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熱鬧的南洋

大唐皇家錢莊蒲羅中分號。

王大力跟阿南激動不已的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們以種植橡膠的名義,從裡面借貸了一千貫錢。

當然,不是無抵押的。

而是把他們剛剛購買沒多久的奴僕的賣身契,全部都抵押給了錢莊,再加上他們找到了一個商隊給他們作保,才借貸出來了一千貫錢。

然後他們立馬就拿着這一千貫錢,還有之前剩下的幾百貫錢,直接去到蒲羅中衙門,一口氣買下了十幾萬畝的土地。

他們不懂探礦,但是那些裸露在外的煤層,已經意味着原本規劃的橡膠園附近,有一個露天煤礦。

現在他們也不確定這個煤礦到底有多大,反正先買上一萬多畝再說吧。

“大力,現在我們要怎麼辦?是招募人手自己去開採嗎?還是把這個煤礦給賣出去?”

阿南到現在都還覺得整個人暈乎乎的。

自己不是要去那裡建設橡膠園的嗎?

怎麼一轉身就成爲煤礦主了?

“我們現在哪裡還有錢財去開採這個煤礦?再說了,以我們的實力,也沒有能力去保住這個煤礦。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買家,把這個煤礦給賣了。”

王大力倒是看得很清楚。

不管是在哪裡,開採礦藏都不是他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涉及的。

要是不願意放手的話,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因爲這個煤礦而丟了性命。

要知道,煤礦在大唐雖然不是什麼稀奇的存在,但是正因爲大唐的煤礦比較多,所以封我們的價格不高。

這麼一來,就不大可能把蜂窩煤從大唐運輸到南洋來售賣。

但是南洋這裡,特別是蒲羅中這裡,對蜂窩煤又是有着確實的需求。

這麼一來,在蒲羅中附近尋找一個煤礦,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偏偏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愣是沒有找到這麼一個煤礦。

反倒是王大力和阿南誤打誤撞的在附近的荒島上發現了。

“賣了也行,這麼一座露天煤礦,不說賣個幾十萬貫錢,幾萬貫錢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到時候我們就真的成爲家財萬貫的人物了。”

想到自己馬上就會有大量的錢財,阿南的心情更加激動了。

當初王大力說要去出海闖蕩的時候,他是猶豫過的。

現在看來,這絕對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啊。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人生就因爲某件事情而發生重大的變化。

只是處在那個節點的時候,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個變化對自己的一生會有多麼重大的影響。

哪怕是到了後世,這個道理也是一樣適用的。

比如你的高考,上了那座大學,讀了什麼專業,找了什麼工作,娶了什麼老婆,這都是影響一生的大事。

甚至等到老了的時候,回首一生,發現自己人生的轉折點,無非就是那麼幾個而已。

“走吧,我們先去拜訪一下蒲羅中的都督,如果可以把煤礦賣給蒲羅中都督府,我覺得是最合適的。”

王大力腦中快速的思索了一下後續的行動,發現以他們兩個沒有任何身份地位的人物,要是跟那些大商家打交道,指不定就被人黑吃喝了。

幾萬貫,甚至是幾十萬貫的利益,這絕對值得那些商家出手了。

南洋那麼大,消失兩個人,有什麼奇怪的嗎?

“對,大力你說的有道理!那個尉遲都督在蒲羅中的口碑很好,再加上去到各個島嶼上尋找礦藏也是他支持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把煤礦售賣給都督府,絕對是最佳的選擇。哪怕是他們出的價格稍微低一點也沒有關係。”

聽了王大力的話,阿南立馬就表示了支持的態度。

他也生怕自己有錢沒命花啊。

……

越是商業繁華的地方,消息傳播的越快。

平安貿易在蘇門島發現了巨大的錫礦,如今已經抽調了平安貿易在南洋所有的力量前往蘇門島,準備全力開發這座錫礦。

這個消息像是巨石一樣砸在了湖泊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原本對南洋是否真的有大型礦藏抱着懷疑態度的一些探險隊,立馬又充滿了雞血,開始加大了探險找礦的步伐。

平安貿易已經找到了錫礦,難道金礦銀礦還離的遠嗎?

不過,一大幫探險隊剛剛離開蒲羅中,這裡就再一次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

“尉遲都督,聽說你剛剛花費了五萬貫錢,從兩名唐人手中購買了一個大型的露天煤礦,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蒲羅中府衙,文達明親自去找尉遲環證實外面的傳聞。

作爲《大唐日報》的寫手,文達明自從跟着“妖言惑衆楊本滿號”去了一趟南美洲,回來之後依靠初版的遊記,他立馬成爲大唐知名的寫手和作家。

如今的他,已經不需要每天去《大唐日報》報社點卯,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隔三差五的寫一些專欄文章,那就夠了。

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繼續鞏固現在的地位,就需要時不時的能夠寫出一些新的文章,甚至再初版幾本書籍。

所以在長安城待了一年之後,他再次的踏上了出海的路途。

不過這一次,他不是直接跟着船隊去南美洲,而是坐上了揚州到蒲羅中的定期海船,開始了自己的海上之旅。

每到一處,他都會停下來遊覽一番,打聽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看看有什麼是值得自己出手記錄的。

作爲南洋地區的中心城池,蒲羅中自然是文達明考察的重點。

雖然之間也曾經路過這座城池,但是那時候由於時間關係,文達明並沒有好好的參觀一下大唐在南洋的第一大城。

這一次就不一樣了,他已經在這裡待了一個月了。

“是的,那個島嶼舉例蒲羅中就只有一天的海途,我已經安排人去確認過了,那是一個巨大的露天煤礦,只需要在那裡修建一個蜂窩煤作坊,很快就可以滿足整個蒲羅中的蜂窩煤需求。”

這個事情在外面已經傳開了,並不是什麼秘密,尉遲環自然不會對文達明有所隱瞞。

再說了,文達明是《大唐日報》的人,而《大唐日報》是楚王府的產業。

這蒲羅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楚王府的勢力範圍。

大家是自己人!

“之前《長安晚報》上面有人鼓吹在南洋是找不到什麼礦藏的,這裡遍佈島嶼,要是砍伐樹木倒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各種礦藏卻是一點蹤跡都沒有。

可是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先後發現了巨大的錫礦和露天煤礦,尉遲都督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報社在大唐發展到今,像是文達明這樣的寫手,已經很熟練的掌握了一套採訪的技巧。

所以他很輕鬆的就將節奏切換到了採訪之中。

“南洋到處都有未開發的島嶼,那裡有無數的寶藏等着我們去發掘。香料島也好,燕窩島也好,亦或是錫礦和露天煤礦,這都不算什麼。

我堅信在南洋的島嶼之中,還會有更多的礦藏。這裡的原始森林,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恐怖,只要掌握了在南洋生活的技巧,是可以很舒服的在這裡待下去的。

我們唐人比南洋的那些土人要勤快很多,就連那些土人都能在這裡生活的好好的,我們沒有理由在這裡過不下去。

所以我建議關中的一些百姓,膽子大一點,再大一點,來南洋闖一闖,說不定自己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尉遲環作爲蒲羅中都督,自然見多了這種採訪的場面,說起話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文達明在本子上快速的記錄着尉遲環的發言。

“聽說這一次發現露天煤礦的兩名唐人,原本是渭水碼頭的兩名苦力,是真的嗎?”

“沒錯!這兩位唐人,之前確實在渭水碼頭做事,後面跟着船隊出海,去南美洲走了一趟之後,很是機靈的帶回來大量的橡膠,掙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大錢。

之後他們從蒲羅中衙門購買了一塊土地,準備在那裡種植橡膠,結果是什麼,你已經知道了。那塊土地下面,就是一個巨大的露天蜂窩煤礦藏。”

說到王大力和阿南,尉遲環也對他們的運氣表示佩服。

蒲羅中附近的島嶼,不是沒有人去哪裡探險。

但是過去的那麼多年,誰都沒有發現這座露天煤礦。

結果人家只是隨手買回去種植橡膠,結果卻是成爲了一個大礦主。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

“尉遲都督您方便告訴我這兩名唐人的具體情況嗎?我先明天找個時間也去採訪一下他們。

我相信大唐的百姓對他們的故事應該是充滿興趣的,一旦在《大唐日報》上刊登了他們的事蹟,說不定可以引起一輪新的出海熱潮。”

文達明的新聞敏銳性是非常強的。

很顯然,普通唐人出海之後成爲家財萬貫的富翁,這絕對是大唐百姓喜歡看的故事。

如果這兩唐人在長安城還有比較多的朋友,經過他們的口口相傳之後,這個故事的影響力將會更加上一個臺階。

“沒問題,他們如今就在蒲羅中內城裡頭,我等會告訴你一個地址,明天就說是我介紹你過去的。要不然他們不一定願意見你。”

尉遲環很清楚現在王大力和阿南的顧慮。

人怕出名豬怕壯。

他們剛剛拿到幾萬貫錢,自然害怕有人打他們的注意。

所以這幾天都過的非常低調。

在內城購買了一處院子之後,幾乎足不出戶,想要等這波熱潮儘快過去。

……

造紙術不是什麼秘密,許多國家現在都能自己製作紙張。

但是快速、低成本的製作質量上乘的紙張,這就是一個秘密了。

現在除了大唐,還沒有哪個國家掌握這樣的技術。

換句話說,大唐的紙張,現在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在蒲羅中外城的一處院子當中,文達明跟尉遲環看着一張張紙張變成了一份份的報紙,心情也變得激動了起來。

這段時間,文達明在蒲羅中待得很舒服。

不過讓他遺憾的是,每天看到的《大唐日報》也好,《長安晚報》也好,基本上都是一兩個月以前的。

這種時效性,肯定讓作爲專業新聞人的文達明感到了不方便。

所以在採訪了王大力和阿南之後,他靈機一動,再次來到了尉遲環面前,跟他提出了開設屬於蒲羅中自己的報紙的想法。

尉遲環跟在李寬身邊做事,自然也知道發展報紙是一件有利可圖,掌控輿論的好事。

只不過之前大家都習慣了看長安城過來的報紙,沒有想過要正式的開設報社,所以南洋這裡,到現在爲止都還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報紙。

《南洋日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而今天頭版頭條上面,就刊登了王大力和阿南發家致富的故事。

當然,平安貿易的錫礦,雖然已經喧喧鬧鬧的折騰了挺長時間了,文達明還是專門爲它留了一篇文章。

“文郎君,這《南洋日報》以後可就交給你了。至於《大唐日報》那裡,我已經寫信讓人帶回去,到時候楚王殿下也好,駱賓王也好,應該都會同意你留在蒲羅中的。”

自己治下有了專門的報社,尉遲環的心情也是不錯的。

看着一堆堆的報紙被裝上了馬車,準備運往各個地方售賣,尉遲環覺得蒲羅中跟長安城更加相似了。

“沒問題,我會盡快培養屬於《南洋日報》的寫手,吸引更多的大唐士字來到南洋。今年開始,長安城各個書院都開始擴大了招收學員的規模,在好些州府,也開始籌劃修建新的書院,到時候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蒲羅中,讓這裡徹底的跟大唐融爲一體。”

文達明的心情也很不錯。

寧爲雞頭呀!

在南洋獨自負責一份報紙,這種生活,也算是他夢寐以求的。

從今往後,就不再只是單純的長安城往蒲羅中運輸報紙了。

說不定,史書上還能因爲這個事情留下一筆記錄呢。

想到這裡,文達明臉上的笑容更加爽快了。

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224章 菘菜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400章 威力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86章 不如問問楚王(七更,求訂閱)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1380章 談話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721章 解決住宿問題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783章 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328章 國子監的春天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1098章 捧殺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813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457章 意外的昏厥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
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224章 菘菜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400章 威力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86章 不如問問楚王(七更,求訂閱)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1380章 談話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721章 解決住宿問題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783章 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328章 國子監的春天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1098章 捧殺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813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457章 意外的昏厥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