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

京師紫禁城東華門內文華殿後的內閣大學士官員專門辦公所在地文淵閣,文淵閣閣門高懸聖諭:機密重地,一應官

員閒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

文淵閣中一間恭設孔聖暨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爲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爲小樓,以貯

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捲棚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

其職掌入內閣,預機務,出納帝命,率遵祖憲,奉陳規誨,獻告謨猷,點簡題奏,擬議批答,以備顧問,平庶政。

內閣大堂中,五十來歲的內閣首輔王家屏一張白皙發福的國字臉,身穿緋袍補子上繡錦雞,看向身旁花甲之年,資

歷最老的次輔趙志皋及年過半百的張位兩人道:“福建巡撫趙參魯、浙江巡撫常居敬聯名上奏朝廷,義軍首領陳瀚自東

瀛浮海南下席據東番,願主動歸順一事,諸公有何看法。”

趙志皋都一把年紀了,一向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不結黨營私,更不喜爭權奪利,似乎一副大隱隱於朝,趙志皋仿

佛出神入化般沒有迴應。

比較年輕的張位恰恰與趙志皋相反,熱衷權勢,非常活躍,趙志皋同張位都是前首輔申時行離職舉薦爲東閣大學士

代替入閣。

如今的內閣只剩下王家屏、趙志皋、張位三人,原閣臣王錫爵以母親患病,王錫爵請假探視,滯留不歸。

張位當即道:“前番浙江福建巡撫聯名上奏言:東瀛九州義統與豐臣秀吉爭雄,恐有大批倭寇襲擾東南沿海,今浙

江、福建沿海倭患嚴重,吾以爲當招撫陳瀚,命其征剿倭寇,若其願爲朝廷效力,可解決浙江福建倭患,給予其一官半

職即可。”

王家屏直接跳過出神入化的趙志皋看向兵部尚書石星問道:“東泉(石星字拱辰,號東泉。)有何看法”

五十來歲的石星接連被調換部門,督察院、兵部、工部、戶部都幹過第一二把手,九月剛從戶部尚書改爲兵部尚書

,執掌兵部。

石星一聽首輔王家屏問起自己,對浙江、福建巡撫聯名上奏朝廷也深感驚訝,石星剛從戶部調到兵部,是清楚大明

朝廷的家底的,戶部尚書不好當,大明朝廷的稅收一向都很難完成足額收稅,而且每年都會減少。

“回元輔,下官贊同張閣老所言,當接受義軍首領陳瀚歸順,若其肯爲朝廷效力剿滅倭寇,先授其一官半職。命其

爲朝廷剿滅福建浙江沿海倭寇,再行加封。”

“嗯”王家屏深以爲然,但有些擔心道:“陳瀚已據東番,以往海盜賊首多反叛無常,若其不願爲朝廷剿滅倭寇,

朝廷又接受其歸順,豈不有損朝廷威嚴。”

“元輔所言甚是”趙志皋贊同附和着

張位提議道:“不如讓福建巡撫趙參魯招撫陳瀚,命其剿滅浙江福建沿海倭寇,觀其所行,若其肯爲朝廷效力自是

甚好,若敢違抗軍令,可命浙江福建水師將其逐出東番。”

王家屏對熱衷權勢,很活躍的次輔張位很忌憚,大明首輔之爭一直都非常激烈,趙志皋一把年紀了,又不喜爭權奪

利,這樣的手下是沒有威脅的,張位就是潛在競爭對手:“洪陽(張位字明成,號洪陽)可知陳瀚有多少兵力?其兵力

近十萬,在東瀛尚且可與豐臣秀吉爭雄,今浮海南下據已東番,朝廷若處置不當,恐當年汪直之禍將再現。”

張位不以爲然道:“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朝廷大軍一到,必然土崩瓦解。”

石星出聲道:“下官以爲當招撫陳瀚,若其肯爲朝廷效力自是再好不過,若其不願,可命福建巡撫趙參魯先行安撫

,勿使其出兵劫掠沿海。”

“東泉所言甚是有理”王家屏直接否定了張位的強勢威逼利誘之策,選擇溫和派石星的策略。

趙志皋也附和道:“元輔英明決策”

張位見自己的提議被否定,老臉有些掛不住,頗有不悅道:“如此驕縱陳瀚,其必爲東南沿海禍患。”

“好了,就這麼定了。”大明朝萬曆前期的首輔張居正執政,權勢震主。申時行繼他之後,氣勢更加強盛。萬曆皇

帝朱翊鈞根本hold不住強勢的文官集團首領,王家屏的氣勢雖不及前兩位前輩,但也不逞多讓。

“是”兩名閣臣及兵部尚書石星紛紛稱是,張位也不敢對抗首輔王家屏。

王家屏立即將浙江福建巡撫聯名上奏奏書夾帶着內閣閣臣商議後的票擬遞上去給萬曆皇帝朱翊鈞批紅,朱翊鈞與申

時行一幫閣臣的關係鬧得很僵,直接開始罷工不朝,首輔申時行、許國等接連遭到底下官員彈劾撂挑子不幹了。

萬曆皇帝朱翊鈞雖不上朝,卻在後宮中操縱着國事,對於政務之事不怎麼過問,交給閣臣處理,卻對軍務很積極,

軍權被萬曆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

乾清宮寢宮中,未及而立之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一張有些蒼白的國字臉,目光盯着內閣剛票擬送上來的奏書,奏書

是浙江福建巡撫聯名上奏,言陳瀚自東瀛浮海南下已據東番,願主動歸順朝廷,並提議命其剿滅浙江福建沿海倭寇。

朱翊鈞看向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掌印東廠大太監張誠問道:“張誠,東廠可有查探福建東番一個叫陳瀚的義軍

首領。”

比較高胖的張誠原本是掌印司禮監,萬曆十八年,曾經囂張一時無法無天提督東廠廠公張鯨遭到以首輔申時行、許

國、王錫爵、王家屏爲首的文官集團羣起攻訐。

張鯨遭到萬曆帝當衆戒諭,頓時失寵,不久便退廢林下。張誠自從死對頭張鯨倒臺後以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掌東廠及

內官監,權力比張鯨有過之而無不及,又一個權閹代之而起。

張誠忙着結黨營私幹壞事都忙不過來,哪會關注一個遠在東南沿海的義軍首領陳瀚,當即回道:“回萬歲爺,奴婢

這就去問問。”

萬曆帝朱翊鈞對張誠辦事效力多有不滿斥責道:“速給朕查探清楚,命錦衣衛也派人前往福建東番查探清楚。”

“奴婢遵旨”張誠聽着萬歲爺不滿,慌忙領旨趕去東廠,調動一幫手下爪牙開始行動,順便指揮錦衣衛。

錦衣衛自從前指揮使劉守有被罷免後,一直到萬曆十九年沒有主官。萬曆十九年正月,才以錦衣衛都指揮同知許茂

橓掌錦衣衛堂上印,但並未當上指揮使。

朱翊鈞對浙江福建巡撫聯名上奏提議及內閣閣臣票擬中的提議很贊同,當即吩咐道:“陳矩,批紅吧。”

“奴婢遵旨”五十來歲胖乎乎的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弓着大蝦身子領旨開始批紅,陳矩見皇上對張誠公公不滿,作

爲人畜無害的佛爺陳矩公公與無法無天的廠公張誠自不是一路人,張誠權傾宮中,陳矩一直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張誠

及其名下爪牙太監。

陳瀚留下王安海的水師營第三編隊巡視駐守東番南部海域,以大員魍港澎湖三地爲基地,命黃阿有部駐守臺灣地區

,鎮守東番西南地區,陳瀚隨陳阿信的第二編隊北上回淡水城,

林阿文趕到魍港碼頭,詢問留下的義軍將士後得知陳瀚並未前來魍港,而是直接北上淡水城,林阿文不敢回家,阿

爹可是交代了,人請不回去就別回去了,林阿文隨即乘船跟着北上去追陳瀚,又豈能追上。

陳瀚沿途北上巡視各地義軍軍民安置情況,命松田一郎鎮守大肚一帶,陳沖領兵北上趕回淡水城。

劉阿杰進船艙議事廳來稟報道:“啓稟主公,福建傳來密報。”

侍衛接過密報遞上,陳瀚接過密報看完,臉色一沉問道:“福建浙江沿海究竟有多少倭寇海盜?”

“估計有近萬,浙江福建水師皆不能敵,沿海衛所水寨多被倭寇海盜劫掠。”劉阿杰也對大明官軍的羸弱深感嘆惜

,非但不能保境安民,連明軍自己的衛所水寨也遭到倭寇海盜劫掠。

“福建浙江沿海衛所官兵都是一羣豬嗎?”陳瀚看着密報上說福建沿海衛所被倭寇海盜劫掠氣得不輕,國朝官兵就

這麼羸弱嗎?“他們就不知道出兵抵抗嗎?”

“回主公,國朝衛所制度早已敗壞,衛所軍戶早已淪爲軍官佃戶奴隸,世代爲其耕種田地,哪還會上陣殺敵,自保

尚且不足,何談出兵抵抗,保境安民。”

大明朝已嚴重腐朽不堪了,陳瀚深感擔憂那場神州淪陷的巨大變故致使華夏被奴役數百年,如今的大明朝猶如一個

年邁的老嫗,暮氣沉沉。

陳瀚希望自己的到來有所改變,大明朝這艘船是快不行了,自己還是再另造一艘船搭救大明百姓。

“可有朱均旺消息”陳瀚問道:“福建巡撫趙參魯有何舉動”

“回主公,朱均旺已見到福建軍門趙參魯,聽聞趙參魯與浙江巡撫常居敬已聯名上奏朝廷提議接納主公歸順一事,

估計朝廷很快就會批准下來。”劉阿杰說着又遞上一封密報

陳瀚盯着劉阿杰問道:“何以見得”

“浙江福建沿海倭寇海盜肆掠,大明浙閩兩省水師疲於奔命,不敵海盜倭寇,朝廷必然會接受主公歸順。”劉阿杰

有些擔心道:“主公,朝廷恐怕會不懷好意,會命主公領兵剿滅海盜倭寇。”

“不錯,朝廷那幫官員必會有此算計。”陳瀚卻不以爲意道:“我們既然願主動歸順朝廷,投名狀豈能少了,何況

出兵剿滅海盜倭寇也並非壞事,我們還可以贏得沿海百姓民心,同時還能繳獲一大筆錢財不是。”

劉阿杰恍然大悟,欣喜不已道:“主公英明,如此一來豈不是一箭三雕。”

“正是如此”陳瀚深感自得,就等着朝廷派人前來答應自己歸順,請自己出兵剿滅倭寇海盜發大財。

陳瀚隨即問道:“軍諜隊在東番各地安插探子進展得如何,可有重要密報。”

“回主公,軍諜隊已在各地安插百餘名密探,魍港一帶安插了三十幾人,標下剛收到魍港的密報,林家派老二林阿

文追到魍港碼頭要見主公,我們的人以主公派駐魍港鹽場的身份與林阿文接觸過。”

陳瀚追問道:“林阿文怎麼說”

“林阿文說林老爺子請主公去一趟林家,林姑娘似乎怒氣消了不少,可能想開了。”劉阿杰對主公即將定親鬧出幺

蛾子來,很是懷疑道:“主公,林姑娘是如何得知主公之事。”

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八六章 京營亂兵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視(上)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
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八六章 京營亂兵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視(上)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