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

京師紫禁城,陳瀚同福建官軍在漳泉兩府大破倭寇海盜的奏書由福建巡撫趙參魯用八百里加急晝夜兼行送往京城報捷。

內閣大堂中,首輔王家屏接到福建星夜兼程送來的報捷奏書老臉喜上眉梢,開懷大笑道:“好啊,太好了。”

王家屏當即看向左右的次輔趙志皋、張位兩人道:“福建巡撫趙參魯果然不負老夫厚望,東番守備陳瀚忠勇可嘉,東南沿海少有如此大捷啊,看來國朝東南沿海倭寇海盜將會被悉數剿滅,再不聞倭寇海盜來犯之警啊。”

“元輔所言甚是”張位被這道八百里加急奏書直接打臉,當初斷言陳瀚會禍害東南沿海,如今陳瀚協助福建官軍於金門大破倭寇海盜,張位老臉表情陰晴不定,旋即道:“就怕東番守備陳瀚被奸賊唆使心生不軌,下官以爲當未雨綢繆。”

大明朝是漢奸輩出時期,隨着大明朝貢體系崩潰,番邦屬國反叛明廷多是被漢奸挑唆所致,最著名的大漢奸當屬江西籍商人嶽鳳,挑唆緬甸國王莽應裡撩撥龍鬚進攻大明雲南,導致明緬戰爭持續加劇,致使雲南更加糜爛。

大明朝人才輩出,卻被朱元璋制定的八股取士限制,不得志者必心生怨恨,反叛大明勾結外敵入侵,大明漢奸多如牛毛,漢奸一詞也始於明朝出現。

“嗯,洪陽所言不無道理。”王家屏深感贊同道:“福建巡撫趙參魯上奏言陳瀚年少輕狂,羈傲不遜,手下兵力衆多,需加以束縛,方纔能使其爲國朝所用。

陳瀚未及弱冠,尚未娶妻,趙參魯建議朝廷爲其賜婚,人選都有了,就是剛擢升千總的沈有容庶長女,沈有容年少立志報國,從戎報國,爲國朝戍邊十餘載,對國朝忠心耿耿。

若已其庶長女賜婚陳瀚,有沈有容從旁加以規勸約束陳瀚,必能使其爲朝廷所用。”王家屏看向兩人問道:“濲陽、洪陽可有建言?”

趙志皋起身躬身一禮道:“元輔早有謀劃,下官豈敢畫蛇添足。”

“元輔胸有成竹,令下官欽佩不已。”張位見首輔王家屏採納自己的建議,更是早有此意,已開始命趙參魯行動。

王家屏又道:“陳瀚此番大破倭寇海盜,功勞甚大,朝廷前番已命福建巡撫趙參魯授其東番守備一職,命其鎮守東番,其多有不滿,今番需得有所封賞,不會令其對朝廷心生不滿。”

張位出聲反對道:“下官以爲陳瀚官職不宜升遷過快,且陳瀚未及弱冠之年,已是東番守備,若其再繼續立下戰功,日後當如何封賞,元輔需得慎重考慮。”

王家屏有些爲難,若真是賞無可賞,必是造反前奏,隨即道:“那就爲其賜婚以示恩賞,至於官職暫不升遷,待以後立下戰功再行擢升。”王家屏吩咐道:“準備票擬遞上去吧”

“是”兩人忙起身領命

陳瀚協助福建官軍大破倭寇海盜奏書由當值太監從文淵閣緊急送來乾清宮萬曆帝朱翊鈞御案前,朱翊鈞見文淵閣當值太監送來奏書問道:“是何急奏?”

當值太監回道:“回萬歲爺,是東番守備陳瀚協同福建官軍大破倭寇海盜捷報,元輔命奴婢緊急送來。”

朱翊鈞卻也沒有多大震驚,錦衣衛指揮同知許茂橓早已在昨日就已前來稟報過此事,陳瀚確實是員能征善戰將領,就是太過年少輕狂,羈傲不遜了,還跟福建地方官員關係有些緊張。

內閣的票擬內容很吸引萬曆帝朱翊鈞的目光:“爲其賜婚約束,倒是不錯策略。”隨即看向身邊的幾名大太監問道:“張誠,汝可知沈有容此人如何?”

早已圍繞陳瀚做了一番調查功功課的張誠公公聞言忙伏地跪拜稟道:“回萬歲爺,奴婢知曉此人,沈有容於萬曆七年(1579年)中應天武試第四名,後北上投軍,先後在薊鎮任棋牌官、千總一職,後調往遼東任火器教練、源圖欽總,後被降職,剛調到福建不久。”

萬曆帝朱翊鈞對家奴狗腿子張誠這次的調查工作還算滿意,當即讚賞道:“如此說來沈有容也算是忠勇可嘉,陳矩,批紅吧。”

“奴婢遵旨”胖乎乎的司禮監秉筆大太監陳矩忙批紅

萬曆皇帝看向張誠問道:“東廠可有安插人手在陳瀚身邊?”

“回萬歲爺,奴婢已派人前往福建在陳瀚軍中安插人手。”張誠確實是派了東廠番子前往福建,卻並沒有將耳目安插進陳瀚軍中。

“給朕將耳目安插到陳瀚身邊”萬曆帝盯着伏地跪拜的張誠叮囑道:“明白嗎?”

“奴婢明白”張誠恍然大悟道:“奴婢這就去辦,奴婢告退。”張誠忙領命告退

緊接着廣東巡撫戴耀彈劾福建巡撫趙參魯以鄰爲壑的加急奏疏送到內閣,福建巡撫趙參魯爭鋒相對彈劾廣東巡撫戴耀庸碌無能的奏疏也緊接着送到,內閣閣臣看着廣東福建地方封疆大吏互相扯皮攻訐,只好擬好票擬對策上呈皇帝。

萬曆帝朱翊鈞一聽是福建廣東封疆大吏扯皮這種事,直接將彈劾奏疏束之高閣,朱翊鈞最希望看到文官集團互相扯皮,唯恐那幫與自己作對的文官團結一致將矛頭指向自己,萬曆帝朱翊鈞面對強勢的文官集團很傷不起。

皇帝拖着不處理福建廣東封疆大吏互相扯皮彈劾攻訐,福建大破倭寇海盜的封賞也被拖延下去,暫時沒了下文。

浙江巡撫常居敬沒有跟着趙參魯聯名彈劾廣東巡撫戴耀,常居敬自己都擔心被御史彈劾,那還敢去捅馬蜂窩。浙江倭患嚴重,有縣城被攻破,旋即被浙江總兵侯繼高參將駱尚志出兵收復。

失城之罪很嚴重,浙江官軍顧此失彼,施德奉福建軍門趙參魯軍令率福建水師北上浙江增援浙江官軍,一度將倭寇海盜趕出溫州府,與浙江總兵侯繼高將倭寇堵截在臺州、寧波兩府一帶,肆掠浙江沿海的倭患明顯得到控制。

陳阿信統率八千義軍水師主力及順義師一路追殺着落荒而逃的倭寇海盜朝着廣東廣州府佛堂門海域(香港島東部)殺來,雙方一路且戰且追。

義軍水師不斷擊沉擊毀倭寇海盜近百艘大小戰船,倭寇海盜實力損失慘重。軍諜隊密探混進海盜中接連策反海盜,不斷有海盜開始脫離倭寇海盜隊伍向隨後追殺而來的義軍水師投降。

五島玄雅帶着不到五千倭寇海盜落荒而逃到香江島(香港島)南面天然海港香港仔水道中苟延殘喘。陳瀚在後率大軍趕來,與陳阿信在佛堂門海域匯合。

座艦議事廳中,陳阿信剛趕來稟報道:“啓稟主公,標下已殲滅倭寇海盜大半,其餘倭寇海盜已逃向香江島南面香港仔水道一帶,標下擔心倭寇繼續向西逃竄,因此沒有下令繼續追擊,待主公大軍趕來再一舉殲滅倭寇。”

“很好”陳瀚讚賞道:“倭寇狡詐多端,善於流竄逃跑,不得再讓其流竄下去。”

陳瀚看着西邊遠處的香江島如今盡是一座荒島,據說島上只有西南邊有一個叫香港仔的小漁村。

陳阿信建議道:“主公,標下以爲當兵分三路圍剿倭寇於香江,畢其功於一役。”

“如何兵分三路,詳細說說看。”陳瀚吩咐道:“取輿圖來”

侍衛忙取來輿圖打開

陳阿信指着廣東布政使司輿圖上的香江島道:“北路經香江島北面香江水道(維多利亞港)向西抵達大奚山(大嶼山)東部海域,堵住香港仔水道西面出口,截斷倭寇向西面北面逃竄。

南路經蒲胎山(蒲臺羣島)抵達博寮洲(南丫島)南面一帶,攔截倭寇向南逃竄,我水師主力直接從石排灣殺進香港仔水道,與西路水師將倭寇堵截在香港仔水道中,一舉殲滅。”

“不錯,思慮周祥,部署得當。”陳瀚當即拍板道:“水師就按照陳阿信方略部署”

陳瀚看向衆將下令道:“南路由陸啓航統領五千水師順義師趕往博寮洲東面,北路由木山六郎、沈有容統率八千水師順義師趕往大奚山以東香港仔水道西面,截住倭寇海盜逃竄。

陳阿信率水師順義師一萬兵力從石排灣進攻香港仔水道中倭寇。”陳瀚接着下令道:“陸師兵分兩路,陳沖率六千大軍在石排灣南北兩岸登陸,劉慶率三千大軍在香江島北面香江水道南岸登陸,配合水師一舉殲滅倭寇海盜。”

“標下得令”衆將紛紛領命

“馬上準備出發”

“是”衆將紛紛告退離去

香江島西南狹長的香港仔水道西側的香港仔漁港碼頭一直以來都是轉運產自東莞縣的香料集散港而出名,因此被稱作香港。

香港仔水道中停泊着近百艘倭寇海盜大小船隻,五島玄雅帶着倭寇海盜在此苟延殘喘,香港仔小漁村遭到倭寇洗劫,漁村中百姓不是逃進深山中就是駕船逃出海。

夜幕降臨,幾艘小船藉着夜色掩護逃出香港水仔水道中的倭寇海盜船隊,分別向東西南三面飛快劃去。

大批義軍水師戰船已分別抵達大奚山東面,博寮洲(南丫島)北面海域,及博寮洲東面,石排灣以南海域,堵住倭寇向西、南、東逃竄的海上通道,陸師也在香江島南北登陸,堵住倭寇竄進香江島腹地高山中依山負隅頑抗。

博寮洲以東海灣中,高大的座艦船艙議事廳中,百地玉子一襲夜行衣進來跪拜稟道:“稟主公,有倭寇緊急密報。”隨即遞上密報

陳瀚打開密報一看是五島玄雅想趁夜逃跑,立即吩咐道:“傳令各路大軍給我攔截住倭寇,不得走脫一艘倭寇海盜船隻。”

“是”傳令兵領命出艙去

‘轟轟……’海面上炮聲隆隆傳來

倭寇海盜趁夜逃跑遭到義軍水師發炮進攻,炮火光芒不斷照亮漆黑一片的海面,倭寇海盜戰船不斷被擊沉,紛紛撤退回香港仔水道中,義軍水師從香港仔水道東西兩側將倭寇海盜攔截堵住。

炮擊一陣後,義軍沒有再繼續再發起進攻,倭寇海盜紛紛龜縮在香港仔水道中。

次日一早,義軍開始對香港仔水道中的倭寇海盜發起總攻,東西兩路義軍戰船紛紛衝殺進香港仔水道。陳沖率陸師分別從石排灣兩岸登陸堵住香港仔水道中的倭寇海盜棄船逃跑,與水師形成四下合圍之勢。

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
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