往遼東輸送物資和人員。

李寬即將來到遼東城的事情,也不是什麼秘密。

戴全作爲楚王府的技術權威,這一次幾乎所有作坊都過來開設分號,他自然也跟着過來了。

“嗯,動作快一點!讓商家們感受到建設遼東的緊迫性,錯過這個機會,以後要想有這麼好的機會,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街上的行人不少,李寬降低了馬速,跟戴全說着話。

等會肯定要直接先去見李世民,肯定會商討到今後遼東的安排。

自己這裡先具體瞭解一下自家王府在遼東的情況,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他也沒有想着單獨把遼東這一個新建的道的所有商業利益都吃到肚子裡,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李寬對未來的規劃。

遼東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礦藏豐富。

很多關中難以展開的設想,都可以在這裡試一試。

“屬下明白,其實朝廷也已經在鼓勵商家往遼東發展,大唐運輸集團如今已經正式開通了長安到遼東的公共馬車。朔州到幽州、幽州到營州、營州到遼東城的公共馬車也都已經動了起來。如今,每天都能看到各地的商家在往遼東城而來。”

“大唐日報在遼東城有安排寫手嗎?”

李寬聽完戴全的話之後,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回頭問了問王玄策大唐日報的事情。

“王爺,駱賓王親自帶了幾名寫手待在遼東,不過現在有可能還在其他城池尋找材料。”

王玄策作爲李寬的私人幕僚,幾乎掌握着楚王府所有的事情。

很多小事李寬不可能親自跟蹤,只能是提了一嘴之後,由王玄策安排人去落實。

“嗯,回頭讓他在《大唐日報》上面單獨開闢一個版面,介紹遼東的風土人情、物產情況;朝廷很快就會有大動作了,大家對遼東的情況會比往常更感興趣。”

新設遼東道,把遼東徹底納入到大唐的版圖。

這可是出征前李寬就跟李世民建議過了的事情。

朝中不少大佬也都聽說過了。

如果到時候朝廷大費周章的設立了遼東道,勞民傷財之下卻是沒有見到什麼效果,估計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幫人在那裡彈劾李寬。

雖然李寬不怕彈劾,但是他不希望遼東的開發是以失敗告終。

……

“陛下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遼東,萬民之幸!”

時隔幾個月之後,再次見到李世民,李寬自然要送上一頓溢美之詞。

反正說好話又不要錢!

“寬兒你回來的正是時候,這是朕讓人整理的遼東輿圖,你過來看看,準備怎麼開發遼東?”

李世民當做沒有聽見李寬的廢話,直接切入主題。

而在殿中,岑文本、牛進達等人早就在那裡了,就連房玄齡、長孫無忌、唐儉等人也從長安城趕了過來。

新增一個道,涉及的問題可不小。

朝中上下,自然很關注。

“陛下,如今的遼東,估摸着有超過兩百萬高句麗人,但是唐人的數量則是不超過十萬人。要開發遼東,首選需要解決的就是唐人的安全問題。”

馬斯洛需求將人的需求分爲五個需要,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

食物、水分、空氣、睡眠之類的東西,在遼東不是問題。

至於歸屬與愛,尊重之類的,這都是解決了安全的需求之後的問題。

所以李寬首先提出的就是解決安全問題。

這個安全,並不是說遼東還有多大的戰事要發生,還需要多少兵力去鎮壓;而是普通人家來到遼東,或者生活在遼東,必須要有安全感。

否則,遼東永遠不能成爲大唐的遼東。

“安全問題?你是說這兩百萬的高句麗人的存在,威脅到了我們大唐百姓的安全?”

李世民看到李寬提到了唐人和高句麗人的數量對比,以爲李寬說的安全問題是數量差異造成的。

“是也不是!”

李寬這話剛出口,李世民就不爽的瞪了他一眼,嚇得他趕緊接着說下去。

“兩百萬高句麗人,本身並不是問題,甚至微臣還覺得人數少了,要是能多個幾百萬,就更好了。但是,怎麼管理這兩百萬高句麗人,怎麼把他們納入到我大唐的統治之中來,是解決安全問題最關鍵的因素。”

李寬看李世民並沒有打斷自己說話的意思,便接着繼續說明。

“朝廷後續肯定會鼓勵關中和河東道、河北道的百姓往遼東移民,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時間內,遼東的高句麗人的數量,肯定是大大的多餘唐人的。在這種背景下,微臣有幾個方法來解決安全問題。”

李寬看了看大家的反應,繼續解釋着。

“首先就是本次出征的將士當中,可以留下一半,直接在遼東各地成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負責農業、商業、交通等事情,承擔着屯田戍邊的職責;在生產建設兵團裡面,可以大規模的採用觀獅山書院機械作坊生產的農業器械來種植水稻,可以大量的修建水泥道路,可以壟斷遼東的食鹽貿易,輔助遼東道的建設。”

李世民等人還以爲李寬還拋出什麼石破天驚的主意出來,結果卻是屯田。

隋唐那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名字有點新鮮,但是在他們看來,乾的其實就是屯田的事情啊。

所以長孫無忌首先就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道:“《漢書·西域傳下·渠犁》有云: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楚王殿下,這屯田之法,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法子;要解決遼東的安全問題,單靠屯田是很困難的吧?”

“沒錯!單靠屯田自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屯田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並且,我說的這個生產建設兵團,做的事情跟前朝的屯田有所不同,具體的差異,後續我會單獨給陛上一個奏摺,今天就先說一下屯田之外的安排。”

長孫無忌會跳出來懟自己,李寬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當然,他也沒有太當回事。

這些年,懟自己的人多去了,沒見到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除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之外,儘快的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打擊一批高句麗人,將所有手上沾上了漢人鮮血的高句麗勳貴、官員家族,全部貶爲奴隸,這個數量,至少要達到三十萬人!”

“什麼?三十萬人?把這麼多的高句麗人貶爲奴隸,豈不是遼東剛剛穩定下來的局勢,立馬就亂套了?”

這個時候,岑文本也有點坐不住了,趕緊站出來表示反對。

這一趟李世民的御駕親征,岑文本是從頭到尾都參與到其中,他可不想自己的辛勤勞動果實,就這麼被李寬給搞沒了。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大唐既然設立了遼東道,那麼原本的高句麗人,自然也算是我大唐的百姓。寬兒你這麼擴大打擊範圍,很有秋後算賬的嫌疑,到時候高句麗人豈會甘心爲我大唐賣命?”

李世民顯然也不認可李寬的這個做法。

自登基以來,大唐的死刑犯都比之前的朝代少了很少,李世民更是不斷消減宮中太監、宮女等奴僕數量。

如今一下子要在遼東搞出來三十萬奴僕,這個言論,實在u很難接受啊。

“陛下,高句麗人是否甘心爲我大唐用命,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安安分分的爲我大唐所用即可!單純的將幾十萬高句麗人貶爲奴僕,自然是不合適的;但是,我們可以同時將一些親近大唐的高句麗人,提升一些地位,給予一些特權。

比如那高句麗人宋堅和朱彪帶領的僕從軍,就可以樹立爲榜樣,讓他們成爲遼東道的高句麗人當中的勳貴,取代原本的那幫人。這些原本是普通百姓出生的勳貴,肯定很樂意見到以前高高在上的高句麗官員,成爲他們的奴僕,也肯定不希望這些‘奴僕’,重新翻身做他們的主人。”

¤ttκá n¤℃O

李寬會拋出這個石破天驚的觀點,自然也是有準備的。

“你的意思是讓高句麗人自己對立起來?我們大唐站在一邊來維持這平衡?”

一旁的房玄齡有點抓住了李寬的意思,但是又覺得單靠這些手段,似乎也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安全問題。

“房相,可以這麼理解。但是我們要做的不僅如此。除了打一批、拉一批之外,我們還得分化一批。遼東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室韋人、靺鞨人、契丹人、扶余人,甚至還有一部分突厥人,我們可以直接給這些人分一個等級。

基本的思路是唐人作爲第一等人,突厥人作爲第二等人,室韋、靺鞨、契丹、扶余等作爲第三等人,高句麗作爲第四等人。當然,這個等級不是完全固定的,只要達到一定的條件,高句麗人也可以成爲第一等人,室韋人也可降爲第四等人。

不同等級的人員,在遼東享受的權利是不一樣的。一等的可以在遼東境內隨意流動,繳納最低的賦稅,並且一等跟四等之間的人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律法可以優先保護一等人的權利。而下等級的人員,如果做出有利於遼東安全的事情,作出有利於大唐發展的事情,則是可以順利晉升爲上一個等級。

哪怕是低等級的人沒有做出什麼功勞,那麼只要在十年內都沒有任何不良記錄,也可以考慮適當的提升一個等級……總之,就是要讓把遼東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秩序和規則全部打破,按照我們大唐給他們制定的生活方式來重新生活……”

這一次,李寬一口氣將自己“打一批、拉一批、分化一批”的觀點給說了出來。

短時間內,大唐是不可能向遼東移民太多的百姓的。

那麼爲了吸引百姓主動的向遼東遷移,吸引更多的商家去遼東發展,同時讓遼東的高句麗人能夠受到壓制、又不至於失去生活的期待,那麼制定一套特殊的規則就很有必要了。

“陛下,末將覺得楚王殿下的這個提議可行!製造幾十萬的高句麗奴僕,可以直接解決原本高句麗的勳貴和官員,把高句麗殘留的影響力全部去處;最關鍵的是這幾十萬奴僕,可以給我大唐帶來大量的勞動力。

這次跟隨陛下出徵的將士,有一半會留下來成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要讓他們安心的在遼東待下來,最好就是讓他們在遼東成家立業。但凡是還沒有成親的將士,都可以獲得至少一名的高句麗年輕女子作爲賞賜,同時還可以根據功勞、級別獎勵一定數量的奴僕。

這麼一來,既解決了犒勞大軍的花費問題,又解決了生產建設兵團未來的穩定和人手用工的問題。到時候還可以讓大唐運輸集團協助將兵團將士的家屬運到遼東來,讓生產建設兵團徹底的跟遼東融爲一體。”

牛進達聽到李寬說了這些,立馬就把它跟李寬剛剛提到的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事情結合到了一起。

作爲將軍,他肯定是要及時的爲屬下爭取一些應當的利益的。

“陛下,微臣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留下幾萬將士成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然後直接將幾十萬的奴僕賞賜給這些將士,讓他們安心的在遼東道各地開荒、種地。說得的產出,一部分繳納給朝廷,一部分歸屬於他們自己。”

唐儉作爲戶部尚書,聽到牛進達的話之後,立馬錶示支持。

李世民御駕親征,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

到時候,肯定是要有各種各樣的獎勵的。

這些天,他還在頭疼要怎麼安排將士們的獎勵物資、錢財呢。

眼下,如果綜合李寬和牛進達的建議,戶部需要考慮的獎勵物資,至少可以減少一半。

甚至搞得狠一點,直接讓李世民把八成的將士留在遼東,那麼戶部的壓力就更小了。

反正遼東道也是需要駐紮一些兵馬,遼東生產建設兵團,既是兵也是民,不需要戶部劃撥錢財去養着,還能額外的帶來賦稅和糧草。

何樂而不爲?

至於高句麗人的死活,關他啥事?

“楚王殿下的這個建議,具備一定的可行性。陛下,微臣覺得可以後續再討論一下,細化一下各種規定和安排之後,再進行公佈。”

房玄齡在一旁聽了,也覺得很是心動。

雖然按照李寬的這一套方案,似乎遼東道的統治方式變得更加落後了。

但是,倒退一步,有時候更能進步。

房玄齡不是那種死板的人。

“嗯,衆位愛卿的意見,朕都知道了。寬兒你還有什麼要說的,都一起說出來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顯然也是認可了大家的說法。

“還有第三,那就是允許遼東道一等和二等百姓持有各種各樣的弓弩、刀劍;遼東道各個州縣要有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過來負責預備役的建設。”李寬看到大家似乎有準備打斷自己說話了,立馬趕緊解釋了一下,“預備役其實就是預備役部隊。我認爲將來它會是建設大唐,保衛大唐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可以在遼東道先推廣,以後再根據情況在整個大唐推廣。”

“遼東道的預備役部隊以現在正在軍隊裡服役的將士爲骨幹,以預備役軍官、士兵爲基礎,所有在遼東生活的一等和二等百姓,都必須接受預備役的訓練。當然,這個訓練要儘量的不影響農事。”

大唐的財政雖然有了很大的好轉。

但是要讓戶部養太多的現役部隊,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個道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如今李寬拋出這麼一個預備役方案,聽起來似乎比府兵制還要更好。

到時候遼東道有遼東生產建設兵團,又有預備役部隊,到時候只要在烏骨城、國內城、新城和遼東城等關鍵幾個軍事重地駐紮少量的兵馬,就能穩住遼東的局面。

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啊。

“此計甚妙!陛下,微臣完全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議。”

戶部尚書唐儉首先站出來表示支持。

沒辦法,只要能夠減少戶部負擔的方案,他這個戶部尚書都是支持的。

“三管齊下,再給遼東道制定一部特別的律法,安全問題,還真是可以得到解決。說不定關內的其他百姓,看到遼東道的新局面之後,還會主動的來到遼東討生活!”

長孫無忌雖然對李寬很不滿,但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也不會幹出螳臂當車的事情來。

相反的,他的內心立馬就想好了,要讓長孫家的鍊鐵作坊趕緊到遼東來開始一個分號。

“微臣也覺得可行,不過爲了長久之計,最好還是要讓遼東的所有百姓,都變成我大唐的子民。教育部如今在大規模的支持蒙學和小學的修建,微臣覺得教育部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放到遼東道來。不僅遼東生產建設兵團將來需要蒙學、小學,各地的一等、二等百姓子弟,也需要有機會進入學堂學習,甚至是免費或者幾乎免費的學習機會。”

岑文本對李寬的提議做了一個補充。

而在岑文本的觸發下,唐儉這個“點頭黨”也主動的拋出了一個建議,“不僅教育要重點抓,醫館也要儘快的在遼東到修建起來,讓大家不再擔心生病了也沒有地方救治;同時也能讓原本那些化爲之民感受到我大唐的精湛藝術,讓大唐更加認同大唐。”

“重點還是交通,要把幽州到遼東城的水泥路,還有遼東各主要城池之間的水泥道路儘快的修建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遼東的發展問題,同時聯動的解決遼東的安全問題。”

這一次出征,牛進達對水泥道路的作用,有着非常深刻的體會。

從長安到幽州,都是一帆風順,行軍速度非常快。

但是除了幽州,特別是出了營州之後,完全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偶爾遇到下雨天的時候,那簡直就是要愁死。

“衆位愛卿的建議都很好,具體的建議你們回去都寫一本奏摺上來,下一次再具體討論一下,然後儘快的對外公佈。”

李世民臉上,也難得的在這麼多臣子面前露出了笑容。

“解決了安全問題,那麼就要考慮州縣設置和官員的安排問題了。如今遼東共有十二個大城,就以這十二個大城爲中心,設立州府,然後根據每個州府的情況,酌情再設置各縣。州縣的官員,朕準備先使用一半的唐人,還有一半投靠過來的高句麗人。等到局面穩定下來之後,再根據需要來調整。具體的人選問題,衆位卿家有什麼推薦的,都可以提出來!”

李世民這話一出口,大家立馬就來了精神。

但凡是跟人事任命扯上關係的事情,不管是古今中外,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大家都是非常關注的。

“陛下,吏部已經安排了一百名年輕官員前往遼東城,禮部也提議明年春闈的時候,專門爲遼東道錄取兩百名士子,剩下的官員,微臣覺得可以從大唐警察署和出征的有功將士當中選拔,還可以從長安城各個書院之中,直接招募一批胥吏,充實到遼東各個州縣之中。”

房玄齡作爲尚書左僕射,自然是首先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而李寬作爲這個提議的最大得利者,很是明智的選擇了當鴕鳥。

我不說話,我不說話!

我只要低調的拿些好處!

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552章 微臣有個不情之請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32章 出海捕鯨第1359章 太子港的變化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321章 搶手貨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第1111章 爆倉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531章 穩如狗的銅球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619章 不一樣的體驗第1585章 香餑餑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507章 不一樣的造紙作坊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543章 座鐘的產量暴增第530章 明知道被宰,還要把頭伸過去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880章 西明寺第1073章 畫風大變第1502章 選擇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400章 威力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799章 回不去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775章 互相算計
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552章 微臣有個不情之請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32章 出海捕鯨第1359章 太子港的變化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321章 搶手貨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第1111章 爆倉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531章 穩如狗的銅球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619章 不一樣的體驗第1585章 香餑餑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507章 不一樣的造紙作坊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543章 座鐘的產量暴增第530章 明知道被宰,還要把頭伸過去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880章 西明寺第1073章 畫風大變第1502章 選擇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400章 威力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799章 回不去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775章 互相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