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

大明理工學院是劉晉最早創辦的高等院校之一,主要就是研究各種工科類的學科與技術,是大明技術科技領域的重要領頭羊。

大明理工學院的師生在衆多的領域內都有着傑出的貢獻,其中就包括髮現和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大明現有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的理論基礎。

其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也是吸引了無數的大工廠、大商行前來學校招聘優秀的畢業生,每年畢業季的時候,都會有大量的大工廠、大商行前來這裡高薪聘請大明理工學院的畢業生。

此時此刻,儘管校園裡面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然而整個大明理工學院裡面是熱鬧非凡。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到了,招聘活動在火熱的進行中。

“爲什麼非得要到這個大明理工學院來招聘人?”

“這有銀子還怕招不到人?”

“還怕沒人來給我們做事?”

楊同仁行走在大明理工學院,看着這個大明新學的代表高等學府之一,再感受下寒冷的天子,也是覺得很不解。

楊同仁是楊廷和的孫子,楊慎的兒子,這楊家可以算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從楊廷和的祖父開始,幾乎都是讀書人,楊廷和的爺爺楊玫以貢入太學,父親楊春更是進士,做官做到了湖廣提學。

楊廷和自己就不用說了,超級牛人一個,楊廷和的弟弟楊廷儀也是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楊廷平、楊廷宣也是考上了舉人,楊廷歷則是國子監的監生、楊廷中最沒出息,好歹也是一個秀才。

這到了下一代的時候也是相當厲害了,楊廷和的長子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狀元郎。

楊廷和、楊慎父子是唯一可以和王華、王守仁父子相比的父子組合了。

次子楊淳、三子楊恆、四子楊沉那都是進士、舉人,可以說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四代人出了6個進士1個狀元,一家都是讀書人,還都能夠考上舉人、進士,而且家族裡面做官的很多都是大官。

不過到了第四代,也就是楊廷和孫子輩的時候,楊家的子孫就開始不行了,孫子一大堆,只有一個楊有仁考上了進士,其他的孫子連舉人都考不上,只能夠靠祖上的萌蔭進國子監讀書,或者是成爲癢生,開始逐漸的衰弱下來。

楊同仁是楊慎的兒子,爺爺楊廷和牛叉無比,父親楊慎更是狀元郎、大才子,然而楊同仁卻是連秀才、舉人都考不上的角色。

不會讀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只能夠轉而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替家族打理下家族的產業。

楊家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家族的產業也是相當的龐大,有不少的工廠、作坊、商行、種植園、牧場、田產等等。

現在楊廷和入了內閣當了閣老,這家族各個方面的產業發展的也是迎來了一次大爆發,最近不僅僅和人一起入股了匯海銀行,更是籌集了大筆的資金準備去投資石油行業。

不同於樑次攄只盯上了石油開採的油田,楊家這邊則是看上了石油冶煉和石油銷售這個領域。

300文一桶的石油經過了一番冶煉之後,這成品的汽油價格差不多可以翻上一倍,利潤非常的不錯。

關鍵是現在油根本就不愁銷售的事情,汽車越來越多了,汽油的需求也是越來越旺盛了,整個大明的需求量非常大,再多的油都不夠賣的。

而油田卻是非常的難找,需用專門的探勘隊伍去勘探石油,有時候即便是找到了油田,產油量也是非常有限,這個買賣的風險比較大,還是煉油、賣油比較穩定。

耗費了巨資,楊家這邊也是建起了一座煉油廠,現在就缺相關的技術工人和員工了,所以也是準備到這個大明理工學院來招募一些相關專業的學生。

“少爺,這大明理工學院的學生可都是人才啊,各種各樣的機械、化工等等玩的非常純熟,也是非常的好用。”

“家裡面的化工廠少了他們這些人是根本就沒辦法開工的,冶煉不出合格的成品油的,並且損耗、利潤等等都會遠不如大明石油商行的冶煉廠。”

“我們大明大大小小的工廠、商行等等都非常多,但是這新學裡面出來的人才非常有限,每年都是大家爭着、搶着的,很多人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被人給高薪聘走了。”

楊同仁的身邊,楊氏石油商行的負責人楊旭一聽也是連忙說道。

楊旭是楊家的旁系子弟,和其它的大家族子弟一樣,都是在給自己家族的產業做事。

“有那麼吃香嗎?”

楊同仁一聽,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是非常的吃香!”

“都是各大工廠、各大商行爭着搶着要的人才,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各大工廠的廠長、商行的負責人親自來這裡招聘,以示對他們的尊重和重視。”

“一般來說,這些學生畢業的時候都會謹慎的選擇自己的東家,因爲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是隻會在一家工廠、商行裡面做一輩子。”

楊旭也是詳細的向楊同仁講解清楚。

這個楊同仁是讀書院的,只是不會讀書,秀才舉人都考不上,這對於新學的瞭解自然也是不多,不清楚這裡面的一些門道之類的。

新學雖然不如舊學有前途,不能考科舉做官,但是新學的這些人依然有着自己的傲氣,尤其是新學這些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

他們能夠在龐大新學隊伍之中脫穎而出考入數量有限,名額有限的高等院校,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他們都是很會讀書的人。

現在的大明不同於後世大學生爛大街,一抓一大把。

大明的高等院校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劉晉自己創辦的,再加上一些大工廠、大商行、大商人等創辦的,加起來也僅僅只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

每年加起來的新生數量也不過才10萬左右,而每年新學的學生人數都是上百萬,這意味着僅僅只有不到10%的錄取率。

這是非常低的錄取率,也意味着每一個都算是真正的人才。

這些新學的學生,一個個也是很有傲氣的,想要讓他們給自己效力,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單單是給銀子就夠的,別人還會看你值不值得效力,有沒有發展的前途等等。

大明人講究忠字,不僅僅是忠於天子,忠於大明,同樣也是要忠於自己的東家,忠於自己的人生事業。

往往選擇了一個工廠、商行,基本上都是不會輕易說從工廠、商行裡面離職的,往往一干就會是一輩子。

這也是大明一直以來的傳統,以前大商人麾下的夥計、賬房之類的,基本上都是一輩子都給自己的東家幹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很少有人說頻繁的去跳槽,一般東家也都會善待給自己做事的夥計、員工,因爲大家都要名聲。

一個人如果頻繁的跳槽,大家就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可靠,或者是有什麼問題纔會頻繁跳槽。

一個東家如果頻繁的辭退員工,手下的夥計、員工頻繁的離職,大家也會覺得你這個人可能人品不行,沒有善待自己的夥計和工人,這才導致工人、夥計頻繁的跳槽、離職。

這一點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島國,員工極少離職,一干就是一輩子,工廠、公司也極少辭退員工,待的越久,工資越高。

所以對於這些新學高等院校畢業的人來說,選擇東家的時候自然是萬分謹慎的,要選擇名聲好,又有發展潛力的東家,這樣跟着東家的時候才能夠更有前途。

畢竟舊學的讀書人都是努力的賣給帝王家,他們這些新學的學子自然也是要賣給值得效力的東家了。

“原來是這樣啊。”

“也就是說不到這學院裡面來招人的話,根本就招不到人了?”

楊同仁聽完也算是明白了。

“是的,少爺!”

“如果不在學校裡面招人的話,根本就招不到我們想要的人才,即便是我們開出更高的薪酬待遇,也是會招不到的人。”

“一般都不會輕易的離職,大家對於自己的人才也都是非常的重視,給出的薪酬待遇也都是非常不錯的。”

“以大明理工學院的畢業生來說,一般他們剛剛畢業的起薪大概是每月15兩銀子左右,幹上兩三年的時間之後,一般都是可以當上管理,到時候月薪基本上都可以達到30兩銀子以上。”

“幹得越久,工資待遇就越高,而且往往都是各大工廠、商行的重要管理層,技術骨幹,這些工廠、商行輕易是絕對不會讓其離職的。”

楊旭鄭重的點點頭說道:“我們的煉油廠現在萬事俱備,就差相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我們花了大價錢去大明石油商行挖人都很難、很難挖到人。”

“給出的薪酬待遇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兩倍、甚至三倍都挖不到人!”

楊旭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這煉油可是技術活啊,沒有這些新學的人才是真的不行。

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937章,高考1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296章,傻眼了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893章,移三族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480章,下場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02章,唱大戲第114章,張家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28章,京師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513章,彈劾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53章,招工了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794章,融合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710章,幾封信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206章,海魚進京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41章,琳琅滿目第524章,同化政策第431章,人頭滾滾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568章,暴跌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306章,開爐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849章,風波平息第413章,都瘋了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
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937章,高考1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296章,傻眼了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893章,移三族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480章,下場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02章,唱大戲第114章,張家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28章,京師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513章,彈劾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53章,招工了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794章,融合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710章,幾封信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206章,海魚進京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41章,琳琅滿目第524章,同化政策第431章,人頭滾滾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568章,暴跌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306章,開爐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849章,風波平息第413章,都瘋了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