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

儘管爲天竺人感到悲哀,然而達芬奇什麼也做不了,看這些人虔誠的樣子,似乎好像又甘於其中。

據達芬奇所知,這個龐大的寧國,人口衆多,有幾千萬人的龐大人口。

然而這其中,漢人的數量僅僅只有十幾萬而已,剩下的人,基本上都到天竺本地土著,十幾萬人統治幾千萬人口,光是想一想都覺得猶如走鋼絲一般讓人提心吊膽。

然而事實上,寧國的統治卻是穩固無比,並且很少出現什麼叛亂之類的,似乎這裡的所有人都甘於接受異族的統治。

縱然是過的再苦再累,他們似乎好像也甘於此,甚至於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於這些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大明人,他們不僅僅不會心生反抗,而且還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奇怪的現象,讓達芬奇不得不佩服宗教的力量,佩服種姓制度的強大和可怕。

就如同中世紀的歐洲,在教會的統治之下,整個中世紀一片黑暗,沒有一絲的光芒,所有人甚至於都還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在天竺,達芬奇沒有停留太久,因爲他覺得在這樣一片黑暗、毫無生機的土壤上根本就孕育不出偉大的思想和藝術,自己還是要儘快前往大明。

隨着和大明人接觸的越來越多,和很多大明知識份子接觸之後,他更加渴望能夠快點抵達大明,前去大明學習華夏文明,感受璀璨而耀眼的中華文化。

從寧國的安寧城出發,乘船一路東行,沿着錫蘭島、麻六甲、呂宋、琉球,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之後。

達芬奇終於抵達了大明的淞滬,朕踏上了大明的本土。

淞滬黃浦江內,達芬奇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的淞滬。

黃浦江的兩岸,高樓林立,玻璃窗戶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條條規劃筆直的寬敞水泥馬路一直延伸到視野的盡頭,同時將黃浦江兩岸劃分的整整齊齊,星羅棋佈。

黃浦江的兩岸,碼頭林立,數不清的船隻停泊,船隻上面飄揚着各種各樣的旗幟,最頂端的大明龍旗最是耀眼,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往遠處看去,工業區這裡一根根巨大的煙囪佇立,向天空之中時刻不停的排放着滾滾的白煙,讓這裡的空氣都充滿了工業的氣息。

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面,車水馬龍,四輪馬車的數量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忙;此外,還能夠看到龐大的自行車羣,人們騎着兩隻輪子的自行車快速的在道路上行駛,速度極快。

黃浦江的兩岸,酒樓、茶館、飯店、酒店等等隨處可見,站在船上的時候,甚至於還能夠和坐在酒樓上欣賞江景的人對視一番。

入眼所能看到的建築,外牆全部用石灰刷的粉白,有些講究的,甚至於還用上了各種的顏色,看起來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的不錯,乾淨而整潔。

“終於抵達大明本土了,淞滬!”

達芬奇下了船,踏上了大明淞滬的土地。

黃浦江港口碼頭這裡,自然全部都是用水泥進行了硬化,碼頭這裡雖然繁忙無比,但是卻非常的乾淨。

一處處碼頭都打掃的很乾淨,裝卸貨物的也不再是奴隸,大明本土不允許使用奴隸,故而碼頭工人,算是現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收入頗高的一羣人,有很多講究的地方。

“大明人可真是奢侈!”

“竟然用水泥將所有的地方都鋪起來了,這道路,既寬敞好走又非常的乾淨整潔。”

看着眼前的水泥馬路,達芬奇忍不住想起了歐洲的城市。

城市的道路實在是說不出口。

有鋪磚、鋪石塊的地方還好一些,至少來說不會太過泥濘,但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沒有鋪磚的,再加上歐洲特殊的氣候,潤溼多雨的清下。

一下過雨的時候,道路就無比的泥濘,坑坑窪窪、猶如爛泥地一般,讓你根本就沒有下腳的地方。

至於天晴的時候,道路自然是要更好走一些,可是人們胡亂的在道路上倒各種各樣排泄物的時候,城市就會臭氣熏天,各種刺鼻的味道讓你根本就忍受不住。

這也是爲什麼歐洲的皇室、貴族之類的都喜歡去鄉下建城堡的緣故了,因爲實在是難以忍受城市的惡臭。

這也是爲什麼歐洲人發明了高跟鞋的原因,目的就是爲了防止踩到一些不可名狀的東西,方便在城市裡面行走。

但即便是在城市外面建城堡,歐洲的皇室、貴族們又喜歡經常搞聚會、舞會之類的,一場聚會下來,又變的骯髒不堪,故而往往需要準備幾個城堡,這個弄髒去另外一個,等清洗乾淨之後再又回來。

這個時期的歐洲城市,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髒亂差,又惡臭盈天,反倒是歐洲的農村和鄉下,因爲其特殊的氣候條件,農村和鄉下非常的不錯,空氣清新,綠草如茵。

在達芬奇的印象之中,城市一直都是這樣的,非常的髒,非常的臭。

然而當踏上淞滬土地的那一刻,他就徹底的改變了對城市的看法。

高樓大廈就先不說了,單單是眼前乾淨、整潔、規劃整整齊齊的城市,道路的兩邊甚至於還栽種了大量的樹木和花草。

此時此刻,樹木枝繁葉茂,鮮花盛開,有些栽種桂花樹的地方,桂花一開,花香四溢,整個街道都是桂花的香味。

在這裡,你根本看不到任何的骯髒之物,你也看不到有婦女往街頭巷尾傾倒那些不可名狀的東西,甚至於連往來行走的四輪馬車,馬兒的屁股後面都掛着一個篼子,專門用來裝馬兒的糞便。

在街頭上面,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個個垃圾箱,人們倒垃圾全部都是倒進這些垃圾箱裡面,然後會有專門的垃圾車來將這些垃圾給運走。

“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啊!”

達芬奇忍不住感嘆一聲。

沒有來這裡之前,他根本不敢想象,城市還可以是這樣子的,還可以乾淨到這樣的程度。

他甚至於可以好不誇張的話,這裡的道路比歐洲人家裡面還要更加的乾淨。

還有眼前的城市,它根本就沒有城牆,一條條道路延伸到視野的盡頭,筆直、筆直,似乎好像根本就不擔心被人入侵。

非常隨意的行走在淞滬的街道上面,兩邊的商店也都乾淨整潔,裡面的商品看起來是如此的精美。

街道上面的大明人,一個個面色紅潤,衣着整齊而乾淨,彼此又彬彬有禮,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大明人身上時刻散發出來的自信。

這種自信不僅僅是來自大明帝國的強大,而且是來自他們對自己國家、對自己民族、對自己文明的自信。

相比之下,自己在歐洲所看到的,城市裡面不僅僅城市非常的髒亂差,連人也大多數都衣着破爛,骯髒,往往又顯得野蠻而粗魯。

至於氣色那更是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你根本看不到大明人的這種自信和自豪。

和眼前的大明城市相比,歐洲的城市就好像是小丑一般,又如同骯髒的魚市一樣,沒有絲毫的可比性。

而且在規模上,眼前的淞滬更是龐大無比。

黃浦江的兩岸,到處都是規劃整齊的大樓,工業區、生活區等等,隨便一個片區,放在歐洲,那都是一座大城市。

而眼前的淞滬,在路上來的時候就聽人說了,據說這座淞滬,它有着300多萬的龐大人口。

300萬人聚集在一座城市之中,達芬奇實在是有些難以想象,這座城市是何等的龐大,但更難以置相信的是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城市還可以如此的乾淨,如此的整齊。

要知道在歐洲這邊,有時候,一個國家的人口也僅僅只有幾百萬人而已。

然而在大明這邊,他們僅僅一個城市的人口就有幾百萬,據說眼前的淞滬還不是大明最大的城市。

大明的京城、天津、金陵都要比眼前的淞滬更大,擁有更多的人口。

“幾百萬人擁擠在一座城市之中,能如此的乾淨整齊,實在是不可思議!”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爲什麼大明人不會害怕各種各樣的疾病?”

“這人口聚集的越多,越密集,各種各樣的疾病傳染風險就越大,這個道理大明人會不懂嗎?”

達芬奇陷入沉思,在醫學上,他也是有所研究的,歐洲的人口少,城市規模小,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中世紀黑死病的影響。

一百多年前的時候,黑死病席捲歐洲,這場疾病奪走了歐洲三之一的人口,損失了2500萬人。

無數的大城市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座死城,從那以後,歐洲的人口銳減,城市發展不起來,有個幾萬人的城市就算是大城了,至於幾十萬人的城市那更是了不起的大城了,往往是一國都城。

眼前的淞滬,人口幾百萬,似乎好像大明人根本就不懼怕各種各樣的疾病,又或者說這些疾病根本就不會在大明的城市裡面傳播起來。

第17章,商議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609章,稅改方案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84章,先洗澡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557章,中轉點第1228章,商討第34章,黃金洲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558章,孩子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2047章,大旱1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16章,回京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565章,淞滬買地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048章,大旱2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936章,世道好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287章,撒錢第31章,比數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33章,玻璃廠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205章,四輪馬車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41章,收徒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520章,都該殺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03章,回家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79章,刷題大法第905章,巴布爾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601章,千河城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17章,人太多了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5章,玩物喪志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
第17章,商議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609章,稅改方案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84章,先洗澡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557章,中轉點第1228章,商討第34章,黃金洲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558章,孩子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2047章,大旱1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16章,回京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565章,淞滬買地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048章,大旱2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936章,世道好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287章,撒錢第31章,比數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33章,玻璃廠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205章,四輪馬車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41章,收徒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520章,都該殺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03章,回家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79章,刷題大法第905章,巴布爾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601章,千河城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17章,人太多了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5章,玩物喪志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